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中国留学生学业文化适应性研究
Study on the Academic Accultur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in South Korea
DOI: 10.12677/AP.2022.125194, PDF, HTML, XML, 下载: 380  浏览: 60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赵龙飞, 吴 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韩国学业文化适应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South Korea Academic Acculturation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为了了解在韩中国留学生的学业文化适应,通过质性研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了解和发现他们在学业文化适应中的经历。为了达成此目的,本研究对首尔的S大学里的8名在校中国留学本科生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后通过定性个案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最终分出了“两国间的教育文化差异”、“语言屏障”、“心理因素”、“人际因素”4个大的主题。通过本研究,对了解中韩教育的差异性和留学生文化学业适应的深层原因上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依据,并为今后留学生更加适应韩国的留学生活,以及制定和研发相关的对策方案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资料。
Abstract: The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cademic accultur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in South Korea, and to explore their experience in such adaptation through the approach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udents. To this end, the paper conducted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on eight overseas Chinese undergraduates at S University in Seoul, with the method of in-depth interviews for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t last,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were clarified into four major themes: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and changes, language barriers, psychological difficulties, and new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research provides a reliable frame for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Korean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fundamentals for overseas students’ adaptation to a foreign culture and academic life. Besides, it presents a good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programs to help future overseas college students in their adaptation in South Korea.
文章引用:赵龙飞, 吴真 (2022). 在韩中国留学生学业文化适应性研究. 心理学进展, 12(5), 1624-1630. https://doi.org/10.12677/AP.2022.125194

1. 引言

韩国教育开发院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国外留学生总数超过16万,与10年前相比增长了近4倍。其中接近百分之45的比例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随着中韩建交后两国相互交流的增加,地域的临近性,以及“韩流”的影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前往韩国留学。大多数的中国留学生虽然都能很好的适应韩国的学业和生活,但是有一小部分中国留学生因为各种原因经历着身心、学业和生活上的困扰。根据先前研究发现,在韩的中国留学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生活适应问题。第一,经济问题。李在明(2006)指出,63.3%的汉族、59.7%的朝鲜族留学生选择做家教、在饭店、工厂等地打工解决经济上的问题。对留学生来说,国外的工作经验虽然在理解异国文化、增强个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会因语言障碍、沟通不足、工作压力等给个人带来不良影响。第二,学业问题。Ra和Kang (2019)提出,对学校生活满意的留学生往往对完成学业抱有较大的自信心,由于中国留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所以校园生活适应对留学生的生活起着很大的影响。Baker和Siryk (1989)提到大学生的大学生活适应上大概分为学业上的适应、社会上的适应、情绪上的适应以及环境上的适应。这其中又主要以学业的成绩作为标准来评价大学生是否很好适应校园生活。作为留学生活的重心不仅仅只是使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得到充足,还有对自身留学经历的体会,在异国文化适应上的压力会影响留学生完成学业。中国留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使自己的学业受到影响,甚至最终因为成绩不好而得到学业警告,这都是对中国留学生的一个不小的冲击(Zhang & Brunton, 2007)。在韩国的大学,学业警告是指根据学校规定的最低学分标准之下得到的警告。当然每个学校的最低学分要求也不一样。一般的连续获得3次以上的学术警告的话学校会劝退。本来学业警告的作用是为了设定一个最低的成就准则,鼓励学生达到一定的成就,就算失败了,也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克服学业上的困难而对学生起到的一个积极作用。但是在韩国的大学里有很多时候学业警告被学生视为是一种惩罚(Jang, 2020)。学生们认为获得学业警告是因为自己的学习不努力才获得学业警告,所以在获得学业警告后多对自己产生否定的评价和认知。学生在获得学业警告之后对自己产生否定的情绪并对自我概念(self-concept)造成损害(Hanger et al., 2011)。对自我产生羞耻心、失败感和对自身未来和学业能力上丢失自信,一部分学生在经历长期这样的经历后从而陷入抑郁并且和周边的人产生孤立。因为获得学业警告而产生的非常强烈的自责感和挫折以及自我感念的损伤,这些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向上起不到帮助。这样下去学生会在大学生活中变得消退放弃学业从而造成了连续获得学业警告的结果(Kim, 2016)。

