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异化下人的主体性回归探析——基于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
Exploring the Return of Human Subjectivity under Technological Alienation—Based on Marx’s Idea of Subjectivity
DOI: 10.12677/ASS.2021.1010377, PDF, HTML, XML, 下载: 348  浏览: 75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王小慧, 宋香庆: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关键词: 科技异化主体性思想主体性回归Technological Alienation The Idea of Subjectivity The Human Being Subjectivity The Restoration of Subjectivity
摘要: 人是具有历史性的主体,主体的主体性也呈现出历史性的特征。当前,基于科学技术衍生出来的科技产品正在深刻改变着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思想和行为,随着人的历史性活动的不断深入,人的主体性也日益体现出科技现代化发展的特征。科技异化下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工具理性追求被不断强化,价值理性被逐渐削弱,主体的主体性日渐消解甚至丧失,人成了抽象的、工具的、非个性化的人。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精华所在,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为终极目标追求,体现的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它蕴含的思想价值能够帮助主体回归实践主体、价值主体的主体本位,促使“科技异化”向“科技人化”发展。
Abstract: Human being is a subject with history, and human subjectivity also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y. At pres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ducts derived fr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profoundly changing the thoughts and behaviors of human as a social subject, and human subjectivity is increasingly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as the historical activities of human progress. Under the alien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ursuit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of human as a practical subject is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and the value rationality is gradually weakened,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subject is gradually dissolved or even lost, and human becomes an abstract, instrumental and non-individualized person. Marx’s idea of subjectivity is the essence of Marxist philosophical thought, with the realization of human freedom and liberation as the ultimate goal, reflecting the awakening of human self-awarenes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being contrary to human development to serve human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王小慧, 宋香庆. 科技异化下人的主体性回归探析——基于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10): 2763-2769.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10377

1. 引言

科技异化不是科技自身发生的异化,而是科学技术被当作一种有效工具在为行为主体使用时,对人造成的异化,其原理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相像。科技渗入社会生活,工具理性功能被无限放大,体现了人的价值和伦理理性在科技异化下与人的本质的分离,科技变成人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阻碍力量。人作为连接内部自我与外在它物的唯一纽带,决定了人的异化表现为人与科技产品的异化、人与自身的异化、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异化等。科学技术是特殊的生产力,是展现人类智慧的伟大发明创造,它的每一次更新变革都给人类社会和人带来了机遇,并且在促进社会历史的变迁中与人的发展进步相伴而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的休闲娱乐摆脱了时间空间限制,似乎使人变得更加“自由”了。科学技术也是极具破坏力的危险产品,科学技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表现,体现着人的本质的发展,当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异己力量为人所使用时,也在无时无刻地控制、占据着人的躯壳和灵魂,科技反客为主成为控制人的主人,使人沦为工具一样的存在,迷失在工具理性的掌控之中。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以“现实的人”为根本立场,在对主体内涵的挖掘中彰显人的价值和主体性,为在科技异化下使人成为人和人的主体性回归提供了指导。

2.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与科技异化概说

2.1.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在探讨“何为世界本原”问题中提及的关于“人”的哲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萌芽提供了可能,文艺复兴后近代西方哲学中包含的主体性原则为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本人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主体性思想的辩证否定是主体性思想产生的直接依据。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科学性理论,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内容主线,具有唯物主义的性质,它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以改造世界为活动主题,为人在科技异化下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提供了方法论层面上的支撑。对“现实的人”的关照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根本立场,在把目光投向外部物质世界探寻人的出路无果后,马克思开始把追寻真理的视线放到人本身,去寻找实现主体解放的方法。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的主体是“现实的人”,是认识主体、实践主体、价值主体和审美主体的综合,是开展实践活动认识外部世界的承担者,主体性是主体的根本特征,体现人在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时的功能性。主体性是主体的灵魂,依赖于物质主体而存在,主体内涵的丰富要靠主体性补充,人的主体性突出表现为主体的主体性意识不断增强,更加注重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更加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一种区别于它物的特殊存在物,是自己的主人,它能够在与社会的交往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强化自己的主体地位。因此,在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指导下,主体能在外在环境和内在觉醒的双重作用下,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崇尚科学技术,但不唯科学技术论,拒绝科学技术一刀切,在科技精神的引领下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救赎和自我解放。

