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诞生于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指导着当时将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消灭资产阶级旧社会和建立无阶级、无私有制的新社会作为斗争目的和任务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治纲领。《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为人类解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体现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宣言》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指南,它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基于此,在了解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形成理路,明确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的前提下,探析《宣言》作为第一个无产阶级行动纲领中的无产阶级斗争理论,有利于进一步探究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意义。
2. 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形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孕育了无产阶级,为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作为产业革命的产物登上了政治舞台。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使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严重,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由此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逐渐扩大;随着阶级斗争的逐渐深入,无产阶级的理论也逐渐完善,最终形成了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2.1. 社会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创造出一个新世界,但与此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掘墓人即无产阶级。” [1] 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再到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逐渐显现,这一过程催生了无产阶级,也预示着资本主义终将被革命的命运,而无产阶级反对压迫的解放斗争终将会胜利的光明前景。追溯到15世纪西欧国家在经济、科技、宗教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和作用下,欧洲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随着地理大发现促使东西方文化和贸易交往越来越频繁,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资本原始积累完成。17世纪至19世纪,英法美等殖民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人类社会进入到了资本主义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原有的生产方式改变,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使得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然而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是固有的矛盾,无法化解也无法回避。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没有底线,一方面用剥削所得提高技术,另一方面减少对工人的需求,工人阶级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基本生存条件都难以为继,由此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加深。
2.2. 群众基础: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
作为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产物,“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工人阶级” [2]。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家的压榨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桎梏之下,机器生产使工人成为机器附庸,没有技术和财产的工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沦为资本家获取利润的工具,工人阶级饱受资本主义残酷无情地剥削。18世纪70至80年代,英国出现工人破坏机器的运动,成为工人反抗资本压迫的开端。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人开始组织工会罢工,体现出工人阶级具有了政治斗争意识。从19世纪30年代起,工人阶级逐渐开始了政治斗争,法国里昂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就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前身”。于是,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剥削、争取自身的解放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工人阶级队伍随之壮大,并逐步形成具有利益代表色彩的政党组织,无产阶级政党应运而生。曾经的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压迫的运动仅仅在经济领域,政治立场仍然在资产阶级的枷锁下。有压迫就有反抗,自此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自我解放而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残酷压迫造就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团结起来拿起了“政党组织”武器,拧成一股绳开始在政治领域进行解放斗争。恩格斯曾指出工人阶级要团结一致建立代表自己利益的阶级也就是无产阶级,因此无产阶级被唤醒进行自我解放的斗争,且队伍不断壮大。
2.3. 理论基础:阶级斗争理论的深入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开创者,他们对政党思想的初步看法最早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初。恩格斯通过考察英国工人运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后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提出了工人运动必须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强调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唯一可能的出路”。马克思继恩格斯之后在思考无产阶级解放问题时,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概括为“异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研究就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根源是资产者生产资料的占有,他指出要构建不会使劳动者、劳动产品和劳动活动相异化的共产主义制度。此外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对于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的生活环境和悲惨命运、无产阶级应该如何奋起反抗资本主义进行了详细论述和研究,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石。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共产党宣言》作为政治纲领,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正式形成,基本构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随着欧洲大革命的失败,血的教训证实了建立共产主义政党的重要性,纵然共产主义同盟解体,马克思恩格斯始终认为资本主义矛盾是固然存在的,于是继续探究经济理论,与此同时宣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直到经济危机的契机让工人再次看到资本主义的丑陋面孔,工人运动再次高涨,马克思恩格斯重新开始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并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了第一国际。马克思起草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恩格斯在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的会议上指出,要使工人阶级摆脱旧政党的支配,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扛起共产主义事业的重任,创立第二国际,并继续致力于对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的指导。
3. 《共产党宣言》中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主要内容
《共产党宣言》详细叙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文本篇幅不大但内容详实句句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诞生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将无产阶级政党理论进行了完整、系统的阐述,在此,基于原文将其中众多理论内容概述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性质、特点和目的四个方面。
3.1. 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唯物史观和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将他们所创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共产主义贯穿于《共产党宣言》始终,阐明的最基本思想——唯物史观,促使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向科学的伟大飞跃,对无产阶级政党组织而言,应将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础,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一方面,唯物史观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对立的形成和发展做了深入研究,认为人类社会和整个历史都是在阶级的对立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终将灭亡,社会主义终将胜利是历史的必然。无产阶级想要消灭剥削,最终实现全人类解放、实现共产主义,就要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科学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完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4]。另一方面,无产阶级政党以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将是否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作为区分真假、空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标志。只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坚定拥护无产阶级革命,是指导革命斗争的正确理论,既满足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求,也符合社会现实。总之,唯物史观为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提供了理论依据,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指明了行动道路,坚持科学,坚持真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是革命胜利的思想法宝。
