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劳动号子英译策略
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Labor So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DOI: 10.12677/ML.2021.94141, PDF, HTML, XML, 下载: 334  浏览: 565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刘秀明, 秦东杰: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关键词: 劳动号子生态翻译学《军民大生产》英译Labor Songs Eco-Ranslatology Civil Military Production English Translation
摘要: 生态翻译学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该理论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整合性研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视野,也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翻译加以审视,并对翻译及其生态环境的作用机理和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目前,生态翻译学理论对于外宣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征鲜明的劳动号子在对外传播方面,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意义。本文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以劳动号子《军民大生产》的英译为例,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对劳动号子的英译策略的选择加以探讨,阐述了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对于劳动号子这类文本进行翻译的作用。
Abstract: Eco-translatology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It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ted study of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 which provides a new academic perspective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That translation can be exam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 and the mechanism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n be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this paper take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abor songs Civil Military Production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selection of English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labor chants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language dimension, culture dimension and communication dimension, and expounds the positive role of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eco-translatology theory for the translation of labor chants.
文章引用:刘秀明, 秦东杰.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劳动号子英译策略[J]. 现代语言学, 2021, 9(4): 1045-105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4141

1. 引言

自第三届亚洲翻译论坛举办之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也取得了各类层出不穷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情况也正如张益学者所提到的那样,“我们在看到生态翻译学所取得的成绩时,更应该注意当下生态翻译学在实践运用方面的不足,其发展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1]。

劳动号子,也叫“号子”,是一种由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作演唱的民歌,它通常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也被认为是人与自然和劳动相结合又相碰撞而产生的最早的精神、艺术之花。随着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劳动号子的外译渐渐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本文拟通过剖析生态翻译学理论应用于劳动号子外译工作方面的合理性,进一步探讨关于劳动号子的英译策略。

2. 生态翻译学理论概述

生态翻译学是我国学者胡庚申最先提出的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也可以说是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和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而“翻译学”研究的是翻译的规律和艺术。经过国内外译界近20年的研究,现已成为一套完整的跨学科研究理论,它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和选择”学说为指导,把译者视为翻译活动的中心,即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2]。

生态翻译学顺应了当今中国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之中的“生态平衡发展”的要求,把翻译过程理解为一个涉及译者、译本、译入文化及译出文化的生态融合过程,每个要素和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翻译过程。生态翻译学是“生态学”与“翻译学”两门学科相结合而衍生的产物。王宁学者也曾提到,“翻译概念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文本间语言层面的语符转换,或是一种机械的复制活动,而是以文化篇章为翻译单位的文化交流行为。” [3]

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与读者互联互动的整体,是翻译的“生态环境”;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过程是“译者适应原文与译者选择交替循环的过程”;翻译原则是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翻译方法是“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转换;翻译评价标准包括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 [2]。

3. 生态翻译学理论对于外宣翻译工作的重要性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的呼唤 [4],也使得外宣翻译具有了当代的文化适宜性。随着对外宣翻译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单纯从语言学角度或是仅仅局限于文本不能很好地对一些翻译现象进行解释。因为外宣文本中涉及的文化因素较多,若是译者不能够将其考虑在内,就很难将文本的信息真实的传达给读者,从而对两种不同的文化间的交流产生负面影响。

生态翻译学理论“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这一理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外宣翻译新的途径,对于深入研究外宣翻译具有深远意义。

在外宣翻译中,译者需要发挥“主体”作用,需要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本土文化身份,对翻译资料进行筛选和对源语言深入理解,使译出文本与译入环境基本达成一致;并且在翻译时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适当的文化视角。翻译本身就是在不断地调整和换置,因此译者的文化身份也需要不断调整,从而做出最优的选择与最佳的适应。

4. 劳动号子的特点及对外传播意义

劳动号子早在原始时代人们开始从事集体劳动时就已产生,早期的劳动歌调子比较固定,歌词比较单一,有的则只是咳嗬、哎嗨的呼呐声,在劳动中起着号令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劳动歌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呼喊号令,而且还描写劳动的过程,表现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相关的生活情态和风俗特征,不仅能够反映各地的社会生活现象,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在劳动当时抒发的真情实感,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热爱。

中国的每个地方都有劳动者创作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号子,如江苏的秧歌号子,四川的川江号子,上海的上海港码头号子等。同时,还根据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大体上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渔船号子和作坊号子五大类。此外,还有开山号子、爬坡号子、插秧号子、榔头号子、入囤号子、夯号、打桩歌、辘轳歌等多种形式。

劳动号子的歌唱方式,分领唱、和唱两部分,前者称“头号子”音调明亮、抑扬,具有咏唱性特点;后者称“吆号子”,二者形态呼应、对比鲜明,“一领众和”是最常见、最典型的表达方式。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领唱部分常常是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其音乐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常有即兴变化,旋律常上扬,或比较高亢嘹亮,有呼唤、号召的特点;和唱的部分大多是衬词或重复领唱中的片段唱词,音乐较固定,变化少,节奏型强,常使用同一乐汇或同一节奏型的重复进行,曲调优美流畅、节奏明快规整,通常表现出欢快高昂的气氛。

如今,劳动的歌声渐渐被轰隆隆的机械声所代替,劳动号子逐步退出人民的生活。但作为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中国的劳动号子代表了有声的民族文化和劳动民歌文化的传承,闪烁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朽光辉,理应在外宣翻译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对外传播中国善意、共享中国智慧的重要媒介,让世界重见它的风采与魅力。

5.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劳动号子英译策略

考虑到英语是当今世界应用最广的语言,劳动号子的英译策略研究无疑是此类研究的重中之重。《军民大生产》是一首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革命歌曲 [5],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日寇的围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对此,毛主席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陕甘宁边区人民积极响应号召,实行生产自救,当年就开荒3.4万亩。此歌曲取材于根据地军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鲜明的劳动号子特征。按照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我们可以运用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尝试对其加以英译。结果如下:

例:

解放区呀么嗬咳,

大生产呀么嗬咳

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啰啰啰太

齐动员呀么嗬咳。

Work, work, work, dear comrades;

Work, work, work, dear friends;

Whether you are revolutionary soldiers or peasants;

Work hard for our liberated districts!

