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南极地名命名的英国南极战略分析
British Antarctic Strategy Analysis Based on Named Antarctic Place Names
DOI: 10.12677/AMS.2022.92010, PDF, HTML, XML,  被引量 下载: 375  浏览: 1,113 
作者: 李艳雯, 郭灿文*, 杨晓彤, 邢 喆: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关键词: 南极地名英国海底地名南极战 Antarctic Place Names British Undersea Feature Names Antarctic Strategy
摘要: 地名,因具有对指称区域的地形地貌、方位距离、调查历程、历史渊源等进行概述、描写的功能,而承载了科学及社会意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别样的文化内涵。南极地名是基于对南极地理环境全面深入科学考察而进行的,是考察成果的直观体现。又因为它承载着命名国家和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因此南极地名从来都不只是客观描述地理实体语言符号,它更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各国彰显南极科学考察实力、展现南极实际存在的重要手段。英国是历史上第一批实施南极考察的国家之一,也是首先对南极领土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虽然在《南极条约》的体系框架下英国回缩了其军事力量,但并未放弃对南极的主权要求,地名命名便是其南极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英国在南极地名命名领域建立的管理机制、标准规范以及地名成果,十分值得我国借鉴参考。
Abstract: Place names have the function of summarizing and describing the topography, azimuth and distance, investigation process and historical origin of the reference area, bearing scientific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and having distinc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tarctic place names are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Antarctic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which is the intuitive embodiment of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And because it carries the mainstream values of naming countries and nations, the Antarctic place name is never only an objective descrip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entity language symbols, but also a witness of history, and an important means for countries to show the strength of Antarctic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and show the actual existence of Antarctica. Britain was one of the first countries to carry out Antarctic exploration, and also was the first country to claim Antarctic territory. Although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Antarctic Treaty, Britain has shrunk its military power, it has not given up its claim to the Antarctic territory. Place nam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the standards established by the UK in the field of Antarctic toponym, and the place name achievements are worth learning for China.
文章引用:李艳雯, 郭灿文, 杨晓彤, 邢喆. 基于南极地名命名的英国南极战略分析[J]. 海洋科学前沿, 2022, 9(2): 85-95. https://doi.org/10.12677/AMS.2022.92010

1. 引言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 [1]。地名的内涵、命名习惯反映了一个地理实体的性质,也往往揭示了其归属 [2]。自古以来,领土争端往往伴随着地名之争,地名已成为体现存在、宣示主权的重要武器 [3]。自1772年英国库克船长带领探险队进入南极海域打开了英国探索南极开拓南极的篇章。1819年英国船长威廉·史密斯乘坐双桅船到达南纬60˚以南的陆地,将其命名为新南不列颠(New South Britain),后来被称为乔治王岛。英国也成为了最早开展南极地名命名的国家之一 [4]。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中,英国第一个对南极提出了领土要求 [5]。英国也在其主张的南极领地和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命名了六千余条陆地、冰下地名。世界各国争夺海洋资源的竞争愈演愈烈,成为控制海洋、开发海洋世界形势的主要特征 [6]。英国由将视角扩展到了海底,在南大洋持续开展了海底地形调查及海底地名命名工作,形成的命名成果已被国际海底地名命分委会收录。经过多年实践,英国成立了南极地名委员会、编制了相关标准规范,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地名管理制度,其发展历程值得我国深入学习借鉴。本文将从其委员会职责、标准规范、地名成果等方面全面分析英国南极地名工作的开展情况,探寻其借助南极地名命名企图实现的国家战略。

2. 英国南极地名委员会职责与组成

1945年由于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属地调查工作的需求,英国南极地名委员会(The UK Antarctic Place-Names Committee,简称APC)成立,隶属于英外交和联邦事务部海外领土局的极地部,负责审议本国各机构提交的位于南纬60˚以南西经20˚至80˚的英属南极领地(BAT)和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SGSSI)的命名提案,并为上述两区域提供地名建议 [7],如图1所示。提案一经审议通过,将被纳入到英国南极地名词典中,可用于报告、出版物、地图、海图中。

