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违纪行为案例分析与教育方式初探——首考前的“杀鸡儆猴”案例分析
Case Analysis and Educational Method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Violation of Discipline—Case Analysis of “Setting an Example to Others” before the First Examination
DOI: 10.12677/AE.2022.125268, PDF, HTML, XML, 下载: 202  浏览: 439 
作者: 李紫怡:绍兴文理学院,浙江 绍兴
关键词: 违纪行为教育方式以生为本Violation of Discipline Educational Methods Life Oriented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我国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更加重视,而近年来中学生违纪私藏手机现象频繁发生,教师的教育手段因在过去简单粗暴而在社会上热议不断。面对中学生私藏手机的违纪行为,该如何挖掘其中原因,并做出合适且有效的教育方式是本文所探究的问题。本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对家长、学生、教师三个方面进行教育方式探索,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来解决中学生手机管理问题,以最终实现高素质育人的教育管理方式。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hina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the phenomen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llegal possession of mobile phones has occurred frequently, and the educational means of teachers have been hotly discussed in the society because of their simplicity and rudeness in the past. Facing the violation of disciplin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rivate possession of mobile phones, how to explore the reasons and make appropriate and effective education methods is the problem explored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analyzes typical cases, explores the educational methods of parents,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adheres to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concept of “student-center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obile phone managemen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o as to finally realize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mode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
文章引用:李紫怡. 中学生违纪行为案例分析与教育方式初探——首考前的“杀鸡儆猴”案例分析[J]. 教育进展, 2022, 12(5): 1736-174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5268

1. 案例背景简介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 [1],中学教育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育部也就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赋予了学校在学生手机管理工作上的合法权 [1]。在课标的不断更新之下,中学学校的教学理念也要不断地提升,让学生遵循学校以及社会相关规定,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做到正确、有效的规范,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如今,中学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很容易被误导而产生违纪行为,并且很难加以改正。本文将针对“首考前的‘杀鸡儆猴’”这一案例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学生违纪行为——在学校中私自携带手机的产生原因,并探索初中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教育,避免中学生违纪行为的产生。

2. 案例过程叙述

该学校是全寄宿制高中,允许学生带手机到学校但禁止将手机带入班级和寝室,学生会在当天将手机上交给班主任,若违规会受到严格的纪律处分。而在浙江省首考前的半个月,该班级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小伟,却被发现私藏手机。班主任先和小伟的家长进行沟通,家长反映小伟在家中难以沟通,经常闹脾气,希望班主任能更加严格的管理,并且同意了砸手机的解决方式,班主任也请家长在之后小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得到家长的同意之后,班主任回到班级中,当众严厉批评了小伟,并让小伟自己用锤子把手机砸碎了,这个举动震慑到了班级的同学,但小伟内心似乎不服气,班主任就安排了一位同学密切关注小伟的举动,有异样能够及时帮助。过了几天后,班主任约见小伟到心理辅导室,让小伟与班主任敞开心扉,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袒露为什么会做私藏手机这一违纪行为的原因,小伟担心自己下降的学习成绩,也担心父亲会因为自己而影响到他的工作,而会变得更加忙碌等种种原因。从而班主任在一定方面开导、引导并激励学生,使得小伟解开心结,在首考前的日子里重新振作,努力学习,回归成为那个阳光上进的小伟。

3. 案例分析

3.1. 班主任行为分析

在本案例当中,班主任让小伟当众把自己的手机用锤子砸碎,并进行严厉批评行为,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方式过于粗暴,在一定程度上不可取。也许砸手机是最快能够震慑到学生,能够最快速地让学生意识到私藏手机的重要性,但是,这样的行为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1) 对学生心理造成影响

将手机一砸了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手机的依赖问题。就如案例中描述到,小伟砸完手机后脸上的表情依旧是一脸不服气,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带手机的错误所在。通过暴力的手段砸手机只能让学生更加叛逆,甚至会痛恨教师为什么要把他的手机砸掉,最后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受到影响,让学生惧怕的同时留下了心理阴影,对教师、对学校产生厌恶的心理。学生可以无知,但教育却不能愚蠢 [2]。在任何的学校教育以及学校管理中,都不可以采取过于简单粗暴的方式,尽管粗暴的教育方式能够实现一时的成效,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难以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让学生自己将手机砸碎,甚至会让学生意识到暴力的“实用性”,在之后的生活中将暴力加以利用,这将是极为可怕的事情。管理学生私藏手机的违纪行为,不是用简单的“砸手机”就可以实现的,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一定的恒心来参与其中,同时还要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

2) 对私人财产的侵害

让学生将手机砸掉虽然借了学生的手,也经过了家长的同意,但依旧是班主任向学生要求的,是对学生私人财产的侵害。虽然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有明确,学校对学生的手机有一定的管理权力,提供了一定的合法身份,但并未明确说明教师可以砸,或者指使学生砸手机。案例中班主任指使砸手机的行为,即使有合法的管理权,学校、教师必然会遭受管理困境,无法取得管理的实际效果 [1]。而如何有效地使用该权利,就是作为学校、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而不是通过蛮横地砸手机来解决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采用合法并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实行相应的管理规定,积极地管理学生。

