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死亡态度与自杀态度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Death Attitude and Suicidal Attitud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DOI: 10.12677/AP.2021.117199, PDF, HTML, XML, 下载: 442  浏览: 72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王 昕, 韩 瑞, 孙明珍, 祁 荣, 陈艳玲*: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安徽 合肥
关键词: 死亡态度自杀态度社会支持大学生Death Attitude Suicidal Attitude Social Support College Students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死亡态度、社会支持与自杀态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杀态度问卷对合肥市64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 与对自杀行为持反对态度的学生相比,对其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在死亡态度中的逃离接受和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更高、死亡逃避维度得分更低,呈显著差异。2) 死亡态度中的逃离接受以及自然接受维度与自杀态度呈显著负相关;死亡态度中的逃离接受维度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死亡态度中的自然接受维度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自杀态度呈显著正相关。3) 死亡态度中的逃离接受和自然接受对自杀态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且社会支持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死亡态度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的自杀态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death, social support and attitudes towards suicide, and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social support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642 college students in Hefei were surveyed by using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death attitude description scale, the social support assessment scale and the suicide attitude questionnaire. Results: 1) Compared with students who were opposed to suicide, students who were positive about their attitude to death had higher scores for escape acceptance and natural acceptance dimensions and lower scores for death escape dimension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2) The dimension of escape acceptance and natural acceptance in the attitude of death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uicidal attitude; the dimension of escape acceptance in death attitude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ial support, and the natural acceptance dimension in death attitude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ial suppor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suicidal attitudes. 3) Escape acceptance and natural acceptance in death attitudes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suicidal attitudes, and social support plays a part in intermediary role. Conclusion: Death attitude can influence college students’ suicidal attitude through social support.
文章引用:王昕, 韩瑞, 孙明珍, 祁荣, 陈艳玲 (2021). 大学生死亡态度与自杀态度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进展, 11(7), 1787-1794. https://doi.org/10.12677/AP.2021.117199

1. 引言

自杀是指个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因社会心理冲突而产生的一种蓄意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自愿的(而不是被别人所逼迫)采取伤害、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Li et al., 2015)。研究数据显示:每年有近80万人死于自杀,也就是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Yang et al., 2015)。自杀是严重的全球性的公共卫生、精神卫生和社会问题,年轻人是受自杀影响最大的人群,全球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就是自杀(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的传播更加广泛和快捷,大学生自杀事件也频频登上新闻热搜榜。在中国,自杀已经成为15~34岁人群的第一大死因(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4)。自杀态度是一种精神心理方面的产物,无法用一个严格的术语或概念去描述,因此只能将其解释为对自杀行为的看法和认知,具有持久性和一致性的倾向(陈雄,2018)。自杀态度与自杀有着复杂的联系,自杀态度是自杀行为的风险因素(Colucci & Lester, 2020)。因此,对大学生自杀态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死亡态度是指个体对死亡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陈四光,安献丽,2009)。死亡态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多层面的讨论死亡态度可以更客观和详尽(周君玲,2017),因而,本研究是以Wong, Reker, & Gesser (1994)提出的死亡态度五个维度为基础展开。这五个维度包括:死亡恐惧,即面对死亡时所引起的害怕、恐惧等负面想法和情绪;死亡逃避,即逃避思考及讨论与死亡有关的事物;自然接受,即视死亡为生命中自然的一部分,不排斥,不恐惧,也不欢迎;趋近接受,即将死亡视为通往快乐来生的通道;逃离接受,即把死亡作为一种摆脱现世痛苦的途径,对死亡的接受是为了逃离生活的痛苦(王莉佳,2010)。死亡在很多文化中都是一个被禁止讨论的话题,由此,关于死亡态度的研究并不多,且可能是因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大部分关于死亡态度的研究在人口学上都集中于更有研究实效性的老年人(李子宁,2019)。既往研究提示消极的死亡态度可能会诱发个体产生自杀的意识和行为(张东伟,2011)。因此国内大学生群体的死亡态度及其与自杀态度的关系值得关注。

