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涉华疫情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New York Times” COVID-19 News Concerning China
DOI: 10.12677/ML.2022.104101, PDF, HTML, XML,  被引量 下载: 438  浏览: 942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潘月玲: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凤阳
关键词: 名词化批评性话语分析新冠疫情Nominalizati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OVID-19
摘要: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中国作为第一个报告发现COVID-19病毒的国家,成为全球媒体报道的焦点。中国在抗疫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人本思想,和“举国同心”的执行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然而,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国际竞争考虑,也会有一些颠倒黑白的声音,刻意抹黑中国。名词化是语法隐喻最重要的手段。文章选取《纽约时报》的两篇新冠疫情涉华新闻报道为语料,对其中名词化的使用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语言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
Abstract: In 2020, the COVID-19 broke out globally. China, as the first country to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the COVID-19, attracted global attention. China’s humanistic thinking of “life above all els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unity” displayed in the process of fighting the epidemic have been widely supported and prai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owever, based on ideological bia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considerations, there were also some voices that reversed black and white and deliberately smeared China. Nominaliz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Based on the two COVID-19 news reports concerning China from New York Times, with the method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usage of nominalization, and reveals the hidden ideology behind the language phenomenon.
文章引用:潘月玲. 《纽约时报》涉华疫情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4): 772-776.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4101

1. 引言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中国作为第一个报告发现COVID-19病毒的国家,成为了全球媒体报道的焦点。中国在抗疫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人本思想,和“举国同心”的执行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然而,国际舆论场的多元化与复杂性也带来了形形色色的“话语”博弈,特别是美方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国际竞争考虑,刻意抹黑疫情中的中国。 [1] 报道无国界,但记者有国籍。美国社会家Tuchman认为,大众传媒为现代社会构成了许多细孔的“新闻网”。网撒在何处,如何织就,织补网眼的线,张网的力量和网的骨架怎样分布,不仅关系到在空间上决定了什么地方有新闻,而且也关系到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西方媒体借助自己的语言优势,借助西方国家的“硬实力”,呈现的往往是一种在客观化外衣下的主观报道,实现其本质上话语的操控。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一种新兴的话语分析方法,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强调语篇的社会属性,认为语言是各种社会过程的介入力量,在社会力量影响下体现出不同特点,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参与社会现实的重塑与构成 [3]。批评性话语分析能够揭示语言背后的“权势”,揭露看似客观的语言背后说话人所隐藏的主观意图。

对西方媒体新冠疫情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不仅能够明确该话语的语言学特征,而且能让公众意识到西方媒体“新闻网”中实现话语的操控的方式,以期对中国的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传播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选择《纽约时报》1月23日和1月25日的两篇新闻报道为语料,从语法隐喻的角度,对其中的名词化现象进行了批评性话语分析。作为美国严肃媒体的代表,《纽约时报》风格古典高贵,被称为“灰贵妇”。1月23日《纽约时报》对武汉封城进行了报道,1月25日,对中国宣布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进行了评论。通过对这两篇新闻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分析《纽约时报》的新闻话语是如何使用欺骗性的语言技巧,将特定的意识形态渗透在看似公平客观的语言表象之下,进而影响受众的判断。

2. 批评性话语分析

1979年,英国语言学家R. Fowler (Fowler et al, 1979)在其著作Language and Control中首次提出了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 [4],被认为是批评性话语分析这一语言研究方法的发起人之一。Fowler阐述了如何把及物性、转换和情态等具体的分析方法用在新闻语篇分析当中,并指出批评语言学的主要目标是对语篇的产生、内部机构和总体框架结构的批评分析。Fowler (1991)在《新闻中的语言》 [5] 一书中,把新闻看作社会和政治世界的产物,并从批评性语言学的角度来检视语言在调解现实中所起的重要作用。Norman Fairclough被认为是将CDA的理论运用到社会语言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1989年,随着其著作Language and Power [6] 一书的出版,批评性话语分析这一研究方法流行开来。1995年,Fairclough在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一书中,阐释了语言、权势、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Fairclough认为,意识形态普遍存在于语言之中,因此语言同时也是社会控制和权力关系得以实现的一种重要手段,并直接参与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的构成。语言使用建立在一般常识的基础上,而社会权力关系则能通过意识形态影响人们的常识形成过程 [7]。

3. 名词化

1985年,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中首次提出了语法隐喻的概念。韩礼德在该书中指出,语言是一个由音系层、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构成的三层次符号系统 [8]。词汇语法体现语义有两种方式:一致式和隐喻式。其中,一致式就是由“名词体现参与者,动词体现过程本身,形容词体现事物的特征,副词或介词体现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环境因素,连词体现逻辑意义等,使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表层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彼此相同”。相比一致式常规的表达方式,隐喻式则“打破常规,利用名词体现过程、特征的方式或改变语法结构的形式,使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表层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变得不一致” [9] 20世纪90年代后,韩礼德进一步完善语法隐喻理论,并于1994年提出了语法隐喻综合征概念,在此基础上重新将语法隐喻分为13种类别。 [10] 其中从过程(process)向实体(entity)转换,语法形式是由动词转换为名词,是最常见的一种名词化手段。在一致式中,过程由动词体现,而在隐喻式中,过程可以由名词来体现。这类名词化在语法隐喻中最常见,能实现三种功能:1) “通过重新范畴化,使原本动态的过程变为静态,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不同寻常的方式”;2) “通过动态过程名词化,利用英语名词短语可以包含若干个修饰成分的语法特点,增加名词短语的信息量,从而达到浓缩信息的目的”;3) “由于英语名词短语可不包含人称代词,该类名词化能虚化施事者,这类名词化的功能使得句子体现的意义显得更加客观” [9]。韩礼德认为,名词化是语法隐喻最重要的手段 [9]。

