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观视域下劳动教育价值探析
On the Value of Labor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View of Practice
DOI: 10.12677/ASS.2022.116307, PDF, HTML, XML, 下载: 312  浏览: 690 
作者: 任桐彤: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关键词: 马克思实践观劳动教育价值探析Marx’s View of Practice Labor Education Value Analysis
摘要: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具有实践性的育人活动,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共同构成育人整体。但是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大多重视智育培养,忽视劳动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积极作用,将劳动教育作为一种规训学生的手段,形式化、机械化去实施,劳动教育的本真价值被遮蔽了。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揭示社会的本质,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实践思想为解读“劳动”价值提供了丰富思想资源,因此本文将立足于当下劳动教育价值危机,依照马克思实践观的多重维度澄清劳动教育价值的应有之义,并为当下劳动教育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is the most practical educational activity in school education. It constitutes the whole of education together with moral education, intellectu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However, in today’s school education, most of them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tellectual education, ignore the positive role of labor education on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 take labor education as a means to discipline students, implement it formally and mechanically, and the true value of labor education is obscured. Marx reveals the essence of society from practice and points out that “all social life is practical in essence”. His practical thought provides rich ideological resources for interpreting the value of “labor”. Therefore, based on the current value crisis of labor education, this paper will clarify the due meaning of the value of labor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multiple dimensions of Marx’s view of practice,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current labor education.
文章引用:任桐彤. 马克思实践观视域下劳动教育价值探析[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6): 2250-225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6307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中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再一次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当前从整体上看,学校劳动教育还是明显的短板,甚至呈现被边缘化的趋势。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认为,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将在马克思实践观的视域下初步探析劳动教育的价值。

2. 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异化表征

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需,现实的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对其本质进行全面的占有,不断完善自身。劳动教育也被视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措施与有效途径。我国历来有重视劳动教育的优良传统,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各级各类的学校也遵循着这一指示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但是在近些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学校教育偏重智育,学生普遍处于一种缺乏劳动教育的情境下,与原来的教育方针大相径庭,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劳动教育目的的异化——“单向度的人”培养

劳动创造了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通过劳动改变自身的生理结构,从猿进化成人类。又通过劳动改造生存世界,不断进行自我生成、自我创造,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完满状态。因此,劳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导人们 “自由自觉类本质”显现,在劳动中进行自我解放,开发潜能实现全面发展。但是当下的劳动教育却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最高价值归旨背道而驰。更趋向于训练学生的身体,按照社会所期望的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技能将其塑造为谋求生存的“政治人”、“经济人”。受教育者独立思考、意志自由的选择权利、批判性功能被剥夺,从而导致人生的未来发展方向迷茫,主体意识的缺失,盲目追逐当下社会形成的各个方面,不会主动的进行改造对象世界的创造性活动,从而成为“单向度的人”。

2.2. 劳动教育手段的异化——外在力量的规训

劳动是每一个内在的需求,是促进人发展的根本途径,但是在当今的教学活动中,劳动却成为了教师用来规训和惩罚学生的工具。在体罚明令禁止之下,增加劳动任务,进行体力支出成为了一种新的惩罚方式,如,学生犯了错,教师命令其每天做值日,打扫卫生区等。把劳动作为一种压迫、束缚学生的外在性规定力量,学生对劳动的理解与认同也能是片面、狭隘的。劳动作为一种创造幸福的手段被学生视作为非自由、强迫性活动,与惩罚相联系,由此产生逆反心理,在此不断强化之下,憎恶劳动、反感劳动、逃避劳动的情感必将在学生心中愈加强烈。当学生走向社会时,可能毫无进行劳动回归人的本质的主体自觉性和责任感、义务感,劳动教育也就无法发挥其所具有育人价值。

2.3. 劳动教育内容的异化——表层化的体验

劳动教育在开发受教育者潜能、塑造受教育者健全人格具有不可代替的独特作用。因此我们所提倡的劳动教育,不是流于形式、简单机械的进行劳动体验,而是要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与知识,通过劳动付诸于实践创造价值。表层化的劳动是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的,比如一些学校将劳动教育视作为繁重学业下一种释放压力的途径,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劳动教育课程变为个人的才艺展示。在这样劳动教育课程下,有劳无教,走马观花的劳动教育学生是无法领略到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因此目前我国的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脱离了思想教育、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劳动只是成为一种表征体验,这与我们的初衷是相悖的。