3.2. 私藏手机违纪行为的正确教育方式

案例中砸手机式教育偏离了教育的初衷 [3]。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过于粗暴的解决方式只会反其道而行之,无法正确地解决学生存在的根本问题,而如何处理学生私藏手机的违纪行为正是我们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1) 与家长做好合理的沟通交流

发现学生私藏手机这一违纪行为时,首先,教师要保持沉着冷静,行为、语言等不能过于偏激。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将学生的违纪行为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处理,了解具体发生情况,能够快速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无论是身体和是心理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心思较为敏感,非常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因此会产生一系列的违纪行为来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注意。

案例中学生私藏手机,教师应先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发生违纪事件的第一时间,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情况以及其他具体信息 [4],再细细探讨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教师要意识到,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些违纪行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因此,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所犯的错误,发挥良好的师德师风,进而采用合理的、科学有效的交流和指导方式来与家长叙述“私藏手机”这一事件,了解相关情况,知晓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私藏手机,不能一味的通知家长会如何处理此次事件。有效的家校沟通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从而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避免学生私藏手机这一违纪行为。

2) 给学生引导正确的思想认识

在家长方面了解到学生为何私藏手机的原因之后,也不能盖棺定论,家长和学生的角度是不同的,每一方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因此要与学生再做进一步的了解,两者结合才能清楚整个事件的原委。在沟通过程中,教师要遵守“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5]。

第一,中学生的自尊心、叛逆心理强,自己犯违纪行为后内心会存在一定的负担,首先要让学生先冷静下来,学会进行自我反思,接着教师在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与学生的地位,要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层面上,营造互相尊重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充分发挥耐心和恒心来倾听学生的声音,而不是用质问、命令的语气来审问学生。第二,与学生沟通时,也要把握好分寸,树立起作为教师的威信,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要与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并为之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将温暖与教育共存,让学生相信教师,深刻意识到教师能够帮助他,给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认识,从而知晓自己的错误所在,并诚恳地改正,从根本上解决本次学生违纪行为发生的问题且避免再次发生。第三,教师可以与违纪学生约法三章,为学生的问题出谋划策,针对他现如今的状况给予正确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从消极的状态中跳出来,投入到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状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全学生人格。

3) 给班级予以及时的警示教育

班级管理是中学生教育中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只能对学生产生较短时间的影响,若班级内有一位同学发生违纪行为,教师就算要“杀鸡儆猴”也要把握好分寸,需要充分保护违纪学生的自尊心,再进一步对班级学生予以适当的警告。若发生学生私藏手机违纪行为时,教师若只是草草了之,会让其他同学认为,违纪不过是一件小事,之后可能会效仿之。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始终要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的主动性,再给班级予以恰当的警示教育,才能更加有效避免违纪行为的发生。

案例中私藏手机的违纪行为违反了该学校的相关规定,面对学生的不良违纪行为,教师必须做出严厉的批评,但要处理妥当,否则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导致之后违纪行为的频繁发生。因此,班主任在班级中进行警示时,要注意教育方法,先与班级学生共同探讨本件事情的错误所在,再师生一起评述并共同找到解决方法,让学生意识到违纪的严重影响,将学生的违纪行为转变为一项积极事件,防止违纪学生自尊心收到伤害,保护学生心理健康,可以高效率地警示学生、帮助学生。在警示过程中可以采用“先扬后抑”的教育管理办法,鼓励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表扬学生的认错态度以及诚恳的改正行为,引导学生们自主发现错误所在,才能让学生们真正认同该违纪行为的处理办法,懂得遵守学校规定的重要性。

4. 案例感悟

面对违纪学生的教育方式需要慎之又慎,绝不可简单粗暴地解决。我们意识到教师这一职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充分发挥师德师风,将教育活动作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教育焕发生命光彩的事业,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无论是怎样的学生,他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也一定有值得夸奖的地方,教师应学会原谅学生的错误,以生为本,学会倾听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注重学生的心理沟通,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家校结合,教师和学生还可以相互约定,从而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构建良好的班级班风。教师将管理和疏导相结合,帮助违纪学生走向正途,让教育变得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卢立涛, 韩会双. 教育治理视角下学校落实“手机禁令”的挑战与路径[J]. 中国民族教育, 2021(4): 54-56.
https://doi.org/10.16855/j.cnki.zgmzjy.2021.04.029
[2] 黄雪莹. “我是为了你好”: 别让“砸手机”成为学生多余的恐慌[J]. 求学, 2017(47): 9-10.
[3] 佚名. 让学生砸手机是教育还是暴力[J]. 万象, 2019(Z2): 24-25.
[4] 黄志鹏. 中职班主任和家长合力应对学生违纪行为的沟通策略[J]. 现代职业教育, 2021(44): 52-53.
[5] 张全礼. “以生为本”理念下职高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策略研究[J]. 试题与研究, 2018(3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