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自治州传统村落的保护状况与开发模式探究——以鱼木寨为例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Enshi Autonomous Prefecture—Taking Yumuzhai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SS.2021.1010380, PDF, 下载: 284  浏览: 467 
作者: 张 曼, 高群丽, 罗 倩: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关键词: 传统村落鱼木寨旅游开发保护Traditional Village Yumu Village Travel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摘要: 鱼木寨古村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极具保护和开发的价值。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速,鱼木寨古村落在保持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相协调的过程中,出现了自然环境破坏、古建筑群落的自然损害与人为损毁、修缮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从鱼木寨的旅游开发价值、保护现状及问题、保护与开发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保护和开发的具体策略。
Abstract: Yumuzhai ancient village has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great value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However,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the accelerating pace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maintaining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destruc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natural damage and man-made damage of ancient architectural community, and the imperfect repair.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and reflection o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value, protection status and problem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Yumuzhai,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文章引用:张曼, 高群丽, 罗倩. 恩施自治州传统村落的保护状况与开发模式探究——以鱼木寨为例[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10): 2784-2790.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10380

1. 引言

传统村落保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蕴含着独特的城乡文化以及淳朴的风土人情,拥有较为良好的自然环境,具有优越的保护价值以及文化价值。而现在的传统村落逐渐衰落,甚至消逝,因此,保护传统村落及其村落文化变得极其重要。

鱼木寨的土家古堡、古墓、栈道和民宅保存完好,有“天下第一土家古寨”、“世外桃源”美誉,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列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因此,极具研究价值。

2. 鱼木寨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鱼木寨位于利川市西北边陲,山高险峻,东西两面都是悬崖绝壁,可谓是“悬崖上的奇寨”,险要的地势使之成为易守难攻的兵家争夺的宝地。因此遗留不少军事建筑,比如寨门,古堡,雄关,栈道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事文化。岩石是构成鱼木寨雄奇、绝美景观的核心,是大自然赐予村民的宝物,正是运用这些宝物,鱼木寨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石文化。封闭的环境造就了鱼木寨村民独特的生活方式、习俗。因此,鱼木寨具有旅游开发的潜在价值和深厚的文化价值底蕴 [1]。

2.1. 鱼木寨的文化价值

民俗文化价值:鱼木寨中现在的居民有百分之六十都是土家族和苗族,所以这里居民的衣食住行都保留了传统的民俗风情。苗族、土家族的居民能歌善舞,他们以歌舞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期许,也正是这些保留下来的歌舞让世人看到了不一样的鱼木寨。这里的地方风味“醪糟糯米丸”,“阴米子”,“土腊肉”等较为有名,其制作过程体现了鱼木寨居民的智慧。

军事文化价值:根据鱼木寨特殊且险要的地理位置,可以追溯其悠久的军事文化。据说,当年这个悬崖绝壁上的寨子被敌军四面环绕,唯一一条通往寨子的路被堵后,敌军以为假以时日寨中便会弹尽粮绝,没想到一个月后,寨中的马土司居然拿了一条活鱼丢给敌军看,让敌军知道寨内的食物是源源不断的,敌军土司感叹道:要想攻克此寨如同缘木求鱼。鱼木寨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石文化价值:鱼木寨构建于悬崖绝壁上自然就少不了与石作伴,古往今来智慧的人民都会就地取材制作自己需要的东西,所以鱼木寨中石头就成了他们制作生活必需品的原材料。现如今留下的有关石头的制作品有:器具类、建筑类和石刻类。其著名景点三阳关就是鱼木寨居民在石壁上打造的手扒岩。

2.2. 鱼木寨的旅游价值

从经济价值来看,鱼木寨特有的建筑、历史文化及气候吸引着游客,具有经济价值。且当地人会有卖小吃的、卖水果的、做农家乐的、做食宿的等,这些都能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入,这也是经济价值的一个体现。

从历史文化价值来看,鱼木寨历史文化悠久。修建的亮梯子、三阳关的手扒岩,无不彰显着历史上土家人民的智慧,这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对我们研究探索当时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也因此鱼木寨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从艺术欣赏价值来看,鱼木寨自然风景优美,地形地貌险峻,除寨门外其他三面陡峭无法通行。为方便通行修的亮梯子、手扒岩等,也是奇特凶险,建筑(譬如寨门、六吉堂等)修建材料主要以石头为主,体现了当地精湛的石文化。

