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教育对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Education of Origin on the Concepts of Family Education of Post-00s College Students
DOI: 10.12677/AE.2021.114210, PDF, HTML, XML, 下载: 638  浏览: 1,939 
作者: 喻蕾涵: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
关键词: 00后大学生原生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观念Post-00s College Students Family Education of Origin Family Education Concepts
摘要: 当前,家庭建设和家庭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对原生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观念的研究便显得十分重要。现有研究分别在原生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观念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为我们更好洞悉家庭教育提供了借鉴。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着眼于探究原生家庭教育对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以0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半结构访谈对其原生家庭教育情况及家庭教育观念进行考察,并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原生家庭教育对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认知、形成和内容均有重要影响。在未来研究中,可以考虑通过增大样本量、使用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与生育意愿相结合等对该研究主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Abstract: Schola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and family education nowadays.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search on family education of origin and the concepts of family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some researches on these two topics, which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us to better know about family education. On this basis, I focused on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education of origin on the concepts of family education, took post-00s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us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o investigate their original family educ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 concepts. Besides, I analyz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two things via proceduralised version.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family education of origin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cognition, formation and contents of the concepts of family education of post-00s college students. In future researches, to research on this topic more deeply, I suggest that scholars should increase the sample size, use questionnaire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combine family education of origin and the concepts of family education with the desired fertility.
文章引用:喻蕾涵. 原生家庭教育对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J]. 教育进展, 2021, 11(4): 1365-138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1.114210

1. 引言

家庭是个体早期社会化最为重要的场所 [1],也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一直以来,作为家庭重要内容之一的家庭教育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家庭教育在社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儿童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另一方面,一个人的品格、成就及其问题大都可以在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中追根溯源 [3]。因此,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十分必要。而近些年来,“初中生被母亲当众扇耳光后跳楼身亡”“张扣扣杀人案”“上海卢浦大桥17岁少年跳桥”“吴谢宇弑母案”等与家庭教育有一定联系的极端事件频发。这些在社会上传播较广、影响较大的事件,使人们对事件本身及其家庭原因产生了极大的关注。

为了更好洞悉家庭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目前有较多有关家庭教育的研究,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家庭教育的现状 [4] [5]、作用 [6] [7] 和未来发展 [8] [9]。然而,国内对家庭教育的现有研究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层面的分析,对现状的实地调查较少;二是作为家庭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家庭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还有待发展,其一直以来在家庭教育研究中的占比较少;三是对原生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观念形成的相关性的研究较少。而就现实来看,00后大学生作为逐渐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其家庭教育观念日渐成型,并且在时代、社会、家庭等的多重影响下形成了新的风格与特点。同时,00后大学生作为下一代的家长,其家庭教育观念对未来家庭教育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研究较为重要。而一个人家庭教育观念的形成通常来自多种因素的塑造,其中,原生家庭教育在人一生中的基础性和长期性 [10],决定了其在孩子家庭教育观念形成中的关键地位。基于此,进行大学生的家庭教育观念研究,对原生家庭教育的探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实际上,在当前重视家庭建设和家庭教育的背景下 [11],原生家庭教育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当今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为家长更好进行家庭教育提供借鉴和指导。而另一方面,其还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原生家庭教育对自己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同时促使大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从而,推动我国当今及未来家庭教育的发展。另外,对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聚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现有家庭教育研究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并为未来的家庭教育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基于现实背景及现有研究,本研究提出“原生家庭教育对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这一研究问题。具体而言,即以00后大学生及其原生家庭为研究对象,运用滚雪球抽样的方法在S省M市的00后大学生中获取研究参与者,通过半结构访谈对00后大学生的家庭教育观念及其原生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考察,并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探究原生家庭教育对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

2. 文献综述

家庭教育的相关研究发展至今,已较为成熟,其研究涉及影响因素、现状及对策、变迁发展阶段、未来方向、作用效果等各个方面。但是,研究原生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观念的现有文献较少。因此,本文将着眼于原生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观念之间的关系,弥补研究空白。

2.1. 原生家庭教育相关研究

相较于“新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 [12] 作为个体出生、长大的家庭,是个体最初成长、学习并贯穿一生的环境和背景 [13],对个体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14]。而作为家庭重要内容的原生家庭教育更是如此,其承担了个体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的关键角色 [12],对个体的多方面有重要影响 [13]。

