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公平判断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Fair Judgmen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DOI: 10.12677/ASS.2021.1012478, PDF, HTML, XML, 下载: 388  浏览: 685 
作者: 李永强: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关键词: 公平判断认知启发范式公平规范儿童Fair Judgment Cognitive Heuristic Paradigm Fair Norms Children
摘要: 公平判断是在客观事实基础上对其引发的自身公平感这一心理现象所作出的一种主观判断。人在进行公平判断时存在两种理论:一种是认为人的公平判断是一种理性的认知过程,如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和对程序公平性的考查;另一理论强调公平判断中主观的启发式因素,即多种因素(动机、个人、环境)会直接或间接的对个体公平判断的结果产生影响。文章综述对比了公平判断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并进一步分析其利弊。儿童公平判断的发展将公平的规范意识纳入到生活中,从而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判断标准。
Abstract: Fairness judgment is a kind of subjective judgment made on the basis of objective facts on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of self-fairness caused by it. There are two theories when people make fair judgments: one is that people’s fair judgment is a rational cognitive process, such a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results and the examination of procedural fairness; the other theory emphasizes subjective heuristic factors in fairness judgment, that is, a variety of factors (motivation, individual, environment) will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 the results of individual fairness judgment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and compares the two main research methods of fairness judgment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ir pros and con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fair judgments incorporates the normative consciousness of fairness into life, thus gradually forming a complete set of judgment standard.
文章引用:李永强. 儿童公平判断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12): 3489-349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12478

1. 引言

公平是人类社会普遍遵循和追求的社会准则。公平对于人们适应社会、改造自然等活动都具有动机作用。因为人们相信世界是有序的,付出是可以得到回报的,所以人们才能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因此公平可以激发人们遵循社会规范并努力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公平是一种社会现象,表示公正、不偏不倚;公平判断则是在客观事实基础上对其引发的自身公平感这一心理现象所作出的一种主观判断。目前,学者们主要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三方面对公平进行研究,而对于这三方面的研究呈现出了不同的阶段。

Colquitt等人认为公平的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50~1970);此时研究者们主要对分配公平进行研究,经典公平理论阐述了不公平为何会产生及由此而带来的种种后果 [2]。具体来说,Adams的公平理论主要是一种理论意义上的投入–产出间的客观比较,当个体的投入产出比相对于环境中的他人小时,他就会感受到不公平。第二阶段(1970~1990):此时研究者们主要对程序和互动公平进行研究。程序公平理论认为,决策的公平与否不仅取决于分配结果,还受到分配的实施过程的影响 [3],互动公平关注的是人际互动方式在分配结果反馈执行时会影响个体的公平感 [4]。第三阶段(1980~):该阶段主要关注以上所述的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个人和组织的整合作用。

这三种公平的研究阶段也是影响公平判断的三大维度,对于了解公平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Van den Bos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程序公平的信息和分配公平的信息呈现顺序将影响公平判断。先呈现的信息将最大程度影响公平判断,而后呈现的信息影响力就会被削弱 [5]。

2. 公平判断的理论

2.1. 经典公平理论与程序公平理论

对于公平判断的理论主要有四种:经典公平理论、程序公平理论、参照认知理论和启发理论。在理论探讨上Adams最先提出经典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以解释公平判断,他认为公平判断结果取决于个体的产出投入比值相较于社会中的其他人或是过去的自己更高还是更低,若是比较结果是更高,个体就会产生较为积极的公平判断,相反则会产生消极的公平判断。这一理论主要关注结果信息对公平判断的决定性作用。Thibaut和Walker的程序公平理论(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则认为并非结果而是产生结果的程序或者过程信息对公平判断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如果在个体看来,结果产生的程序或是过程是公平的,他就会做出积极的公平判断,并对这一结果感到满意,相反则会产生不满意或者不公平的体验。而且,研究还发现,即使是结果可能是不太公平的,可是只要个体认为产生结果的程序或过程是公平的,他也是会接受这种结果的。因而,自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结果公平和程序公平的关系问题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很多研究揭示程序信息和结果信息在预测公平判断时是可以相互影响的 [6]。