3.2. 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
在《宣言》第二部分“无产者和共产党人”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共产党和其他工人政党的关系,将共产党的性质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就其阶级性而言,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表明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利益斗争者和守护者。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斗争也是共产党的宗旨和原则,是由他的阶级性所决定的,体现着共产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先进性,共产党是一个始终维护无产者利益的组织。二是就其先进性而言,共产党代表的利益和要求本身就具有先进性,此外还具有最彻底的革命精神,这在其他政党组织都是没有体现的。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革命最坚决,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共产党对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持着最坚决和彻底态度,将建立一个消灭剥削和消灭阶级的社会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为最终解放全人类而斗争。阶级性质决定其立场和价值取向,共产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 [5]。
3.3. 无产阶级政党的特点:阶级性、先进性、革命性
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阶级性、先进性和革命性。首先,阶级性是无产阶级政党最鲜明的特点。政党是阶级领导并代表本阶级利益的组织,因此阶级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最本质的属性。马克思指出,共产党本就是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自发建立的社会组织,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并且不会维护除此以外任何阶级的利益,将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作为最终目标并放在革命斗争首位。其次,先进性不仅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更是其显著特点之一。工人阶级本身就属于先进阶级,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自然继承了这一特点。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宣言》对共产党的先进性详细表述为:共产党代表的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并且把这一要求贯穿于整个阶级斗争的全过程。实践表明,无产阶级能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正体现着他的先进性。共产党在推动无产阶级运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政党无法企及的。最后,革命性是无产阶级的突出性质。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阶级,开展的是最彻底最史无前例的革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从奴隶主推翻封建统治再到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这些革命都没有将无产者真正的从苦难中解救出来。然而共产党自诞生开始就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力图将资产阶级彻底消灭,消灭不公平和不合理的制度,推动着社会进步,力图解放全人类。此外,共产党是拥有最为坚定的革命精神和意志的政党,也充分体现着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性。
3.4. 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的目的: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政党的目的分为最近的目的和最终的奋斗目标。《宣言》中共产党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用阶级斗争力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从而无产阶级统治政权,彻底打破剥削压迫解放工人阶级 [1]。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所要完成的革命任务就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并在资产阶级积累的巨额资本之上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丰富人民物质财富更好地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将私有制与阶级彻底消灭,建立共产主义,实现人类自由而平等。《宣言》中有论述“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阶级是永远无法消除的,无产阶级也会始终遭受资产阶级的百般压榨。而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所有人都会获得真正的自由,这也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共产党在实践中正是如此,面对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矛盾,将自己的目标分割成不同的阶段,但每个阶段性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最终目标而做准备,共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一直在路上砥砺前行。
4. 《共产党宣言》中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的启示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危急存亡之时,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引领下建立。如今,党的领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全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肯定和支持,以及党的队伍的不断壮大,这些都是对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最鲜明的继承与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新的“赶考之路”,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在必行。党的自身建设和自我革命应该与时俱进,《共产党宣言》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注重在思想上建党。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注重从思想理论上建设,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宣言》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石,论述了无产阶级要坚持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为无产者的共同利益而斗争。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建党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政党,并用自身的成功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思想指导行为,思想建党是先导环节,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把好思想之舵,凝聚思想是一个政党组织拥有长期稳定生命力的保障。
第二,秉承人民至上,赓续“两个务必”思想。我们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一切为了人民。《宣言》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在于始终代表无产者的利益,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斗争。那么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应该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基础上,亦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建设人民拥护朝气蓬勃的党,做人民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执政水平。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成就表明,我们党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受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政党组织。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也只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始终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带领人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当前,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赶考之路”,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所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长期执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要切实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与时俱进提升执政水平,将执政能力与治国理政有机统一起来,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才能使党的执政根基坚如磐石 [6]。
第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中,纵然有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不乏偶有作风和行为出现偏差的时候,自我革命是我党解决思想和作风问题的法宝。新时代在自身建设方面,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深刻自我革命,必将成为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刀刃向内”的重要革命,将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党的伟大事业。《宣言》中表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始至终是一个革命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亮的底色,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7]。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坚持自我革命自我修正,从而增强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最重要保证。
5. 结论
综上,《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精神之源,在了解到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形成理路的基础上,深入解读《宣言》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内涵,重温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自身建设在实现无产阶级的最终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人要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时俱进开创未来。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19ZD101,武汉科技大学思政研究专项课题项目2021SZ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