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文化育人实践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Path of Culture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Canteens
DOI: 10.12677/AE.2022.122074, PDF, HTML, XML, 下载: 278  浏览: 1,468  国家科技经费支持
作者: 毛嘉磊, 沈妍斐: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
关键词: 高校食堂文化育人实践路径University Canteen Culture Education Practical Path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文化育人”的基本任务是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育人,对学生个人品格素质的塑造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有着重要作用。而高校食堂,作为保障学生后勤工作的服务场所,拥有一定的基础与优势。如何将高校食堂与文化育人紧密结合,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论文在分析文化育人与其实施途径的基础上,通过讨论高校食堂文化育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探索高校食堂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与其意义。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utline of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Proj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learly states that the basic task of culture education is to focus on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culture and educating people with culture. Culture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students’ personal character and enriching the connotation of campus culture. The university canteen, as a service place to ensure logistic work on campus, has certain foundations and advantages for culture education. How to closely combine the university canteen with culture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of the source of cultural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culture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canteen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path and significance of culture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canteens.
文章引用:毛嘉磊, 沈妍斐. 高校食堂文化育人实践路径研究[J]. 教育进展, 2022, 12(2): 442-44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2074

1. 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血脉。文化育人的目的便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须全方位、全过程地贯穿于教育之中。高校食堂作为后勤服务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生活聚集的重要场所,同样也需要努力践行“文化育人”的方针与政策。挖掘文化育人的内涵及途径,探索高校食堂文化育人途径的创新与应用,无论是对学生个人品格的塑造,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文化育人及其实现途径

“文化育人”一词,最早在《易经》中能得到它的解释:“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察天文现象,能够发现时令变化规律;观察人文道德,能够达到教化天下百姓的目的。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又来教化人。不同的学者对文化育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与看法。宋惠平指出,文化育人,即以文化培养人,大而言,是文明继承与薪火相传,小而育是人品、修为、学识的养成 [1]。李峰、王元彬认为,文化育人是通过文化环境熏陶和文化活动影响,用先进文化教育人、引导人和塑造人 [2]。郝桂荣则指出文化育人的目的是培育社会主义道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我们看来,文化育人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是赋予其创新性与时代性;不仅仅是对学生品格素质的提升,更是精神境界的深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近几年来文化育人理念在高校教育体制中不断地完善与深化。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高校应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4]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指出,“大学是通过文化来培养人才,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 [5]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 [6]。

文化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有着不同的实现途径。郭瑞鹏、李良等学者认为高校文化育人的实现应从物质文化的个性化、精神文化的统一性、制度文化的协同性、行为文化的养成性四方面着手 [7];王鹏提出高校文化育人的实践应坚持推动文化艺术教育融入学校精神传承、第一课堂教学计划、第二课堂校园活动和第三课堂网络文化传播之中 [8];卢秀峰指出高校文化育人的实现应从文化内生动力的创新性、各部门协同的整体性、成果夯实的长效性三方面着手 [9]。我们认为,高校文化育人应贯穿在高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现途径多种多样,甚至也可以以食堂为载体实现文化育人。高校食堂拥有实现文化育人的基础与可能性。首先,食堂作为一个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场所,负责全体师生一日三餐的供应,有着较为固定的客流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全面文化育人的宣传目的。其次,高校食堂拥有着较大的占地面积与宽阔的场地,有利于各类文化育人实践活动的承办和开展。再者,高校食堂拥有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同时备有投影装置,有利于文化育人思想理论的传播。

而高校食堂文化育人的实践,在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的同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食堂文化育人的实践使食堂不仅仅是提供餐饮服务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播的平台与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观产生影响,丰富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高校食堂文化育人的实践,同样也会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打响属于学校的金字招牌。认识到高校食堂达成文化育人目标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我们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实施案例为基础进一步探索高校食堂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

