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曼批评理论视角下张培基《故都的秋》译文分析
An Analysis of Zhang Peiji’s Translation of Autumn in Peip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hrman’s Critical Theory
DOI: 10.12677/ML.2022.105118, PDF, HTML, XML, 下载: 397  浏览: 797 
作者: 孟德婕: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关键词: 贝尔曼翻译批评张培基《故都的秋》Behrman Translation Criticism Zhang Peiji Autumn in Peiping
摘要: 贝尔曼的翻译批评思想集中体现在《翻译批评探索:约翰•多恩》,在此书中他提出了一套翻译批评理论体系,从发表的文章数量来看,他的翻译批评理论至今也是翻译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贝尔曼提出的翻译批评路径、伦理标准和诗学标准操作性极强,丰富了翻译理论。在本文研究中,借助贝尔曼的翻译批评路径来对张培基的英译散文《故都的秋》进行分析,发现译者独特的翻译技巧完美地再现了原文风格、内容和神韵,极大程度上忠实于原文内容;也符合其所倡导的“忠实、通顺”的翻译理念。
Abstract: Behrman’s thoughts on translation criticism are embodied in the Explora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John Donne, in which he proposed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From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his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ory is still an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Behrman’s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criticism, ethical standards and poetic standards are highly operable and enrich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 analyzes Zhang Peiji’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utumn in Peiping in virtue of Behrman’s translation criticism approach, and finds that the translator’s unique translation skills perfectly reproduce the style, content and charm of the original text, and remain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content to a great extent. It also conforms to the translation concept of “faithfulness and smoothness” advocated by him.
文章引用:孟德婕. 贝尔曼批评理论视角下张培基《故都的秋》译文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5): 886-89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5118

1. 散文及《故都的秋》介绍

散文是近现代抒情文学一种重要的形式,具有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精简凝练、富有文采、节奏感等特点。张培基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序言》(一)谈到散文的特点时,强调散文不受韵律、情节、分场分幕的约束,是一种灵活轻便的、轻松自如的文体……散文表达感情最真实,最笃诚、不雕饰,不做作,因而是一种最令人感动亲切的文体。散文的形式更易于抒情,是文人情感表达的重要寄托。《故都的秋》是近现代优秀散文中写景抒情、凸显时代烙印的突出代表,也是众多学者在语言、历史等领域研究的范本,是现代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创作的一篇抒情写景散文,写于上世纪30年代国内动乱时期,1934年7月,郁达夫从南方去往北平,恰逢北平秋天,写下这篇散文。在郁达夫看来,“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因此郁达夫的散文有极强的自叙倾向,其散文风格也是坦诚自然;受中国传统文学影响,其语言又极富诗意,总是透出一股感伤抑郁之气。作者借“秋”吟故乡情、爱国情;再遇故国之秋,涌入心底的是悲凉和落寞,是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悲叹。《故都的秋》是美和情感以及映射时代的重要作品,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故都的秋》是郁达夫散文写作风格的典型代表。

本文将借助贝尔曼的翻译批评步骤、伦理和诗学标准对张培基《故都的秋》英译文本进行语言、内容情感等方面的探究。

2. 理论介绍

在《翻译批评探索:约翰·多恩》中,贝尔曼对翻译批评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部分内容作了详细阐述,涉及翻译批评的功能和目标,翻译批评过程的各个主体,批评的标注和路径等,其中以结合翻译批评路径进行译本分析最多。在此书中贝尔曼将翻译批评路径分为六个步骤,详实地展现了整个翻译批评过程,鉴于分析文本篇幅,所以笔者在此只采用前四步批评路径进行译文分析,不考虑接受性和建设性批评。

