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颈与突破:新时代我国全民健身路径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Bottleneck and Breakthroug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National Fitness Path Mode in the New Era
DOI: 10.12677/APS.2022.101011, PDF, HTML, XML, 下载: 259  浏览: 459 
作者: 李 萍:上海体育学院休闲学院,上海
关键词: 新时代健身路径可持续发展New Era Fitness Pa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摘要: 全民健身路径是我国全民健身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全民健身路径模式诞生以来,模式的内容形式鲜有变化,进入了发展瓶颈期,与新时代我国民众多元化体育需求不相适应。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更新设计滞后,无法满足人民需求;器材老化、单一化;缺乏科学健身指导;管理责任不清;宣传活动不到位等。研究建议:适应双减政策,增设青少年项目设施;精准对接居民需求,自下而上供给;与高校合作,社体指导员考教合一;向社会市场放权,提升管理运营水平;探索新的资金来源渠道等。
Abstract: The national fitness pat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national fitness project, but since the national fitness path model was born,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model has rarely changed, entering a bottleneck period of development, and does not adapt to the diversified sports needs of Chinese people in the new era. The main problems include: updating design lag,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Aging and simplification of equipment; Lacking of scientific fitness guidance; Unclear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 Propaganda activities are not in place. The research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adapting to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and increasing the youth program facilities; Precise docking of residents’ demand, bottom-up supply; In cooperation wit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cial instructors integrate examination and teaching; Delegating power to the social market and improving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Exploring new sources of funds, etc.
文章引用:李萍. 瓶颈与突破:新时代我国全民健身路径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策略[J]. 体育科学进展, 2022, 10(1): 71-75. https://doi.org/10.12677/APS.2022.101011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民众体育需求不断增长,要切实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就必须加快体育设施建设的进程。全民健身路径是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公益性、便利性、休闲性、不受时间性别年龄限制的特点,成为民众健身的重要选择之一,对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健身路径模式产生以来,内容形式较为固定,与不断增长和多元的民众体育需求相比显得不相适应。当前,梳理全民健身路径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突破发展瓶颈因素,对健身路径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理论现实意义。

2. 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的兴起

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了贯彻落实计划,丰富居民身边的体育设施,推动群众健身活动的开展,我国第一条全民健身路径于1997年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开始投入使用。在政府以及体育部门的重视下,全民健身路径从无到有、从有到普及,以各大城市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并逐步进入农村。全民健身路径作为新兴事物,为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提供了许多便利,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重点建设好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全民健身路径作为最具便利性的居民健身设施之一,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脱离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步伐、更新滞后无法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资金来源过度依赖体育彩票公益金等。实现全民健身路径供给最优化,不仅能为居民体育参与提供更多便利,提高国民体质健康,还能在社区中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3. 制约我国全民健身路径模式发展的瓶颈因素

3.1. 健身路径器械老化损坏严重,维修更换不及时

在实地调查以及与居民的访谈过程中发现,多数社区的器械损坏严重,23.8%的器械无法正常使用,少有设置专门维护人员定期检查、修理器材设施,安全问题无法保障 [1]。最早一批全民健身路径投入至今已有20余年之久,由于健身路径大多安装于户外,容易经受长时间的风吹雨淋,造成自然磨损,加之器材使用频率高、使用方法不当或人为故意破坏等因素,许多器材设施都有着生锈老化、零件缺失、超过使用期限等问题。健身路径器材的使用年限一般为八年,一些老旧小区的器械修建较早,超过使用期限却没有被及时更换,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也是阻碍居民放心使用健身路径的原因之一。