家庭教育主要是指父母对子女实施的家庭教育 [15],其一般包括背景环境、行为实施主体、主要对象三个关键因素 [16]。家庭教育的发生背景是在家庭生活中,以家庭为主体环境 [16] [17] [18]。而家庭教育的行为实施主体是家庭中作为监护人的父母 [15] 以及家庭成员,但监护人也可能因特殊原因而变为除父母以外的其他家庭成员,如留守儿童的监护人 [16],因此,家庭教育的行为实施主体应是父母或监护人和家庭成员。而家庭教育以孩子为主要教育对象 [16]。另外,家庭教育还包括三个重要内容,即互动关系、教育方式与教育目标。家庭教育以亲子关系为互动关系的中心 [17];家庭教育的教育方式通常会遵循家庭所持有的育人法则 [16];家庭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17] 以及帮助孩子成人、成才 [16]。综上,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由父母或监护人和家庭成员遵照一定育人法则对孩子所实施的教育,其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孩子成人、成才为目标。

目前,国内外对原生家庭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环境、教养方式、教育期待等及其影响方面。首先,家庭教育环境是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背景环境,主要分为家庭环境性因素和家庭教育性因素,具体包括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家庭文化背景、家庭居住环境、家庭成员互动及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投入、父母教育态度和行为规范等 [12] [19] [20]。作为孩子最重要和基础的成长环境 [19],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学业情况 [19] [20]、性格品德 [21] [22]、能力发展 [23]、心理健康 [24] 均有重要影响。其次,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和行为方式,包括通常使用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形式等,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 [25] [26]。而父母教养行为是家庭教养方式的重要体现。于父母教养行为而言,温暖和控制是两个重要概念 [27]。在此基础上,家庭教养方式形成了较多种分类,如鲍姆林特提出的专制型、权威型和放纵型,林磊、董奇提出的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和积极型 [25],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情感温暖型、过度管束型、冷漠拒绝型,以及依据父母教养角色划分的慈父慈母型、严父慈母型、慈父严母型、严父严母型 [14] [28]。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孩子的社会化方面 [25] [26],包括自信、自尊、自我效能、心理适应等心理健康内容 [14] [29] [30]、社交心理距离、印象管理等社交内容 [31] 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自我管理内容 [28]。再次,教育期待是指家长的教育期待,是家长对子女未来学历、成就、品德、能力等教育成就的主观信念或判断 [32] [33]。作为一种隐性观念,教育期待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33]。

2.2. 家庭教育观念相关研究

家庭教育观念的概念是以家庭教育的概念为基础的,其主要是指父母或家长在教育和培养子女的过程中所持有的关于子女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教育观 [34],具体内容包括教育方式、教育途径、教育内容、子女的可塑性及成功教育的信心等方面的观点 [35]。

家庭教育方式即家庭教养方式 [26],其能够表现出家长在家庭教育观念中对自身职责定位的认识。如,偏向于粗暴和控制的家庭教育方式反映了家长对自己权威的看重;采用溺爱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常常以孩子为家庭的中心,为孩子提供了较多的父母关爱却缺乏将孩子教育成人、成才的社会责任感 [36]。教育途径是指家长为达到教育的目的而采取和实施的具体活动。注重沟通互动、定期谈心等教育途径是亲子平等的体现,蕴含着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34]。而打骂、体罚等教育途径则体现了家长强烈的权威意识,容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36]。教育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具体有道德品质、智力才能、身心健康、审美能力、劳动技能等内容 [37] [38]。对教育内容的侧重能够体现家庭教育观念中的价值倾向。如,LeBaron等人 [39] 发现本科生在未来家庭财务教育中最为重视沟通家庭财务、责任的机会、辛勤工作的价值和储蓄的过程这四个核心主题,而这反映了受访者们在家庭教育中对管理、责任、勤劳、自律等价值的重视。而家长在子女的可塑性、成功教育的信心等方面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期待,其能够强化家长的教育行为 [40]。合理的教育期待会在无形之中对孩子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并帮助家长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与条件 [41]。而过高的教育期待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42],过低的教育期待则会导致未能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赋和潜力 [40]。

