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人依恋、自尊与金钱态度的关系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dult Attachment, Self-Esteem and Money Attitude of College Students
DOI: 10.12677/AP.2022.122053, PDF, HTML, XML, 下载: 298  浏览: 571 
作者: 冯鑫敏: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关键词: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尊金钱态度College Students Adult Attachment Self-Esteem Money Attitude
摘要: 本研究随机选取292名大学生,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自尊量表(SES)和金钱态度量表(MAS)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自尊和金钱态度的现状及三者的关系。结果:1) 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分布为:恐惧型(51.7%)、迷恋型(17.8%)、冷漠型(16.4%)、安全型(14%);2) 大学生自尊属于常态水平,且性别和生源地差异显著;3) 大学生的金钱态度,67.8%的被试有权利威望倾向,且生源地差异显著;80.13%有维持时间倾向;66.44%有不信任维度的倾向;63.01%有焦虑倾向;4)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成人依恋与金钱态度各维度呈正相关关系;自尊与金钱态度的维持–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与不信任和焦虑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三个变量间均存在相关,依恋回避对金钱态度中不信任和焦虑维度的影响是通过自尊发挥作用的,自尊在依恋焦虑对不信任、焦虑维度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在依恋焦虑对维持时间维度的影响中起遮掩效应。
Abstract: This study randomly selected 292 college students and used the ECR, SES and MAS to explore the status and relationship of adult attachment, self-esteem and money attitude of college students. Results: 1) the types of adult attac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as follows: fear (51.7%), infatuation (17.8%), indifference (16.4%) and security (14%); 2) self-esteem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at normal level,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s and places of origin; 3) for the money attitude of college students, 67.8% of the subjects had the tendency of power and prestige,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laces of origin; 80.13% had the tendency of maintaining time; 66.44% had the tendency of distrust; 63.01% had the tendency of anxiety; 4) adult attachmen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lf-esteem; adult attachmen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oney attitude; self-esteem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maintenance-time of money attitude,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distrust and anxiety. Conclusion: There ar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three variables. The influence of attachment avoidance on the dimensions of distrust and anxiety in money attitude is mediated by self-esteem. Self-esteem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influence of attachment anxiety on the dimensions of distrust and anxiety, and has a cover effect on the influence of attachment anxiety on the dimension of maintenance time.
文章引用:冯鑫敏 (2022).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尊与金钱态度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进展, 12(2), 475-484. https://doi.org/10.12677/AP.2022.122053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金钱于人们而言,已不再是简单的物质交换媒介,而是成为一个心理变量,渗透并影响到人们的方方面面,对于一只脚迈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形成正确积极的金钱态度对于他们人生的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人依恋和自尊水平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有研究显示,成人依恋可以预测个体的自尊水平,而自尊与金钱态度存在相关。

1987年,Hazan和Shaver在《浪漫的爱情是一种依恋过程》(Hazan & Shaver, 1987)一文中首先开启了依恋在成人领域的研究,他们认为成人依恋是指个体与当前互动的亲密同伴(朋友、爱人等)之间形成的较为持久的情感联系。Brennan等(1998)将成人依恋分为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依恋回避是指个体拒绝与他人亲密,难以建立亲密关系,保持心理独立,难以相信他人;依恋焦虑是指个体总是担心伴侣离开或抛弃自己,在与他人相处时很敏感,患得患失。根据两维度得分将个体的依恋分为四种类型:安全型、迷恋型、冷漠型和恐惧型。目前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表现在亲密关系、人格特质、临床研究等多个方面,如袁悦(2018)的研究表明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与爱情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于婷婷(2015)认为依恋焦虑与个体的人格特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Rosenberg (1965)认为自尊是个体对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是对自我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国外对自尊的研究涉及青少年的教育、心理健康、幸福感等诸多方面。国内自尊研究的主要群体是青少年,胡军生和彭光亮(2006)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体现在焦虑、抑郁和人际敏感方面(高爽等,2015)。