3. 高校食堂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

3.1. 加强文化育人思想理论的宣传

3.1.1. 新时代新思想的宣传

新时代赋予每个高校学生其应尽的责任与使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指南与前提。高校学生要将时代新思想贯彻落实于日常学习生活中,真正做到言行一致。同时,党史的学习也必不可少。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顽强奋斗取得革命成功的艰辛历程,更要以史为鉴,将历史铭记于心。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条具体实践途径。

1) 在食堂入口醒目区域摆放展板、海报,宣传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新使命相关内容。并且充分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关于时代精神、革命精神的视频与照片,营造出良好的爱国主义思想氛围。

2) 在走廊、楼梯白墙处张贴党史教育的相关内容,借此表达着前方的路是要靠脚一步一步向上走出来的。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深知建党不易,青年学子更应该砥砺前行。

3) 定期开设“忆苦思甜饭”窗口,师生通过体验红米饭、野菜、玉米面、小米粥等“红军饭”,在粗茶淡饭中重温历史。

这些举措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有着重要启迪作用。当代大学生需要深刻了解中国故事,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尽力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贡献当代青年学子的一份力。

3.1.2. 校史、校训、校风的宣传

作为高校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认可学校的校训和校风,是每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所应当具备的。校史、校风、校训的学习,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传承,更是一种美好的希冀;不仅是对学校办学文化的认可与尊重,更是宣传发扬优秀的思想教育文化。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条具体实践途径。

1) 建立专属校史角,通过照片、实物资料的展出与文字的描述,展示学校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在体验学校变迁历史过程中,感受学校悠久的文化底蕴与教学育人理念。

2) 在过道中张贴校训、校风的标语,营造良好的思想教育氛围,时刻告诫学生努力践行校训、校风。同时充分利用食堂人流量小时的空余场地,开展校史知识竞赛、唱校歌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校园归属感。

3) 在公共区域竖立介绍优秀校友的展板,并且定期更换。通过了解校友的成长经历与心得体会,更好的勉励在校学生刻苦努力,自强不息。

这些举措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团结力,培养学生为学校争光的那份荣誉感与使命感,正确意识到未来美好学习生活的主动权、创造权在于每一代年轻学生身上。

3.1.3. 优秀青年先锋的宣传

榜样的力量在于我们能从他们身上看到闪光点,看到优点,进而重审自己,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努力向他们看齐。无论是社会上还是校园内都会存在很多优秀的青年先锋,他们不仅严于律己,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就,更拥有责任感与使命感,对社会、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条具体实践途径。

1) 布置关于“时代楷模”的展板,时代需要榜样,社会需要楷模,将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经历或个人名言做成海报摆放在食堂门口,更好的激励在校学子以他们为榜样,为社会做出贡献。

2) 挖掘校园内部的优秀青年先锋,将他们的日常故事和学习经验录制成小视频,定期在食堂投影屏幕中播放,更好的激励在校学生向身边的优秀榜样看齐。

这些举措有利于营造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校园风气,宣传自强不息、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品格精神,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激励学生们向优秀的青年先锋学习,追随他们的脚步,更好地打造自己、完善自己。

3.1.4. 节约粮食、减少浪费的宣传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节约粮食、减少浪费是每一位大学生所必须具有的环保意识。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胃口大小,选择合适自己的饭量与菜量,在最大程度上杜绝浪费现象的产生。大学生们须深知粮食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有些贫困地方的人们甚至还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条具体实践途径。

1) 在食堂入口处、取餐处、餐桌处、餐盘回收处等醒目位置摆放宣传海报、宣传标语、宣传横幅,并开展签名活动,营造节约粮食的食堂氛围。

2) 开展品尝冻土豆活动,感受志愿军战士打仗时的艰辛环境,更好的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意识。

这些举措在营造校园绿色文明、卫生文明的氛围的同时,激励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努力践行中国传统文化。而光盘行动的践行,不仅是对食物本身的尊重,更是对那些粮食奋斗者的尊重,其中也包括对为民造福的袁隆平院士的敬意与怀念。

