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思想赋能新时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的哲学机理
Humanistic Thought Empowers the Philosophical Mechanism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in the New Era
DOI: 10.12677/ACPP.2022.113037, PDF, HTML, XML, 下载: 387  浏览: 510 
作者: 杨 桦: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人格培育马克思人学思想大学生群体Personality Cultivation Marx’s Humanistic Thought College Students
摘要: 新时代的青年肩负重任,是现代化建设的最积极、最具活力的力量,大学生只有具备符合社会发展规范的相对稳定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即健康的人格,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以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新时期人才的要求。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人学理论中“现实向的人”、“需求向的人”和“全面向的人”探析其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内在关联,并在其指导下进一步探求应时代之需的健康人格培育策略。
Abstract: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shoulder heavy responsibilities and are the most active and dynamic force in the modernization drive. Only when college students have relatively stable good moral quality and behavior in line with the norm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at is, healthy personality, can they better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in all aspects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for talents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e “realistic person”, “demand-oriented person” and “all-round person” in Marx’s humanistic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college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healthy personal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under its guidance.
文章引用:杨桦. 人学思想赋能新时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的哲学机理[J]. 哲学进展, 2022, 11(3): 213-217.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3037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1] 青年一代作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重任在肩。习近平总书记也曾高度评价和肯定青年的重要作用,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2] 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要求青年有远大理想,展示不断进取的风采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能够将信仰、信念、信心转化为前进的力量,也要求当代青年具有广博的知识、多方面的能力和完善的人格。因此如何提升青年面对挫折的抵御能力、实现青年个性解放和健康成长成为当前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育人能力提升的重大课题。同时,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学业、就业以及人际交往的各种压力,泛娱乐主义、躺平主义等不良思潮在网络上蔓延,高校大学生心理状态不稳定、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意识淡薄、人际关系失调等问题频发,自残和轻生等事件也时有发生,青年的稳定心理特征与价值观念形成受到极大影响。作为潜在心理基础的人格因素对实现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行之有效的健康人格培育路径既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系统推进全面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如何加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需要更为完备的理论体系支撑,马克思、恩格斯毕生致力于人的解放事业,早在其人学理论中就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完备阐释,这也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提供了基本理论指引和根本价值遵循。

2.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的逻辑理路

2.1. 现实向的人:健康人格培育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考察发端于黑格尔哲学,缘起于对黑格尔哲学中抽象的人的批判,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一个物种的全部性质,一个物种的准性质,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本质就是自由意识的活动。” [3] 正是由于个体活动所具有的自由和自觉属性,才使人从与动物相统一的自然属性中异化分离,从而使人成为人本身。由此可见,马克思对于人的认知更多在于从人本身出发,从人的现实性出发。在马克思看来,实践能够成为人的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就在于它充分展现了人的主体性,这一劳动过程是自主的、自觉的,而非被动的、他觉的劳动。基于此,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当从人本身出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向内挖掘发展动力。同时,马克思认为从人的主体性出发去考察实践活动,即人的自我实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另一大特征。人的主体性决定人是否从事实践活动,同时人的内在需求亦或精神需求成为推动人实践的内生动力。由于个体先天天赋与后期成长过程的差异性,在内在精神世界的构建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是其精神世界构造不完善的写照,从而使得青年群体出现了思想和行为偏差。就此情况而言,加快推进青年群体精神空间完善、自我认知健全,成了激发和完善人的主体性的首要任务。

从马克思“现实的人”是历史活动的承担者出发,高校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格培育也必然离不开“现实的人”。人格培育教育作为现实性的实践活动,其施教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客观存在的,更是相互认识、相互并最终形成影响的教育实践活动。依据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际状况,并结合高校全面育人的实践要求,将对大学生的人格培育纳入高校教育工作体系,有助于提高人格培育教育实践中的“人”的主体地位。

2.2. 需求向的人:健康人格培育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对人的探究从现实出发,即从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社会出发,由此便在对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中的人的“自我意识”本质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实现从抽象人向现实人的转变,考察了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本质,并由此确立人最本质的属性——现实性。然而,由于人与人之间所具有的现实联系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致使不同个体之间产生的现实需求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表征,通过对复杂需求种类的进一步抽象归纳,结合其本原性生成起点进行探究,便可划分出个体需求的物质和精神双层次,两种需求层次构成了个体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外部世界的动力逻辑。而从两种需求层次的生成逻辑加以深入剖析,发现动物与人同样存在着物质需求层次,只不过人区别动物而言,采取的是更为积极主动的获取方式,既通过劳动改造和顺应自然,而非动物被动的顺应自然。基于此,精神需求更具备人的主体性属性,是更为进步的内在需求动力。