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而获得学业警告有多方面的原因和困难。在有关中国留学生在校园问题相关研究中,姜美玲在对教授中国留学生的老师们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出中国留学生学习中最主要的三个问题分别为课堂提问不积极、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不积极和写报告书时专业表达能力较差(姜美玲,2016)。此外,留学生在韩国留学期间一项很大的困难是语言。即因为自身的韩语实力问题导致了很多学校和社会的生活不便。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大学生,本应该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顺利完成学校的学业,但是每个得学业警告学生的背后都有自己的个人原因甚至是难言之隐。虽然在韩国各个地域尽管不同,但是在各地都存在中国留学生被学业警告的情况,但即便是这样,与中国留学生学业警告相关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并且针对中国留学生的研究多为量研究。但中国留学生不仅作为少数群体,而且还因为异国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异性使得自己心中的苦闷不能被有效的表现出来。中国留学生作为在韩国的少数特殊群体,本来就有被关注和被研究的价值。特别作为少数群体中少数群体的被学业警告的中国留学生成为更加需要被关注的对象。因为是处在被警告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加以合适的方法及时阻止,那么这部分留学生可能会放弃在韩国的学业,对自己人生的未来也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所以综合已有的研究,为了了解在韩留学生的学业文化适应情况,通过发掘学生取得学业警告的原因,结合质性研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将每个学生背后深层的原因挖出,通过和每个留学生面谈深入接触后对了解和发现中国留学生心中的秘密,韩国生活,文化适应等多方面做出一个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留学生更加适应韩国的留学生活,以及制定和研发相关的对策与方案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资料。

2. 研究方法和过程

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在韩中国获得学业警告的留学生的深层原因。质性研究的优势在于通过敏感的捕捉特定的集团或个人的态度以及意识的形成的现象,来分析得出那个构成现实的因素互相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它们实际的意义(Marshall & Rossman, 2006)。因此本研究是为了了解在韩获得学业警告的中国留学生的实际经历,通过使用定制研究中代表性的资料收集方法,即深度访谈方法。深度访谈是理解他人鲜明的经历并且从那个经历里提炼出含义的有效方法。通过经历者对自身的叙述(storytelling),研究者来认识了解当事者和对其意义进行分析(Seidman, 2009)。

2.2. 研究对象

研究参与者选定了首尔的S大学里的8名在校中国留学本科生, 其中男生6人,女生2人。为了更准确无误的了解研究对象传递的情报,本研究均采用中国语进行面谈。研究参与者通过使用母语接受面谈,可以更正确与深层次的表达出韩语表达不出的经历或体会。

2.3. 资料收集步骤,整理和分析

研究采用半开放型(Semi-Structured Interview)个别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研究者日常对在韩中国留学生学业文化适应的了解编制了访谈提纲。通过对2名中国留学生进行预访谈后确立了研究的正式访谈提纲,主要访谈提纲如下:1) 你被学业警告的原因是什么?2) 你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适应过程?先后对8名留学生进行了3次访谈,每次访谈时间为40~60分钟。在征得研究者同意的前提下,对每次访谈的内容进行了录音,并记录下可以被观察到的表情、身体动作和语调。访谈结束后,对访谈录音及时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编码、归档,构建扎根理论。本研究进行的同时遵守伦理准则,研究员对研究参与者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并且让他们知道此研究收集的资料不会用在研究以外的用途上以保障他们的隐私。在对被参与者征求同意并且在同意书上签名后再进行研究,为了保护被研究者的隐私在表现被研究者的个人信息上采用记号或假名处理。

3. 研究结果

研究参与者在学业适应生活中经历了两国间的教育文化差异,语言屏障,心理因素和人际关系问题。因此,本研究围绕着被学业警告的中国留学生经历的这4个大的问题来展开,被学业警告的中国留学生经历了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又是怎样面对这些困难,这些困难对他们有什么样的意义,对面谈的内容为中心进行深入分析。