2.2.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对“异化劳动”部分进行细致分析时,谈到了在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人的异化问题,从事生产活动的人既经过劳动创造它物,也因为劳动被改变。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生产劳动使得他们自己不再属于自己,他们为维持生存不得不进行的劳动,尽管这种劳动让他们身心疲惫,迷失自我。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到:“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1],但逃避劳动并不能使人摆脱劳动的奴役,为了生存,工人们还是要机械地进行不自主的劳动,这个过程其实是工人丧失自我主体性的过程,工人不是出于主观意愿自主地要开展劳动,而是迫于生存压力进行生产活动,是大部分人被小部分人统治的一种异化活动。简单来说这就是人的一种异化,这种异化不会自然发生,实际上是在社会制度的影响下人自己导致的异化。“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2],劳动产品被创造后,就成为可以独立于它的创造者即劳动者之外的存在物,并和资本家联合起来成了奴役人的异己力量。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作用在其创造物上的具体表现,作为一种对象化存在,科学技术在与人的交往中把人异化为科技的产物,人成了为科技所支配的创造物,人的本质被科技从主体中剥离。虽然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远不如今,人们对科技的依赖和使用程度也不高,但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理论,无疑给了今人以重要启示: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劳动的对象,作为人类的劳动产物,终将成为一种异己、敌对力量同人类相对立,这种对立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人的主体性在与科技的相互交往中日渐消解或丧失。在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科学技术俨然已成为一种威胁全球的异己力量,科技的异化也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面对无孔不入的科技异化旋涡,如何避免被卷入异化的洪流之中,在科技异化的冲击下保持清醒的头脑,独善其身,是当今社会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3. 科技异化的实质

科技异化的实质就是人的异化,是人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科技应用下失去平衡,主体对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和对功利性的追求呈现两极趋势。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关系“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 [3],科学技术被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创造出来,决定了它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物,如果不经过人这个主体和人、社会、自然交往,科技本身并不能生发出将人的思想、行为、意识等异化的力量。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促使人的自我个性发挥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强有力工具,但随着科技产品的日渐丰富,科学技术似乎摆脱了“工具”属性,成为了人开展任何活动都不可或缺的重要零部件,成了人作为生物的肌体的一部分。对科学技术的过度依附使人本身的独特性、个性几乎丧失,导致人产生了诸如主体空洞、心灵空虚、人生迷茫、容貌焦虑、幸福困境、语言乏力、社交恐惧等异化症状,人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责任、社会规范偏离主体的发展轨道,变成被自己和他人孤立的游离存在物。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异化的结果必然是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异化下人的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变成了与人的发展相排斥的力量。异化永远不会被消灭,社会存在异化就不会消失,异化是毁灭人还是使人成为人,是屈服“科技异化”,还是争取“科技人化”,完全取决于人自己,取决于主体的选择。科技异化下,作为主体的人对社会公平、正义、平等、和谐等的价值追求被削弱,对外部世界的情感和精神需求被忽视,失去探索物质世界的动力,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及对事物的认知出现障碍,精神病态化。人的异化是人在能动地把握科学技术的过程中把科学技术这一手段当作目的,其实质是人在与科学技术的交往中主体性的消解甚至丧失,人的主体性的丧失被提到了人的本质丧失的高度。

3. 科技异化下主体异化的主要特征

3.1. 主体抽象化

“人具有工具性,也具有目的性,人是工具性和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4],人的目的性和工具性造成主体被抽象化的可能。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金钱关系、工具理性、西方意识形态等对人的抽象化速度,使人在抽象中异化。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电子科技平台进行的商品交换变得更加便利。在商品交换中,人被抽象化主要体现在人和金钱的关系上,金钱于人而言变成了屏幕上的一串数字,通过电子科技产品进行的商品交易无非就是数字的增减,人付出具体劳动,换来的金钱是肉眼可见但摸不着的虚拟数字,商品交换过程只是金钱数字的变换,物与物的纯碎关系掩盖了商品交换的本质,人对商品和金钱的追求更加痴迷,以至于主体在无节制的虚拟消费中丧失存在感、归属感。其次,科技异化造成主体功利主义的猖獗和伦理价值目标的削弱。科技在强化主体手段力量的同时,也让人丧失作为主体本应具有的价值目的性和自觉能动性。科技迎合人的需要促成了生产、信息的现代化,让人过于追求统一的“标准”,忽略主体应该具有的对精神、情感、价值的追求,导致主体的精神世界逐渐空虚,情感被隐藏,人成为了只为实现目的而行动的工具,变成了具有工具属性的抽象存在物。再次,科技的全球化给了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以可乘之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善于用抽象的概念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如“商品拜物教”将资本家丑恶的剥削行为用看似合理的手段掩盖,这种渗透伎俩虽易被识破,但当意识形态渗透夹杂在网络信息中涌向使用科技的行为主体时,作为主体的人就成了片面的人,主体的主体性也被虚化。

