打造金课背景下建设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的思路探索
The Thought Exploration of Constructing Teachers’ Teaching Development Training Roo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Golden Course
DOI: 10.12677/AE.2021.114198, PDF, HTML, XML, 下载: 374  浏览: 1,34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廖自娜: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关键词: 金课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特点功能建设思路Golden Course Teacher Teaching Development Training Room Characteristic Function Construction of Thinking
摘要: 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是高校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而建设的具有专一性、综合性、开放性、先进性等特点,能够促进教师学习交流,辅助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专用实训室。打造金课背景下,教师对此类实训室的呼声越来越高。调查发现目前许多高校并未建设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为此,从四个方面提出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的建设思路:一是借鉴师范院校成功经验;二是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三是与创客空间相互融合;四是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Abstract: Teachers’ teaching development training room is a special training room built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level,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specificity, comprehensiveness, openness and advanced nature. It can promote teachers’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assist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reating gold class, teachers’ voice for this kind of training room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It is found that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not built training rooms for teachers’ teaching development,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skills. Theref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ideas of teachers’ teaching development training room from four aspects: first, us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normal colleges for reference; Second, the integration of quality resourc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 Third, it integrates with the maker space; The fourth is to construct the teachers’ learning community.
文章引用:廖自娜. 打造金课背景下建设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的思路探索[J]. 教育进展, 2021, 11(4): 1299-130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1.114198

1. 问题的提出

自2018年8月“淘汰水课,打造金课”首次正式写入教育部文件以来,各高校都在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建设五大类型“金课” [1]。打造“金课”的关键在教师。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承担着教师教学发展的重大责任,目前举办的研修活动相对单一传统,一般采用专家讲座、教学观摩、技能竞赛、访问学者等形式来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但培训后缺乏强化与巩固,难起成效。

实训室是高校重要的教学和科研场所,每所高校都应建设相应的实训室。高校经常鼓励学生“进实验实训室”,并通过实验实训提高动手能力,强化专业技能,却很少鼓励教师“进实验实训室”。信息技术与设备中心一般负责全校各类实验实训室的管理工作,却少有对教师开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却缺少一个可供教师实践的平台;两者能否发挥各自优势,并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帮助教师快速提升教学能力,打造高水平“金课”?本文将结合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的特点和功能,探讨其建设思路,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2. 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建设的现状

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是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而设置的专用实验实训室。此类实训室设置多个功能区域,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实训设备,有助于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为掌握当前该类实训室的建设现状,借助问卷星对广东58所高校进行调查,其中本科高校35所,大专院校23所。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8.97%的高校(11所)有建设教师专用实训室,67.24%高校(39所)没有,另有13.79% (8所)被调查者并不清楚所在高校是否有教师专用实训室。通过深入了解有建设教师专用实训室的高校,得知部分被调查者将师生共用的实训室理解为教师专用实训室,如华南师范大学、韩山师范学院等师范院校。由此可知,目前广东省许多高校没有建立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进一步查阅文献和相应高校官网发现,师范类院校一般设置“教师教育实训中心”“教师技能实训中心”“教师教育实验实训中心”等实训室。尽管师范教育肩负着培养教师的责任,但不论中等师范教育还是高等师范教育,都是以中小学教师为培养对象的,并不涉及大学教师培养 [2]。这也形成大学教师培养的真空地带,然而教师对提升教学技能与建设专用实训室的诉求却非常强烈,因此,建设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必将成为培养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水平的趋势。

3. 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的特点和功能

3.1. 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的特点

1) 专一性。指面向对象与目标的专一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仅对教师开放,使用对象也是教师,可以是本校教师,也可以是外校教师。建设的目的是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实训平台,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其教学发展。建设初期主要服务于本校教师,运行稳定、管理规范后可适当对外校教师开放,实现高校间的资源共享。

2) 综合性。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虽然不大,却综合了各个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教师教学培训资料,现代教育技术工具以及各种仪器设备,能够最大程度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满足大部分教师的共同需求。对于专业性较强或者不具备共性的专业实训室并不适合广大教师,不在本文探讨之内,但可在未来根据具体需求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实训室。

3) 开放性。开放式是一种新型的实训室运行模式,即对特定对象和时间开放。首先,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初期对本校教师开放,待其运行稳定、管理规范后对其他学校教师预约开放。其次,除特殊实训任务和特殊设备体验要在网上预约外,教师可以根据实训室开放时间自主选择实训时间,凭借指纹、人脸识别或刷工作证等方式进入实训室开展教学训练、实践观摩与项目研究等。

4) 先进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 [3]。随着Big Data、IOT、VR、AI、云计算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高校在建设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必须充分考虑其先进性,将各种先进教育理念、方法、手段、工具、设备等融合在一起,为教师打造了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学习空间,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改革。