第一步,反复阅读译文。在阅读译文时要忘记原文,将译文当做译者创作的原生作品来读;再看译文在目的语中是否站得住脚,即是否具有真实性,并找出问题文域和精彩文域。

第二步,阅读原文。同样在阅读译文时要忘记译文,避免受到译文的干扰,首先,批评者要大致了解原作,找出原作文本特征,例如韵律、节奏等,这是批评前的“预分析”工作 [1]。再者,“预分析”结束后,批评者要找出具有文体和作者风格特征的代表段落来分析和解读 [1],这两个阶段构成“阅读原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寻找译者。所谓寻找译者就是在进行批评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译者的主体性,根据阐释学理论,他提出应当从译者的“翻译立场”“翻译规划”和“译者视野”中关注译者的主体性 [2],即关注译者的生平、语言使用、职业、翻译风格以及受外部客观环境影响所形成的认知等。

第四步,分析译文。对译文四种分析形式、翻译批评的文体以及评判基础做了概述,同时指出翻译批评常见的四种文体缺陷 [3]。在进行翻译批评时,要注意批评的可读性,做到具有“清晰性”、“反思性”、“发散性”和“评论性”,避免成为单纯对文本的解释 [4]。对于翻译批评的标准,贝尔曼提出采取诗学和伦理双重评判标准,避免在翻译批评的过程中过于僵硬,被框架所束缚。伦理标准是体现在文章的韵律、美感以及忠实度,即原作的尊重,贝尔曼曾说过对原作的不尊重就是对读者的不尊重;诗学性是译作要作为一部有着内在连贯性作品独立存在于目的语的文本系统中 [2],译文中对于诗学性内容的体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扩展译入语。

贝尔曼的翻译翻译批评路径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翻译文本分析重要的理论依据。

3. 译本分析

张培基先生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的序言中谈到自己与散文的渊源以及学生时代用英语写散文的学习经历,可见张培基先生具有深厚的文学和语言功底。张培基先生亦谈到译写散文的原因,一是出于消遣,二是出于对于英文和散文的喜爱,三是则为了向国外介绍中国优秀的散文作品。也为广大读者学习和学者进行译本研究提供了借鉴方向。

3.1. 阅读译文

看张培基笔下《故都的秋》时,批评者必须将原文作者郁达夫和其作品抛诸脑后,才能感受纯粹的英文作品带来的冲击,且在阅读时要兼顾文章的语言特征。在对于张培基上的英译散文评价时朱曼华写道:如果只读《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汉英对照)中的英文,你不会觉得这是译文,不会觉得这是出自一位中国人的手 [5]。张培基先生的整篇译文和谐自然流畅,富有节奏感,遣词用句十分考,注重传达原文语篇神韵、原文信息、功能和风格。译文颇赋意境美和画面感,可以说张培基先生完美遵循了其提出的“忠实、通顺”翻译理念。

在《故都的秋》英译本中,张培基笔下对北方秋天描写内在系统连贯,描绘了北方秋天的真实景象。译者深厚的语言功底让我们看到了译者笔下一幅属于故都北平意境深远的秋天画卷,整篇文章用词表达毫无生硬之感,仿佛是张培基笔下创造的北平之秋。

3.2. 阅读原文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历时代经动乱再回北平写下的一篇散文,通读整篇文章,语言自然而和谐、节奏感强、文章极富韵律感和音乐美。这里的音律美是郁达夫他所理解的音律,他在《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做过明确阐述:散文的可以指专业上的音律,也可以是大自然中所展现的音律,即符合自然界的规律。如文中“秋的味,秋的色,秋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谭柘寺的钟声”。在描写南国之秋时:“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空的颜色显得淡”,“饱(bǎo)、透(tòu)、到(dào)、慢(màn)、润(rùn)、淡(dàn)”声调相同,前后俩字押韵,节奏感强烈。郁达夫散文中像这样的句式不枚胜举,句式工整,节奏明快,文中很多表达都体现其所说的韵律。