3.2. 主体工具化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实践中能被主体利用的作用于客体的中介,具有工具理性,是协助人实现既定目标的有力手段,它能把自身的工具理性转化为以主体为中心的价值理性,帮助主体实现既定目的。对于科学技术的使用一旦超过价值理性的限度,“技术的解放力量–事物的工具化–转而成为解放的桎梏,人的工具化” [5],主体就会被工具化。科技对人造成的异化并不是科技自身导致的,它本身不具有任何破坏性属性,在无外来条件的强制压迫时,科技始终都是一种处于中立地位的强大力量。主体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人,使用科学技术一旦超越了“理性”,工具理性扩张,威胁到价值理性,主体便会像工具一样只会机械化的开展行动。譬如在机器大工业时代,由于过度追求金钱和效率,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实现,致使工具理性成为一种控制人的精神和行为的至上霸权,人的精神养分被榨干,现实需要被掩埋,人文诉求无法表达。人被工具化的主要原因是对科技的过度依赖,由于很难把握住理性的“度”,主体在使用科学技术及其衍生品时,过度重目的轻思考,重效果轻情感,自我意识被科技产品束缚,最终导致的信仰缺失、自由失落、价值观被扭曲、意识形态建设被破坏,甚至产生不符合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非理性盲从行为等,都是主体被工具化的表现。人被工具化体现为主体自主、自觉意识的丧失,表面上看科技产品只是一种人为达目的使用的一种工具,主体一旦失去了理性的“度”,便会被禁锢在工具理性猖獗的圈子里,科技作为人创造的工具反过来成为控制人的工具,主体失去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联系,既不被满足需要,也不产生需要,成为了对物质世界没有感情的工具人。

3.3. 主体非个性化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掌握着促进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力量,又有能毁灭人的异己力量,当科学技术反客为主成为人的“主人”,人成为被科技控制的工具,那人的创造性和作为人的独特性也将消失,甚至变成人利用科技力量创造的,像摆在橱柜里售卖的批量化生产的商品一般,不再具有独特个性,不再被特别需要,每个人都相似甚至相同。科技让人不用思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不用动手就能得到心中所想之物,但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人被科技所奴役,甚至一刻也离不开科技产品。人是具有能动意识的实践主体,创造个性是人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主体的个性是主体自身具有的一种先天优势,它具有引导主体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主体个性的适当发挥,能充分帮助主体认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最终成为主体创造性发挥的巨大推动力。人在科技异化下被非个性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创造性的消失,人对科技的依赖程度越高,科技对人创造力的弱化就越强,科技的渗入让人在娱乐至死的环境里不断沉沦,在市场经济的消费和攀比中丧失个性。依附科技的网络新媒体看似给人提供了极大便利,实际上也在一点点弱化人的思考力、想象力、创新力,让人在无限制的机械化粘贴复制的快感中,一步步失去本真。但总的来说,不管是作为主体的人被抽象化、工具化还是被非个性化,都不能将原因单方面归结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在对科技利用时,只要把握好方法,掌握好理性的“度”,科技就会成为帮助主体实现自我价值,促进主体全面发展的推动力量。