金钱态度是个体对金钱所持有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包含四个维度:1) 权力–威望:个体会利用金钱来使他人为自己做事,把金钱看作是成功的标志;2) 维持–时间:个体可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金钱,有谨慎的财务计划;3) 不信任:个体使用金钱时就会产生犹豫和怀疑;4) 焦虑:个体把金钱看作焦虑的一种来源,涉及到金钱交易就会很担心,没有足够的金钱时会感到焦虑。国外对金钱态度的研究比国内早一些,Tang (1993)研究发现人们的价值观、文化水平和个人经验等都会对金钱态度产生影响。国内关于金钱态度的研究体现在个体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等方面,梁超和常岩松(2013)研究发现,金钱态度中的维持–保留维度对个体的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即人们对金钱有合理的安排,储蓄越多,幸福感就越强烈。同样的,常若松和王馨竹(2009)发现在东方传统文化环境中,人们只有在拥有金钱而不是消费时,才能感到更加幸福和快乐。

自尊在成人依恋对多个因素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如自尊作为中介变量,在成人依恋与合作倾向中发挥作用(曹玮佳,2017),张杨(2008)发现自尊在成人依恋对人际信任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也有研究证实了自尊作为中介变量对金钱态度产生影响,如倪林英(2016)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尊与金钱情感、金钱行为倾向相关;此外,自尊和金钱人格均与赌博呈现显著负相关(曹灿,2016)。

然而,目前没有直接对成人依恋、自尊与金钱态度三因素关系的研究。但是檀晓晓(2018)在其硕士论文中发现核心自我评价在成人依恋与金钱态度中起中介作用,其中核心自我评价包含自尊这一维度。所以,本研究选取自尊这一变量,对这三个变量的关系进行探究,并猜想自尊在成人依恋与金钱态度之间充当中介变量,以丰富成人依恋与金钱态度的理论研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态度,同时也为学校与家庭教育提供参考。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来自天津和河北某两个大学的不同专业学生,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2份,问卷有效率为97.3%,其中,男生162人,女生132人;大一92人,大二76人,大三63人,大四61人;独生子女80人,非独生子女212人;来自农村216人,来自城镇76人;理工类学生185人,文史类学生106人。

2.2. 研究工具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由Brennan,Clark和Shaver (1998)编制,共36题,采用7点计分,奇数题的平均分为依恋回避得分(A),偶数题的平均分为依恋焦虑得分(B),根据费舍线性公式,得到各类型得分:安全型 = A × 3.2893296 + B × 5.4725318 − 11.5307833;恐惧型 = A × 7.2371075 + B × 8.1776448 − 32.3553266;迷恋型 = A × 3.9246754 + B × 9.7102446 − 28.4573220;冷漠型 = A × 7.3654621 + B × 4.9392039 − 22.2281088。(本文参照李同归和加藤和生(2006)的中文翻译版量表)

Rosenberg自尊量表(SES),由Rosenberg (1965)编制,共10题,4级评分,分数越高表明自尊水平越高。

金钱态度量表(MAS),由Yamauchi和Templer (1982)编制,共29题,7级评分,分为四个维度:权力–威望、维持–时间、不信任、焦虑。个体在某个维度上得分超过3.5分,就说明个体有该维度倾向。

2.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21.0处理数据,进行描述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然后进行中介效应分析,模型如图1,依据温忠麟和叶宝娟(2014)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如图2),检验自尊在两个变量各维度间的中介作用。

Figure 1. The model of mediating effect test

图1. 中介效应检验模型

Figure 2. Flow chart of intermediary inspection

图2. 中介检验流程图

3. 结果

3.1. 各变量描述统计

依恋类型适合于对依恋现状进行描述,而维度研究则适合进行深入的解释、预测和矫正(张杉杉,骆方,2007)。因此研究者对成人依恋的类型进行描述后,采用两维度进行后续研究。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类型分布依次为:恐惧型依恋(51.7%)、迷恋型依恋(17.8%)、冷漠型依恋(16.4%)、安全型依恋(14%)。