同时,APC还负责审议本国各机构提交的位于南纬60˚以南西经80˚至150˚区域的地名提案。APC会将审议通过的地名提交至南极地名委员会(SCAR)收录,但不会将这些地名收录到英国南极地名词典中。对于位于上述区域以外的南极地名提案,APC负责与有关国家协商,寻求一致的解决方案。同时,APC还负责审议距离海岸或冰架12海里以内的海底地名提案,12海里以外的海底地名提案则由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SCUFN)负责审议。APC不审议冰山等随时间变化地理实体的地名。

Figure 1. Scope of APC responsibility

图1. APC职责范围图

APC委员由来自南极地名、科学、地理、导航、国际关系和考察等领域专家组成,这些专家分别来自英属南极领地管理政府、英国南极调查局、英国地名常设委员会、皇家地理学会剑桥大学斯科特极地研究所、英国南极遗产信托基金、英国水文局。此外,APC还有三名具有南极地名专业知识的专家和具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特设成员。APC主席由英国外交与联邦事务部海外领土局局长与SGSSI专员共同任命,副主席则由APC委员选举产生。APC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并由秘书酌情在闭会期间组织开展新提案的研究工作。

3. 英国南极地名命名与管理规则

依据其职责,APC制定了《英国南极地名命名指南》。该指南从命名目的、通名界定、专名选词、坐标选取、群组化命名等多方面指导了英国南极地名命名工作的开展 [8]。其中指南中提出南极地名命名的首要目的是确保地理实体能够清晰准确的辨认避免混淆,对重要人物、考察机构或发现国的纪念应作为次要目的。在命名中,应尽量做到“一个地物一个地名”,避免一地多名、异地同名等现象的发生,以使地名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实施南极考察的国家间交流与共享。此外,指南还对南极地名提案编制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规定,具体包括:

1) 地理实体的规模:命名的地理实体应具有一定的规模,能够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图或海图中清晰显示,在永久考察站附近,该比例尺可适当放大。

2) 人名选词:采用人名命名的,此人需在南极科研、考察等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或参与过南极相关政策制定。一般情况下,不以人物名和姓组合的名称或人名中的名命名,也不以组织机构名称或宠物名称命名。

3) 通名界定:对地理实体的通名界定应基于对地理实体的形态、构造等的严格判别和认定,界定过程中可参考APC给出了通名列表,该列表是参考英属南极领地中的地名制定的,列出了144类南极地理实体的通名。

4) 群组化命名:位于一个区域内的地理实体可以同一个主题的词语命名,便于记忆和查找。例如在南设得兰群岛,有个群组的地理实体均以19世纪的海豹捕猎者命名;又如在亚历山大岛存在着一个以音乐家命名的地理实体群组。

5) 坐标选取:在提案编制过程中,需要提供描述拟命名地理实体位置的坐标数据以及具备一定精度水平的地理实体范围信息。坐标的表示方法可参考以下两种:a) 以度、分、秒(DMS)形式表示,并在必要情况下精确到分和十进制分;b) 以十进制度表示,必要时需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4. 英国南极地名命名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地名命名就是英国对南极强化存在、建立关联、实施有效管控的重要手段。包括前文提到的新南不列颠(New South Britain),后被更名为乔治王岛。2012年为纪念伊丽莎白英女王即位60周年,英国将英属南极领地南部地区命名为“伊丽莎白女王地” [9]。此外,以本国南极探险家、科学家等更是比比皆是,单探险家恩尼斯特·沙克尔顿一人,在南乔治亚岛和英属南极领地就有250余条与其本人和其探险经历相关的命名 [10]。

截至2021年,APC共发布了英国命名南极地名6352条,包括位于英国南极领土的5313条,以及位于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的1039条 [11]。其中在英属南极领地的地名中,有5176条已被SCAR收录。这些地名最早命名于1901年 [12]。同时,SCUFN也收录了英国命名的位于南大洋的海底地名24条。下文将对这些地名进行具体分析。