2.3. 小结

目前,国内外在原生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观念方面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原生家庭教育的研究侧重于教养方式、教育环境、教育期待方面。其中,教养方式是原生家庭教育对个体最为重要的影响途径,其不仅会影响个体的人格特点 [13] 等个人发展,还会塑造个体日后为人父母的教养参考架构 [43]。原生家庭的教育环境对个体发展有着关键的引导作用。教育环境包括父母的教育态度和行为规范、家庭氛围、亲子关系等,对个人的观念塑造和生活模式选择有重要影响 [12]。而原生家庭的教育期待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发展。合理的教育期待具有积极影响,偏颇、极端、盲目的教育期待则常常导致个体身心的不和谐发展 [44]。对于家庭教育观念的研究,则主要为关于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期望的观点方面。其中,对教育方式的认知和选取是家庭教育观念的关键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期望是影响家庭教育观念科学化的重要因素,教育内容则能够体现家庭教育观念中的价值倾向。但是,现有研究中关于家庭教育观念的研究维度较为单一,未能构建原生家庭与家庭教育观念的关联性,对二者的分析探讨仍存在空白。

对此,本研究选取原生家庭教育中的教养方式、教育环境、教育期待,以及家庭教育观念中关于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期望的观点作为研究内容,以探究原生家庭教育对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而对家庭教育观念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原生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观念之间关系的探索即是本研究的创新性所在。

3. 研究方法

3.1. 质性研究方法

3.1.1. 扎根理论研究法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作为实证研究与理论建构之间的桥梁,是收集、分析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和生成理论的系统性方法与步骤 [45],其研究开始于具体社会现象,最后呈现为解释性的理论 [46]。目前,扎根理论在学界至少可以分为三个流派,即经典扎根理论(original version)、程序化扎根理论(proceduralised version)、建构型扎根理论(The Constructivist’s Approach to Grounded Theory)。经典扎根理论强调对研究问题的演绎以及研究资料的客观处理,编码过程包括实质性编码与理论编码。程序化扎根理论在经典扎根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编码过程中加入了客观技术程序辅助,将编码过程细化为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建构型扎根理论则是将建构主义思想与扎根理论的实践相结合后产生的方法,其具有注重研究者的文化背景与理论视角、无编码过程、资料分析和理论构建全在研究者的提问与收集资料的动态过程之中等特点 [46] [47]。

本研究选择程序化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1) 开放式编码

首先,通过分解和提炼原始资料将其中的内容分成若干类型,并从中抽象出若干概念。进而,再不断地比对和分析这些概念,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将其归纳为一定数量的初始范畴。

2) 轴心式编码

在已有的初始范畴中,依据因果关系、现象、情境、中介条件、行动策略、结果这一脉络寻找各初始范畴之间的逻辑关联 [48],从而将不同类属的初始范畴整合为若干“轴线”。在此基础上,一条“轴线”上的几个范畴会被归纳到一个主范畴,而这些“轴线”上的初始范畴则成为说明其主范畴的副范畴。

3) 选择性编码

分析主范畴的性质和内涵,并结合原始资料反复进行关系比对和挖掘,据此选择出核心范畴,以及将其概念化、理论化,从而构建理论框架 [49],见图1

Figure 1. Theoretical framework diagram

图1. 理论框架图

3.1.2. 半结构式访谈法

半结构式访谈法即依据一定的访谈提纲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同时又允许其在访谈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额外的内容,使访谈既较为有序,又灵活变通。

本研究选取了20位符合“00后大学生”这一条件的访谈对象,每一位访谈对象的访谈时间为1小时左右。访谈提纲根据研究问题和概念界定列出,同时结合了现有研究以及现实经验,具体内容为:原生家庭教育在教养方式、教育环境、教育期待方面的状况;家庭教育观念中有关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期望的想法;原生家庭教育对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访谈结束后,将访谈内容整理为完整的文本资料并在此过程中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而后再对资料进行系统的程序化扎根理论编码分析。