作为描绘自然风景的散文,自然是具备美学这一特征的。文章中有段对槐树的描写:像花儿而又不像花的那一种花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受到一点点极微细及柔软的触觉。这段话的描述蕴含着诗意,行文像轻飘的白云,又如潺潺山泉,自然富有音乐美和韵律感,给读者了触觉和视觉的享受。

散文以景表情,对北平秋天描绘,作者尽力用语言展现秋天的特色和美,在写景的同时又无时无刻在表达传达对故乡的眷恋。文中“可是啊,北国的秋,却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这三个词所展现的清冷、清寂、晴朗的色彩和基调贯穿了整篇散文,也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极力表现的东西。文中所用的“清、清闲、清秋”是秋的颜色和作者心境的刻画;“细腻、悠远”写出了秋的“深沉”,“落寞、萧条、衰弱”这是秋的“悲凉”,也是作者再遇故都之秋内心对时局和命运的感叹。

3.3. 寻找译者

张培基先生在翻译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当代资深翻译家,语言大师,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他的名字已经被列入《中国翻译家词典》,在当今中国翻译界享有盛誉。自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也在为众多国内外知名杂志期刊担任英文翻译工作,为翻译界和教育界做出了杰出贡献,其取得成就离不开他对文学和翻译的极大热爱。张培基先生在生前的人物采访中也提到的自己的翻译理念:“忠实、通顺”,他对于散文的翻译要求从风格和神韵上都做到忠实原文,译文自然流畅,无雕琢的痕迹,不计较词句表达上的得失,富于表现力,无论是在词汇方面还是文章整体的美感方面都充分体现了译者的译学思想及其美学思想 [6]。张培基先生一丝不苟的译风为一直学术界所称赞,也是众多译者树立自身的典范,其翻译的散文也被集结《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出版,编著的《英汉翻译教程》等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教材。笔者分析译本《故都的秋》出自《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对于译文中所展现的翻译理念在下面译文分析中笔者将举例说明。

3.4. 译文分析

在反复阅读原文和译文后,我们可以看出译者是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忠实地展现出来,译文通顺流畅,将原文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完美展现出来;同时用词考究,简洁凝练,所采用的翻译得当,既要符合目的语的阅读习惯,又要忠实展现原作的思想内容,使得这部译作有着独立系统的语言布局。

例1: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7]

译文:In North China, however, it is particularly limpid, serene and melancholy.

这三个词也是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既是描绘客观景物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limpid”写出了北平之秋的清凉、晴朗之感;“serene”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平静和秋的清静;而“melancholy”表达出作者重返北平触景生情、对国运哀叹、内心忧伤以及悲凉的心境,三个词准确地写出了作者笔下故都秋的特色和作者的心境。

例2: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罗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向西卷了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7]

译文:A sudden gust of cool wind under the slaty sky, and raindrops will start pitter-pattering. Soon when the rain is over, the clouds begin gradually to roll towards the west and the sun comes out in the blue sky.

作者对秋雨的一段描写,写出北国秋雨的瞬时性、短暂性,写出了秋雨过后幽静、清凉和闲适的氛围。这一段译者展现出了原文中秋雨的场景以及秋雨过后的场景。此处“slaty”在英语中为“深灰色的、石板色的”,译者用词考究,已然向读者描绘出出作者笔下的灰沉阴郁的天空,符合原文语境,传递出原文的神韵,如raindrop,pitter-pattering的使用写出了秋雨降落时的声音和雨滴形态,用词准确、细致入微;Pitter-pattering是英文拟声词,对应了原文中拟声词的表达,生动再现了雨水滴落的画面,触发读者的听觉,给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保留了“头韵”,保留了原文的音韵美,读起来节奏明快。其中Idle,townsfolk,leisurely,loitering等词的使用译出了雨后街上人们清净闲适的画面。

译者在致力于传达原文内容的同时,亦注重原语和目的语的不同表达习惯。

例3: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7]

译文:As for autumn rains in the North, they also seem to differ from those in the South, being more appealing, more temperate.