大学生自尊水平(28.78 ± 5.08)与常模(28.75 ± 4.68)无显著差异,p > 0.05,属于常态水平。

对大学生金钱态度的调查分析发现,67.8%的被试有权利威望倾向,把金钱看作是成功的标志,用金钱来影响他人;80.13%的被试有维持时间倾向,有合理谨慎的财务收支计划;66.44%的被试有不信任维度的倾向,个体在使用金钱时产生犹豫和怀疑,害怕多花冤枉钱;63.01%的被试有焦虑的倾向,个体把金钱看作自己产生焦虑的一个重要来源。因为每个被试可能同时有两种及以上的倾向,所以百分比之和不为1。

此外,各变量维度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女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男生(p < 0.05);农村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大学生(p < 0.05);城市大学生在金钱态度的权利威望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p < 0.05),即城市大学生更懂得用金钱来影响他人,把金钱看作是成功的象征。

3.2. 相关分析

表1数据显示,成人依恋两维度与自尊均呈显著负相关;依恋回避与金钱态度的权利威望、不信任和焦虑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依恋焦虑与金钱态度四个维度正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自尊与金钱态度的维持–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与不信任和焦虑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

Table 1.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all observed variables

表1. 所有观测变量的相关分析

注:*表示p < 0.05,**表示p< 0.01,***表示p < 0.001,下同。

3.3. 中介分析

自尊在成人依恋与金钱态度各维度间的中介作用

表2所示,自尊在依恋回避对不信任维度和焦虑维度中发挥中介作用,在依恋焦虑对不信任和焦虑维度中发挥中介作用,在依恋焦虑对维持–时间维度中起遮掩效应。具体如下:

Table 2.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attachment avoidance, self-esteem and distrust

表2. 依恋回避、自尊与不信任维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1) 依恋回避、自尊与不信任维度的关系。中介分析显示回归系数c、a、b均显著。表2中显示中介效应(ab)的置信区间为[0.0327, 0.1735],区间不包括0。直接效应c’显著,置信区间为[0.0275, 0.3889]。且中介效应(ab)与直接效应(c’)同号,所以自尊在依恋回避与不信任维度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31.69%,模型如下(图3):

Figure 3. The mediating effect model of attachment avoidance, self-esteem and distrust

图3. 依恋回避、自尊与不信任维度的中介效应模型

2) 依恋回避、自尊与焦虑维度的关系。采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检验回归系数均显著,中介效应(ab)的置信区间为[0.0482, 0.1959],区间不包括0。直接效应c’显著,置信区间为[0.0855, 0.4194]。且中介效应(ab)与直接效应(c’)同号,所以自尊在依恋回避与焦虑维度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31.06%,模型如下(图4):

Figure 4. The mediating effect model of attachment avoidance, self-esteem and anxiety

图4. 依恋回避、自尊与焦虑维度的中介效应模型

3) 依恋焦虑、自尊与维持时间的关系。中介分析显示回归系数c、a、b均显著。中介效应(ab)的置信区间为[−0.1145, −0.0266],区间不包括0。直接效应c’显著,置信区间为[0.0998, 0.3853],中介效应(ab)与直接效应(c’)异号,所以自尊在依焦虑与维持时间维度中起遮掩效应,效应量(|ab/c’|)为27.27%。

4) 依恋焦虑、自尊与不信任的关系。中介分析显示回归系数c、a、b均显著。表2显示,中介效应(ab)值为0.0374,其置信区间为[0.0054, 0.0866],区间不包括0,所以自尊在依恋回避与不信任维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占总效应比为5.80%,模型如下(图5):

Figure 5. The mediating effect model of attachment anxiety, self-esteem and distrust

图5. 依恋焦虑、自尊与不信任的中介效应模型

5) 依恋焦虑、自尊与焦虑维度的关系。回归分析显示c、a、b均显著。表2显示,中介效应(ab)值为0.0591,其置信区间为[0.0200, 0.1134],区间不包括0,所以自尊在依恋回避与焦虑维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为11.92%,模型如下(图6):

Figure 6. The mediating effect model of attachment anxiety, self-esteem and anxiety dimensions