3.1. 两国间的教育文化差异

中国留学生来到国情和文化不同的韩国来留学,要适应新的学校生活。其中中国的校园生活和行政制度有别于韩国。高中毕业后,和在中国国内上学的同学比起来,中国留学生则要经历不同的学校生活和环境制度。这其中之一就是在中国的大学中,是有分班级的,以班级为单位和组织,并且每个班级配有辅导员。而韩国的大学则是没有班级的概念。本来身为留学生的中国人在被动的环境中缺少一种归属感。有的中国留学生形成了只和中国留学生在一起活动的小集体。和韩国学生分离。这样长久下去,会使中国留学生和韩国学生的沟通隔离。而错失一些重要的情报信息。并且心中感受到孤立感。

中国的大学是分班的,这样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一个班里解决, 而且有班级组织不会感到孤独。听我国内的同学说,在中国上大学都是分班的,就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固定的班级,而且每一个班都有辅导员,这样很好,首先能有一种班级归属感,有班级组织不会感到落单。有什么问题的话也都可以在班内解决。但是韩国的大学没有班级这一个概念,只有一个系的学生。因为没有班级,认识别的同学也需要自己主动去找别人。况且感觉和韩国学生有代沟,跟韩国人接触没什么意思。平时都是中国学生是一个小集团,很少和韩国学生来往。这样本来我们系的中国学生就少,再加上和韩国人不怎么接触。有些讯息不能及时接收到,被孤立的感觉。(李明)

中国留学生在面临问题需要帮助时候,一般和拜托韩国朋友比起来更容易去找和自己相同的中国留学生,并且抱团。但中国留学生只和中国留学生在一起,和韩国学生不交流沟通的现象会对中国留学生适应韩国生活上形成障碍。

3.2. 语言屏障

由于语言的问题使部分中国留学生在听课上遇到困难,特别是课上很多专业的知识,和教授不区分对待韩国中国学生的讲课方式,都会使中国留学生在心理上受到影响从而耽误了学业。有的中国留学生面对这种情况,或是找到自己母语版教材,或是寻求同一节课的其他中国留学生帮助,甚至有时会根据课上有没有自己的同胞来选择是否继续听课。

教授上课讲的内容听不懂,特别是很多专业术语。有时候就从国内买一本中文教材对照看一下。而且教授就是对韩国人在讲,不会为了有留学生而放慢速度。如果课上只有我一个中国留学生就更焦虑,听不懂也不知道去问谁。这样会陷入恶性循环,最后放弃这门课程,但是如果有其他中国人就会很安心,压力会小很多,也有安全感,听不懂了也可以去问一下他。这样下来,每一次在试听课的时候都会看有没有其他中国人,如果没有的话,直接把这节课删除。(王佳瑶)

有些中国留学生和学习态度不好不积极学习比起来由于语言的限制不能理解学习的内容,心理感到焦虑,为此他们通过如购买母语教材等方式来弥补。另外,如果同一个课上是否有其他中国留学生也影响着此学生的心情。因为如果在听不懂课的内容或者教授的要求的时候,和用韩语问老师或者同学相比,用母语问自己国家的同胞会让中国留学生更安心舒服。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上内容的理解。中国留学生本来在对自己的专业很感兴趣的前提,想对本专业的学业做更深一步的了解的时候却由于语言问题形成了对本专业学习的更深一步了解的阻碍。使得中国留学生时间长了产生了对本专业的倦怠。

3.3. 心理因素

中国留学生从自己的祖国来到韩国留学,由一个自己很熟悉的环境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心理也因此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在自己的祖国时候从来没出现的心理疾病在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后,出现了心理的不适应。仿佛新的环境是一把钥匙,把中国留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启了。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中国留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而这些心理状态也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中国留学生的生活和学业。

大一下的时候感觉自己整个人变得很消沉,天天提不起精神,什么也不想做。后来去做了诊断,发现自己得了抑郁症。不想去上课,不想见到人。只想快点回国。后来终于等到了假期,回国后情况好了很多,人也有精神了。但是假期结束后再回到韩国人就又变得抑郁了。就这样反反复复。回国就好,在韩国期间就抑郁。这样由于自己的心理负面情绪,让自己的学习很受影响。甚至有时候连课都不去上了,就只在家里呆着。(李晓阳)

这样由于外部环境使得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而心理健康又影响着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