此句中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时对于用词的考量,用词准确严谨,“有味”和“像样”译者在此处译为“appealing,temperate”显得更为合适,避免了生译硬译现象,既展现了北国秋雨的魅力,也符合译语读者的习惯;再如上文提到“八九分熟”,此表达是汉语的特有的表达方式,所以译者在处理译文的时候用了“80~90 percent ripe”;又如文中作者两次提到“秋味”,译者用“atmosphere”和“flavour”,是因为原文中秋味是指秋日的氛围,而“taste”仅仅指食物的味道“atmosphere”和“flavour”分别有“the feeling or mood that you have in a particular place or situation”,“an idea of what something is like”的解释,这便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了;还有译者将文中“特产”译为“characteristic”,而非汉语中字面意思在英文中的对应译“speciality,speciality product”,文章用直译的话会让目的语读者摸不着头脑。增译的使用译者突出某个情境或者想要传递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东西,使译文更加完整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例4:“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7]

译文:“Some idle townsfolk, wearing lined or unlined clothing made of thick black cloth …exchange leisurely conversation with acquaintances with a slight touch of regret at the passing of time: Oh, real nice and cool--” “Sure! Getting cooler with each autumn shower!”

译者将“微叹”处理为“regret”,凸显了原文所要表达的“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可奈何”的隐喻意义。语气词“Oh”以及“Idle,townsfolk,leisurely,nice和cool”,loitering此处译者想要表达出人们在秋雨过后舒爽闲适的心境,特别是经过炎热的酷暑之后秋雨带来的凉爽的喜悦之情。

译者最大还原了原文中的语言表现手法,译者翻译的修辞手法多样,意在忠实地还原出作者的意图和原文情境。

例5: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7]

译文:Autumn, wherever it is, 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运用拟人的修辞,在此处作者想表达真实的意思是全国的秋天都是好的,但是北平的秋天是最为特殊的,最值得作者留恋,因此译者为凸显原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情感运用拟人修辞,用了“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同时译文中也保留了原作的对比以及排比手法。

例6: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7]

译文:Southern autumn is to Northern autumn what yellow rice wine is to kaoliang wine, congee to steamed buns, perches to crabs, yellow dogs to camels.

对于出现的具有北国文化意象的词,译者亦采取音译和直译的策略保留了其文化特色。保留排比和对比手法,使得译文读起来节奏感强,朗朗上口,保留了原文的语言风格,凸显北国之秋的特色。

从以上译文分析可以看出张培基先生对于这篇散文的英译无论是美感、韵律还是原文的神韵都完美地展现出来,践行了其倡导的翻译理念;译文表达流畅,自成体系,这也符合贝尔曼提出伦理标准和诗学标准的表述。

4. 结语

贝尔曼的翻译批评路径对于分析译本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以及实践性。在分析张培基《故都的秋》英译本时,我们可以看到译者既做到努力传达原文的写作风格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亦考虑到译入语的文化,用词讲究,兼顾伦理性与诗学,是用来做翻译批评的典范文本。

参考文献

[1] Berman, A. (1995) Pour 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 John Donne. Éditions Gallimard, Paris.
[2] 胡翠娥. 绘事后素: 翻译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评安托万贝尔曼《翻译批评探索: 约翰多恩》[J]. 中国翻译, 2015(1): 63-67.
[3] 洪溪珧. 《翻译批评论: 约翰•唐》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2, 44(1): 142-147.
[4] 张蕴洁. 贝尔曼理论下《巴黎的忧郁》两个汉译本的对比评析[J]. 品位•经典, 2021(7): 58-61.
[5] 朱曼华. 中国散文翻译的新收获——喜读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J]. 中国翻译, 2000(3): 62-64.
[6] 刘喆. 从三美原则看张培基英译散文《故都的秋》[J]. 青年文学家, 2019(35): 49.
[7] 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