图6. 依恋焦虑、自尊与焦虑维度的中介效应模型

4. 讨论

4.1.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尊与金钱态度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依恋类型分布依次为: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类型分布依次为:恐惧型(51.7%)、迷恋型(17.8%)、冷漠型(16.4%)、安全型(14%)。可以看出,不安全型依恋的人数远远多于安全型依恋,其中,恐惧型依恋占绝大多数,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赵丽英,2012;檀晓晓,2018)。大学生自尊处于常态水平,与王茜等(2019)的研究结果相同。金钱态度除权利–威望维度外,其余三个维度都超过均值3.5,分数最高的是维持–时间维度。说明大学生对于“金钱是成功的象征”这一信念并不十分强烈,还不太懂得利用金钱来影响别人。但是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于金钱的使用都有一定的规划,能够妥善的安排自己的收支,相应的,对于使用金钱的情景会表现出犹豫和怀疑,同时也认为金钱是一个人焦虑的一种来源。综上可以发现,大学生的金钱态度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是由于大学生还没有实现经济独立,所以对于金钱的使用以及金钱带给他们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女性自尊显著高于男性,这与张向葵和田录梅(2006)、李妲等(2008)的结果一致。本研究被试均来自师范学校,女生人数显著多于男生,比男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女生自我接纳和自我肯定的水平高于男生。而性别在成人依恋和金钱态度各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者认为,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女性的独立被一再强调,传统意义上男性独立、女性依赖的概念已逐渐模糊,因此男女双方对于伴侣的依恋水平相差甚微,出于同样的原因,女性可以同男性一样自己赚钱,再加上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基本模糊,家长对男女一视同仁,因此在金钱方面男女态度没有太大差别。

城市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城市的经济发展、物质文化条件优于农村,因此他们的自尊水平更高。城市大学生更容易看到“有钱的成功人士”,所以他们会更容易把金钱看作是成功的象征,也更懂得用金钱来影响别人。此外,生源地在金钱态度的维持时间、不信任和焦虑维度无显著差异,表明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大学生都有足够的金钱供自己使用,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金钱,并对金钱的使用存在犹豫和怀疑,甚至把金钱看作焦虑的一种来源。

4.2.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尊与金钱态度的相关关系

研究表明,成人依恋两维度与自尊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不能享受、甚至拒绝与伴侣亲密行为的个体,在情感上处于一种独立的状态,担心伴侣离开自己,处于高依恋焦虑和高依恋回避的状态时,个体的自尊水平也会较低,这一结果与何影等(2010)的研究一致,个体的依恋质量越差,对自我的接纳和肯定就越低,对自己就持有一种消极的态度。

相关分析显示,个体的依恋回避程度越高,就越懂得利用金钱来使别人为自己做事。与同伴没有恰当的亲密关系,所以很多事情都要用金钱来完成,因此这样的个体也会对使用金钱的情景表现得更加犹豫,金钱当然也会成为他们焦虑的一种来源,因为金钱会弥补亲密关系的缺失,来使自己的感觉更好。此外,依恋焦虑与金钱态度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个体越是担心自己被同伴抛弃或与伴侣分开就越是把金钱看的重要,因为担心伴侣离开自己的个体就会想到用金钱来留下伴侣,因此个体必须有足够的金钱才能使自己有安全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财务也会让个体感觉更好,相对的,金钱的使用会使个体出现犹豫和怀疑,金钱也成为个体焦虑的一种来源。

从自尊与金钱态度的相关中可以看出,自尊水平较高的个体更懂得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财务,有谨慎周密的财务计划,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金钱,妥善地应对使用金钱的情景,并不表现出太多的犹豫和怀疑,相应的,金钱也不会成为其焦虑的来源。

4.3.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尊与金钱态度的中介效应分析

中介分析发现依恋质量会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和金钱态度,同时也可以通过影响自尊进而影响个体的金钱态度。高依恋回避的个体与伴侣保持一定的距离,很少能接受伴侣的亲密行为,在情感上保持独立,内心孤独,这类个体不相信自己可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对自己持消极态度,无法肯定自己的价值并接纳和相信自己,而金钱又是渗透于生活方方面面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亲密关系的缺失。但是对自己时常的怀疑会让他们对使用金钱的情景格外敏感,存在更多的犹豫和怀疑,害怕自己花了冤枉钱或者被别人坑了。