通过访谈发现,原生家庭教育对00后大学生的家庭教育观念有较大影响,其家庭教育观念中所涉及到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期望通常与他们在原生家庭中所接受到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会出现其家庭教育观念与原生家庭教育差别较大的情况。

3.2. 数据收集

3.2.1. 访谈对象

笔者在S省M市通过滚雪球抽样的方式,筛选出20位00后大学生作为访谈对象,其基本内容如表1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subjects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2.2. 样本的处理

在本研究中,共调查了22个样本,在此基础上,对样本按照居住地区、年龄、就读学校进行了一定的筛选,最终确定了20位具有以下特征的访谈对象:居住地区上,访谈对象及其父母均居住于S省M市;年龄上,访谈对象的年龄集中于18~22岁,其父母多为60后和70后;就读学校上,访谈对象高中时期均就读于同一所中学,就读的大学则涉及多所学校。通过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区、年龄等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访谈过程中,访谈信息主要由录音笔记录,访谈结束后再将录音笔中的音频资料通过音频读取、文字记录等方式转化为文本资料。而后,不断地分析、对照文本资料,进行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编码分析。首先,在开放式编码中,先以“贴标签”的方式从资料中提取出各独立事件,并由此抽象出相应概念,进而再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将概念归纳为一定数量的初始范畴。其次,在轴心式编码中,将各初始范畴根据一定的脉络整合到6条“轴线”上,得到6个主范畴,而每条“轴线”上的初始范畴则成为其所属主范畴的副范畴。再次,在选择性编码中,通过对6个主范畴的分析,将其归整为3个核心范畴,并使之概念化、理论化,从而构建理论框架(见表2)。

Table 2. Encoding process

表2. 编码过程

4. 研究结果

4.1. 实证分析

4.1.1. 00后大学生的原生家庭教育状况

在本研究中,00后大学生的原生家庭教育状况主要包括教育环境、教养方式、教育期待三方面的内容。

1) 家庭教育环境

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其家庭教育环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主要体现于家庭环境性因素,即家庭居住于中高档小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在当地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关系网络,且父母均具有认为教育很重要的观念认知。但是,总体而言,各研究对象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家庭环境性因素中的家庭关系上,80%的研究对象认为家庭中拥有良性的家庭成员互动,20%的研究对象对家庭关系有一定的不满,其中,认为家庭中亲子关系(子女与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一方的关系)较差的有25%,认为父母关系较差的有100% (见图2)。而在因为父母关系较差而对家庭关系存有不满的研究对象中,其父母的关系状态均为“离异”。同时,父母行为规范作为家庭环境性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访谈中被90%的访谈对象提及。其中,80%的访谈对象认为父母的行为规范总体较好,自律、上进、负责等品质经常在父母日常的作息规律、主动看书、认真辅导子女作业等行为中有所体现。其余20%的研究对象则认为父母存在较多的负向行为,如爱吵架、不守时、沉迷于游戏等(见图3)。值得注意的是,在家庭教育氛围中,家庭关系与父母行为规范两个因素之间体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而在家庭教育性因素方面,所有研究对象均认为父母对待教育的态度良好,体现出了对教育的重视。然而,各研究对象家庭的实际教育投入有所不同。虽然100%的研究对象的家庭尽其所能地为子女提供了足够多的教育物质投入,但是其每个家庭在时间、精力上的教育投入却有差异。15%的研究对象表示父母为子女教育投入了非常多的时间、精力;80%的研究对象认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时间、精力投入适当,既对父母职责有所落实,又妥善安排好了自己生活、工作等的时间;5%的研究对象则认为父母对其教育的时间、精力投入严重不足(见图4)。

Figure 2. Family relationships of subjects

图2. 家庭关系情况

Figure 3. Behaviors of subjects’ parents

图3. 父母行为规范情况

Figure 4. Actual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of subjects’ family