社会支持是建立在社会网络机构上的各种关系对个体的主观和/或客观的影响力。可分为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两大类(吴小桃,刘旭峰,1995)。社会支持不管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均与人类身心健康存在着肯定的联系(肖水源,杨德森,1987)。法国社会学家Durkheim曾指出,社会关系的丧失是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个体自杀态度受社会支持的影响(胡慧敏,徐欢欢等,2020),且社会支持能够预测个体的死亡态度(李亚婷,2016)。社会支持是否在死亡态度与自杀态度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鲜有研究涉及。

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支持对持有不同死亡态度的大学生的自杀态度的影响。第一,考察大学生的死亡态度和自杀态度的关系。第二,考察社会支持是否在大学生死亡态度和自杀态度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2020年9~12月,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对合肥市高校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42份,其中被试年龄为18~25岁,男生221人(34.40%),女生421人(65.60%);医学生235人(36.60%),非医学生407人(63.4%);农村334人(52%),城市308人(48%)。

2.2. 工具

2.2.1. 自杀态度问卷(QSA)

由肖水源,杨洪,董群惠和杨德森(1999)编制,共29个条目,分为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和对安乐死的态度4个维度。条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从1“完全赞同”到5“完全不赞同”。其中条目1、3、7、8、10、11、12、14、15、18、20、22、25为反向计分。对各维度得分进行平均计算,可以用2.5和3.5分为两个分界值,将对自杀的态度分为三种情况:得分小于等于2.5为对自杀持肯定、认可、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得分在2.5和3.5之间则为矛盾或中立状态,得分大于等于3.5认为对自杀持反对、否定、排斥和歧视态度。本问卷的总分或总均分无特殊意义,各维度可以单独使用。根据既往文献对自杀态度的定义,在本研究中,取自杀态度问卷中的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维度为进入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的变量即自杀态度。本研究中,量表的总α系数为0.63。

2.2.2. 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AP-R)

由Wong, Reker, & Gesser (1994)编制的“死亡态度描绘修订版”(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 DAP-R),采用的中文版是由台湾廖芳娟(2000)中译编制的,量表包含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5个维度,共32个条目。条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1表示“极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全部条目为正向计分,被试得分越高则代表其在该分量表中呈现高倾向的态度。本研究中,量表的总α系数为0.77。

2.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肖水源(1994)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量表包含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共10个条目。除关于支持的来源条目外,其余条目采用Likert4点计分,从1“无支持”到4“全力支持”。由于研究对象是大学生,对量表一些内容作了删改,将“同事”改为“同学”,将“配偶”改为“恋人”,将“邻居”改为“舍友”,将“工作单位”改为“学校”,删掉“子女选项”。总分即10个条目计分之和,总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程度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总α系数为0.61。

2.3. 统计分析方法

使用SPSS 21.0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及相关分析,采用Process宏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和Bootstrap分析。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

使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方法对问卷调研可能产生的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28个,第一个因子解释了总变异量的12.73%,小于40%的临界标准,说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3.2. 对自杀行为性质持不同态度的学生的死亡态度及社会支持得分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与对自杀行为持反对态度的学生相比,对自杀行为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在逃离接受(t = 5.82, P < 0.001)和自然接受(t = 3.10, P < 0.001)维度得分更高,死亡逃避(t = −2.10, P < 0.05)得分更低,呈显著差异;而两组在死亡恐惧和趋近接受维度得分差异不显著(P > 0.05)。对自杀行为持反对态度的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自杀行为持肯定态度的学生(P < 0.05) (详见表1)。

Table 1. Differences in death attitudes and social support scores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the nature of suicidal behavior (M ± SD)

表1. 对自杀行为性质持不同态度的学生的死亡态度及社会支持得分差异(M ± SD)

3.3. 大学生自杀态度、死亡态度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在控制了年龄、性别、生源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对各量表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总分与死亡态度量表中的死亡恐惧(r = −0.10, P < 0.05)、趋近接受(r = −0.08, P < 0.05)和逃离接受(r = −0.22, P < 0.05)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死亡态度量表中的死亡逃避(r = 0.09, P < 0.05)和自然接受(r = 0.13, P < 0.05)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与死亡态度量表中的逃离接受(r = −0.34, P < 0.05)以及自然接受(r = −0.12, P < 0.05)维度呈显著负相关,死亡态度量表中死亡逃避维度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呈显著正相关(r = 0.01, P < 0.05)。社会支持总分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 = 0.27, P < 0.05) (详见表2)。