2.2. 参照认知理论

最初对程序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是Folger等人,他们为解决结果与程序之间的争议提出了参照认知理论(Referent Cognition Theory) [7] [8]。依据参照认知理论的观点,人们会对其经历的事件和结果进行反思,进而产生关于这个事件和结果的参照认知。参照认知是指可供个体选择的对情境、事件、结果的想象心理模拟。当个体产生参照认知时,他们会想如果事件不是以此方式发生它还会怎样发生。由于这些替代性的原理重构为已经发生的事件和结果提供了一个参照框架,因而被称之为参照认知。对结果的参照认知称为参照结果,如果个体想象的原理模拟结果等于或低于已存在的结果,则被称为低参照结果;如果个体想象的心理模拟结果高于已存在的结果,则被称为高参照结果。就像实际结果可以与参照结果进行比较一样,产生实际结果的过程也可与产生参照结果的过程进行比较,因此也存在实际程序和参照程序的说法。Folge认为参照结果的模拟通常是基于以往经验、纯粹猜测和社会比较,而参照程序往往是依据绝对的标准,即通过规则控制行为。参照认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个体之所以会产生不公平感是因为人们相信如果采用其他的程序,他们就会获得更为有利的结果。即在存在多个可供选择的分配程序时,人们却没有采纳那个能够产生较好结果的程序(参照程序)而选择了并不能产生好结果的制度或程序。该理论主要强调了程序在公平感形成中的作用,也认识到在公平感形成的过程中分配的结果也是重要的。研究者发现,结果信息和程序信息不仅在个体内部的公平判断中发挥作用 [9],还在人际间的社会比较的公平判断中产生影响 [10]。Kulik和Ambrose基于参照认知理论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参照对象选择理论模型,他们认为由于环境是逐步发展变化的,相应环境中的分配程序也会发生改变,因此人们就会将过去的和改变了的分配结果作为参照比较的对象 [11]。在此理论模型中,多种因素(动机、个人、环境)会直接或间接的对个体参照对象的选择造成影响 [12]。

公平启发理论则从认知启发式角度对公平判断进行解释,它认为信息呈现的顺序在公平判断中扮演着决定性作用,人们对最先出现的与公平相关的信息而非之后出现的与公平相关的信息更加敏感 [13]。个体最易获得的程序、分配、互动公平与否的经历会产生一种启动效应使个体最终做出公平与否的判断,判断做出之后又会反作用于之前形成的经历,并且对个体今后的行为造成某种影响。这一理论将程序、分配、互动公平三种因素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公平感研究,给己有研究增添了活力。

总的来说,现有的关于公平判断形成机制的阐述主要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进行探讨,经典公平理论、程序公平理论和参照认知理论关注于个体的理性认知过程,而公平启发理论则更多的关注于个体的主观因素——启发式,利用先前的公平感受与否的经验或体验,进而启发式的做出公平判断,值得注意的是,与算法式的精细的得失比较进而做出公平判断相比,启发式判断相对便捷,大大减少了个体的认知难度,提高了公平判断的效率 [14]。

3. 公平判断的研究方法

3.1. 实验室研究

综合以往文献多数研究者将实验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来考察公平判断。其中在实验室研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两种范式分别为独裁者博弈范式与最后通牒博弈范式。分配公平的判断主要依据三个原则:平等(Equality)、均衡(Equity)和需要(Need),随着自身发展人们逐渐理解并掌握这些原则 [15]。在典型的经济博弈中被试一般不为博弈支付任何成本或作出任何资源投入,故不能考察均衡原则的投入产出比;又因该实验范式没有对被试的个体需要进行控制和区分,故也不能考察需要原则。所以,典型的博弈范式重点考察的是平等(equality)这一公平原则。常用来测量公平偏好的博弈有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 DG)和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 UG)。

独裁者博弈(DG)中的两个参与者分别被称为提议者(proposer)和接受者(recipient)。在DG中实验者给予提议者一笔奖金,并让提议者来决定如何在提议者和接受者中进行分配。接受者只能同意提议者的分配方案,无权反对,而且由于是一次性的游戏(one-shot game),接受者没有机会回报或惩罚独裁者的行为。DG研究表明成人的平均出价在20%到30%之间。如在 Forsythe等人(1994)的实验中,20%的被试分给对方50%左右的钱币总量,出价在0到50%之间的被试占到60% [16]。这些说明相当一部分个体作为提议者在分配时考虑了公平规范及他人的收益。