图4. 家庭实际教育投入情况

2) 家庭教养方式

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其所接受到的家庭教养方式各有差异。首先,在家庭教养方式的两大重要因素“温暖”和“控制”上,60%的研究对象认为温暖大于控制,20%的研究对象认为温暖与控制相当,20%的研究对象认为控制大于温暖。(见图5)。具体而言,根据林磊、董奇提出的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和积极型五种家庭教养方式 [25],5%的研究对象的家庭教养方式属于严厉型,25%的研究对象的家庭教养方式属于成就压力型,其余70%则属于积极型(见图6)。另外,在父母各自于子女教养中的具体方式上,慈父慈母的组合居多,占全部研究对象的60%,严父严母、严父慈母、慈父严母的组合则各占5%、10%和25% (见图7)。总体上,慈父慈母更偏向于积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严父严母、严父慈母、慈父严母则更多使用严厉型和成就压力型的家庭教养方式。

Figure 5. Family education modes for subjects 1

图5. 家庭教养方式情况1

Figure 6. Family education modes for subjects 2

图6. 家庭教养方式情况2

Figure 7. Family education modes for subjects 3

图7. 家庭教养方式情况3

3) 教育期待

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其父母对子女都有一定的教育期待,具体内容包括对子女品德(100%)、学历(100%)、成就(90%)、能力(40%)、经济条件(25%)的期待等(见图8)。在教育期待的传达方式上,85%的研究对象认为其父母曾明确表达过对其的教育期待,15%的研究对象认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际行为等隐性地表达过一定的教育期待(见图9)。而对于教育期待的程度,40%的研究对象认为父母的教育期待的程度较高,55%的研究对象认为程度中等,另外5%的研究对象认为程度较低(见图10)。

Figure 8.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parents’ expectations for subjects’ education

图8. 父母对子女教育期待的具体内容

Figure 9. The way of subjects’ parents expressing their expectations for subjects’ education

图9. 父母教育期待的传达方式

Figure 10. The extents of parental expectations for subjects’ education

图10. 父母教育期待程度

4.1.2. 00后大学生的家庭教育观念概况

在本研究中,对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探究主要集中于他们对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的选择上。

1) 教育方式

根据林磊、董奇提出的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和积极型五种家庭教养方式 [25],40%的研究对象倾向于积极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教养以“鼓励”、“表扬”、“支持”为主,60%的研究对象选择的教养方式可以归纳为成就压力型,多表示“希望孩子达到一定的成就,难免会给孩子一些压力”(见图11)。而对于各自作为父亲和母亲想要在家庭教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95%的研究对象都偏向于“慈父”或者“慈母”,另有5%的研究对象选择“严母”(见图12)。

Figure 11. Subjects thoughts on family education modes for their children in the future 1

图11. 关于教育方式的想法1

Figure 12. Subjects thoughts on family education modes for their children in the future 2

图12. 关于教育方式的想法2

2) 教育内容

总体上,研究对象对子女教育内容的构想可以概括为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具体而言,包括品德教育(100%)、智力开发(100%)、身心健康发展(85%)、生活技能传授(85%)、自我管理(70%)、未来规划(60%)、性格塑造(40%)、劳动教育(30%)以及审美能力培养(25%)等(见图13)。其中,研究对象尤为重视品德教育和智力开发,其认为“品德和智力是一个人成长、发展并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

Figure 13. Subjects’ conception of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al contents in the future

图13. 对子女教育内容的构想

3) 教育途径

在对教育途径的选择上,研究对象多倾向于温和、平等的教育途径。如,100%的研究对象认同沟通在教育子女中的重要性,95%的研究对象认为陪伴是很好的教育途径,85%的研究对象提到了自己为孩子树立榜样这一教育途径,70%的研究对象认为与孩子玩耍可以寓教于乐,65%的研究对象表示会通过直接教授和辅导来向孩子传授生活技能、教授学业知识等(见图14)。

Figure 14. Subjects’ perceptions of the ways of family education

图14. 对教育途径的看法

4) 教育期望

在教育期望方面,85%的研究对象对子女都有较高的教育期望,包括身心健康(100%)、性格品德(95%)、事业成就(90%)、学业成绩(70%)、经济状况(70%)等方面(见图15)。10%的研究对象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较低,认为“孩子健康、平安、快乐就好”。另有5%的研究对象对子女没有明确的教育期望(见图16)。

Figure 15. The contents of subjects’ expectations for their children

图15. 对子女教育期望的内容

Figure 16. The extents of subjects’ expectations for their children

图16. 对子女教育期望的程度

4.1.3. 原生家庭教育对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

研究发现,原生家庭教育对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具有一定的影响,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00后大学生对家庭教育观念的认知、家庭教育观念的形成以及家庭教育观念的内容三方面。