总而言之,当下劳动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从根源上来说就是对劳动教育所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没有形成恰当、合理的认知。在马克思思想视域中,劳动教育是一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实践与实践的联合,与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同向而行的。立足于马克思实践思想能够帮助我们认清劳动教育的意义,进而为落实劳动教育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指导。

3. 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3.1. 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过程

要理解马克思实践思想的深厚意蕴,我们必须要做好一个思想脉络的梳理,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其实践观的理论逻辑。首先,马克思的实践思想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为开端,他将人的实践活动框定在以善为终极目的的伦理道德活动,贬低满足人生活需要的生产活动。这种实践二分的方法进而影响后来哲学家实践思想发展路径。康德在继承亚里士多德实践思想的基础上,将实践进一步划分为“遵循自然概念的实践”和“遵循自由概念的实践”,前者主要涉及人的认识活动和科学技术活动,后者主要涉及人的伦理道德活动 [1]。在康德的语境中,他更为重视是由先验理性推导出道德实践。到了黑格尔与费尔巴哈这实践思想又发生新的转向。黑格尔将形而上学发展到极致,以“绝对理念”为基础构建出一个抽象的世界,因此在他看来实践活动中不过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理念活动中的组成部分。费尔巴哈虽然看到了哲学要立足于“现实的,人的本质之中” [2],但将实践偏狭的理解为的脱离社会历史的人的生物性、趋利性活动。由此可以观之,先前的思想家对实践的理解都是悬挂于现实世界之上,脱离于现实中活生生的人,从理论中抽象的构建其实践思想。而马克思则对前人实践思想突破之处就在于他关注到了具体、现实人的存在,从根本转变了研究的视角。马克思在标志他新世界观成熟的名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对实践做了这样的界定 [3]:一是从客观现实的活动形式去规定实践,把实践看作是人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从而从根本上区别于唯心主义;二是把实践看作是人的能动活动,借以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这样马克思将前人的哲学视野由抽象的理论思辨转向了现实的人具体活动。

3.2. 马克思实践观三重向度

马克思始终是围绕着人类现实问题,来阐述其实践思想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的人的解放,因此其思想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维度。

3.2.1. 实践的本体向度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本质特征,人在实践过程中诞生,人是劳动的产物。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讲道:“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 [4] 也就是说,没有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历史的发展,也没有人的自身的生存与进步。当人类活动介入到自然之中时,这时自然界就从“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进行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是消极被动接受外界影响,而是有理性、有目的探索自然界运作的规律,按照自身的发展改造周围世界,从而创造了使自身更好的生活的“感性世界”。马克思又指出,正是因为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才使人类作为一个具有智慧、追求自由的“类存在物”得以确证,从而与无意识的动物从本质上相区别。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不断突破外在世界的规定性,以此来生成、发展自身。也就是说实践活动为人的生命立法,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通过对象化活动而在对象性的世界确证自身的主体性” [5]。因此马克思说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人们如何进行生存活动?如何展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活?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在实践活动中去寻求解决的办法,从而推动人生命价值的实现、社会历史的创造,实践的本体向度也就此显现了。

3.2.2. 实践的交往向度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类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实践活动都内在的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关系,另一个是社会关系 [7]。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讲,指的是人们维持生命存在的物质交换。但这一活动不是个体独立进行的,而必须以一定的方式与他人相连结才能够进行生产与交换。与社会割裂开来的人是抽象的,只存在于想象之中。这样的人既不能改造客观存在的物体,也不能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总是在社会中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这种状态下进行实践活动的。交往内生于人们最基本的生产实践之中,在人与自然的基础上形成了人与人之间联系。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多样的社会联系,进行信息的交流与转换,从而获得推进自身发展的力量与因素。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是受社会交往形式制约的。只有摆脱“市民社会”下异化交往形式走向“普遍交往”,才能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论证了“普遍交往”的作用。生产与交往作为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普遍交往推动生产力向世界范围的扩大,为人的发展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最终局限于地域性的人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 [8]。这时的人们不再拘泥于国家、民族所赋予的角色意限制,在世界历史中进行交往活动,充分获取自身发展条件,多角度全方面来对自己进行完善。可以说马克思实践观的交往向度,为人们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路径。