最后通牒博弈(UG)中的两个参与者分别称为提议者(Proposer)和回应者(Responder),同样由实验者提供一笔资金让提议者在他们之间分配和DG的区别在于提议者提出一个分配方案后回应者有权接受或拒绝提议者的分配。如果回应者接受,那最终按提议者的建议分配资源;如果回应者拒绝,则双方都得不到任何资源 [17]。按照经济学理论的预期,提议者会给出大于0的最小可能出价,而回应者不会拒绝任何大于0的分配。但成人的实验数据远远偏离该理论预期,发现提议者的平均出价会达到40%~50%,接近公平分配的结果,而大约一半的回应者会拒绝低于20%的不公平分配。拒绝通常是因为提议者的行为违背了公平规范,由于要以一定的物质利益损失为代价以维护公平规范,也称UG回应者对不公平分配的拒绝为利他惩罚行为 [18]。5~6岁的儿童认为平等就是公平 [19],因此不平等厌恶是幼儿不公平厌恶的直接体现。对平等规则的关注并不意味着儿童刻板拒绝不均等分配,而是强调限于认知水平儿童更偏好分配结果的均等性,较少关注分配意图 [20]。

实验法在对变量的操纵上更加严谨,对额外变量的控制使得研究结果较为纯净。但正是实验情境的髙控制性,导致实验结果的外部效度下降。

3.2. 问卷法

问卷法是直接研究公平判断的一种方式。研究者可采用单一或多个项目对公平感进行测量。如Choi和Chen采用5个题目对基于绩效的分配公平进行测量:评估自己当前的报酬是否与投入(业绩、努力、工作经验、业务责任、工作压力)相等,每个题目进行6点计分(1——不公平,6——公平) [21]。此外,Brian和VandenBos在其研究中采用了公平评定问卷 [22]。该问卷由四个形容词组成:公平、合适、合理和公正,采用7点计分(1——非常不公平,7——非常公平)进行评定。四个项目的总分越高,倾向于将事件判断为更加公平。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均0.95以上。这一评定方式在公平判断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虽然问卷法简单、方便,但是其主观报告的方式,难免受到社会赞许性和其他复杂的环境因素影响;测得的公平感或许不是针对某一情境的反应,而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体验;最后此种方法较多用于成人,不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被试。

4. 儿童公平判断的发展

4.1. 儿童公平判断的发展进程

研究指出,首先3岁之前的儿童认为数量平等就是公平,4岁儿童能够发展出不利不公平厌恶,即对于自己所得资源数量较少,自己处于不利方的情况,表现出不接受态度或直接拒绝,甚至是以双方都无法获得资源为代价。然后,在儿童8岁左右发展出有利不公平厌恶,即对于自己所得资源数量较多,自己处于相对有利方的情况,也表现出不接受或者拒绝的态度。此时儿童是将公平的规范意识纳入到生活中,从而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判断标准 [23]。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有学者指出以上所有不利不公平与有利不公平的发展情况都是在资源是意外所得的情况下,而非是共同努力获得资源的情况下的发展进程。研究发现在资源是儿童共同努力获得的情况下,儿童的平等意识在3岁时就有所体现,儿童会更加倾向于平等分配共同获得的资源。Corbit的研究中利用被试合作的实验范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合作状态下获得资源后,3岁儿童已经能够表现出不利不公平厌恶 [24]。而且,在这种合作获得资源的情况下,儿童也能够根据个人贡献进行资源的分配。朱莉琪在8~18岁儿童中进行的博弈实验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公平行为反而逐渐下降 [25]。陈会昌等的研究发现,教师评价和儿童自我评价的结果都表明国内儿童的公平行为均没有随年龄而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轨迹 [26]。上述研究结果可能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中的“年级现象”。管贝贝和杜时忠对3~6年级小学生进行的道德素质调查发现,3年级小学生在个人道德心理品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4个维度及总体得分上都高于4~6年级的学生,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道德素质得分逐渐降低 [27]。他们认为这和小学生接受的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有关。3年级德育以基本道德情感的培养为主,而4~6年级则以生命意识、公民意识、民族文化、爱国和自我成长教育为主,对基本道德情感的养成和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越来越少。