1) 原生家庭教育影响00后大学生对家庭教育观念的认知

首先,原生家庭教育是影响00后大学生如何看待家庭教育观念的重要因素。对于如何了解到家庭教育观念这一概念,70%的研究对象表示是在接受父母对自己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20%的研究对象表示是将所了解的知识与家庭受教育经历相结合后得出,10%的研究对象表示是父母向自己直接教授。但是,无论上述提到的哪种途径,原生家庭教育都是研究对象了解家庭教育观念的重要基础。而对于家庭教育观念的重要性,分别有70%、15%的研究对象认为其非常重要、比较重要,原因主要有“在父母对我的教育中,我看到了家庭教育观念的重要性”、“父母告诉我家庭教育观念很重要”等。另外有15%的研究对象并不重视原生家庭教育观念,主要因为其“没有生育的打算”,究其根本,可以归纳为“原生家庭教育为他们带来了较多不好的体验”以及“不愿自己经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辛苦付出”两种原因(见图17)。其次,原生家庭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00后大学生如何对待家庭教育观念。认可原生家庭教育观念重要性的85%的研究对象,同样也有较为强烈的意愿去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对此,其主要通过育儿实践(100%)、增加阅历(100%)、阅读书籍(70%)、吸收经验(35%)等方式进行(见图18)。

Figure 17. Subjects’ views on the concepts of family education

图17. 对家庭教育观念的看法

Figure 18. Subjects’ choices of ways to develop and perfect their family education concepts

图18. 对发展和完善家庭教育观念途径的选择

2) 原生家庭教育影响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形成

在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形成中,原生家庭教育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有研究对象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示,接受家庭教育的过程,给其开始逐渐思考自己“会在家庭教育中怎么做”、“持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影响。75%的研究对象表示自己是在接受家庭教育时潜移默化地萌生了自己家庭教育观念的雏形,其余25%的研究对象则表示是在某一时间点受家庭里的具体事情或者父母行为的刺激而萌发了对家庭教育观念的思考(见图19)。而在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原生家庭教育更是对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70%的研究对象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是在原生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内容来自于自己的原生家庭教育,但也会对其中自己认为存在的不足有所改善”。10%的研究对象表示将会完全承袭自己的原生家庭教育中蕴含着的家庭教育观念。另有20%的研究对象则表示“自己并不认同原生家庭教育”,因此“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会与原生家庭教育相差较大”(见图20)。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对象幼年时,其父母离异带来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其原生家庭教育的发展,而这往往会给研究对象家庭教育观念的形成造成较大的影响,多让其对原生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不满,甚至完全不认同。

Figure 19. The generation of subject’s concepts of family education

图19. 家庭教育观念的萌芽

Figure 20. The formation of subject’s concepts of family education

图20. 家庭教育观念的形成

3) 原生家庭教育影响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内容

原生家庭教育对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内容的影响非常关键。首先,00后大学生的原生家庭对家庭教育中不同内容的重视与选择直接影响了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组成部分及其重要性。如,在谈及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时,10%的研究对象提到了家庭教育环境,而其父母在对其家庭教育环境的营造上便十分用心。5%的研究对象认为教育期望并不属于家庭教育观念的内容,因为其父母对其“并没有明确的教育期望”。另外,所有研究对象都对家庭教育观念中的教养方式非常重视,主要原因有“在接受原生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父母对教养方式的看重”和“谨慎选择”等。其次,原生家庭教育也对00后大学生关于家庭教育观念具体内容的想法上有较大影响。通过对比研究对象的原生家庭教育状况与家庭教育观念概况可以发现,对于大多数研究对象而言,其对子女教养方式、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期待的想法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其原生家庭教育状况有着一定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而一些研究对象更是直接提到“父母对我从小便是这样教育的,在每天耳濡目染之后,我自然也就形成了相似的家庭教育观念”、“我在父母的家庭教育之下成长得不错,我也就自然而然地觉得我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是正确的,并且有了和他们差不多的家庭教育观念”、“父母对我的家庭教育让我从小就形成了一定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模式,也许这就是让我拥有和他们相似的家庭教育观念的原因”。这说明,研究对象的家庭教育观念多来源于自己所接受到的原生家庭教育,且多通过对原生家庭教育的习得或模仿产生。但是,少数研究对象的家庭教育观念也与其原生家庭教育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如,一位研究对象所接受到的家庭教养方式主要为成就压力型,而在对子女教养方式的选择上他却选择了积极型。再如,一位研究对象的父母对其有很高的教育期望,但是他在他的家庭教育观念中所表现出的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却较低。问及原因,其主要提到“对原生家庭教育不满”、“是对原生家庭教育的一种温和的反抗”等内容。这说明,原生家庭教育对00后大学生造成的较差的体验,也可能会使00后大学生对原生家庭教育产生批判,从而形成与原生家庭极为不同的家庭教育观念。