Table 2. The related matrix of each study variable

表2. 各研究变量的相关矩阵

注:*P < 0.05,**P < 0.01,***P < 0.001。

3.4. 死亡态度与自杀态度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明确死亡态度与自杀态度中对自杀行为性质认识之间的关系,在其相关显著的基础上,进行了死亡态度中死亡逃避、逃离接受和自然接受维度与对自杀行为性质认识的回归分析。由表3可见,该模型的R为0.37,校正R2为0.14,也就是说死亡逃避、逃离接受和自然接受可以解释自杀态度中对自杀行为性质认识维度分的14%的变异。另外,从表中可知,模型中(F* = 34.35, P < 0.001),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性关系表示。死亡逃避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逃离接受和自然接受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详见表3)。

Table 3.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nature of suicide

表3. 对自杀行为性质认识的回归分析

注:*P < 0.05,***P < 0.001。

3.5. 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检验

按照Hayes提供的SPSS宏程序process中的模型4,在控制了年级、性别等变量的前提下,检验社会支持在逃离接受、自然接受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逃离接受显著负向预测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β = −0.44, P < 0.001),纳入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后,逃离接受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 = −0.39, P < 0.001),且逃离接受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的预测作用变小,表明社会支持在逃离接受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自然接受显著负向预测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β = −0.21, P < 0.001),纳入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后,自然接受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 = −0.27, P < 0.001),且自然接受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的预测作用变大,表明社会支持在自然接受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详见表4)。

Table 4. Regression analysis of variable relationships in the model

表4. 模型中变量关系的回归分析

注:*P < 0.05,**P < 0.01,***P < 0.001。

中介效应显著性的Bootstrap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在逃离接受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关系间的间接效应为−0.0546,占逃离接受影响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总效应−0.4421的比例为12.35%,该间接效应Boot标准误为0.01,且其Bootstrap 95%置信区间[−0.08, −0.03]不包含0,表明社会支持在逃离接受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社会支持在自然接受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关系间的间接效应为0.0672,占逃离接受影响自杀态度总效应−0.2063的比例为32.57%,该间接效应Boot标准误为0.02,且其Bootstrap 95%置信区间[0.03, 0.11]不包含0,表明社会支持在自然接受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以上结果说明,社会支持在死亡态度中的逃离接受和自然接受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之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4. 讨论

4.1. 大学生自杀态度与死亡态度的关系

本研究中,相关分析显示死亡态度中的逃离接受以及自然接受与自杀态度呈显著负相关,死亡态度中死亡逃避与自杀态度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大学生越逃离接受和自然接受死亡就越认可、理解自杀这种行为;越回避思考讨论死亡这件事就越反对自杀这种行为。同时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相较于对自杀行为持否定态度的大学生来说,对自杀行为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在死亡态度中逃离接受和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更高,死亡逃避得分更低。辛素飞,时蒙和张夫伟(2019)对中国大学生自杀态度变迁的横断历史的研究结果显示自2002年至2015年,中国大学生对自杀的反对程度增强。虽然中国大学生近些年来对自杀的反对程度增强,但本研究表明持有逃离接受和自然接受的死亡态度的大学生对自杀更可能持有肯定态度,这提示我们要重视对死亡持有逃离接受和自然接受态度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加强大学生的死亡教育也很有必要。有研究表明,死亡教育不会产生消极结果,反而会促进个体存在性的反思(Testoni et al., 2021)。死亡教育的实质是生死学取向的生命教育,其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死亡态度,促进生命的成长(王云岭,2020)。

4.2.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还发现对自杀行为持反对态度的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自杀行为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有研究表明,自杀行为的发生往往是个体在缺乏支持来源的社交情境中所采取的一种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同时自杀行为可能反映了幸福感和凝聚力的极度缺乏(Sisask et al., 2008)。更重要的是,死亡态度中的逃离接受和自然接受对自杀态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且社会支持在其中起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大学生越是逃离接受和自然接受死亡,社会支持越少,就越对自杀持肯定态度。既往研究也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密切联系,且较高的社会支持感对应着较低的自杀风险(Scardera et al., 2020)。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抑郁、焦虑和压力等负性情绪相关的自杀行为可能具有缓冲作用(贺志强,孙晓娅,王立群,丁文清,王志忠,2019)。由此,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以及其社会支持感知能力,有助于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降低其自杀风险。大学生除了需要来自家庭、学校和朋友的支持,其自身也要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5. 结论

