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表现论视阈下中国特色比喻词的汉英口译策略
Chinese-English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Figurative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Expression Theory
摘要: 在汉英口译实践中,由于中英语言与文化的巨大差异,外国听众很难理解中国特色比喻词所承载的独特文化意象,这导致口译员面临文化不可译性的难题。基于此,本文使用文化翻译表现论对近年国家新闻发布会发言稿中的中国特色比喻词及其译文进行比较与分析,发现其文化不可译性难题可通过直译加意译、通感直译、提炼文化意象、替换文化意象和去除文化意象五种口译策略得以解决。
Abstract: In Chinese-English interpreting, due to the hug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and cultures, the interpreters tend to encounter untranslatability since the foreign audience finds it hard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figurative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ence, based on Culture Expression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igurative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in speeches at national press conferences in recent years. Then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following five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cultural untranslatability: literal translation plus free translation, synesthesia plus literal translation, extracting cultural images, replacing cultural images, and removing cultural images.
文章引用:陈曦, 陈千谦. 文化翻译表现论视阈下中国特色比喻词的汉英口译策略[J]. 国外英语考试教学与研究, 2021, 3(4): 143-149. https://doi.org/10.12677/OETPR.2021.34016

1. 引言

自2013年以来,我国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1],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民文化自信,在国际舞台上“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2]。作为中国故事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词汇植根于特定历史社会背景,体现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色彩 [3]。在国家新闻发布会的发言稿中,中国特色词汇中的“比喻词”频频出现,尤能反映我国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比喻词意指“蕴含比喻修辞的汉语词汇” [4],其中,“比喻”指打比方,即利用某个有相似点的事物来比方真正想说的事物,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5]。由于中国特色比喻词的喻体与喻义均承载独特文化意象,口译时难以实现英语与汉语中喻体与喻义的完全对应,这导致文化不可译性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2013年至2021年全国两会总理答记者问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布会以及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会议发言中具有文化不可译性的中国特色比喻词与其译文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中国特色比喻词的口译策略。

2. 理论背景

刘宓庆在《文化翻译论纲》一书中提出“文化翻译表现论”(Culture Expression Theory),聚焦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翻译和适应。该理论强调,译员在翻译时需考虑文化适应性,把语言放在文化的大环境中考虑 [6]。为使译文真正贴近目标语文化、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书中进一步提出文化翻译的三大原则,即文化适应性原则、科学原则和审美原则。文化适应性原则要求译员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效果,若源语文化的表达范式与目标语文化格格不入,译员应作出适当调整,在两种文化间寻找平衡点;此外,译员需要及时跟进“译语语言与文化的发展变化”并调整源语文化的再现手段。科学原则即忠实性原则,译员应“如实把握源语文化信息”,并在译文中忠实再现源语信息,不可随意增删、修改源语信息。审美原则要求译员对源语文化做出“准确的审美判断”,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再现原文的“原汁原味” [6]。总之,文化翻译表现论要求译员秉持开放包容的思想,努力寻求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并思考最佳的表现手段 [7]。这三大原则为研究中国特色比喻词外译和文化翻译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3. 比喻词的口译策略

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布会和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等新闻发布会是向世界介绍当代中国及其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会议发言使用的汉语和译语十分规范。自2013年以来,我国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我国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更倾向于使用中国特色比喻词以形象生动地介绍国情,表明立场,这为研究如何解决中国特色比喻词的文化不可译性难题提供了充足语料,树立了标准范式。因此,通过分析2013年至2021年全国两会总理答记者问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布会和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口译译文,本文认为,出于文化适应性、科学和审美原则的综合考量,中国特色比喻词的文化不可译性难题可通过直译加意译、通感直译、替换文化意象、提炼文化意象和去除文化意象这五种口译策略得以解决。

3.1. 直译加意译口译策略

根据文化翻译表现论,译员若无法完美兼顾译语和源语文化,应考虑文化适应性 [6],寻找平衡点。直译加意译策略可以完美实现两种文化间的平衡,译员保留并直译喻体,用意译法阐释中国特色喻义,这种半直译半意译的方法能帮助外国听众更直接、深刻地了解我国国情和其特色文化,同时又不会感到译文晦涩难懂。现举例说明如下:

1) 原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还是要注重把“肥”施在根上,现在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在恢复元气中。