4.2. 儿童公平判断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实证研究方面,对公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对各种行为所造成的影响 [28] [29]。随着研究的逐步推进,研究者们对人们为何会产生公平、不公平感的过程产生了兴趣。公平感是基于程序信息、结果信息和互动信息的可得性和清晰性形成。因而一些研究者们从信息特征出发对公平判断进行研究。Gillespie和Parry发现程序或过程信息是否公平会显著的影响公平判断 [30]。Shaw等人研究中也证明了程序信息的公平性也会影响5岁儿童的公平判断,在实验中使用“命运之轮”机器随机给儿童进行资源的分配,研究结果证明在这种程序是公平的情况下儿童对于分得资源较少的结果接受率也很高,此研究就证明了程序的公平性会影响儿童的公平判断 [31]。卢光莉和陈超然的研究也支持了这种观点,其研究发现当不知道其他人所得的彩券数目时,有发言权的被试的公平判断评分更高;而当知道其他人所得的彩券数目时,有无发言权这种程序性信息的影响就会减弱 [32]。在知道其他人所得的彩券数目并且自己所得彩券与其他人相同时被试的公平判断评分最高,与其他人相比对公平判断的影响则并无差别。研究发现程序信息以及结果信息呈现的先后顺序对公平判断有影响,其发现先呈现的信息对于公平判断的影响更大。何静对此也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公平判断中最初呈现的信息更为重要,在程序信息不公平情况下被试对公平的判断受有利结果的影响更大,若被试的分配结果处于相对不利状态时,程序信息的公平与否主导了个体的公平判断 [33]。李文静,郑全全和姚乃林的研究也取得了与此较为一致的结果,即若结果有利信息的获得早于程序信息时,在公平判断中结果公平的影响作用大 [34]。此外,她们还发现,被试本身对于信息注重的侧重点也会影响公平判断;实验中当被试更为重视结果信息时,个体公平判断更多的受到结果有利与否的影响;而当被试更为重视程序信息时,其公平判断则受到程序公平与否的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公平判断是一个相对主观和情绪化的过程,因而,公平判断也会受到不确定情境中情绪状态的影响 [35]。Lang等人发现抑郁症状影响人们的公平感知 [36]。Barsky和Kaplan (2007)的分析结果显示,状态情绪和特质情绪亦能预测个体的公平感知 [37]。此外,学者方学梅和陈松研究了情绪对公平判断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在不知道其他人的分配结果时,愉快和愤怒情绪下被试的公平判断存在显著性差异,愉快情绪被试的公平判断要更高于愤怒被试 [38]。在其他情况下(分配结果多于、少于或等于其他人)情绪的主效应则并不显著。而且,在四种分配条件下,被试自身的分配结果等于其他人时,他们的公平判断评分最高。由此实验结果可知,被试本身的情绪的状态也会对公平判断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她们还对分配程序信息进行了操纵,发现在有发言权时,被试在不同情绪下的公平判断存在显著性差异,愉快情绪被试的公平判断要更高于愤怒被试。在后续研究中方学梅在两种不同的程序信息条件下(确定性无发言权和模糊性无发言权)对环境中的他人情绪是如何影响公平判断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模糊性无发言机会条件下,若其他人处于愤怒情绪状态时,个体的公平判断评分较低,若其他人处于羞愧情绪状态时,个体的公平判断评分较高 [39]。Buchan等人的研究发现输和赢的结果是影响公平判断的主要因素之一 [40]。研究采用最后通牒游戏的研究范式探讨人们对赢利和损失情境里的不公平分配情况的反应。结果发现当被试是贏利结果时,被试倾向于认为公平;相反,当被试处于损失结果时,被试则倾向于将事件判断为不公平。研究发现,4岁儿童已经开始理解即使行为结果相同但是因为意图不同会带有不同的道德性质,此研究证明不同意图也会影响儿童的公平判断。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公平判断也受认知、归因、个人相关性、文化的影响 [41]。还有一些研究从公平判断对其他因素的影响角度出发,研究公平判断对助人行为、工作满意度,工作态度和积极性等的影响。