3.2. 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的功能

1) 促进教师学习交流。打造“金课”,强调课程应具有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充电,才能更新原有知识架构,完善知识体系,提升教学水平。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精品资源,遴选了历年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的教师教学发展培训资料,又有各种教育经典书籍、期刊杂志。在这里,可以体验名师风采、教学新星的独特魅力,可以接触教育技术的前沿知识和信息热点,可以学习各种教学工具的使用技巧,可以与同事共同研讨科研项目……可以说,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是教师快乐学习和自由交流的空间,是快速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常态化交流研讨平台。

2) 辅助教学和科学研究。一方面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能为教师提供教学辅助。实训室是教师参加短期进修、培训和讲座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技能竞赛、说课比赛、示范课、公开课等实践基地,能够帮助教师实施微课设计、线上教学、课程建设等。另一方面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能为教师提供科研辅助。教学创新是教师打造“金课”的动力源泉 [4],教学创作是产生科研成果的有效途径。教师可在实训室学习Big Data、IOT、VR、AI、云计算、3D打印、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并结合相关科研项目,开展教学作品创作。例如制作动态思维导图、教学视频和文创产品,开展虚拟仿真实验、3D手办设计、3D打印,设计海报、电子产品线路图等。总之,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能为教师教学和科研提供高效全面的辅助。

4. 建设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的思路

4.1. 借鉴师范院校成功经验

为提高师范生和教师的教学技能,师范类院校一般会建设师生共用的实训室,如华南师范大学设置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它以“互联网+”教育实践空间为核心,“技能实训”“见习”“研习”“实习”等环节相互交融,形成“U-S”协同育人的教师教育新模式 [5];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设置教学训练微格教室、虚拟教学学习资源中心、普通话与外语训练测试室、数码影视制作实训室、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处理实训室、视频技术实训室、陶艺实训室等,多种资源相融合,主动迎合学校教师技能培训需要,已成该校一大特色。可见,师范类院校在建设类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具有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参考。当然,这也要结合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论证,才能建设出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

4.2. 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

首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务处、各个二级学院,信息技术与设备中心等部门应形成合力,整合零散资源,汇聚优质资源,并结合Big Data、IOT、VR、AI、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以便教师学习信息化教学手段。其次,高校可通过引入、购买等方式收集校外优质资源,如引入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的实践课程,并结合校本实际进行本土化改造,形成特色鲜明的校本培训课程。最后,推进校企合作,通过试用、购买、租赁、无偿宣传等方式引入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教育软件,推动信息化改革与课程建设,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提高其教学实操技能。

4.3. 与创客空间相互融合

目前,创客空间和图书馆的融合应用 [6] [7] [8] 最为普遍,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和创客空间相互融合也是一种新的尝试。雒亮、祝智庭(2013)认为创客空间包含三层含义:环境层面——创客空间是一种能共享所有资源,具备分享特质的氛围;精神层面——创客空间并非资源和空间本身,而是一种协作、分享、创造的人生理念;功能层面——创客空间能促进技能学习和人类知识创新 [9]。创客空间具有协作性、分享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优势,与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促进教师合作、分享、实践、创新的目标相一致,两者相互融合,有利于营造“做中学”的氛围。在这个空间里,教师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能力强弱以及项目要求难度参加不同的“创客项目”,并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去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

4.4.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钟志贤认为学习共同体是为完成真实任务或问题,学习者和其他人相互依赖、探究、交流和协作的一种学习方式 [10]。目前,许多教师通常一下课就回家,很少与其他教师一起备课、讨论、交流,严重影响了教师群体的综合能力。借助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能够为共同体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不仅能够帮助共同体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研究,而且能够帮助共同体中的个体学习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技巧,总结教学经验,解决教学难题,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弥补教师个体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总之,以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为平台,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能够方位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助力高校“金课”建设。

5. 结语

在全国“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巨浪中,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教师教学发展实训室是提升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高校应为教师搭建教学发展平台,鼓励教师积极“进实验实训室”学习充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基金项目

2019年广州工商学院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专项课题“打造金课背景下开放式教师教学发展综合实训室建设研究”(2019-30)。

参考文献

[1] 吴岩. 建设中国“金课”[J]. 中国大学教学, 2018(12): 4-9.
[2] 潘懋元, 吴玫.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J]. 中国高教研究, 2004(7): 13-17.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 人民日报, 2019-02-24(001).
[4] 谢幼如, 黄瑜玲, 黎佳, 赖慧语, 邱艺. 融合创新, 有效提升“金课”建设质量[J]. 中国电化教育, 2019(11): 9-16.
[5] 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全新开放上线[EB/OL].
https://news.scnu.edu.cn/22005, 2021-06-22.
[6] 欧亮. 国外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进展[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1, 41(2): 49-54.
[7] 宋满满, 周文君. 美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知识产权服务实践与启示[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6): 117-120.
[8] 彭文虎. 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与创客空间融合发展研究[J]. 图书馆学刊, 2017, 39(6): 57-60+65.
[9] 雒亮, 祝智庭. 创客空间2.0: 基于O2O架构的设计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015, 21(4): 35-43.
[10] 钟志贤. 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J]. 电化教育研究, 2005(11): 20-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