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成为了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们素质教育的关键,而文化发展是构建素质教育的基础。通过分析发现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职英语教学中却出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现象 [1],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是培养高职英语教育学生文化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英语教学一边是以学习英语语言文化为重点,教材中所选教学材料包含着大量的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另一边是以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为目标。相比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教材中则比较缺乏,且教师对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也不够重视,再者学生自身也表现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过渡崇拜,反之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不了解,欠缺本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跨文化交际,则容易造成交际障碍。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传统文化自豪感,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应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2.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为了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王蔷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学生通过感知、获取、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文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英语教育教学来实现的,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丰富学生精神食粮,守住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1) 从文化层面上来说,文化本身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内涵,在全球条件下文化渗透日益加剧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国的语言,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国家,从古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传播,我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2) 从教学层面来说,通过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发展,还可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有益于形成专业课程特色。无论是对于学生、教师和高职院校而言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将英语课堂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结合在一起,成为中西文化的传播者,同时将教师们的科研成果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比如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生的课堂教学实录、课堂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性课程等新资源。其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既增强了文化底蕴和跨文化意识;又强化了对中华民族和传统文化的认同,在民族和传统文化认同上“固本培元”,学会来了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丰富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促进了跨文化交流。最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形成专业课程建设和校本教育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既可以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和文化素养,形成校本教育特色的课程活动模式。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将高职英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如何实现这二者的融合,用英语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具有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意义。这些都与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相契合,应当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差异,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贯穿进现实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成为本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教学意义。
3.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为了实现传统文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在任务目标的驱动下,师生可以利用一切信息资源,采用多种途径来完成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来进行教学,促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并牢记掌握,更准备地运用英语去介绍和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让英语教学充当加深中西文化之间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媒介,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1. 优化教学设计和内容
在进行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和内容上要分清主次,在教学中基本的词、句和语法等教学设计时,不能因为出现母语文化缺失现状就全部渗透传统文化内容,不能单纯地为了文化缺失而去教授文化。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该以教程指定教材为蓝本,课本内容的所包含的主流文化内涵要详细讲述,同时教师也要挖掘有关中国文化的素材,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文化素材适当地转换成相关联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优化教学设计,使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导入一些英语词汇用来描述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还可以引入爱国主义思想和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地方的传统文化内容。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融入,不仅能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3]。
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在教学中进行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习俗文化、饮食文化、杰出人物、书画文化对比等。在教学形式上提倡合作学习和任务驱动模式,如通过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案例、进行课堂展示、形成性评估等方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兴趣。课堂和课外、线上和线下混合的形式相结合不仅能提升教学效果,而且增强了师生的文化自信。
3.2. 加强高职英语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作为高职英语教师,首先要转变文化教学的观念以提高个人的传统文化素养 [4]。教师自身要认为学习英语不仅仅只是学习语言和西方文化,学习英语的目的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已经理解和掌握西方国家文化表达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融入相关联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教学,学生只有了解更多的中西文化的异同,才能进行文化交流。其次创设更优的文化感知环境,让学生感知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创设文化感知环境,如诗歌的翻译鉴赏,感受翻译的中西方文化的意境,如话剧表演等。最后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了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教师要用文化对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课程化、教材化。利用丰富的网络多媒体资源,了解中西方各国不同的传统文化,以此来加强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5]。
高职英语教师除了自身要热爱学习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素养外,更肩负着弘扬这些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可以将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中小学英语教学结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和任务驱动模式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特色,感知文化魅力,构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将传统文化元素延伸到培养师资力量实训教学环节中,在教学见习和实习环节融入文化元素,则可以培养优秀的具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当这些师范毕业生毕业后进入中小学担任英语教师,不仅提升了个人服务的价值,而且在服务地方社会上提升了地方的整体文化素养。
3.3. 开拓高职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
高职英语教师担任传统文化传播者的重任,但对于教师而言,在有限的英语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是相当困难的,这就需要让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学习,顺理成章就促进了第二课堂的开拓。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广西桂林,桂林当地的传统文化较多,如桂史(桂林文化历史、桂北红色革命史)、桂剧(彩调剧、印象·刘三姐)、桂景(漓江画派、自然山水)、桂食(桂林米粉、桂花糕)、桂语(桂林话以及各种方言)、桂俗(桂林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习惯等)、桂建(桂林的地方建筑、古镇)等,笔者的学校本身也是桂北红色革命的摇篮 [6]。
为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安排第二课堂学习,通过组织学习桂林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阅读相关的桂林传统文化的文章和文化沙龙等形式让学生感知和理解桂林传统文化内涵,丰厚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这些桂林传统文化,彰显了地方特色文化。而在实训教学中,将传统文化和桂林的地方文化特色作为实训主题,可以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学生只有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得到重视,积极参与文化学习,才能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3.4. 体验各种形式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
只通过教师的课堂传授来达到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不现实的,必须要通过活动这一载体来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文化感悟、内化、到再创造的体验,从而达到认知和行动相结合。
通过成立各种带有传统文化性质的学生社团,开展猜字谜、唐诗宋词鉴赏;讲述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等活动;还可以通过大学生科文节、文艺汇演等形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学经典等内容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此外,我们还可以依托党建、团建活动和社会实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是感恩教育活动、敬老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等。通过体验这些活动,不仅能提升党团学生干部的传统文化素养,更能体现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品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当今高职学生呈现手机不离手的状态,那么在传播传统文化时也可以投其所好,利用微信、微视频、微课、超星学习通、MOOC、翻转课堂等平台和形式深入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7]。
4. 结语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根。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趋势,作为高职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当作是一项核心任务,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同时我们也肩负着传递中西方文化的重任,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与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相契合。通过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采取各种有效途径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为国家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
基金项目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程,《综合英语1》(项目编号JG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