3.2. 加强文化育人实践活动的开展

3.2.1. 考试助力套餐的推广

高校学生会面临四六级考试、考研等各类学业考试的压力。为了缓减学生的考试压力,更是为了表达满满的祝福,高校食堂联合学生会,定期推出相应的考试助力套餐。比如:“大吉大利”套餐里面包括宫保鸡丁和玉米粒、“牛气冲天”套餐里面包括小炒黄牛肉和清炒时蔬、“蒸蒸日上”套餐里面包括虾仁蒸蛋和土豆炒肉。这些有着谐音梗的各色套餐推出,其实是一种人文情怀的抒发,让学生感受到来自食堂的温暖,而这份温暖会传递给他们一定的动力与自信。这种人文关怀,不仅从物质上,更从精神上给学生带去满足与鼓励,让学生得到校园归属感与尊重感,进而利于营造暖心的食堂氛围,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的发展。

3.2.2. 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文化活动的开展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所在。高校食堂可以让学生在食堂内也感受到浓浓的传统节日气氛,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在端午节时,食堂与学生社团进行联谊,举办“最粽意你”包粽子活动,食堂大厨现场手把手教学生如何拆叶、盛料、压实、定型、扎绳等步骤。在中秋节时,食堂与后勤保障处开展合作,举办“中秋温情送月饼”活动,将新鲜制作好的月饼分发到每一个在校职工手中,传递祝福。在元宵节时,食堂与学生会合作,开展“难忘今宵猜灯谜送汤圆”活动。可以在食堂门口放置一块大的展板,上面粘贴各类灯谜纸条,学生取下纸条并猜出灯谜,就可以免费获取一份汤圆,汤圆虽小却包裹着大大的温暖。

这一系列主题活动,不仅给师生送去了节日的温暖,更减少了他们“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最重要的是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真正扎根于学生的心里,提高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学生也要努力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弘扬传统文化,进而增强传统文化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于中,发于外。

3.2.3. “21天光盘打卡行动” + “奖励机制”活动的进行

光盘行动的背后,不仅仅是减少浪费、节约粮食的理论思想宣传,更是将理论付诸实际行动,用实际行为来表达我们对于粮食的珍惜与尊重。高校食堂联合学生会开展“21天光盘打卡行动”+“奖励机制”系列活动。学生会先在公众号上发布活动推送,提前进行活动的预热。得知大致的参与人数后,创立钉钉群,邀请参加学生入群。学生只要将每日餐盘光盘的照片拍照保存并上传至钉钉群进行接龙,打卡集满21天,便可获得相应的奖励。“奖励机制”可以是:获得精美水果一份或者点餐优惠折扣。

以活动的形式,来宣传节约珍惜粮食,呼吁提倡绿色文化、勤俭文化,更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新鲜感与新奇感,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更广泛的来参与活动。并且通过奖励机制使学生更有坚持的动力,久而久之,养成光盘的习惯。在躬行实践中更能让学生体会一米一粟的来之不易。

3.2.4. “共享厨房”与“互换角色”活动的体验

高校食堂的后厨不仅是各位厨师大展身手,烹饪可口菜肴的地方,同时也可以成为学生们的“共享厨房”。依托学校酒店管理学院的师生力量及定期开展的菜肴制作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验菜品制作活动。在厨师的指导下,参与后厨洗菜、备菜、切菜、烹饪、装盘等一系列流程。在学习厨艺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服务工作者的辛苦,进而加深对饮食服务行业工作的理解与认同,增强对劳动者的尊重与敬畏之情。开展“互换角色”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食堂阿姨打菜、结账的日常工作一天。通过这种活动体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更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拥有将心比心的同理心。