4. 新闻报道中的名词化话语分析实例

本文从《纽约时报》的官方网站选取2篇新冠疫情涉华报道。探究其中名词化的表达特点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意识形态。

例1:James G. Hodge Jr.,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Public Health Law and Policy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said the shutdown would almost certainly lead to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and would be patently unconstitutional in the United States. (“Scale of China’s Wuhan Shutdown Is Believed to Be Without Precedent”, January 23, 2020, The New York Times)

例2:“That’s the darker side of quarantine—its misuse as a social tool rather than its scientific use as a medical tool,” Dr. Markel said. (“Scale of China’s Wuhan Shutdown Is Believed to Be Without Precedent”, January 23, 2020, The New York Times)

译文: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公共卫生法律与政策中心主任小詹姆斯·G·霍奇(James G. Hodge Jr.)表示,封闭城市几乎一定会导致侵犯人权,这种做法在美国显然是违宪的。(纽约时报2020年1月23日《中国武汉的封城规模被认为是史无前例的》)

“这是隔离的阴暗面,——它作为一种社会工具被滥用,而不是作为医疗工具的科学用途,”马克尔博士说。(纽约时报2020年1月23日《中国武汉的封城规模被认为是史无前例的》)

2020年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全面进入战时状态。这一举措已经被事实证明是果断而英明的,并且在后来的疫情抗击中被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宁可承担巨大的经济风险,也要将疫情控制住,这体现了我们人民政府“以人为本”“生命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也展现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执政能力。然而,纽约时报在后来评价意大利“封城”措施时,称是“冒着牺牲自己经济的风险在阻止这场欧洲最严重疫情的蔓延”的伟大举措;却在评价武汉封城时,评价“几乎一定会导致侵犯人权”“违宪”“滥用社会工具”。并且通过将“侵犯人权”这一动词短语名词化为“human rights violations”,将“滥用社会工具”名词化为“its misuses as a social tool”,将原来的动态过程转变为静态,造成了一种显得很客观的假象。

例3:As some people online question the government’s response to the deadly outbreak, building a hospital in less than two weeks could serve as a symbol of Beijing’s commitment to address the outbreak head-on. (“A somber Holiday as China Reports More Deaths”, January 25, 2020, The New York Times)

译文:随着一些人在网上质疑政府对致命疫情的反应,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建造一所医院,可能成为中国政府正面应对疫情的承诺的象征。(纽约时报2020年1月25日《随着中国死亡人数的增加,这是一个阴郁的节日》)

2020年1月23日中国宣布计划在十天之内建成火神山医院,两天后,宣布在武汉火神山医院之外,十天之内再建一所雷神山医院。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的决策力、组织力、号召力、凝聚力和守护力,展现了世界第一的中国速度,堪称震撼世界的中国抗疫“奇迹”。然而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building a hospital in less than two weeks”这一名词化过程,将原来的动态过程转变为静态,隐去了动作的实施者——中国政府,并且将其致于“question”(“质疑”)这一动态过程之后,最大限度地弱化了中国政府在十天时间建造一所医院这一举措应有的震撼效果,将这一积极主动的抗疫奇迹,弱化成了为了应付质疑的消极手段。

5. 结语

西方媒体新闻话语呈现的往往是一种在客观化外衣下的主观报道,是话语操控的工具。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可以解析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论文选取《纽约时报》对武汉“封城”和对十天之内建成火神山医院两个典型新闻事件的报道。通过对其中名词化隐喻的批评性话语实例分析,可以看出,名词化语法隐喻在新闻话语中的使用,能够将撰稿人的意识形态,以一种隐蔽的方式,误导受众对事实真相的理解。通过对新闻话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能让公众意识到西方媒体“新闻网”中实现话语的操控的方式,以期对中国的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传播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基金项目

2021年外研社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项目《西方媒体新冠疫情报道中语法隐喻的批评性话语分析》(项目编号:2020082502);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性的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jyxm0413);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安徽科技学院–外教社农林英语翻译研究中心三期建设》(项目编号:2021AH0199)。

参考文献

[1] 赵可金.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美关系: 话语权的视角[J]. 美国研究, 2013(1): 46-64.
[2] 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21-23.
[3] 连少英, 米若玉. 《华尔街日报》对我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 新闻春秋, 2021(1): 40-52
[4] Fowler, R., et al. (1979) Language and Control. Routlege and Kegan Paul, London.
[5] Fowler, R. (1991)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Routledge, London & New York.
[6] Fairclough, N. (1989) Language and Power. Longman, London.
[7]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gman, London/New York.
[8] Halliday, M.A.K. (1985) An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Grammar. 1st Edition, Edward Arnold, London.
[9] 朱永生. 名词化、动词化和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38(2): 83-90.
[10] Halliday, M.A.K. (1994) An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ition, Edward Arnold,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