4.2. 结论

研究发现,原生家庭教育对00后大学生的家庭教育观念存在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原生家庭教育影响00后大学生对家庭教育观念的认识。在原生家庭教育中,父母多少会有一定的家庭教育观念并且在日常家庭教育过程有所表现,这常常会成为00后大学生了解家庭教育观念这一概念的根源。同时,父母所表现出的对家庭教育观念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待方法,也会使00后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相应的看法与行为。

二是原生家庭教育影响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形成。00后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观念的萌芽多来源于其接受原生家庭教育的过程,而其对原生家庭教育的满意程度和体验感又影响其家庭教育观念的发展方向。对原生家庭教育体验感较好的00后大学生倾向于在原生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对原生家庭教育存在较大不满的00后大学生则更偏向于选择与原生家庭教育差别较大的家庭教育观念。

三是原生家庭教育影响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内容。总体而言,00后大学生关于家庭教育观念的想法多通过对原生家庭教育的习得或模仿形成。但是,也存在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与其原生家庭教育差别较大的情况,这主要因为00后大学生对原生家庭教育的不满与批判。

5. 讨论

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和扎根理论对00后大学生的原生家庭教育状况与家庭教育观念概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初步了解00后大学生的家庭教育观念及原生家庭教育对其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当今家长如何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以及当代大学生如何更好地认识和完善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提供指导,同时也为今后家庭教育的相关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由于笔者研究经历的不足,该研究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研究样本较少,仅涉及20位00后大学生,不能较好体现00后大学生在原生家庭教育状况以及家庭教育观念概况方面的全貌;第二,研究样本同质化过高,均为家庭条件中等且曾就读于同一所中学的00后大学生,对整体的代表性不高;第三,和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由于人生经历的限制,目前00后大学生的家庭教育观念还仅停留于设想阶段,与其最终成型和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因此该研究的研究结果可能与其最终的家庭教育观念及其应用有一定的出入。