同样的,高依恋焦虑的个体会担心伴侣的离开或抛弃,有很高的分离焦虑,这样的状态使个体经常怀疑自己,自尊水平降低,在现实状况下会影响到个体对金钱的使用。生活中到处存在着金钱的交易,低自尊的个体会时常怀疑和担心自己花冤枉钱,所以涉及到花钱时个体就会比较敏感。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成人依恋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金钱态度,也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进而影响金钱态度,教师和家长可以从依恋与自尊两个角度出发,适当地帮助大学生,使其能够正确恰当的对待金钱,形成良好的金钱态度。

5. 结论

1) 大学生成人依恋在人口学变量上均无显著差异。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类型分布依次为:恐惧型依恋(51.7%)、迷恋型依恋(17.8%)、冷漠型依恋(16.4%)、安全型依恋(14%)。

2) 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常模差异不显著,属于常态水平,且在性别和生源地上差异显著。

3) 大学生的金钱态度,67.8%的被试有权利威望倾向,且生源地差异显著;80.13%有维持时间倾向;66.44%有不信任维度的倾向;63.01%有焦虑倾向。

4) 大学生成人依恋两个维度与自尊均呈显著负相关;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与金钱态度的权利威望、不信任、焦虑维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依恋焦虑与维持时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自尊与金钱态度的维持–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与不信任和焦虑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

5) 自尊在依恋回避对不信任和焦虑维度的影响中充当中介变量;在依恋焦虑与不信任、焦虑维度的中介效应显著,在依恋焦虑对维持–时间的影响中起遮掩效应。

参考文献

[1] 曹灿(2016). 自尊、金钱人格与赌博问题的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 开封: 河南大学.
[2] 曹玮佳(2017). 依恋水平、自尊、信任以及合作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3] 常若松, 王馨竹(2009). 大学生金钱态度和幸福感关系的跨文化研究. 教育科学, 25(6), 55-57.
[4] 高爽, 张向葵, 徐晓林(2015). 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元分析——以中国大学生为样本. 心理科学进展, 23(9), 1499-1507.
[5] 何影, 张亚林, 杨海燕, 李丽, 张迎黎(2010). 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8(2), 247-249.
[6] 胡军生, 彭光亮(2006). 师范类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自尊关系的调查研究. 江西教育科研, (9), 47-49.
[7] 李妲, 王亮, 张素英, 李全开(2008).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6(4), 403-405.
[8] 李同归, 加藤和生(2006). 成人依恋的测量: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 心理学报, 38(3), 399-406.
[9] 梁超, 常若松(2013).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金钱态度和幸福感的关系.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123-127.
[10] 倪林英(2016). 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金钱态度和自尊的关系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学科版, 36(12), 18-20.
[11] 檀晓晓(2018). 大学生依恋、核心自我评价与金钱态度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12] 王茜, 王宇佳, 张秋实(2019). 大学生心理弹性、自尊与心理幸福感关系研究.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4), 102-114.
[13] 温忠麟, 叶宝娟(2014). 中介效应分析: 方法和模型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 22(5), 731-745.
[14] 于婷婷(2015). 大学生成人依恋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中国市场, (32), 196-197.
[15] 袁悦(2018). 大学生人格特质、成人依恋与恋爱质量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郑州大学.
[16] 张杉杉, 骆方(2007). 依恋测量方法简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8(5), 39-41.
[17] 张向葵, 田录梅(2006). 大学生自尊水平、抑郁状态与状态焦虑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4(2), 3.
[18] 张杨(2008). 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19] 赵丽英(2012). 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山西大学.
[20] Brennan, K. A., Clark, C. L., & Shaver, P. R. (1998). Self-Report Measurement of Adult Attach-ment: An Integrative Overview. In J. A. Simpson, & W. S. Rholes (Ed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pp. 46-76). The Guilford Press.
[21]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52, 511-524.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52.3.511
[22] Rosenberg, M. (1965).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1515/9781400876136
[23] Tang, T. L. P. (1993). The Meaning of Money: Extens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Money Ethic Scale in a Sampl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aiwa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4, 93-99.
https://doi.org/10.1002/job.4030140109
[24] Yamauchi, K. T., & Templer, D. J. (1982). The Development of a Money Attitud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6, 522-528.
https://doi.org/10.1207/s15327752jpa4605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