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对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的影响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MOOC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Skills
DOI: 10.12677/AP.2022.121018, PDF, HTML, XML, 下载: 288  浏览: 423 
作者: 胡 炀: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关键词: MOOC认知技能发展师生互动MOOC Participation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Skills Faculty-Student Interaction
摘要: 本文研究探讨了MOOC对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的影响,以及师生互动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武汉某高校16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 MOOC参与度对师生互动水平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 MOOC参与度对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3) 师生互动水平对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4) 师生互动在MOOC参与度和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impact of MOOC particip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skills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faculty-student interaction. The study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161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 in Wuh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MOOC participation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faculty-student interaction; 2) MOOC participation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skills; 3) Faculty-student interaction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skills; 4) Faculty-student interaction plays a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OC participation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skills.
文章引用:胡炀 (2022). MOOC对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的影响研究. 心理学进展, 12(1), 168-173. https://doi.org/10.12677/AP.2022.121018

1. 引言

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线上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也可音译为慕课,由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在2008年提出(McAuley, Stewart, Siemens, & Cormier, 2010)。

MOOC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教学模式,国内对其研究多集中在MOOC课程设计、开发、技术路线等方面,从心理学角度对MOOC中的学习者、互动等方面的关注较少。而任何教育方法,必须要真正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才会有生命力。因此,本研究试图探寻大学生MOOC参与度对其认知技能发展的影响方向及路径。

1.1. MOOC参与度与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

McAuley等(2010)认为MOOC是一种在参与课程的学习者的交流中生成的,将网络、专家等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并使学习者通过各种社交平台互相分享、参与讨论的课程。在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MOOC作出了解释。徐军华和吴芳(2016)认为,MOOC是一种使学习者不为年龄、阶层、知识背景等所限制,借助网络来学习的在线课程,MOOC的快速发展为知识搭建了一个交流、共享、创新的平台。

MOOC的联通主义(Connectivism)理论基本思想是:知识是网络化联接的,学习是一个联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头的过程(Siemens, 2005)。Downes (2012)根据对应的联通主义的基本观点总结出MOOC课程的四个原则:汇聚、混合、转用、推动分享。李青和王涛(2012)依据国外学者的定义归纳出了MOOC的五个特征:具有完备课程结构的课程模式、通过网络共享信息的教育形式、学习者数量多、学习环境满足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生成式课程模式。

根据上述学者对MOOC概念及其特点的描述,本研究归纳出了MOOC的四个特征:大规模的学生参与;支持多种工具或平台;基于网络的、开放式的、丰富的课程资源;与其他学习者或教师进行同步或不同步的交互。

目前对MOOC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实证研究较少,但许多理论研究认为MOOC对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大学生的认知技能发展有积极作用。例如,陈华(2016)提出MOOC对大学生的心理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MOOC与大学生寻求独立性、新鲜感的心理契合;另一方面,MOOC对大学生的依赖心理、鉴别力和自我监管意志等提出了挑战。在机遇与挑战的双重刺激下,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认知技能和能力。此外,刘伟峰等(2014)提出,MOOC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具体表现在丰富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而大学生评估处理信息、沟通和决策的能力正是认知能力的体现(Pascarella & Terenzini, 2005),基于此,本研究认为:MOOC参与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H1)。

1.2. 师生互动的中介作用

师生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傅维利,张恬恬,2007)。临床心理学家Leary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二维模型,将人们的交往分为两个维度:“支配–顺从”维度和“合作–对立”维度。Wubbels (1987)将这个模型应用于教师行为,“支配–顺从”维度反映了师生互动中的控制程度,“合作–对立”维度反映了师生互动中的合作程度,将Leary的二维模式分成八个不同的部分以表现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行为,分别代表领导、友好帮助、理解、学生自主、犹豫、不满、惩罚、严厉八种行为。已有研究发现,大学生师生互动与认知技能发展正相关,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的认知技能发展(Strauss & Terenzini, 2007; Kim & Lundberg, 2016)。本研究认为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师生互动也会促进认知技能的发展,并据此提出:师生互动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H2)。

与传统的师生互动相比,在MOOC学习中,师生互动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且具有不同步性,这使得MOOC中的师生互动没有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选择在课程结束前的任意时间与教师进行互动,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机会,同时,非面对面交流的互动方式契合了部分学生的闭锁心理(陈华,2016),与传统课堂相比,这部分学生会倾向在MOOC中产生更多的互动行为。当个体有较高的MOOC参与度时,表示个体更积极地参与了课程的主题讨论、课后问答等活动,个体也就有更多的机会与教师进行互动,因此个体会表现出更高的师生互动水平。据此,本研究认为:MOOC参与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师生互动(H3);师生互动在MOOC参与度与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H4)。

综上,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1:MOOC参与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

假设H2:师生互动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

假设H3:MOOC参与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师生互动;

假设H4:师生互动在MOOC参与度与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网络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武汉某高校发放问卷,回收问卷17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161份,有效率为94.7%。其中,男生76人(47.2%),女生85人(52.8%);大一12人(7.5%),大二22人(13.7%),大三30人(18.6%),大四97人(60.2%)。

2.2. 研究工具

2.2.1. MOOC参与度问卷

采用邓婷婷(2015)的MOOC参与度问卷,包括参与MOOC的基本情况问题,以及9条目的量表,采用5点计分,Cronbach’s α系数为0.99。

2.2.2. 师生互动问卷

采用江光荣(2002)修订的QTI问卷,包含64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Cronbach’s α系数为0.94。

2.2.3. 认知技能问卷

采用Kim和Lundberg (2016)的问卷,让被试在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明确有效书写的能力,阅读和理解学术材料的能力,理解特定领域研究的能力,进行准备和演示的能力,其他研究技能这六个方面进行自我报告,采用5点记分。Cronbach’s α系数为0.87。