对此,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增大样本量,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可以使用问卷调查与量化分析研究00后大学生的原生家庭教育与其家庭教育观念的关系,从而更深入地探究原生家庭教育对0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机制。另外,还可以将00后大学生的原生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观念与其生育意愿相结合,以更全面地探究00后大学生的家庭教育观念以及原生家庭教育对其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 社会心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67-68.
[2] 邹强. 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3]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理念、方法研究》课题组. 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 人民教育, 2012(1): 6-11.
[4] 曾燕波.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6, 25(5): 36-43.
[5] 彭睿. 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 当代青年研究, 2004(6): 9-12.
[6] 边玉芳, 梁丽婵, 张颖. 充分重视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5): 46-54.
[7] 文晶. 简论家庭教育的地位及作用[J]. 现代教育科学, 2003(3): 45-46.
[8] 郑映芳. 小学家庭教育在新时代下的发展策略探究[J]. 华夏教师, 2020(20): 95-96.
[9] 关迪. 中国家庭教育的现实误区和发展策略[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6): 199-202.
[10] 李曲然. 我国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江西财经大学, 2018.
[11] 吕子燕. 践行习近平关于家庭教育重要论述的路径探析[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1, 40(5): 1-3.
[12] 关莲. 优化原生家庭教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J]. 辽宁教育, 2019(20): 64-67.
[13] 吴雨薇. 论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从家庭系统理论出发[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5(3): 88-92.
[14] 赵郝锐. 大学生心理适应: 原生家庭的影响[D]: [博士学位论文]. 苏州: 苏州大学, 2017.
[15] 张贵良. 父母教育的新观念[J]. 教育科学研究, 1998(2): 15-18.
[16] 王智勇. 家庭教育新论[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2): 97-101.
[17] 关颖, 刘春芬. 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4): 47-51.
[18] 张进峰. 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25(1): 52-57.
[19] 赵敏, 辜刘建, 朱芷滢.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环境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模型建构及验证——基于广州大学城的实地调研[J]. 教育发展研究, 2018, 38(4): 8-15.
[20] 吴航. 家庭教育环境对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5.
[21] 钟洁. 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J]. 文史博览(理论), 2016, 486(6): 84-85, 87.
[22] 周扬. 家庭教育环境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品德的影响[D]: [硕士学位论文]. 苏州: 苏州大学, 2013.
[23] 吉晖. 国外家庭教育环境与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研究[J]. 教育评论, 2019(4): 161-166.
[24] 焦彩娟. 浅谈家庭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教育现代化, 2019, 6(76): 303-304.
[25] 徐慧, 张建新, 张梅玲.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 2008, 31(4): 940-942, 959.
[26] 陈陈.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6): 95-103, 109.
[27] Sears, R.R., Maccoby, E.E. and Levin, H. (1957) Patterns of Child Rearing. Row, Peterson, Oxford.
[28] 靳丽婷. 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29] 李娇. 家庭教养方式对“00后”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初探[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4): 95-97.
[30] 答会明. 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及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 2002, 18(8): 13-16.
[31] 龚茜, 金欢欢, 赵飞, 周欢, 陈睿. 原生家庭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交心理距离、印象管理的关系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10): 41-43.
[32] 陈诗林. 家庭教育支出、父母教育期望与子女认知能力发展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湘潭: 湘潭大学, 2019.
[33] 单宁波. 浅谈如何建立合理的家庭教育期待[J]. 家教世界, 2016(30): 57-59.
[34] 刘秀丽, 刘航. 幼儿家长家庭教育观念: 现状及问题[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5): 192-195.
[35] 陈会昌, 王莉. 1~10岁儿童父母的教育观念[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1): 40-43, 64.
[36] 付昌辉. 论当代大学生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区[J]. 成人教育, 2004(2): 12-14.
[37] 杨宝忠. 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38] 陈佑兰. 家庭教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39] Le Baron, A.B., Rosa-Holyoak, C.M., Bryce, L.A., Hill, E.J. and Marks, L.D. (2018) Teaching Children about Money: Prospective Parenting Ideas from Undergraduate Students. Journal of Financial Counseling & Planning, 29, 259-271.
https://doi.org/10.1891/1052-3073.29.2.259
[40] 周皓.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期望、亲子交流与儿童发展[J]. 青年研究, 2013(3): 11-26, 94.
[41] 刘保中, 张月云, 李建新. 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观念与家庭教育期望[J]. 青年研究, 2014(6): 46-55, 92.
[42] 王婷, 刘爱伦. 中学生和家长的期望差异及其亲子关系的调查[J]. 教育探索, 2005(1): 98-100.
[43] 刘畅, 伍新春, 陈玲玲, 邢学玮. 幼儿父母的原生家庭对其协同教养的影响: 人际间变量及性别一致性的调节作用[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6): 74-80, 162.
[44] 杨晓萍, 樊亚博, 邵明星. 超越与实现: 对原生家庭教育影响的审视反思[J]. 今日教育, 2020(6): 10-14.
[45] 孙晓娥. 扎根理论在深度访谈研究中的实例探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1(6): 87-92.
[46] 吴继霞, 何雯静. 扎根理论的方法论意涵、建构与融合[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7(1): 35-49.
[47] 易凯谕. 程序化扎根理论法与翻转课堂学习行为分析初探[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 19(4): 75-79.
[48] 黄春荣, 张丽生. 经典扎根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应用优势[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 40(8): 173-177.
[49] 李纪珍, 周江华, 谷海洁. 女性创业者合法性的构建与重塑过程研究[J]. 管理世界, 2019, 35(6): 142-160,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