3.2. 器材多样化不足,更新滞后,供需失准

健身路径使用者锻炼目的以强身健体占多数,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运动健身需求也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更多使用者以减肥塑形、休闲娱乐、人际交往为目的 [2]。调查显示,健身路径器材类别中,大多是针对身体特定部位的锻炼,如锻炼上肢、下肢和腰部的器材,综合性、娱乐性、对抗性、益智性的器材相对较少,而希望使用综合性锻炼器材进行锻炼的被调查者达到了56.6% [3],这体现了目前健身路径器材的项目种类未能迎合不同健身者的实际需求。全民健身路径自投入使用以来,器材种类更新设计滞后,单一化、模式化的设施难以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自上而下的分配与使用者自下而上的反馈之间缺少一个有效沟通的机制,上级部门少有调查听取人们对健身设施的意见与想法,导致无法精准对接居民的健身需求。

3.3. 管理分工权责不明,管理效率低下

全民健身路径是由体育行政部门捐赠到单位,受赠单位负责后期监管,但由于多责任主体与多层次管理体系,管理过程中容易造成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涉及全民健身路径管理规定的少之又少,规制全民健身路径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体育法》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法律法规,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对全民健身路径的所有者、管理者、监督者、责任承担主体等进行了一定的界定,但许多体育法规文件偏定性描述,缺乏定量表述,执行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4]。

其次是“重建设、轻管理”,全民健身路径受赠单位名义上成为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主体,承担路径的建设义务和责任。然而这只规定了路径管理主体的责任,未明确阐述其相应的权利和利益,从而会导致管理主体要承担整个健身路径的管理、维护工作,却得不到任何利益,造成权利义务的不对等 [5]。在刚开始时如火如荼的建设,后期却没有健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责任无法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或人员,管理效率低下,当健身路径器材出现“缺胳膊少腿”、居民在使用器械中出现安全事故时,责任该归属哪一方缺少制度化的规定。

3.4. 经费来源单一,后续管理资金缺乏

全民健身路径是国家体育总局将体育彩票公益金作为启动资金建设的,之后大部分的资金都是依靠政府财政支出与体育彩票公益金。截止到2017年度,国家体育总局累计使用体育彩票公益金265240万元,其中,用于援助健身场地和捐赠健身器械的公益金为166,067万元 [6]。政府财政拨款建设健身路径虽然体现了政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但公共物品的投入耗资巨大,完全依靠政府实行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不可能面面俱到。当前全民健身路径运作模式、资金来源较单一,主要以体育行政部门推进,以公益性为主,部分地区实现了企业赞助建设,但后续维护资金问题仍未解决,不利于健身路径的长远发展。

3.5. 社会体育指导员考教分离,居民缺乏科学指导

据调查,多数健身者在使用健身器械时还停留在模仿和琢磨的层面上,比例达到调查对象的71.8%,自觉阅读器材使用说明的人数偏低 [7]。这说明居民参与健身路径大多是自发性、随意性、无组织的,靠模仿他人动作,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缺少运动健康知识的普及。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在不断增长,各级别社体指导员中,国家级占0.6%;一级占9.1%;二级占31.8%;三级占58.5% [8],但培训过程流于形式,存在着“重形式,轻培养”、“考教分离”的问题。真正能为居民进行健身指导的指导员远远不及需求量。除了日常指导外,比赛活动等有趣的形式往往更能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还能在活动中引导居民正确使用器材,然而相关部门、社区对其关注度并不高,相关活动开展较少,宣传力度也不足,健身路径的利用效率无法最大化。

4. 新时代我国全民健身路径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选择

4.1. 丰富器材种类,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通过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不断向社会、市场放权,激发市场创新活力,精准对接不同人群需求,促进健身路径更新换代,完善设计,充分挖掘当地地域、文化生态特色并与其融合,丰富器材设施种类。尤其在“双减”政策后,青少年课余时间的活动场所应适当增加,在此基础上健身路径应该多设置一些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器材设施,提高趣味性、灵活性,为青少年提供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设施。

