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高敏肌钙蛋白I、NT-proBNP、CRP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6例(急诊PCI治疗 + 左西孟旦),对照组46例(单纯急诊PCI治疗),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高敏肌钙蛋白I、NT-proBNP、CRP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治疗72 h及7天后,观察组患者在减轻高敏肌钙蛋白I、NT-proBNP、CRP等指标的持续上升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围术期应用左西孟旦可以有效减轻高敏肌钙蛋白I、NT-proBNP、CRP升高趋势。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ypersensitive troponin I, NT-proBNP and CRP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levosimendan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after PCI. Methods: 92 patients in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6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emergency PCI + levosimendan) and 4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emergency PCI only). The changes of 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I, NT-proBNP and CRP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monitored,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was analyzed. Results: 72 hours and 7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duced the continuous rise of 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I, NT-proBNP and CRP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peri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levosimenda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ing trend of 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I, NT-proBNP and CRP.
1. 引言
据统计,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死亡率逐年上升,且发病率呈现年轻化的特点 [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PCI)的成熟和推广,虽然显著改善了AMI的预后,减缓了其死亡率的总体上升趋势,但如何减少AMI患者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心力衰竭)的发生,提高救治质量,依旧是广大临床研究的课题。左西孟旦作为一新型正性肌力药物,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已得到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但对AMI患者早期应用左西孟旦治疗效果(改善心脏PCI手术成功率及预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次研究旨在观察围术期应用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高敏肌钙蛋白I、NT-proBNP、CRP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以期为左西孟旦的临床疗效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1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22~89岁,平均(61.6 ± 13.7)岁。
2.2. 病例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1) 选取的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符合中国2015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治指南中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2) 所有患者均于发病24 h内入院,并通过急诊PCI成功进行血管重建;3)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协议,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
2.3. 病例排除标准
1) 心源性休克和(或)机械性并发症;2) 近期内重大手术、外伤、出血性疾病、脑血管意外等;3) 不能耐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静脉溶栓治疗等;4) 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肌酐、谷丙转氨酶高于正常值上限1.5倍以上);5) 有应用左西孟旦禁忌的情况;6) 其他不适合急诊PCI治疗的情况(如妊娠、恶性肿瘤等)。
2.4. 研究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无排除标准者,征得患者或委托人同意后,随机纳入左西孟旦治疗组或常规治疗组。所有患者术前常规应用负荷量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氯吡格雷300 mg或替格瑞洛180 mg,后急诊PCI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一般支持(卧床、心电监测及导尿等)、抗凝、抗血小板、减慢心率、降压、调脂及扩血管等。以常规治疗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左西孟旦治疗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围术期(72 h)注射左西孟旦(持续泵入左西孟旦0.1 μg/kg/min,连续应用24 h),左西孟旦为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2.5 mg/支,用药期间如果病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血压过低等)则停止左西孟旦的继续给予。
2.5.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吸烟史及术中造影剂的使用剂量(ml)、发病时间、体重指数。2) 监测两组患者术前肌钙蛋白、BNP、CRP指标及术后高敏肌钙蛋白I、NT-proBNP、CRP指标的变化。
2.6. 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发生率、吸烟史、体重指数、对比剂剂量、发病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高敏肌钙蛋白I、NT-proBNP、CRP指标的变化
表2和表3可以看出入选的两组患者治疗前肌钙蛋白、CRP、BNP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高敏肌钙蛋白I、NT-proBNP、CRP均有所升高,但与围术期应用了左西孟旦的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治疗72 h后的高敏肌钙蛋白I、NT-proBNP、CRP升高趋势更加明显(P < 0.05),即使1周后对照组的高敏肌钙蛋白I、NT-proBNP仍远高于观察组(P < 0.05)。

Table 2. Comparison of Troponin and CR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肌钙蛋白、CRP比较(
)

Table 3. Comparison of BN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
表3. 治疗前后两组BNP比较(
)
4.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急性心肌梗死(AMI)在人群中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趋势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很多患者由于病程迁延,体质差,心肌功能受损严重,储备功能降低,易并发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多见),预后差,病死率较高。尽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有效地挽救了AMI患者的生命,减缓了其死亡率的总体上升趋势,但如何减少AMI患者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心力衰竭)的发生,提高救治质量,依旧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左西孟旦作为一新型正性肌力药物,它主要通过增加心肌收缩系统对Ca2+的敏感性来发挥强心作用,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充盈压,此外,它还有良好的抗休克及调节外周血管反应性、改善器官组织血流量以及拮抗神经内分泌、抗炎、抗氧化、抗凋亡、抗心肌顿抑作用 [2] [3] [4] [5]。有研究提示,在心脏围手术期应用左西孟旦有助于发挥药物预处理作用,改善病人心功能,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6]。
本次研究中,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高敏肌钙蛋白I、NT-proBNP、CRP均有所升高,但围术期应用了左西孟旦的观察组患者其升高趋势明显低于对照组,从而反映出左西孟旦可以有效减轻AMI患者的心肌损伤和炎性反应,提示我们,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AMI患者的围术期应用左西孟旦对改善病人心功能,提高救治质量,具有一定优势。
参考文献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