综合以上内容可知,输赢本身的结果、意图的好坏、信息呈现的先后顺序、不确定情景、情绪因素、归因方式等各种因素都会对公平判断产生影响。

5. 未来研究与展望

人们之所以关注公平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公平关系到人的尊严和价值,是人类道德伦理的基本准则。因此,即使公平不能给个人带来明显的经济利益,或者公平涉及的对象完全是陌生人时,我们仍然会关心公平问题。综上所述,公平判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那么不同群体的公平判断规则或者规则规范是否相同,未来可以进一步进行探索;以及处境不利儿童的公平判断准则会更加严苛还是更加宽容也可以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Colquitt, J.A., Greenberg, J. and Zapataphelan, C.P. (2005) What Is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 Historical Overview. In: Greenberg, J. and Colquitt, J.A., Eds.,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Justic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Mahwah, 3-56.
[2] Adams, J.S. (1965) 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 267-299.
https://doi.org/10.1016/S0065-2601(08)60108-2
[3] Konovsky, M.A. (2000) Understanding Procedural Justice and Its Impact on Business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26, 489-511.
https://doi.org/10.1177/014920630002600306
[4] Bies, R.J. and Moag, J.F. (1986) Interactional Justice: Communication-Criteria for fairness. In: Lewicki, R.J. and Bazerraan, B.H., Eds., Research on Negotiations in Organizations, JAI Press, Greenwich, 43-55.
[5] Hoeymans, N.F., Eskens, E.J., van den Bos, G.A. and Kromhout, D. (1997) Age, Time, and Cohort Effects on Functional Status and Self-Rated Health in Elderly Men.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7, 1620-1625.
https://doi.org/10.2105/AJPH.87.10.1620
[6] Brockner, J. and Wiesenfeld, B.M. (1996)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Explaining Reactions to Decisions: Interactive Effects of Outcomes and Procedur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0, 189-208.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20.2.189
[7] Cropanzano, R. and Folger, R. (1989) Referent Cognitions and Task Decision Autonomy: Beyond Equity Theor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4, 293-299.
https://doi.org/10.1037/0021-9010.74.2.293
[8] Mark, M.M. and Folger, R. (1987) Responses to Relative Depriv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Review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5, 192-218.
[9] Fehr, E. and Schmidt, K.M. (1999) A Theory of Fairnes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4, 817-868.
https://doi.org/10.1162/003355399556151
[10] Grienberger, I.V., Rutte, C.G. and Knippenberg, A. (1997) Influence of Social Comparisons of Outcomes and Procedures on Fairness Judgment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2, 913-919.
https://doi.org/10.1037/0021-9010.82.6.913
[11] Kulik, C.T. and Ambrose, M.L. (1992) Personal and Situational Determinants of Referent Choi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7, 212-237.
https://doi.org/10.5465/amr.1992.4279534
[12] 周浩, 龙立荣. 公平感社会比较的参照对象选择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6): 948-954.
[13] Lang, J., Bliese, P.D., Lang, J.W.B. and Adler, A.B. (2011) Work Gets Unfair for the Depressed: Cross-Lagged Relation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Perception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6, 602-618.
https://doi.org/10.1037/a0022463
[14] 卢光莉. 公平判断的形成机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22): 100-101.
[15] Deutsch, M. (1975) Equity, Equality, and Need: What Determines Which Value Will Be Used as the Basi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1, 137-149.
https://doi.org/10.1111/j.1540-4560.1975.tb01000.x
[16] Forsythe, R., Horowitz, J.L., Savin, N.E. and Sefton, M. (1994) Fairness in Simple Bargaining Experiments.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6, 347-369.
https://doi.org/10.1006/game.1994.1021
[17] Güth, W., Schmittberger, R. and Schwarze, B. (1982)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Ultimatum Bargaining.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3, 367-388.