4.1. 英属南极领地地名命名情况分析

英属南极领地即南极英国声索区,为南纬60˚至南极点,西经20˚至80˚围城的扇形区域。英国早在1908年时就已对该领地宣称主权。尽管在《南极条约》英国将其军事力量撤离到南纬 60˚以外,但是英国仍然没有放弃对该区域的领土要求 [13]。该区域是英国实施南极战略的必争之地,也是英国南极利益实现的根据地。在英国外交部发布的《英属南极领地战略文件 2009—2013》中,保障英属南极领地的安全是其首要目标 [5]。特别是在智利、阿根廷也对该区域提出主权要求的背景下,英国政府无论在哪一个历史阶段,始终把南极领地安全摆在南极国家政策的首位,足以见得该区域对英国南极占领实施的重要意义 [14] [15]。英国的南极地名成果也恰好见证了这一点,截至2021年,APC共发布位于英属南极领地的陆地、冰架和冰下地名5313条,如图2所示。依据地理位置,各区域地名数量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英国在南极半岛命名的地名数量占据全部英属南极领地的46%。根据南极地名命名规则,所有地名命名均需基于现场调查完成的。因此从地名数量上可以看出,英国对南极半岛及周边群岛、岛屿已经开展了全面且持续的调查,对该区域的地理状况具有全面的认知。如图3所示,从命名时间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之前为英国在英属南极领地命名的高峰时期,1960年及以前命名数量总计2578条,占全部命名数量的48.5%,但就1953年一年,就命名了南极地名802条。20世纪60~80年代为命名的进阶阶段,这二十年中虽命名数量不及之前,但每年基本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水平。1980年之后至今为命名的稳定期,这段时间大型、显著的地理实体已经被命名,主要工作从大规模命名转向对已命名地理实体的审核、订正和数据完善,并对调查难度大、不易发现的中小型地理实体进行补充命名。因此,这段时间,特别是2000年后,新地名增长数量明显放缓,许多年份出现了个位数的增长。

通过表2可以看出,在SCAR地名词典中,在该区域共收录地名17,675条,其中英国命名5151条,占比达到了29%,数量上位居该区域各国命名之首。值得注意的是英国、阿根廷、智利均对该区域提出过主权要求,从地名数量上也可看出,该区域为这三个国家的重点关注区,且三国都已在该区域进行过大范围的地理调查。

Figure 2. Place names distribution in British Antarctic territories

图2. 英国南极领地地名分布图

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place names in British Antarctic territories

表1. 英属南极领地地名分布统计表

Figure 3. Statistical chart of the naming years of place names in the British Antarctic territories

图3. 英属南极领地地名命名时间统计图

Table 2. The SCAR includes the number of countries named in the British Antarctic territories

表2. SCAR收录英属南极领地各国命名数量

4.2. 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地名命名情况分析

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是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的附属岛屿,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扼大西洋和太平洋航道要冲,在巴拿马运河凿通之前,麦哲伦海峡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主要海上通道,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雄踞该海峡以东大西洋口岸的咽喉之地,是过往麦哲伦海峡或绕合恩角的船只的必经之地,当时被成为南大西洋通向太平洋的“钥匙”。即使在巴拿马运河开凿之后,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仍不失为一个险要之地。同时,它地处南大西洋和南极洲之间的水域,也是南极科学考察的前哨阵地和理想的后方物资补给站。一直以来英国与阿根廷都曾对其提出主权要求,标志性事件便是1982年发生的著名的马岛战争。虽然近年来英阿两国均保持了克制的态度,但两国均对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保持着高度的关注。英国建立了专门机构对其进行管理 [16],并在南乔治亚岛上建设了鸟岛站和爱德华王角站两个考察站。APC也设置专门部门管理其地名数据。截至2021年,APC共发布位于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的地名共计1039条。从图4地名分布上看,主要分布于南乔治亚岛的全部陆地区域,面积3756 km2的岛屿上分布着894条地名,特别是在东部及北部两个考察站周边,地名分布的密集程度超过了南极大陆。南桑威奇群岛位于南乔治亚岛的东南,由呈弧形分布的大大小小26个岛屿,总面积共计254.82 km2 [17]。APC发布南桑威奇群岛地名共计145条,其中主要岛屿的地名命名情况如表3所示。从图5命名时间上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之前,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地名命名数量占据该区域总命名数量的64%,历史地名在该区域占据主导地位。

Figure 4. Place names distribution in South Georgia Island and South Sandwich Islands

图4. 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地名分布图

Table 3. Statistical table of the names in South Georgia Island and South Sandwich Islands

表3. 南桑威奇群岛主要岛屿地名命名情况统计表

Figure 5. Statistical chart of the naming years of place names in South Georgia Island and South Sandwich Islands