3.2.3. 实践的认识向度

马克思实践观的认识向度表现在它不同于以往旧哲学家“解释世界”的思维范式,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即实践的思维方式,从而彻底的与对旧哲学划清界限 [9]。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就批判到:过去的唯物主义对客观存在的物体“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以自我感觉为依据将感知到的东西视为与生俱来、静止不动的终极存在。同时马克思又指出唯心主义的“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抽离掉一切现实的物质基础,认为是人的精神活动对事物起着决定性作用,将世界看作为绝对观念构成的超验存在。因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事物方式共同缺陷就是都陷入到了“以我为主思辨模式”之中,这种思维模式“提供的是一种关于脱离人的实践的、自在物质世界的世界观理论” [10],同时也决定了其哲学思想的视野只能停留于“解释世界”这一层面。而马克思自始至终都是致力于“改变世界”,来实现人的解放。因此认识活动必须发挥对现实的积极作用,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实践。实践为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提供了一个探索、求证的途径。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11] 也就是说人的各种观念、认知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发展的,要立足于实践活动去破除不切实际的思想认识,通过实践活动来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从而对现实世界做出预见性的判断,指导人们改造周围世界、改在自身,实现人的发展与解放。

4. 马克思实践观对劳动教育价值的澄清

4.1. 劳动教育的自我确证的价值

从本体向度来看,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在人类的生成历史、生命发展中具有创造性,元发性的意义。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为自己的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 [12],由此实践证明了人类的类本质,证明人类生命活动根本特性就是自由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体现在人们对客观对象进行改造的同时自身也在被改造。人不是给定不变的存在物,而是处在具体实践活动中运动生成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塑造自身的个性特点、智慧能力,使人的本质得以复归。

康德认为人必须要接受教育,这是因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它身上所造就出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是。” [13] 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能够对人进行引导、塑造和培养,祛除人的原始的动物性,能够在人类理性规定下追求自身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在学校场域中价值是其他教育所不能够代替的。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运用一定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创造,这一实践过程不是简单的机械加工,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力量、想法融入到劳动对象之中,是一个主动创造的过程。学生在劳动体验中不仅创造出了一个带有自身特点的物品,同时也获得生命满足感、幸福感,使生命价值得到确证与肯定。这种满足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不满足于固定的生命状态,而是充分挖掘自身的可能性使其不断超越世界的自在规定,促进自身生命的完善与发展。

4.2. 劳动教育伦理价值

从交往向度来看,实践活动既指向了个人存在又指向了社会存在,它是个人与社会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过程。现实的人要进行生存、发展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如物质生产活动、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又衍生出各种精神性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都是与交往互为前提的。也就是说现实的人的生存与发展必须立足于社会交往之中。因此人们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这样不可避免就要从独立的个体走向社会化的个体,只有个体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规则意识,才能与他人减少矛盾、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劳动作为人类所特有实践活动,是人们走向社会化建立密切的社会联系不可或缺的媒介。劳动教育能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与他人相处的平台,使学生在具体的劳动情境之中切实的体验到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以及交往所带来的好处。在学校场域之中,劳动不仅仅是个体创造性活动,更是个体与他人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互动过程。首先,劳动创造一个公共领域,能够引导使学生在这一领域中相互协作,互帮互助共同解决问题,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关怀他人、理解他人等有利于社会生活的良好品质。其次,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个性特点、优势特长,劳动能够使学生在与他人协作中进行优势互补,吸取他人之所长来对自身的个性特征进行更好完善。

4.3. 劳动教育认知价值

从认识向度来看,实践活动反映了人们如何看待世界。马克思实践观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为人们把握现实世界提供了深刻而富有洞见的启示。人们通过实践不断探索未知的事物,揭示事物所蕴含的客观规律性,从而祛除世界的神秘性,使世界的本来面目、事物真理性得以敞现。同时,它能够使人们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实践选择,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效指导。

劳动能够潜在的塑造学生的思维方式即实践的思维方式。劳动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只是停留在头脑风暴层面,而是手脑并用,在对劳动对象的操作、运用之中获得新的认知,在劳动教育中逐渐形成的思维素养帮助其将来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劳动中,正确认识社会存在,科学改造社会存在。

5. 结语

总而言之,从马克思实践观角度来看,劳动教育具有极大的价值,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学生个人要意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及重要性,能够在国家相关政策和思想的指导下,正确有序地开展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使其在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真正起到促进作用,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俞吾金. 实践与自由[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93.
[2] 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182.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34-135.
[4]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82.
[5] 阎孟伟. 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野中[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 75.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39.
[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60.
[8]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66.
[9] 倪志安. 论马克思新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31(1): 5-10.
[10] 潘宇鹏, 倪志安.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社会生活”的功能[J]. 理论月刊, 2014(9): 14-17.
[1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57.
[1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56.
[13] 康德. 论教育学[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