3. 结果与分析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对共同方法偏差问题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第一个因子解释率为28.4%,小于30%,故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周浩,龙立荣,2004;汤丹丹,温忠麟,2020)。

3.2. 相关分析

对MOOC参与度、师生互动和认知技能进行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n = 161)。结果见表1,MOOC参与度与师生互动呈显著正相关(r = 0.185, p < 0.05),师生互动与认知技能呈显著正相关(r = 0.288, p < 0.01),MOOC参与度与认知技能呈显著正相关(r = 0.177, p < 0.05)。

Table 1. Descriptive result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表1. 描述性统计结果与相关分析结果

注:*p < 0.05,**p < 0.01。

3.3. 回归分析

对MOOC参与度、师生互动和认知技能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MOOC参与度对大学生认知技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 = 0.177, t = 2.268, p < 0.05),验证了假设H1。师生互动对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 = 0.264, t = 3.433, p < 0.01),验证了假设H2。MOOC参与度对师生互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 = 0.185, t = 2.379, p < 0.05),验证了假设H3。

Table 2. Results of regression analysis

表2. 回归分析结果

注:*p < 0.05,**p < 0.01,***p < 0.001。

3.4. 中介效应检验

采用SPSS23.0的PROCESS插件Model4,对师生互动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Bootstrap样本量为5000,在95%置信区间下,结果如表3。由表2可知,在回归模型中加入师生互动后,MOOC参与度对大学生认知技能的影响减小了,且由显著变为不显著(β = 0.128, t = 1.667)。由表3可知,间接效应的95%置信区间不包括0,说明师生互动的中介效应显著,验证了假设H4。

Table 3.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faculty-student interaction on MOOC and cognitive skills

表3. 师生互动对MOOC和认知技能的中介效应检验

4. 讨论

4.1. MOOC参与度对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的积极影响

本研究发现MOOC参与度对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存在正向预测作用。刘伟峰等(2014)研究发现MOOC能促使大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学习思考、自我管理控制。Petchtone和Sumalee (2014)的研究也发现,网络学习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认知技能。MOOC课程要求大学生利用线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分析、批判思考、阅读和理解等能力,从而促进其认知技能的发展。

4.2. 师生互动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提出了MOOC参与度、师生互动和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的中介模型,探寻使用MOOC对大学生认知技能的影响以及师生互动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个体的MOOC参与度高表示其更积极地参与了课程,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与教师产生了更多的互动,MOOC参与度能正向预测师生互动。此外,Kim和Lundberg (2016)的研究发现师生互动会影响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因此师生互动在MOOC参与度对大学生认知技能的正向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4.3. 启示

本研究探究了MOOC参与度对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产生影响的具体路径:其不仅直接作用于认知技能,也通过影响师生互动而间接作用与大学生的认知技能发展。研究结果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也更深入地探索了MOOC使用对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对于通过网络进行线上教学方式有更大的需求,学校和教师也应该更关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关注大学生的认知技能水平,并通过加强适当的师生互动,帮助大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并促进认知技能的发展。

此外,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由于经费和人力限制,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本研究数据为横断面数据,未来可进一步进行纵向研究。

5. 结论

1) MOOC参与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

2) 师生互动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

3) MOOC参与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师生互动;

4) 师生互动在MOOC参与度与大学生认知技能发展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华(2016). MOOC: 大学生心理的契合与挑战. 中国青年研究, (1), 75-78.
[2] 邓婷婷(2015). MOOC辅助下的大学生学习策略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宁波: 宁波大学.
[3] 傅维利, 张恬恬(2007). 关于师生互动类型划分的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27(3), 29-32.
[4] 江光荣(2002). 班级社会生态环境研究.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 李青, 王涛(2012). MOOC: 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 中国远程教育, (3), 30-36.
[6] 刘伟峰, 汤富君, 孙瑶雅, 郑晓聪(2014). MOOC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研究. 中国电子商务, (19), 143, 258.
[7] 汤丹丹, 温忠麟(2020).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问题与建议. 心理科学, 43(1), 215-223.
[8] 徐军华, 吴芳(2016). MOOC平台学员交流情况的调研与分析——以30门“中国大学MOOC”课程为例. 图书馆, (11), 103-106.
[9] 周浩, 龙立荣(2004).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12(6), 942-950.
[10] Downes, S. (2012). Connectivism & Connective Knowledge. https://www.downes.ca/files/books/Connective_Knowledge-19May2012.pdf
[11] Kim, Y. K., & Lundberg, C. A. (2016). A Structural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Faculty Interaction and Cognitive Skills Developmen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57, 288-309.
https://doi.org/10.1007/s11162-015-9387-6
[12] McAuley, A., Stewart, B., Siemens, G., & Cormier, D. (2010). The MOOC Model for Digital Practice. University of Prince Edward Island,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s Knowledge Synthesis Grants on the Digital Economy.
[13]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2005).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A Third Decade of Research (Vol. 2). Jossey-Bass.
[14] Petchtone, P., & Sumalee, C. (2014). The Validation of Web-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Model to Enhance Cognitive Skills and Critical Thinking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16, 669-673.
https://doi.org/10.1016/j.sbspro.2014.01.277
[15] Siemens, G. (2005). 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 Distance Learning, 2, 3-10.
[16] Strauss, L. C., & Terenzini, P. T. (2007). The Effects of Students’ In- and Out-of-Class Experiences on Their Analytical and Group Skills: A Stud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48, 967-992.
https://doi.org/10.1007/s11162-007-9057-4
[17] Wubbels, T. (1987). A School-Based Teacher Induction Programme.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10, 81-94.
https://doi.org/10.1080/02619768701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