https://doi.org/10.1016/0167-2681(82)90011-7
[18] Fehr, E. and Gachter, S. (2002) Altruistic Punishment in Humans. Nature, 415, 137-140.
https://doi.org/10.1038/415137a
[19] Wittig, M., Jensen, K. and Tomasello, M. (2013) Five-Year-Olds Understand Fair as Equal in a Mini-Ultimatum Gam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16, 324-337.
https://doi.org/10.1016/j.jecp.2013.06.004
[20] Güroglu, B., van den Bos, W. and Crone, E.A. (2009) Fairness Considerations: Increasing Understanding of Intentionality during Adolesce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04, 398-409.
https://doi.org/10.1016/j.jecp.2009.07.002
[21] Choi, J. and Chen, C.C. (2007) The Relationship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and Compensation System Fairness to Employee Attitudes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8, 687-703.
https://doi.org/10.1002/job.438
[22] VandenBos, B. (2003) Delivery. The Prairie Light Review, 23, 25.
[23] Engelmann, J.M. and Tomasello, M. (2019) Children’s Sense of Fairness as Equal Respect.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3, 454-463.
https://doi.org/10.1016/j.tics.2019.03.001
[24] Corbit, J. (2020) Collaboration Increases Children’s Normative Concern for Fairnes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98, Article ID: 104887.
https://doi.org/10.1016/j.jecp.2020.104887
[25] 于静, 朱莉琪. 儿童公平行为的发展——来自博弈实验的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7): 1182-1188.
[26] 陈会昌, 耿希峰, 秦丽丽, 林思南. 7~11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J]. 心理科学, 2004, 27(3): 571-574.
[27] 管贝贝, 杜时忠. “三年级现象”透视——中高年级小学生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J]. 基础教育, 2012, 9(2): 109-113.
[28] 王燕, 龙立荣, 周浩, 祖伟. 分配不公正下的退缩行为: 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07(2): 335-342.
[29] 周浩, 龙立荣, 王燕, 王忠军, 吴怡, 柯善玉. 分配公正, 程序公正, 互动公正影响效果的差异[J]. 心理学报, 2005, 37(5): 687-693.
[30] Gamliel, E. and Peer, E. (2006) Positive versus Negative Framing Affects Justice Judgments.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19, 307-322.
https://doi.org/10.1007/s11211-006-0009-5
[31] Shaw, A. and Olson, K.R. (2014) Fairness as an Aversion to Parti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dural Justi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19, 40-53.
https://doi.org/10.1016/j.jecp.2013.10.007
[32] 卢光莉, 陈超然. 公平过程效应和结果公平效应的实证分析[J]. 心理科学, 2010, 33(4): 966-968.
[33] 何静. 公平启发式中的公平判断主效应研究[J]. 经济管理, 2015, 37(5): 152-159.
[34] 李文静, 郑全全, 姚乃琳. 信息呈现顺序对公平判断形成的影响[J]. 应用心理学, 2009, 15(2): 112-119.
[35] 方学梅, 陈松. 不确定性、情绪对公正判断的影响[J]. 心理科学, 2012, 35(3): 711-717.
[36] Warneken, F., Lohse, K., Melis, A.P. and Tomasello, M. (2011) Young Children Share the Spoils after Collabor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 267-273.
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10395392
[37] Barsky, A. and Kaplan, S.A. (2007) If You Feel Bad, It’s Unfair: A Quantitative Synthesis of Affect and Organizational Justice Percep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2, 286-295.
https://doi.org/10.1037/0021-9010.92.1.286
[38] 方学梅. 公平敏感性、他人情绪对公平判断的影响[J]. 心理研究, 2016, 9(1): 39-45.
[39] 方学梅, 刘永芳. 从归因视角探讨组织公正感产生机制[J]. 心理科学, 2008(1): 200-204.
[40] Buchan, H.F. (2005)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in the Public Accounting Profession: An Extension of Ajzen’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61, 165-181.
https://doi.org/10.1007/s10551-005-0277-2
[41] Loewenstein, G.F., Thompson, L. and Bazerman, M.H. (1989) Social Utility and Decision Making in Interpersonal Contex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57, 426-441.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57.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