图5. 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地名命名时间统计图

4.3. 南大洋海底地名命名情况分析

随着海洋地位的提高和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调查与开发能力持续增强,对海底新发现的海岭、海沟、海山等海底地理实体的命名成为海洋调查的重要工作,这些命名是大洋水深制图中必不可少的地理要素 [18]。海底地名虽然不涉及海洋权益,但带有本国特色的海底地名可以制造出地名与命名国存在紧密关联的印象,在国际事务中争取主动。进入21世纪,世界各海洋大国都非常重视海底资源的开发,海洋科学研究、勘探开发、海域争夺逐步进入活跃期。因此,海底地名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海底地名工作范畴进一步扩展,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9]。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SCUFN)主管审议全球公海海域的海底地名提案,并将通过的海底地名收录至数据库中 [20]。截至目前,SCUFN共收录位于南纬60以南的海底地名251条,其中英国命名地名24条。这些海底地名中除7条为2010年以后命名外,其余均为历史地名。其空间分布和专名内容如图6表4所示。从专名选词方面看,英国在对南大洋海底地理实体进行命名时,以英国的南极探险家科学家命名是重要的命名思路。分析其初衷,借助地名来展示英国在探索南极、认识南极历史上的重要贡献的目的不言而喻。从命名时间上看,英国已通过的海底地名中,17条为2010年之前收录的历史地名,占全部南极历史地名的8%,这与英国南极调查历史大国的地位相符。同时,2010年以后,英国也持续开展南大洋海底地名研究,并分别于2012、2014和2020年向SCUFN提交南大洋海底地名提案。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英国提交了12条位于南桑威奇群岛附近的海底地名提案,有10条获得通过。提案数量可与南大洋海底地名第一大国新西兰比肩,足以显示出英国在该海域的调查之深入、数据覆盖之广泛。

Figure 6. Distribution map of undersea feature names named by UK in the South Ocean

图6. 英国命名南大洋海底地名分布图

Table 4. The theme statistical table of undersea feature names in the South Ocean

表4. 英国南大洋海底地名专名选词主题

5. 英国南极地名命名与其南极发展战略的关系分析

在南极的早期历史中,英国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涌现出了像詹姆斯·库克、爱德华·布兰斯菲尔德、詹姆斯·威德尔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南极探险家、科学家。英国也是第一个宣称对南极拥有主权的国家。虽然在《南极条约》生效之后,各国的南极主权和领土要求问题都暂时被搁置起来,但英国政府在南极条约体系的框架下努力实现英国在南极的国家利益,从提升南极科研实力、稳固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地位做出了探索和努力,有效地捍卫了英国在南极合理的国家利益。在英国南极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地名命名作为彰显科研实力、体现实际存在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受到英国政府及科研调查组织重视。

从制度建设方面,英国通过成立南极地名委员会、颁布命名制度和标准规范、积极向SCAR、SCUFN提交地名提案等一系列操作,不断将英国的南极地名命名工作向正规化、标准化、广泛化的方向发展。

从地名成果方面,截至2021年SCAR收录地名中英国命名的占据了13%,地位仅次于美国,排行第二。SCUFN收录的位于南纬60˚以南的海底地名中命名国有据可考的195条中,英国占据24条,数量仅次于德国。

从命名体系方面,无论是南极陆地、冰下还是南大洋海底地名,英国地名的专名选词主要遵循下列三大体系:1) 南极探险家、科学家等从事极地研究的工作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詹姆斯·库克,仅以库克命名的就有库克冰川、库克海峡、库克山、库克湾四个,由库克本人以其他探险家的命名的有福斯特斯水道、克拉克礁岛、罗金厄姆湾、蒙塔古岛、乔治角、文迪凯申岛等。2) 由英国主张的邻近岛礁名称命名,例如南桑威奇断裂带名称来自临近的南桑威奇群岛,该群岛一直被英国视为其在大西洋南部的海外属地。3) 以英国君主等命名,最著名的当属北起罗尼与菲尔切纳冰架、东邻接卓宁莫德地、西至位于星座水道、南极点与劳斯特福德冰川之间的地区命名为“伊丽莎白女王领地”,以纪念英女王即位60周年。此外还有伊丽莎白公主地、公主皇家山脉、乔治王岛等。