从学术价值来看,鱼木寨建筑修建具有特色,墓碑上巧夺天工的雕刻,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极高的艺术成就,具有科学考察的价值,吸引不少学术研究者前往探寻,促进现代人对历史的深入的挖掘。

3. 鱼木寨的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开发保护现状

3.1.1. 景观保护现状

根据实地调查,石文化主要包括石具、石刻和建筑三大类。

石制用具种类很多,据文献记载,包括石盆、石缸、石钵、石碾子、石磨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户皆有之。而最让人惊叹的是石梯。寨内有一无法攀援的绝崖,阻隔了鱼木寨一方的上下交通。于是,智慧勇敢的村民们在绝壁上搭建石梯。他们先在石壁上凿孔,然后安上孔般大小的石桩,再架上石板,为了更加稳固,将石板的一端也插入石壁,命名为“亮梯子”。村民们便踏着这“亮梯子”来往劳作。还有一处便是三阳关的“手扒岩”,相比“亮梯子”做工精简的多。他们直接在石壁上凿出供攀爬的坑。这些石梯象征着村民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如今,这两处石梯只做观赏用,因梯陡险峻,长年失修,无任何防护措施,不可供游客攀爬。

石刻文化与建筑类文化是分不开的,因为石雕石刻主要表现在古墓葬与古建筑群之上,也正是有了这石雕石刻的精细加工,才使得这些建筑独具艺术与价值。每个墓葬的石刻内容、风格皆有所不同。鱼木寨现存大型墓葬共九座,由于不同的墓主拥有不同地位,不同性格,不同品行,石刻内容便各具特色。比如,成永高夫妇墓与向梓墓。前者墓主人成永高是财主,因此想要死后也同样能荣华富贵,并且想让自己的子孙能继承家业,所以他的墓规模宏大、奢华至极,题刻有大量“自在宫”、“双寿居”、“千秋乐”等。后者向梓是乡绅,笔酣墨宝,九品官员,在乡里很受尊敬。因此他的墓结构单纯,主体直立,占地很小,正符合他“千秋功名承恩露,一身啸傲寄烟霜”的心态。最具特色的古建筑就属寨门,原本是军事要地,入鱼木寨的必经之路,通往寨门的只有一条一两米宽的小道,小道两边现建有仿树藤的护栏,与鱼木寨的自然风光混为一体,不觉突兀。通过行进大概五十米小道所到达的寨门,原有两层,但二层负重有限,因此不为游客开放。古时被用作防守、射击的寨门,现在变成了游客、村民乘凉观赏之地。一入寨门,路就宽敞了许多,是由青石板铺成的两三米宽的。路边的杂草和树木隔断了石道、绝壁险峻的景象,因此行走起来并不觉惊恐,倒是透过树与树的空隙能欣赏远处绝壁风光,石路两边有卖特产、水果和饮料的小摊贩,一路上风光无限,风情浓厚。

3.1.2. 基础设施

1) 交通:利川车站通往鱼木寨已有专车,但一天通车次数有限。寨内有一条由青石板铺成的两米宽左右的主道,许多景点位于支路上,支路都是杂草丛生的蜿蜒小路,因此,游客只能徒步前行。

2) 住宿:鱼木寨寨内有古朴自然风的农家乐,也有现代旅馆风的民宿。

3) 指示牌:寨门旁有一个约高三米、宽两米的木牌,绘有寨内景点的地图,主路边通往支路的景点路口也有路标。各个景点旁边立有介绍景点历史由来、原有用途的标牌等。

4) 景点内供游客休息区域少,缺乏基础安全设施。

5) 水电网全覆盖,但路灯较少。

3.2. 开发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鱼木寨景区经济结构单一、分化严重,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未能因地制宜的有效利用当地现存资源;基础设施产业不完善。

2) 现阶段缺乏准确、有效的政府组织和管理,基础设施的完善必须要有政府的引领,景点建筑的修缮与维护需要大量的政府资金投入。

3)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寨内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谋生,寨内人口外迁趋势明显,人才流失严重,景区无法留住当地青壮年的同时,更无力吸引外来人才。

