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水平提升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Improvement Methods for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摘要: 本文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通过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树立国际化发展理念、打造国际化师资力量、构建标准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提升地方高校国际交往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应用型地方高校国际化水平提升新路径,以期为相关高校推进本校国际化建设提供参考。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is paper makes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existed dur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With the expectation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of relevant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rovides internationalization methods from four aspects listed as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building an international faculty, developing standardized international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apacity of local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暴琰琰, 张敏, 刘淑珍. “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水平提升路径研究[J]. 教育进展, 2022, 12(6): 1825-182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6279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稳步进入现代化、信息化的新时代,为推动新时代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我国最高领导人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2016年,教育部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一文里,呼吁应建立“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服务和文化理解 [1]。几年来,高等教育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体现在人才培养与智力输出方面。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给予了重要的支撑力量。“一带一路”的提出,为高等院校推进国际化建设进程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实施,又对高等院校的国际化水平提出了新的需求,对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提出了新的变化。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地方应用型高校国际化水平,助力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下应首要研究的课题。

2. 研究意义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本校特色,及时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在享受“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机遇的同时,反哺“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当下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方向和新要求,充分发挥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培养大批专业本领强、综合素质高、掌握良好外语能力且熟悉当地制度的,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知识和国际经验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切实发挥作用。

国内外学者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院校国际化水平的提升路径做过一些研究。根据辛越优、阚阅的观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社会根基,也将联通沿线国家的民心 [2],指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系。学者刘筱,雷继红认为,“一带一路” 建设的深入推进,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了良好契机,能够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同时,也为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提供推动力量 [3],点明了“一带一路”倡议为地方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些研究为当前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新思路,但是目前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路径的研究数量还不够多,有待进一步深化探索。

3.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建设中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国际化发展理念不够明晰、国际化师资力量不足、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优化、以及地方高校国际交往能力不足四个方面,分析提出当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国际化发展理念不够明晰

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有的高校成立了国际化教育机构或合作平台,但是学校整体层面上对于国际化的认识深度却有所不足,或简单地认为国际化是在原有培养方案中穿插些国际化课程;或是浅显地认为师生的“走出去”,外教、留学生的“引进来”即是学校国际化水平的体现,对于国际化的认知停留在表面,从学生、到教师、再到学院,未明晰国际化发展理念,大多认为国际化只是学校相关部门的任务,欠缺国际化意识和国际视野,缺少对于学校国际化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3.2. 国际化师资力量不足

要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培育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就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师资的国际化水平是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4]。如果学校的师资国际化水平较低,拥有海外学位或海外访学交流经历的教师较少,能够接触到其他国内外高校教育体系的力量较弱,那么学校的国际化建设进程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也将更加艰难。

3.3.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优化

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目标,国际化人才是关键,尤其是掌握熟练的外语,专业知识实、综合本领强,能与相关沿线国家进行沟通、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很多高校仅仅是建立了相关的国际化平台或机构,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却有所缺乏。如何构建既能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又能与国际社会接轨,符合当下国际化发展进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是应用型地方高校在国际化建设进程中应当思考的问题。

3.4. 地方高校国际交往能力不够

对于地方型本科高校,因学校定位各不相同,故发展战略和规划重点也不同,有的强调产教融合,注重校企合作,有的偏重服务地方,或是强调教育国际化,交往渠道和平台多限于国内,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沟通、往来与合作则十分欠缺。既不能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向外输出,又缺乏对国外市场的调研和对创新做法的及时引进。通过提高地方高校的国际交往能力、实现资源共享、办学模式等的对比与提升,对提升国际化水平至关重要。

4.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水平提升路径

要建设符合一带一路人才培养需求的国际化应用型高校,应从高校的四个层级来进行努力,分别是国际化发展理念、国际化师资力量、标准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和国际交往能力。从根本到应用,逐步构建和提升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国际化水平。

4.1. 树立国际化发展理念

应用型地方高校应加快观念转变,从上至下统一思想,提高对学校国际化建设的重视度,全面、全方位树立国际化发展理念,将学校的国际化建设纳入本校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依托应用型特色,融合国际化特征,借鉴学习国内外突出的高等教育经验做法,制定本校特色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多部门联动配合,有效、有序为本校的国际化建设进程献策出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使应用型本科高校真正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智力储备和人才输出库。