3.2.5. “发现美的眼睛”活动的举办

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眼睛,去致敬生活中那些平凡的奋斗者。学校联合学生会对食堂一线员工进行实地实时的采访报道,寻找那些默默付出,坚守自己岗位的,拥有闪光点的食堂服务劳动者。通过摄影、录像等方式记录他们的点滴日常,并且制作成推文发布在公众号上,进行宣传。

类似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提升其洞察力,更能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引起对未来的向往憧憬之情。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小人物身上也有大力量,依旧能散发无限的魅力与潜能。每一个平凡的岗位背后都有不平凡的人在艰辛付出,而他们身上无私奉献、努力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去赞美与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感恩一切为社会、为时代而做出自己贡献的人。

4. 高校食堂文化育人的意义

高校食堂文化育人会产生很多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亦或是国家的繁荣富强,都起着积极作用。

4.1.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高校食堂文化育人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而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大学生的必然责任与使命。传统文化意蕴深远,涵盖理论原理、道德品质、人文情怀等,贯穿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高校食堂文化育人,不仅仅通过加强理论的宣传,更从一系列活动中亲身真切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同时,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创新,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新特征紧密结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表达去传播,让传统文化在新一代青年学子中焕发新的生机与光彩。

4.2. 学生精神品格的塑造

高校食堂文化育人的实践,对学生精神品格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让学生拥有爱国之心、文化信心、人文关怀之心,对食物有敬畏之心,对劳动有感恩之心等等。这些精神的学习与汲取,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学生的品格。有助于他们更好的进行学习生活,更好的处理生活中各种琐事,更好的进行人际交往。以更加饱满的精神与状态、更加成熟的心智与境界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去迎接未知世界的挑战。新时代的未来属于青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依靠青年,而青年也必将以最好的姿态去接受国家赋予我们的重任。

4.3. 食堂变学堂的体验

高校食堂文化育人的实践,能发挥出食堂不一样的功能,让学生获得“食堂变学堂”的体验。如果说理论是眼睛,用于发现事物;那么实践就好比脚,用于探索事物。脚下的路都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所以只有亲身投身于实践,才能得到更深的感悟。食堂变学堂,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通过自己亲身的感受,去理解文化育人的内涵与真谛。让学生在食堂中,不仅解决饮食温饱问题,更在其中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将文化育人的思想深入于脑海中,并贯彻落实于日常行动中。让食堂变成有“文化底蕴气息”的学堂、有“生活烟火气息”的学堂、有“人文关怀气息”的学堂。

5. 结语

本文以高校食堂为切入点,将文化育人与高校食堂紧密融合。在探讨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实现途径的基础上,从思想理论的宣传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两方面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实践途径,进而达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学生品格的塑造、食堂变学堂的目的。

然而,高校食堂文化育人的实践,需要社会、学校、食堂、学生的共同付出与努力。社会引领文化育人的新方向,学校为实现文化育人提供支持与保障,食堂成为文化育人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学生努力践行文化育人的使命。这样才能使高校食堂文化育人的实践真正落到实处,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

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食堂服务处处到‘胃’食堂文化焕然一新”(项目编号:202112792015);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涵和实施路径探究”;2021年度校级“课程思政”(“三进”专项)示范课程《综合英语》。

参考文献

[1] 宋惠平. 在“三生教育”中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2): 27+29.
[2] 李峰, 王元彬. 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机制与载体研究[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4(3): 73-77.
[3] 郝桂荣. 高校文化育人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沈阳: 辽宁大学, 2017.
[4] 胡锦涛.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1-04-25(002).
[5] 袁贵仁. 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 2002(10): 4.
[6] 习近平.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1).
[7] 郭瑞鹏, 李良, 张鹏鹏. 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内涵及路径创新研究[J]. 河南教育(高等教育), 2021(9): 89-91.
[8] 王鹏.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实践与思考[J]. 北京教育(德育), 2021(12): 58-62.
[9] 卢秀峰.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意蕴与实践路径探索[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3): 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