4) 鱼木寨保护工作中的难点是对已破坏的石碑进行修复,一方面是鲜有文字记载其具体的修建过程,其原本样貌无从考证;另一方面是现代的碑刻技术主要由机器进行操作,与旧时手工雕刻的细节存在一定出入;鱼木寨的故事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才有幸流传至今,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寨内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谋生,在传统建筑技艺濒于失传的同时,如何保护与继承文化工艺也成了一大难题。

5) 为了满足发展旅游业需要,对原始古村落进行开发新建,易破坏自然生态,丧失其原滋原味的古朴乡野气息,失去一部分原有的独特的价值。

4. 鱼木寨后续开发保护

鱼木寨集“建筑的集合体”、“村民的生活区”、“文明的传承者”性质于一身,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但随着近现代城市化趋势的衍生和加快,在时代洪流中逐渐破损的古建筑群,外迁的村民和消逝的村落文化这一现状警醒着我们如何保存和开发鱼木寨应该提上日程 [2]。鱼木寨作为鱼木寨村最为直接、根本、重要的开发资源,承担着以开发鱼木寨为杠杆,带动鱼木寨村发展振兴的重大责任。此外,鱼木寨村的发展与振兴才能更好的开发与保护鱼木寨本身的价值,因此,必须把古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积极推动文化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因地制宜,以产业振兴带动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和生态振兴,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4.1. 产业振兴

作为传统古村落的鱼木寨,具有极强的旅游开发价值,通过发展鱼木寨的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生态农业、基础设施产业、服务业等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旅游者的需求拉动旅游产业要素的形成,组成旅游产业链。众所周知,游客在旅游始端和终端,需要许多因素满足其需求,简而言之便是食、住、行、游、娱、购等服务提供的满足程度。显然,这主要涉及到景区的开发程度,基础设施产业是基础,如道路交通、路标指示牌、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是首要应该完善的,再进一步发展食宿产业,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提供娱乐设施和购物需求的服务业能够满足游客的较高需求,达到相对愉悦的旅游体验感。鱼木寨发展旅游产业的“一条龙”服务可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当地村民提供工作岗位,增加村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有以下两点,一是基础设施要保持村落原始感。鱼木寨有土家古堡、雄关、古墓、栈道和民宅,景区内城堡寨墙、古栈道保存完好,在修建道路、指示牌、厕所等基础设施,保证其现代化程度的同时尽量保持村落的古朴风气,回归乡村生活的那份宁静致远,打造“世外桃源”的视觉盛宴。二是村落开发中的经济形式——民宿,民宿是民俗风情的集大成者,集食宿服务于一身,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游客体验感,因此,鱼木寨民宿应该保持鱼木寨的特色,提供相应的本土风味和原始居所,切忌为了追求现代化风格而失去应有的特色。除民宿这一种营业形式之外,个体户可以根据游客需求设点售卖,可以是土家风味,可以是村寨纪念品等等。

4.2. 组织振兴

鱼木寨的开发与保护,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和保障。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基层党员成为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挑战,鱼木寨的开发以及其过程需要基层党组织的规划,为此,鱼木寨村应完善基层党建模式,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实现农村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在鱼木寨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根据该村开发与保护现状,结合该村实际发展前景,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切实开展相关工作,促进鱼木寨村因地制宜有效发展。

二是要从当地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适应鱼木寨发展新形势下对服务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倾听村民心声,切实解决村民实际问题,引领鱼木寨村稳中求进稳步发展。

三是要团结村民、动员村民、组织村民,切实发挥好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在鱼木寨新的发展形势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鼓励村民互助交流,互相合作,培养村民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齐心协力促进鱼木寨村和谐发展。