译文:In keeping major economic indicators within an appropriate range, we must continue to support market entities, especially those smaller firms who are just recovering from COVID-19-induced shocks, just as ensuring that fertilizer goes right to the root of plants. (2021年两会总理答记者问)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施肥”即给植物上肥料 [4],此处总理将政府的宏观政策支持比喻为“肥”,把急需政府支持的基层和小微企业比喻为“根”,“把‘肥’施在根上”的引申喻义指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帮扶基层复工复产,摆脱新冠疫情的阴影。这层引申喻义来源于我国当前特定的社会背景,属于中国特色,若不加以解释,完全直译该比喻词,会给外国听众造成理解困难。因此译员根据文化适应性原则,采用直译加意译策略,意译喻体背后的引申喻义为“support market entities, especially those smaller firms who are just recovering from COVID-19-induced shocks”,再保留文化意象,直译“肥”和“根”为fertilizer和root,再现原文的“原汁原味” [6],同时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帮助外国听众更透彻地理解我国经济政策。

2) 原文:总理您好,我的问题是,2014年中国的反腐行动已经使多只“大老虎”落网了,那么您认为如何从制度建设这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反腐?

译文:My question is about 2014 China’s anti-corruption action has investigated many high-ranking officials or “big tigers”. I would like to know what more steps will be taken to enhance institution-building in fighting corruption. (2015年全国两会总理答记者问)

“大老虎”在汉英语言中均指一种大型猫科食肉动物,英语对应单词“big tigers”,但此处引申喻义是指中国官场上层掌握大权的贪官 [8],英语文化中“big tigers”并无此喻义。因此译员先意译“大老虎”为“high-ranking officials”,向外国听众阐释该比喻词的引申喻义,忠实传递原文信息;然后践行审美原则,保留中国特色文化意象,直译喻体为“big tigers”。直译加意译策略可以帮助世界更直观、深刻地了解我国反腐行动。

3.2. 通感直译口译策略

通感直译策略主要利用人的通感将源语的文化意象复制到目的语中。通感是一种修辞方式,又称“移觉”,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借助联想把不同感官的感觉联系起来,用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来表示“乙感觉”,形成“感觉转移”,使表达更为活泼、新奇 [9]。译员直译中国特色比喻词的文化意象,以调动外国听众日常生活中共同的认知经验,借势将源语中的特色文化意象引进至译语中 [6]。同时,译员通过激发听众的联想,将生活中常见事物与中国特色文化意象联系起来,以此增进外国听众对中国特色文化和具体国情的了解。现举例说明如下:

3) 原文:我认为这正说明反腐败没有死角。

译文:I think this shows there is no dead corner for our anti-corruption efforts. (2016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

喻体“死角”原指无路可退的角落 [5]。其引申喻义指我国坚决反腐,对腐败问题零容忍,让腐败分子无处可藏、“无路可退”,属于中国特有的喻义。“死角”在英语文化中对应“dead corner”。《牛津高阶英语词典》对其解释为:无路可退的角落和军事火器射击不到的地方,亦指视力范围之外的地方 [10]。因此译员采用通感直译策略,直译死角为“dead corner”,借助视觉通感,帮助听众联想一幅生动画面,即贪腐官员躲进角落企图逃避纪律和法律的惩罚,但我国采取强硬措施,不给贪官留有任何藏身之地,让其“无路可退”。用具象的物理空间表示抽象的腐败容忍空间,将中国特色文化引入英语文化,外国听众借助日常生活经验仍可理解喻体背后的中国特色喻义。通感直译策略忠实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再现原文的“原汁原味”,兼顾科学和审美原则。

4) 原文:去年面对罕见的巨大冲击,我们及时果断采取措施,但也保持定力,没有搞“大水漫灌”。

译文:In the face of unprecedented severe shocks last year, we acted in a prompt, decisive and focused manner. We did not flood China’s economy with massive liquidity. (2021年两会总理答记者问)

“大水漫灌”在英语中译为“flooding irrigation”,是一种农业生产中采用的灌溉方式。但该比喻词的引申喻义指我国实施的一种针对性经济政策,要求政府重点解决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关注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这层喻义在英语文化中并无对应。译员直译“灌”为“flood”,巧妙使用liquidity (资产流动性,流动资金),将“大水漫灌”的宾语由农作物改为经济。译文中的“flood”和“liquidity”均能呈现视觉上的画面感,译员借助视觉通感表示抽象经济行为,使听众头脑中浮现“钱就像浇地的水一样横流”的生动画面,把农业灌溉与我国经济政策联系起来。译员借助通感直译策略,可以通俗易懂地“讲好中国故事” [2]。

3.3. 替换文化意象口译策略

由于语言具有民族性 [11],汉英双语中经常会出现比喻词使用不同的喻体来表达相同喻义的情况,如中文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和英文的“The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所选喻体不同,但喻义相同。在口译时,译员主要采用替换文化意象策略来处理此类部分对应比喻词,确保译文可以适应目标语文化,为外国听众理解,以顺利实现信息传递。现举例说明如下:

5) 原文:从朝鲜核试验以来,很多西方的报纸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问中国该怎么办。

译文:Since the nuclear tests of the DPRK, a lot of other western media are pointing their fingers at China, asking China to do this or do that. (2016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

6) 原文:社会上慈善组织、机构也是蓬蓬勃勃发展,像雨后春笋一样,另外还有很多个人参与其中。

译文:Charity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have also mushroomed. A lot of individuals have also got involved. (2016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

例5)中的“矛头”指矛的尖端,比喻“攻击时所指的方向” [5],这一喻义表示西方媒体对我国的无端攻击。根据《牛津高阶英语词典》,在英语中,“指责、攻击”对应“point fingers” [10],其与“矛头”的喻义相同,但喻体不同。例5)中“雨后春笋”意指春季大雨过后竹笋蓬勃生长,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 [5]。据《牛津高阶英语词典》中“mushroom”的定义“to rapidly grow or increase in number” [9],“mushroom”与“春笋”虽喻体不同,但喻义相同。因此,面对汉英双语中比喻词的喻体不同、喻义相同的情况,译员可根据文化适应性原则使用替换文化意象的口译策略,将中文惯用的喻体替换为英文惯用的喻体,确保译文与目标语的文化意象保持一致。如以上二例中,译员将“把矛头指向了中国”译为“pointing their fingers at China”,并将“像雨后春笋一样”译为“have also mushroomed”,这种喻体的转换使得译文更为贴近目标语文化。替换文化意象策略保留了原文中的比喻修辞,并以英语文化惯用的方式传递源语信息,完美诠释了文化适应性原则和科学原则。

3.4. 提炼文化意象口译策略

由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通常某个中国特色比喻词可承载多个文化意象。在口译时,若将其蕴含的全部意象译出,译文未免过于繁琐,这不利于信息理解,也浪费口译时间。因此,译员采用提炼文化意象策略,提取并保留比喻词中最关键的中国文化意象,同时舍弃次要且难译的文化意象。该策略考虑到中英两种文化的适应性原则,既能准确阐释原文信息,又保留最精妙的中国特色文化意象,再现原文的“原汁原味” [6],兼顾科学和审美原则。现举例说明如下:

7) 原文:如果说两国关系现在出现了小阳春,就要防止出现倒春寒。

译文:We have seen a spring in China-Japan relationship, but we also need to watch out for any possible return of chills.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小阳春”是时节气候名,指立冬至小雪节令期间,天气温暖如春 [12]。“倒春寒”是一种天气现象,指初春气温回升较快,而到后期气温回落,较正常年份偏低 [13]。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中使用“小阳春”比喻当前中日关系有所改善、用“倒春寒”比喻中日关系可能会再次恶化。“小阳春”和“倒春寒”这两种说法起源于中国民间,属于中国特色表达,英语文化中并无对应的表达。因此向外国听众解释“小阳春”和“倒春寒”需要译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解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信息。而根据原文语境,“小阳春”的关键信息在于“春”、“倒春寒”的关键信息在于“倒”和“寒”。译员采取提炼文化意象策略,提炼并将“春”译为“spring”、“倒”和“寒”译为“return of chills”。提炼文化意象策略可以帮助译员节省翻译文化背景信息的时间,同时保证译文信息完整。

8) 原文:我想强调的是,香港回归以来,驻港部队严格遵守香港基本法和驻军法,忠实履行防务职责,已经成为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

译文:I would like to stress that since the return of Hong Kong, the PLA Hong Kong garrison has strictly abided by the Hong Kong Basic Law and the Garrison Law and faithfully fulfilled their defense duties. It has become an anchor for long-term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in Hong Kong. (2019年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华春莹答记者问)

“定海神针”出自《西游记》,原指孙悟空使用的兵器,此处喻为可以解决问题、稳定混乱局面、安抚人心的人 [5]。在本句中华春莹将驻港部队比作维护香港长治久安的“定海神针”。该比喻词的核心字是“定”,它代表成语的整体喻义,其他次要文化意象“海”、“神”、“针”均为“定”字的铺垫,舍弃后并不影响句意的诠释。因此译员使用提炼文化意象策略,在比喻词中提炼“定”字并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将其译为“anchor”,即稳定船舶的锚,使译文更加简洁、易懂。

3.5. 去除文化意象口译策略

汉语中存在大量独特的意象和事物,如民俗、方言俚语、文学典故等,外国听众需储备大量背景知识方能完全理解其内涵。而口译员为保证在有限时间内完整传达源语信息,无法向听众详细解释背景知识,需使用去除文化意象策略,以便外国听众理解并接受原文信息。现举例说明如下:

9) 原文:第二,在美国一些政客眼里,“国家安全”仿佛成了美国给别国找事的“万金油”,成为这些人打压非美国企业的“尚方宝剑”。

译文:Second, in the views of certain US politicians, “national security” is a one-size-fits-all pretext for the country to stir up troubles and oppress non-US companies.(2020年8月17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尚方宝剑”出自清代石玉昆所写小说《小五义》,在汉语里比喻至高无上的权力 [5],此处的引申喻义指美国为其自私行径所找的万能借口。该比喻词的喻体出自我国古典小说,文化及文学底蕴深厚,译员无法在英语文化中找到对应意象,亦无法在短时间内向外国听众完整阐释喻体背后的文学典故。面对此文化不可译性,译员根据文化适应性原则使用去除文化意象策略,即略去喻体不译、直接阐释其引申喻义“one-size-fits-all pretext”,这不失为有限时间内忠实传达原文信息的有效策略。

10) 原文:而且我们说增长6%以上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过程中也可能会增长得更高一点。

译文: Moreover, by setting the GDP growth target at above six percent, we have left possibilities open, which means in actual delivery, there may be even faster growth.(2021年两会总理答记者问)

“开口子”取自民间俗语,此类表达在汉语中还有很多,它们多使用动宾结构,宾语皆以“子”结尾,如“开口子”、“卡脖子” [14] 和“扣帽子” [15],这类比喻词均为形象的动作描写,喻意我国独有的社会现象,笔者将其归纳为“子”字俗语比喻词。“开口子”形容“事物初期的分裂状态”,也比喻打破规则为某人提供方便 [16]。总理在此处用“开口子”比喻经济的增长潜力。该比喻词的喻体“口子”为口语语言,在英语文化中并无对应的文化意象。若直译“口子”,译员需为外国听众补充背景知识、解释我国俗语的表达习惯,这将耗费大量时间。因此译员选择去除文化意象策略,删除“口子”这一文化意象,直接阐释其内在引申喻义“left possibilities open”,帮助外国听众理解讲话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和言外之意,坚定表明中国立场。

4. 总结

基于文化翻译表现论,本文分析了2013至2021年全国两会总理答记者问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布会和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口译语料,总结出不同语境下中国特色比喻词的五种口译策略:其一,若喻体为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可采用直译加意译策略,在完整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保留中国特色文化意象;其二,若喻体巧妙调动人类感官以描述事物,可采用通感直译策略,将源语的文化意象借势引进至译语中;其三,若喻体不同、喻义相同,可使用替换文化意象策略,使译文贴近目标语文化;其四,若喻体中一个意象可代表该比喻词的完整喻义,则采用提炼文化意象策略,以简洁的文化意象传达原文信息;其五,若喻体为不可译的中国独有文化意象或民间俗语,可选择去除文化意象策略,直接解释原文。基于文化适应性原则、科学原则与审美原则,以上五种口译策略不仅解决了文化不可译性的难题,而且践行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时代使命。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J]. 求是, 2013(22): 3-18.
[2] 姜红, 印心悦. 从“用事实说话”到“讲好中国故事”——实践视野中新闻宣传观的升维[J]. 当代传播, 2021(5): 4-8.
[3] 章宜华. 中国特色词在中外传媒的使用特点及影响因素[J]. 学术研究, 2016(7): 151-156.
[4] 汪东萍. 《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汇的文化对应与英译策略研究[J]. 学术研究, 2020(12): 34-40.
[5]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100, 548, 1732, 1818, 1309, 2344.
[6] 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 66-73.
[7] 田传茂, 王峰. 翻译与文化[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8-9.
[8] 刘艳红. 中国反腐败立法的战略转型及其体系化构建[J]. 中国法学, 2016(4): 218-244.
[9] 蒋童, 钟厚涛. 渊源考辨与历史生成: 论钱锺书“通感”说的多重形态转换[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5): 90-97.
[10] 牛津高阶英语词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387, 1169, 1008.
[11] 朱章华. 英汉比喻性词语中文化内涵及翻译[J]. 安徽大学学报, 1998(6): 124-128.
[12] 宋威山. 何草不黄: 古典诗歌中的春草秋绿意象[J]. 北京社会科学, 2017(4): 83-92.
[13] 尤红, 周泓, 杨红, 姜莹. 云南倒春寒天气过程的分析研究[J]. 气象, 2013, 39(6): 738-748.
[14] 汪发元.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议题与路径选择[J]. 改革, 2021(7): 64-74.
[15] 李建华, 曾志伟. 作为暴力的微博: 内生逻辑、运行过程与伦理规制[J]. 伦理学研究, 2016(2): 117-122.
[16] 朱政. 基层信访工作中的“开口子”: 信访困局的郁结与疏解[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5): 1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