从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需求层次现实情况加以考察,结合高校大学生成长阶段的特殊性,其健康人格的培育便有了直接目标,即是通过大学期间课程、实践活动以及人际沟通的培养,保证高校大学生顺利完成该阶段的要求实现从学生到步入社会的转变,成为素质较高,能够适应社会的个体,而马克思人学思想为高校推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社会的进步最终是由全体社会成员的合力推动的,社会的不断进步也要求个人的能力得到提升,以适应并驾驭变化的社会。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渐趋多样化,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各类人才的发展,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每个个体能力与个性的发展维度有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可担当大任的建设者,即人格和能力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同时,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完善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通过大学生心理状态的改善与健康人格的塑造不仅可以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学会协调各种人际关系,也有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干,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自身价值。

2.3. 全面向的人:健康人格培育的最终指向

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探究从实践缘起、以需求推动,并最终指向全面发展。在定义什么才是全面发展的人时,马克思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情况,指出个体的全面发展应当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除身体发展之外,精神层面也应当全面发展。此外,马克思指出“人的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 [4],认为个体能力的发展包括实现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进步。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归宿,是为了创造一个“包含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能够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联合体” [5]。而实践活动的多元性和人的需求的复杂性注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必将是由“单向度”向“多向度”展开的。这一时期的人必将“占有自己最全面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此时的人必须在能力、个性、智慧等本我特征上实现最大水平提升,同时在利用个人能力改造社会、创造和实现社会价值的他我特征表达上具有最广阔的施展空间。这一目标的实现应当同时具备自由和全面的双重现实条件,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和国家的消亡为人们创造了自由环境,同时也为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即为充分发挥教育、知识对人的个性解放和能力完善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健康人格的培育作为人性完善和个性解放的重要手段,其在目标导向和实践过程上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完全同向且“百利而无一害”的。

所谓健康人格的培育即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教育和引导受教育者,使其身心各方面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高校应当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提供了指引。习总书记强调“德才兼备,方堪重任”,只有在有良好的德行和品质基础上才能够有“才”,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与稳定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只有获得了健康的人格,坚持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原则,树立崇高的理想,才能够面对各种挫折和价值观的冲击始终保持良好且稳定的心理状态,并将其外化为符合规范的行为,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在适应知识更新和技术发展的同时锤炼品格、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3. 新时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的有效路径

健康人格不仅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内在基础,也是社会和谐进步的必要前提,更是高校推进全面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马克思人学理论中“现实向的人”“需求向的人”和“全面向的人”作为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的重要指导方向,将其与新时代高校教育现状相结合,可探求出以下培育高校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方法。

3.1. 多维度发挥课堂教育优势

新时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是一项持久性、系统性的工作,而高校肩负着推进素质教育的使命,旨在通过以各种教学方式为主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来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人格特质,使当代大学生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素质的现代化人才。因此,应当充分利用思政课堂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紧密结合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和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明确以促进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理念,强化大学生人格教育内容,使思政课程充分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和期待。同时,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而理想的人格教育就是能够充分融合学科教学和人格教育的理念。由于高校教学内容的繁重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教师多将重心放于文化课程的教学之中,学生较少能够通过课程获得技能的学习和心智的发展。因此,高校教师应当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储备和道德修养的同时,将“课程思政”的原则贯彻于教学之中,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格教育作为课程教育目标,在进行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将人格教育内容纳入课堂教学中去,注意寻找人格教育与课程教学的契合点,以学生们更能接受的方式在全面提升大学生能力的同时实现对其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培育。

3.2. 推进多层面实践活动广泛开展

高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拥有健全的人格、完善的个性与较强的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通过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及其参照他人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找到确定和衡量自我的维度,对自身形成趋于正确的判断,使大学生很好的融入集体,增强集体荣誉感。同时,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乐观、坚韧、团结等人格特征,有助于进一步发展个性与完善自我。因此,高校应开展并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及社团活动,通过锻炼能够充分激发高校大学生积极性和实践热情,引导其充分挖掘自身潜能,进一步深化课堂教育,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并且不断地将行为规范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以自觉的行为树立健康人格。其次,高校大学生知识的运用与能力的增长最主要体现在社会实践活动环节,通过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帮助高校大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推动实践创新,满足社会发展对于高校大学校生的需求,达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实效。

3.3. 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心理健康是健康人格塑造的基础,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处于活跃的状态,因此高校应当开设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通过心理健康知识以及理论的课堂学习,让青年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会正视自己学习生活中所存在的情绪以及问题,逐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应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的辅导功能,通过开设各种心理咨询辅导和团体活动、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对心理状况存在误区的学生进行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业、生活以及人际相处等方面遇到的困难,缓解其心理压力,有针对性的帮助其纠正心理方面的偏差以及预防和提高。此外,通过推出微视频、心理健康知识问答等模块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可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影响力,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课程学习心理咨询和网络平台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全方位地推动心理健康服务展开,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

4. 结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青年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是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旨在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良好校园氛围的营造增强大学生的心理、道德、人际沟通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高校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路径,有利于系统推进高校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新闻网.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www.china.com.cn/19da/2017-10/27/content_41805113.htm, 2020-10-18.
[2] 习近平.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9-05-01(002).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