可以看出,英国在南极地名命名方面已开展了长期系统的工作,并始终致力于将地名作为文化载体宣传英国南极成就、南极战略。通过地名命名,不仅强化了其与南极的存在,还向南极及全世界贡献了有目共睹的地名成果。如今,各国科学家都使用英国命名的南极地名布设考察路线、编绘图件、编写科技论文等。英国的南极地名工作稳固了其南极科学考察强国的地位,也为其实现南极利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 英国南极地名命名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传统国际法上关于国家领土取得与变更的方法主要有先占、时效、添附、割让和征服五种。地名命名本质上是一项科学工作,并非领土取得的方式。然而在当今社会,地名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符号,而反映了民族认同、意识形态、政治立场、领土主权等深层内涵。地名命名也是建立地理实体与命名国紧密联系,增强实质性存在,实施有效管控的重要手段。在《南极条约》主权冻结的大背景下,提升南极科研实力、稳固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地位等成了各国新的关注方向,以地名命名为抓手的南极“圈地”成为了新一轮南极争夺战的焦点。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各国的南极领地安全,实现南极利益最大化。

目前,我国仅359条南极陆地和冰下地名被SCAR收录,3条南大洋海底地名被SCUFN收录。尚未建立起针对南极的地名命名体系和相关标准规范,无论是在地名成果上还是制度建设上都与英国等南极强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以此为鉴,为了尽快落实我国极地安全战略、强化我国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亟需尽快开展南极地名命名工作,建立健全我国南极的地名命名方针政策,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南极地名成果,向世界展示我国科学调查硬实力以及社会文化软实力。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地理学》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地名条[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
[2] 任建兰, 公平. 浅析地名的地域性[J]. 世界地理研究, 2011, 20(3): 163-170.
[3] 侯毅. 从地名演变看中国在南海诸岛的主权[J]. 中国边疆学, 2016(2): 260-270.
[4] 中国地名研究所. 外国南极地名管理概览[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6.
[5] 鲍文涵. 英国的南极参与: 过程、目标与战略[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6, 3(2): 70-84.
[6] 彭飞, 富宁宁, 张琦琦, 刘天宝, 杨鑫. 海洋地缘环境系统构建及其脆弱性解析[J]. 世界地理研究, 2019, 28(2): 133-140.
[7] 中国地名研究所. 南极科学考察国家地名管理辑要[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9.
[8] Antarctic Place-Names Committee (n.d.) Guidelines for New Name Proposals.
https://apc.antarctica.ac.uk/proposals/proposal-guidelines/
[9] 李任远. 英国南极“伊丽莎白女王领地”主权合法性研究[J]. 国际论坛, 2013, 15(3): 26-31.
[10] 中国地名研究所. 南极探险及其地名[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
[11] Antarctic Place-Names Committee (n.d.) The UK Antarctic Place-Names Gazetteer.
https://apc.antarctica.ac.uk/gazetteers/go-to-gazetteers/
[12]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Antarctic Research (n.d.) The SCAR Composite Gazetteer of Antarctica.
https://data.aad.gov.au/aadc/gaz/scar/
[13] 吴慧, 张欣波. 论“南极条约地区”的地域范围[J]. 国际法研究. 2021(4): 3-19.
[14] 郭培清. 阿根廷、智利与南极洲[J]. 海洋世界, 2007(6): 74-80.
[15] 刘明. 阿根廷的南极政策探究[J]. 拉丁美洲研究, 2015, 37(1): 41-47.
[16] 刘明. 英国与阿根廷的南极关系考察(1942-1961) [J]. 外国问题研究, 2014(1): 32-39.
[17] 申艳, 吴立宗. 南桑威奇群岛[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2019, 3(3): 97-98, 303-304.
[18] 李四海, 邢喆, 樊妙, 李艳雯. 海底地名命名理论与技术方法[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5.
[19] 李四海, 邢喆, 樊妙, 刘志杰. 海底地理实体命名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海洋通报, 2012, 5(3): 594-600.
[20] 李四海, 李艳雯, 樊妙, 邢喆, 张艳杰. 基于海底地貌分类的海底地名通名分类体系研究[J]. 海洋通报, 2013, 32(2): 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