1) 死亡态度中的逃离接受以及自然接受维度与自杀态度呈显著负相关;死亡态度中的逃离接受维度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死亡态度中的自然接受维度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自杀态度呈显著正相关。

2) 死亡态度中的逃离接受和自然接受对自杀态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且社会支持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基金项目

2020年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006180489)。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陈四光, 安献丽(2009). 436名大学生死亡态度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3(4), 303-304.
[2] 陈雄(2018).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贵州省中学生自杀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贵阳: 贵州医科大学.
[3] 贺志强, 孙晓娅, 王立群, 丁文清, 王志忠(2019).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负性情绪自杀行为的相关性. 中国学校卫生, 40(5), 704-706+711.
[4] 胡慧敏, 徐欢欢, 胡鑫玲, 张翀旎, 李敏华(2020). 在读研究生自杀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8(10), 1580-1583.
[5] 李亚婷(2016). 高中生死亡态度现状及其与成人依恋、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6] 李子宁(2019). 老年人生命意义感对死亡态度的影响: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7] 廖芳娟(2000). 台湾警察之死亡态度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嘉义: 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
[8] 王莉佳(2010). 高中生死亡态度及其与依恋关系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9] 王云岭(2020). 死亡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探究. 科学与社会, 10(3), 1-13+65.
[10] 吴小桃, 刘旭峰(1995). 社会支持的本质及其测定. 中国社会医学, (3), 7-10.
[11] 肖水源(199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 98-100.
[12] 肖水源, 杨德森(1987). 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4), 183-187.
[13] 肖水源, 杨洪, 董群惠, 杨德森(1999). 自杀态度问卷的编制及信度与效度研究(自杀系列研究之一).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4), 250-251.
[14] 辛素飞, 时蒙, 张夫伟(2019). 中国大学生自杀态度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7(2), 401-405.
[15] 张东伟(2011). 高校大学生死亡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现代预防医学, 38(4), 675-677+680.
[16] 周君玲(2017).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人格特征、死亡态度的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
[17] Colucci, E., & Lester, D. (2020).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Attitudes toward Suicide among Young People in India, Italy and Austral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 66, 700-706.
https://doi.org/10.1177/0020764020926551
[18] Li, A., Huang, X. X., Hao, B. B., O’Dea, B., Christensen, H., & Zhu, T. S. (2015). Attitudes towards Suicide Attempts Broadcast on Social Media: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Chinese Microblogs. PeerJ, 3, e1209.
https://doi.org/10.7717/peerj.1209
[19] Scardera, S., Perret, L. C., Ouellet, M. I., Gariépy, G., Juster, R. P., Boivin, M., Turecki, G., Tremblay, R. E., & Geoffroy, M. C. (2020). Association of Social Support during Adolescence with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Young Adults. JAMA Network Open, 3, e2027491.
https://doi.org/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27491
[20] Sisask, M., Värnik, A., Kõlves, K., Konstabel, K., & Wasserman, D. (2008). Subjectiv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WHO-5) in Assessment of the Severity of Suicide Attempt. Nordic Journal of Psychiatry, 62, 431-435.
https://doi.org/10.1080/08039480801959273
[21] Testoni, I., Palazzo, L., Ronconi, L., Donna, S., Cottone, P. F., & Wieser, M. A. (2021). The Hospice as a Learning Space: A Dea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with a Group of Adolescents. BMC Palliative Care, 20, 54.
https://doi.org/10.1186/s12904-021-00747-w
[22] Wong, P. T. P., Reker, G. T., & Gesser, G. (1994). 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 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Attitudes toward death. In R. A. Neimeyer (Ed.), Series in Death Education, Aging, and Health Care. 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pp. 121-148). Washington, DC: Taylor & Francis.
https://doi.org/10.1037/t17237-000
[2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4). Preventing Suicide: A Global Imperative. WHO.
[2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Suicide Prevention. https://www.who.int/mental_health/prevention/suicide/suicideprevent
[25] Yang, L. S., Zhang, Z. H., Sun, L., Sun, Y. H., & Ye, D. Q. (2015). Prevalence of Suicide Attempt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 Meta-Analysis. PLoS ONE, 10, e0116303.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1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