4.3. 人才振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此在鱼木寨保护及乡村振兴结合的主题定位下,要发挥鱼木寨景区人才振兴的关键作用,为鱼木寨旅游景区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从引进人才的角度看,鱼木寨古村落要创造吸引力,政府和当地景区管理者要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鼓励、支持、扶持外出务工人员,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主动打造鱼木寨系列旅游创业平台,做好“引凤回巢”的相关工作。同时针对景区管理层人员经营管理者以中老年为主、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相关知识相对匮乏的现状,要通过薪酬福利待遇等相关保障机制,结合乡村振兴人才引进战略,吸引具备专业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旅游景区管理人才,来统一管理和规划鱼木寨景区开发工作。针对鱼木寨缺乏导游和景区宣传工作者的现状,要充实鱼木寨景区工作人员,可以吸引外地专业的导游来本地工作,也可以通过高薪聘请外地杰出导游对当地青壮年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一定程度上能够具备导游的能力,结合鱼木寨当地人的天然优势,选拔优秀的合格者,通过竞争上岗,从事当地导游工作,从而也可以为当地居民创造收入。

从留住当地人才的角度看,对本地青壮年提供创业培训机制。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当地的传统村落旅游资源,如自家的房屋建筑,天然有机农副产品等,多种途径多样方式创新创业增收,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利用自建房开设民宿、开设餐饮店铺、零售商店、水果店、农副产品店、服饰配饰店等,同时可以结合鱼木寨古村落旅游特色,开发当地特色娱乐活动等旅游相关产业。

针对景区清洁工,保安人员较少的情况,可以聘请当地居民来做清洁工作,聘请专业的外地保安和当地居民当保安相结合来维护景区的安全。防止当地文物旅游资源被破坏,保护游客人身安全,维护景区的秩序等。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方式给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就业岗位,只有留住了本地人,让当地农民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激发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让鱼木寨景区持续发展。

4.4. 文化振兴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因此必须对鱼木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发展研究新思路。首先,对于鱼木寨古村落要有明确的独特文化定位,鱼木寨作为传统村落,见证着恩施农耕文明的发展,是活着的文化遗产 [3]。以古村落房屋建筑为主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以手爬梯为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文化,彰显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因此要充分挖掘和发扬鱼木寨古村落的文化价值内涵。重视鱼木寨的砖雕、刺绣、传统烹饪、书画、社火、戏曲表演等传统技艺习俗的传承,并将其打造成旅游特色产品和特色旅游价值资源,吸引游客。同时要重视鱼木寨人文精神建设,要充分将鱼木寨的创建来历,鱼木寨本土的历史英雄人物事迹等作为鱼木寨旅游文化推广的重点,宣扬广大人民群众千年来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精神。

要重视鱼木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只有继承才能让鱼木寨旅游经济更好的发展,要培育鱼木寨文化继承人,寻找和培育本土文化的传承者,积极发现鱼木寨本土的民间艺人,通过多途径“活态”传承,将文化传承人作为鱼木寨文化旅游价值的重点内容,借助文化传承人的技艺来开展文艺活动,吸引游客。

4.5. 生态振兴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和重要内容。乡村生态振兴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农村发展的深刻革命。要重视鱼木寨景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相结合,提高景区生化环境,将鱼木寨打造成绿色宜居的旅游村落。

首先要加强景区的基础设施的完善,鱼木寨以村落为旅游单位,必须从整体上提高村落的环境卫生。针对景区内公共厕所少,生活垃圾随意丢的现象,要修缮公共厕所,增添垃圾桶,治理生活垃圾,保持景区的干净整洁。其次,针对景区内池塘众多,且脏乱臭的现象,要进行污水专项治理,处理污水,提高水质。可以发展钓鱼、喂鸭等农业体验特色旅游活动,丰富鱼木寨旅游活动内容。再次,景区内住房以生产生活为主,因此要提高当地农民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保护鱼木寨的生态环境与景区旅游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并将环保意识与环保工作落实到日常生产生活。从整体上提高景区的生态环境风貌,提升鱼木寨旅游资源价值,吸引游客。

5. 总结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一直是各地区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鱼木寨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独具风格的土家族风情的传统村落,当地政府和景区负责人都应更加重视鱼木寨传统村落的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修建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景区的硬实力,更好地通过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产业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五个重要举措的完善与发展,进一步推动鱼木寨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造福当地人民。

参考文献

[1] 赵航. 关中地区历史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2] 童其君. 古村落保护须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N]. 新疆日报, 2018-10-21(003).
[3] 周燕. 体验经济下古村落旅游的开发模式探讨——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 现代营销(富含信息版), 2018(11): 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