变工队呀么嗬嗨,

互助组呀么嗬嗨,

劳动的歌声西里里里嚓啦啦啦索罗罗呔,

满山川呀么嗬嗨。

Sing, sing, sing, dear comrades;

Sing, sing, sing, dear friends;

Whether you are Party members or civilians;

Sing happily for our new lives!

妇女们呀么嗬嗨,

都争先呀么嗬嗨,

手摇着纺车吱咛咛咛吱咛咛咛嗡嗡嗡嗡吱儿,

纺线线呀么嗬嗨。

Weave, weave, weave, dear sisters;

Weave, weave, weave, dear grandmas;

Our troop needs more clothes and shoes;

To fight against Japanese invaders

又能武呀么嗬嗨,

又能文的呀么嗬嗨,

人问我什么队伍,一二三四,

八路军呀么嗬嗨。

Brave, brave, brave, our soldiers;

Clever, clever, clever, our cadres;

They are in one heroic troop;

Eight Route Army!

5.1. 语言维转换

语言维转换即“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2]。中文属于汉藏语系,英文属于印欧语系,二者在字形、语音、词汇、语法、表达习惯等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译者要适应原文的语言特征和语义,而译文要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劳动号子是民歌的一种,又与劳动又紧密联系,所以它的音乐性格、节奏、音乐材料、歌词创作、曲式结构及歌唱方式都伴随劳动方式与劳动强度的差别而表现出不同的特色。但无论哪一种劳动号子,都表现为直接、简朴的表现方法和坚定、有力的音乐性格。

以上面的《军民大生产》为例,整段要表达的仅有一个意思:解放区军民行动起来,开展大生产,译文为了劳动号子的文体需要,加以改写,没有了原词的“嗬咳”等反复吟唱的叠词,代之以“Work”、“sing”等反复出现的实词,同样朗朗上口,易于传唱。毕竟在艰辛的集体劳动中,劳动者们必须齐心协力、勇敢坚定,只有这样才能战胜一切困难,最终完成劳动任务。因此,劳动号子当中就很少有柔弱、纤细、曲折的成份,它的性格特征则是坚定、豪迈、粗犷的。

5.2. 文化维转换

文化维转换即“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 [2]。翻译不是简单的字符转换,还涉及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国和英语国家在文化方面有着巨大的鸿沟,翻译时要在文化维上进行适应性转换,融入源语文化的生态环境中,并使译文适应目的语文化生态环境。

仍以上面的《军民大生产》为例,不难看出译文的文化传达:保留了原词根据地男女老少努力支援抗战的内容,又增加了对八路军干部战士的歌颂。劳动号子蕴涵的是一种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主要体现为该文化内的人格精神的群体特征。面队艰难的生活条件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劳动者以坚毅不拔的精神一如既往,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是一种思想的高境界性,体现的是一种积极、上进的精神追求。

5.3. 交际维转换

交际维转换即“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2]。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其很多行为都是带有交际意图的。原作者在创作原文本时,必定带有某种交际意图。

仍以上面的《军民大生产》为例,由work到sing再到weave,由根据地人民到八路军干部战士,层层递进,很好地深化了主题,联络了歌者的感情,符合原词“一领众和”的风格,轻松实现了歌者与听者的交流互动。劳动号子的歌声具有号召力,体现了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由于音乐节奏与劳动节奏相吻合,歌声一起,参加劳动的人都要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起同时用力。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节劳动情绪和鼓舞劳动士气的劳动号子反映出一个劳动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所必需的团结和协作的精神,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加深了劳动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6. 结束语

翻译之道与其艺术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处。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劳动号子要想走出国门,就需要翻译工作者站在生态学的高度,充分考虑译文在全新的语言环境中的可接受度,不拘泥于物象,发掘出超然于物象之外的美感与涵义,在尽力不改变原文含义的基础上,让不同语言文化下的读者,在阅读之后有相同的感受,从而实现充分的文化交流,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基金项目

2019年度黑龙江省艺术规划课题一般项目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劳动号子外译研究(2019B122);生态翻译学视域下MTI院校笔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WY2019030-B)。

参考文献

[1] 张益.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现状分析[J]. 海外英语, 2019(8): 58-60.
[2]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解读[J]. 中国翻译, 2018(6): 11-15, 92.
[3] 王宁. 再论翻译学中的学科定位和文化特征[J]. 中国翻译, 2004, 25(3): 33-34.
[4] 沙庆. 新媒体时代外宣翻译者应具备的素质[J]. 记者观察, 2019(21): 96.
[5] 党音之. 《军民大生产》赏析[J]. 音乐天地, 2005(1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