3.4. 人际因素

在韩中国留学生对学业的态度也和授课人有关。即喜欢某一节课并且对那节课很认真努力和那节课的教授有关。教授对留学生的态度和反映会影响到中国留学生对这个教授的印象,而中国留学生对教授的印象又会影响中国留学生对这节课的态度。

感觉有的教授故意针对中国人似的,上课听不懂的东西,有时候感觉教授故意叫我们留学生回答,本来没听太明白,教授说你没听明白吗?感觉好丢人,不在想回答教授的问题。但是有的教授就很好,对我们很关照,就算听不懂,也不会太刁难,给我们耐心做说明。让我们感觉心里很温暖,很感动。所以也会很用心的去上那个教授的课。(赵莎莎)

有时教授的一些言行在中国留学生的主观意识下认为教授是故意针对留学生,这让中国留学生产生了很难堪害羞的心理。反面,有的教授对中国留学生的特殊关照会让中国留学生的心理温暖并且对这个教授也产生好感。像这样中国留学生主观意识到与教授的关系后,这种对教授的认知会对中国留学生与教授的关系上产生直接影响。而这种中国留学生与教授的关系又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态度。从而影响了成绩的好与坏。

4. 讨论

本研究以首尔S大学的被学业警告的中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在学业过程中的经历通过质的研究进行深层次的面谈,并就这个经历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和意义进行探索。通过对中国留学生的被学业警告的原因调查后研究内容整理得出了以下结果。

第一,中国留学生来韩国留学,经历了新的文化和环境的变化。家庭环境对留学生是否能适应新的环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刘洋,郭明春,2020)。并且在这样的一个新的环境里脱离了像在中国那样父母的监管,使得他们放松起来,养成了一些非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对学业造成不好的影响。这与崔金海(2018)的研究基本一致,中国留学生与在本国的习惯比起来,来到韩国之后让他们更加沉迷于网络游戏,并且这些习惯又会对他们的学业与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中国留学生在面临一个新的不熟悉的班级文化和环境后,更容易使自己陷入孤独和苦闷,不能很好的融入新的校园文化,这样下去会让自己承受更大的压力以及更加不适应留学生活。对此,除了韩国政府和学校努力之外,中国政府和学校也需要开发早期留学适应项目。来对去他国留学的学生提前打预防针。让中国学生走出国门之前提前对所要去的国家进行早期适应,从而减少到达国外后的一些不适应性。因为每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不同,留学生在他国的适应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了解一下本国和国外各国之间的教育体制的差别和多样性的存在,并进行相互学习参考、修订,来减少各国之间留学的文化适应问题。

第二,语言上的屏障。在被学业警告的中国留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刚开始对学业还是很有积极性的想去学习,但是语言上的困难成了他们和知识间的一道鸿沟。时间久后,使得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慢慢丧失。这与Wang Guofang (2001)对外国留学生对当地语言的熟练程度对当地生活文化适应上起着很大的作用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中国留学生由于在当地语言还未成熟的情况下会用自己的母语的体系对这门外语进行情报处理,而他们的母语结构和文化差异上的障碍很多时候会影响他们对外语情报的正确掌握(Corder, 1975)。随着每一年韩国大学都加速对留学生,特别是中国留学生的扩张招生。使得中国留学生的在校比率大幅度增加。甚至有的专业中国留学生的数量超过了韩国学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韩国政府以及学校对此做出的准备有所不足(李海英,2019)。在学校里的一些政策和福利大多是基于韩国学生为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而最近随着中国留学生数量的增多。这些针对韩国学生建立的政策和设施在针对中国留学生上面有了一些不适应的地方。被学业警告的中国留学生面对新的文化环境,在语言、人际和文化适应上遇到了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又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和生活。所以作为学校,对中国留学生招生后,这些中国留学生来到了这个学校后,对这些中国留学生怎样更好的适应韩国的校园生活而开发新的政策和设施显得尤为必要。比如加大中文授课的数量,加强中韩文化交流项目,母语推送学校信息通知,韩语补习班等一系列的中国留学生适应项目和活动。