4.2.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激励多方力量共同参与

要解决全民健身路径中的一系列问题,首先应该保障投入资金充足,仅靠政府拨款这一资金来源,难以支持健身路径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因此还需要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利用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盘活市场资源,积极吸收资金。行政部门应逐步探索新的投资建设机制,动员经济实体、社会力量广泛集资。首先,要在合理管控的前提下加大对体育彩票的宣传力度,同时扩充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对全民健身路径投资的比例;其次,政府可以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企事业单位投资体育设施,全民健身路径虽属于公共产品性质,但也可以尝试借助一些商业方式来寻求利益,如在健身路径器材上设置广告牌招商引资、在周围摆放自助售卖机等;最后,引导非政府力量如第三方组织、企业、个人积极赞助当地健身路径建设,弘扬“取之社会,回馈社会”的慈善观念。

4.3. 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明确管理主体责任

厘清全民健身路径的主客体,清晰界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对全民健身路径所有者、管理者、监督者、维护赔偿方都有明确的责任归属,构建一个运行高效、权责分明、长效化的管理体制。衔接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改变健身路径当前独立发展的局面,将其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对管理主体建立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与绩效相挂钩,根据当地社区健身路径维护、居民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评判。最后,可在社区内招募富有责任心、奉献精神的志愿者,组成全民健身路径管理委员会,定期在社区内监督巡逻,检查器材设施是否有损坏情况并及时上报。

4.4. 促进智慧化转型,实现精准供给

在万物都可以“互联网+”的时代,器材研发生产部门也要积极推进健身路径与科技的融合,让居民健身更便利、更科学、更智能。结合科技的健身路径能够从使用、服务、健康管理等多方面为居民提供参考,同时大数据能快速分析居民对体育资源的个性化需求。在器材印上健康指导二维码,居民通过扫码进入小程序,不仅能够学习器械使用方法,还能获得个人运动健康指南。有的地区甚至已经投入使用通过太阳能发电的健身路径,可在居民使用过程中对心率变化、卡路里消耗进行分析监测,并反馈实时数据和语音播报,还可通过手机看到健身相关的数据。

4.5. 推动部门高校合作,培养健身指导人员

健身路径的充分利用,离不开专业人员对居民的指导。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健康师规范化、职业化发展,应实行考教合一的形式,规定社会体育指导员考评内容加入志愿服务时长,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健身指导人员质量,政府还可对其进行发放消费券、税收免减等福利以激励工作。推动体育、卫生健康、高校体育学院等部门及单位协同合作,共同培养一批运动健康指导师,定期进入到社区中为居民公益开展健身路径运动技能提升课,为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为居民提供个性化运动处方。

4.6. 丰富活动比赛形式,加大健身路径宣传力度

落实推动全民健身的关键之一在于提高全民健身活动与宣传的覆盖面。在社区内进行健身路径比赛,不仅有利于调动居民参与全民健身的积极性,还能有效地普及健身路径的科学锻炼方法。在举办活动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到健身活动中。结合线上线下进行健身活动宣传,如社区内展示板、宣传幅以及微信社群、公众号等各新媒体平台,营造良好体育运动氛围。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发展至今,总体上建设情况良好,但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设施老化损坏严重、更新设计滞后、无法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后续资金匮乏、管理权责不明等。本文在文献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资金渠道拓展、丰富器材设施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加大宣传力度等可能性措施进行了探究。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路径的研究,确保全民健身路径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宫彩燕, 苏新勇, 刘志国. “健康中国”背景下山东省全民健身路径实效性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1, 41(1): 18-22.
[2] 郝泾辉. 唐山市主城区社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情况及满意度评价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3] 刘干, 刘丹松, 郑伟涛. 基于使用者认知度的城市全民健身器材发展对策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 26(5): 10-12+16.
[4] 于善旭. 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法治之路[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1(2): 99-102.
[5] 刘东波. 全民健身路径管理中的责权问题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32(4): 415-417.
[6] 周婷娜. 全民健身路径的初探[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 22(3): 110-114.
[7] 黄彦军. 河南省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使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 2015, 34(4): 112-116.
[8] 朱毅然. 论大数据视野下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的困境与消解[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5(7): 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