4.2. 打造国际化师资力量

师资的国际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国际化人才的输出质量。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赖于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丰富的、具备国际化思维和全球化视野的教师指导。

首先,加强引入师资的国际化水平。学校应制定激励政策,积极引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优秀海归人才来校工作,并做好留学归国人才的本土化工作,让这些人才可以尽快适应本土环境,带来更多国际化的经验和教训;鼓励在职教师向外进行学位深造和访学工作,更多地亲身了解、参与国际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聘请优质外籍教授来校讲学,将与国际接轨的专业知识传授给本校学生,从教师、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等三方面多管齐下,多方位拓宽学生的全球化视野。

其次,重视校内师资的培训。学校可组织不同方式和形式的培训,一方面,促进一线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辅导员老师的国际化思维与理念的提升,如学校可定期组织召开一线教师国际化教育水平提升培训系列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国际教育专家作讲座、分享创新的国际教育做法,或组织相关主题校内研讨会,共同探讨研究富有成效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另一方面,可引导公共课英语教师融合专业课程思维,结合应用型人才特点,向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方向转变,为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助力,同时,于课程大纲、教学设计及具体课堂教学中,穿插可拓宽学生视野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不同的文化现象和本质,明晰其相似与对比,以更加辩证的视角看待国际世界。

再次,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鼓励教师们和教学管理人员们“走出去”,学习国内优秀院校的国际化实践以及国外院校高质量课堂教学与管理模式,就需要学校在经费上予以充分的支持。例如分批选派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其他不同形式的出国交流活动,订阅国际化期刊,让自身更了解世界;为教师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他们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传播观点,让世界更了解自身,提升国际化素质;邀请世界著名学者或有充足国际化经验的研究者来校进行讲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更开阔的学术视野,这些都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

4.3. 构建标准的国际化课程体系

“一带一路”的发展与推进,需要更多具备扎实专业技术和良好外语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重点在于“应用”,作为应用型人才输出的大本营,要迎合走向国际化的发展需求,课程体系也要随之改革 [5]。

首先,学校应依据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和对于人才需求的最新变化,打造适合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的新的学科方向、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其次,二级学院应从学生所学专业角度出发,找寻适合本专业学生国际化发展的项目、比赛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再次,在日常教学中,教学管理部门应督促任课教师对标优化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课程大纲,重塑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活动与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实践能力;此外,强化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应用型”人才的输出,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沟通之外,更应该注重学生们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增强其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在拓宽学生全球化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引导学生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现象的辩证思考和认识,成为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中国未来的创造者。

4.4. 提升地方高校国际交往能力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结合现阶段国家的整体战略规划和发展需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沟通和往来,主动探索合作的可能性 [6]。一方面,学校可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具备本土特征的个性化教育活动、开设人文交流项目、联合培养学生、进行学分互换与认证,进行线上连线教学互动等,将本校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专业课程推出去,同时吸收学习对方院校的创新做法;另一方面,学校应及时了解国内外企业对于人才的最新需求,创新合作机制,开展校企合作,不仅仅局限于国内企业,更应积极探索与国外企业共同合作的机会,实现本校应用型人才的输出。

5. 结语

在当下环境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利用好“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机遇,对标本校实际,结合自身特点,分析本校国际化建设进程中的缺点与不足,积极探索国际化建设的新路径。笔者从国际化发展理念不够明晰、国际化师资力量不足、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优化,以及地方高校国际交往能力不够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当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从树立国际化发展理念、打造国际化师资力量、构建标准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和提升地方高校国际交往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国际化水平提升路径,旨在为相关高校推进国际化建设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

1) 项目编号:2021NGGJA05

项目来源:2021年度宁波工程学院 高校研究所/高教研究课题

项目名称:“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水平提升路径研究——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

2) 项目编号:2021YZD012

项目来源:2020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项目名称:“互联网 + 教学”背景下三闭环循证教学模式在国际专业认证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于倩倩. 试论“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 5(3): 7-9.
[2] 辛越优, 阚阅.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高等教育合作: 国家图像与推进战略[J]. 高等教育研究, 2018, 39(5): 101-109.
[3] 刘筱, 雷继红. “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合作发展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19, 41(12): 12-21.
[4] 任宪龙. “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探索[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3): 57-60.
[5] 王涛, 刘家琪, 陈嫔荣. 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现状综述[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 5(9): 133-136.
[6] 张莉莉, 卢青. “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院校国际化水平提升路径研究——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 40(11): 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