第三,中国留学生心理上的各种困难也是学业警告的一个原因。留学生在脱离了自己的家来到新的环境,出现了心理的不适应,比如文化适应压力,抑郁等心理的消沉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从而影响到了学业。中国留学生在韩国的新的文化背景的适应过程中,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都能很好地适应并且顺利的度过韩国留学生活。但是有一部分中国留学生由于面对新的环境而产生的不适应,让自己产生了文化适应压力,从而引起了抑郁。抑郁的学生和不抑郁的学生比起,会引起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和学习成绩低下等问题(Lee, 2011)。面对这些问题,在给予中国留学生学业生活帮助的同时,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探索人生的价值和学习动机。让他们了解自己,自身的心理上的各种困难和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从而增进心理健康,并在学习上增加了主动意识。学校也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得留学生了解自己之后,再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第四,中国留学生在经历各种新的人际关系上也会对自身的学业造成影响。与教授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课业的态度。这与Hong (2018)对中国留学生在和教授之间的相互交流的程度会对中国留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程有很大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上基本一致。综合来看,虽然同样获得学业警告,但每个人对学业警告的认识和态度尽不相同。对此,政府和学校需要多为被学术警告的中国留学生提供和他人的交流机会和途径,通过这些交流,使得他们和教授,韩国学生以及家人间得到一个充分的交流,从而增进相互了解,来帮助他们克服学业警告。另一方面,获得学业警告的学生中在被学业警告的中国留学生人群中,有的是连续很多次被警告的学生。但是也有刚开始获得学术警告之后,就没有再被学业警告的学生。有的中国留学生再连续获得多次学业警告后,出现了麻木甚至适应的心理,并不在为克服学业警告而努力,对这样的学生除了在学业帮助之外,还需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心理帮助,使他们重拾信心。此外,可以对刚开始进行学业警告但后来没有获得学业警告的学生进行剖析和回访,来发现这部分学生克服学业警告的原因和方法是什么,从而从中吸取经验,进行整理和积累。并制定相关项目开发。对今后预防学生被警告,以及警告后的克服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基金项目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校内人才引进科研项目《在韩中国留学生心理因素研究》(项目编号:KRKC012010)。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崔金海(2018). 在韩留学生学校及社会生活研究. 青少年福祉研究, (10), 78-89.
[2] 姜美玲(2016). 我国韩语教育本科课程设置调查研究.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32(1), 8-9+27.
[3] 李海英(2019). 在大学中对外国留学生的韩国教育. 两种语言学, (18), 13-19.
[4] 李在明(2006). 开发扩大留置外国留学生的就业联系奖学项目. 韩国教育人才资源部.
[5] 刘洋, 郭明春(2020). 父母积极教养课程及其在中国的社会和文化适应. 心理科学, 43(6), 1376-1383.
[6] Baker, R., & Siryk, B. (1989). Student Adaptation to College Questionnaire Manual. 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7] Corder, S. P. (1975). The Language of Language Learners. The Broad Issues, 59, 233-245.
[8] Hanger, M. A., Goldenson, J., Weinberg, M., Schmtz-Sciborski, A., & Monzon, R. (2011). The Bounce Back Retention Program: One-Year Follow-up Study.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Retention, 13, 205-227.
[9] Hong, J. (2018). The Effects of Student-Faculty Interaction and Supportive Campus Climate on Chinese Students’ Active Classroom Engagement. Kore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tudy, 23, 109-134.
[10] Jang, A. Y. (2020). A Qualitative Study on the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Being on and Overcoming Academic Probation. Korea Journal of Counseling, 14, 995-1013.
[11] Kim, S. J. (2016). A Narrative Inquiry into Two Asia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Studying in a Korean University. Anthropology of Education, 19, 153-183.
[12] Lee, M. (2011). The Effect of Acculturative Stress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Chinese Students in Korea. Korean Journal of Play Therapy, 14, 77-90.
[13] Marshall, C., & Rossman, G. B. (2006).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
[14] Ra, D. S., & Kang, S. H. (2019). A Study on the Cultural Adjustment Competence by Their Acculturative Stress—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Korean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17, 74-83.
[15] Seidman, I. (2009).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Research.
[16] Wang, G. F. (2001).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5, 28-45.
[17] Zhang, Z., & Brunton, M. (2007). Differences in Living and Learning: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New Zealand.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11, 1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