4. 主体性思想对人的主体性回归的构建

4.1. 根本立场: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对“现实的人”的真实关切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根本立场,人、实践、自由、解放是活跃于马克思主体性语境中的关键词。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的人是处于社会历史中的人,主体是自然属性、劳动属性、意识属性、社会历史属性的交叉融合,这决定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居于至上地位。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世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6]。人是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一个复杂的重要存在,没有人,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客观物质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观活动就无法被连接起来,历史就无法向前发展。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把握主体性质、认清主体本质,帮助主体远离抽象、把握重点、解决自身发展难题的首要前提。人的异化不是骤变现象,是缓慢积累的异化,是主体的理性丧失,主体地位不断被消解的过程。人的主体地位被充分尊重,主体的自为性、自主性就会在与物质世界的良性互动中得到最大发挥,科技异化下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有其主要依据。首先,“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7],从事具体活动的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见证者,主体地位的确定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基本出发点。其次,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理念体现出对人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对主体的人文关怀,是坚持服务育人和对一切将人物化、工具化行为的严厉批判。人是一切的根本,人创造的一切事物最终都是为人服务,贯彻“以人为本”理念首要的就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只有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主体的主体性才会在“自由”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人才能够获得最终的现实幸福。

4.2. 本质要求:关注主体的现实需要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对外部世界的本能反应,是人根据自己生存发展的情况自然而然产生的需要。人在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中不断强化自己作为主体的主体性,主体的需要是激发人的主体性的内生力量,人的主体性和人的需要是辩证统一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促使主体产生新的需要,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主体性也就从实现需要前的异化束缚中解放了出来。现实需要是主体必须要实现的迫切需要,是能把主体从虚伪世界解放出来,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平衡并促进人实现最终解放的重要手段。为实现主体的解放这一目的,首先,要主动承认人的需要,了解人的真正需要。人作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主体,其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被认可,主体的个性、创造性就会活跃,进而转化为指导实践、开展实践的内生力量。主体的真正需要被满足,人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条件就越充分。其次,要注意提升人的需要层次,提高主体的精神境界。由于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加上科学技术异化对人产生的影响,主体产生的需要往往带有偏激性和片面性,且处于两个极端,要么是过于重视物质,要么是过于追求虚妄,很容易把主体带进堕落的深渊,让主体在漫无目的的追逐中丧失自我,迷失人生前进的方向。因此,关注人的现实需要,就是重视有实际需要的人和人的实际需要,教会主体区分现实和虚幻的方法,引导主体在自我异化面前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厘清虚与实、真与假、轻与重的界限,在内心真正生发出符合主体实际的需要,自觉抵制“假大空”的诱惑,提高自我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

4.3. 目标要求:为主体创造实践机会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规定指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规定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8],人无时无刻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也正是由于处在多样的社会关系中,人在与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丰富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发展,人的主体性也在与社会的交往中,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彰显。实践是能够使主体自我意识觉醒的最有效方法,为主体创造实践条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为主体创造实现价值的条件,对主体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是人的主体性的显著表现之一,但在现实社会中人往往会因为所处环境的不尽人意而陷入自我怀疑,在未展开行动之前就急于否定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深陷苦闷的情绪之中,转身向科技产品寻求精神安慰,在没有精神营养的虚拟数字化世界中把自己在现实世界掌握的本领和能力消耗殆尽。二是要积极创造一切优势条件,激发人的创造活力。人是极具创造性的人,创造性是人主体性的最突出特征。激发主体的创造力必须要引导主体形成问题导向意识,养成思辨思维,充分利用科技带来的便利,让科技的本质力量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转化为改造人本身和客观世界的力量。总的来说,实践是帮助主体实现自我价值和把创造性转化为自身创造力的最有效途径,给主体创造实现价值的实践机会,提供激发创造性的实践条件,人就能在远离科技异化的自在状态中,找回自己作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对于社会和他人的价值。

在科学技术已成为人类社会及人本身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科技的发展对人造成的异化不可避免,但作为具有自觉、自主、自为主体性的人,完全有能力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引导科技真正为人本身服务,在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价值引领下,摆脱科技异化带来的人的主体性丧失的生存困境,让科学技术从“科技异化”的歧途回归到“科技人化”的正道上来,实现人与科技的和谐发展,让主体在彰显主体自我价值的实践活动中回归主体性。

基金项目

2020年江西省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研究(20SZ25)。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54.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51.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644.
[4] 黄明理, 杨成敏. 抽象的人与人的抽象: 马克思人性观与时俱进的创新——兼对以人为本理念虚化现象批判[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 5-12.
[5] 赫伯特•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 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 刘继,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137.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56.
[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51.
[8]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