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中学生自伤行为特征调查研究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lf-Injury Behavior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Wenzhou
DOI: 10.12677/AP.2022.126250, PDF, HTML, XML, 下载: 197  浏览: 38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黄文武, 唐 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浙江省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 浙江 温州;山 赟: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 温州
关键词: 自伤行为中学生流行病学Self-Injury Behav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pidemiology
摘要: 目的:了解2020~2021年期间温州市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发生率及相关特征。方法:随机抽取8所中学初中或者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共计483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学生自伤行为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自伤行为发生率为10.35%,其中初中生占68%,高中生32%,两组具显著性差异(p < 0.05),女生(74%)明显多于男生;自伤行为发生形式以1种自伤方式(26例,52%)为主,部分采取2~4种(19例,38%);伤害程度以轻度(30例,60%)为主,部分中度(15例,30%),除伤害皮肤以外,大部分(62%)否认有伤害其他部位;在发生伤害是会寻求谁来帮助自己这项上,有一半学生(25例,50%)不愿意找别人帮忙,有28%学生,会找朋友或者同学,而找父母、老师、心理老师的只有小部分。对比自伤组与非自伤组,发现自伤行为与校园欺凌、父母教育方式、SCL-90中人际敏感、敌对因子评分明显相关。结论:1) 温州市中学生自伤行为低于国内其他地区调查结果;2) 温州市中学生自伤行为主要为伤害皮肤,方式较简单、伤害程度为轻到中度为主,有50%学生在其自伤发生时不愿意找人帮忙,其寻求帮助对象大都为朋友或者同学(28%);3) 自伤行为可能与童年创伤以及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cidence and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of self-injury behavior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Wenzhou from 2020 to 2021. Methods: A total of 483 students from junior school and grade 1 and 2 of senior high schoo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Use the questionnaire as of self-injury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 symptom self-assessment scale (SCL-90), and self-com- piled genera situation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self-injury was 10.35%, including 68% in junior, 32% in senior,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t (p < 0.05), girls (74%)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han boys. Self-injury behavior occurred in the form of 1 self-injury mode (26 cases, 52%) mainly, part takes 2~4 kinds (19 cases, 38%). The injury level was mild (30 cases, 60%), moderate level was 15 cases (30%). In addition to the skin damage, 62% students denied any damage to other parts of the body. In the event of an injury is who will be needed to help yourself, half of the students (25 cases, 50%) were not willing to ask for help, with 28% of the students willing to ask for friend or classmate, only small number of parents, teachers, psychological teachers. Compared with self-injury and non-self-injury group, NSSI behavior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chool-bullying, parenting style, and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hostility factor scores in SCL-90. Conclusion: 1) The Self-injury behavior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Wenzhou is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regions in China. 2) Self-injury behavior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mainly skin injury, simple and mild to moderate, 50% of students are unwilling to find help, mostly friends or classmates (28%). 3) NSSI may be related to childhood trauma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nsitivity and hostility.
文章引用:黄文武, 山赟, 唐伟 (2022). 温州市中学生自伤行为特征调查研究. 心理学进展, 12(6), 2108-2113. https://doi.org/10.12677/AP.2022.126250

1. 引言

青少年时期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压力,包括发育、激素水平震荡、学习、父母、同伴等方面,容易出现各种情绪症状及过激行为,包括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NSSI往往伴随或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对行为者的前途和人际关系都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调查研究显示自我伤害行为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针对瑞典人的研究中,群体样本中34%~42%的青少年报告称他们至少做出过一次自伤行为[Jutengren et al., 2011; Marshall et al., 2013],其中15%~20%的青少年有重复性的自伤行为(被定义为至少有过5次自伤行为)。由于自伤行为概念界定、样本、抽样方法和测量方法缺乏一致性,自伤行为发生率变异较大。如2002年的一项研究[Ross & Heath, 2002]通过两所学校的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13.9%的学生有过自伤行为。国内报导有武汉市中学生[郑莺,2006]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7.4%的被试有过自伤行为。对武汉市普通中学生和工读生进行对照调查[凌霄,2009],发现普通中学生自伤的发生率为25.61%,工读学校学生的自伤率高达88.89%。贵阳市中学生调查[苏静等,2015]则发现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发生率为44.3%,初中生自伤行为发生率为47.4%,高于高中生的41.0%。总体发生率较国外报导的要高。

近年来我院儿童青少年科门诊量剧增,多数来诊青少年具有自伤行为,为了解温州市中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自伤行为方面问题,故设计此调查研究,以期得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及其特征。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2021年抽取浙江省温州市八所中学初中、高中1~2年级学生,通过问卷星进行调查,回收502份,剔除无效问卷,得到实际有效问卷483份,有效率96.2%。

2.2. 方法

采用中学生自伤行为问卷[郑莺,2006;冯玉,2008],该问卷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有18个项目,用于测量青少年自伤行为的严重程度。自伤行为 = 自伤次数 × 伤害程度。评估分为四个等级:0次、1次、2~4次、≥5次,分别计0~3分;伤害程度分为五个等级:无、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分别计0~4分。累计自伤总分为0则无自伤行为,累计自伤总分大于等于1则说明有自伤行为。第二部分有38个项目,用于测量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功能(本课题暂不使用)。每个项目都是4级评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且具有较理想的区分效度、校标效度和聚合效度。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学习压力、成绩、父母关系及教育方式、家庭经济大概状态、校园欺凌、朋友关系等)编成“问卷星”小程序,通过学校老师发给学生或者家长,通过提交问卷收集资料,收集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将问卷结果根据自伤行为有否分为自伤组与非自伤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分析。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3. 结果

3.1. 自伤行为筛查结果

收到有效问卷483份,分别为高中组278例、初中组205例,其中发现自伤行为者共计50例,初中组34例(68%),其中优质初中8例(12.3%)、普通初中13例(16.2%)民办初中13例(21.6%),高中组16例(32%),其中优质高中2例(2.4%)、普通高中6例(6.3%)民办高中8例(8.1%),卡方检验X2 = 14.57,p < 0.05,提示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所有自伤者中男生共13例(26%),女生共37例(74%),男女比例为2.57:1。

自伤组中自伤的方式种类、伤害程度、伤害除了破坏皮肤以外身体其他部位的种类及程度、以及发生自伤会寻求谁来帮助自己的调查结果见下表1 (Table 1. System)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self-injury behavior: (example)

表1. 自伤行为特征:(例)

自伤方式上为减轻各种自伤行为对学生的心理诱导,我们简化了原问卷中详细罗列所有自伤类型的方式,采取以伤害皮肤、其他部位两种内容,分1种、2~4种及大于5种方式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本调查中学生自伤行为发生以1种(26例,52%)、2~4种(19例,38%)为主,伤害程度以轻度(30例,60%)、中度(15例,30%)为主,除伤害皮肤以外,有31例(62%)否认有伤害其他部位,伤害其他1个部位的有15例(30%),伤害程度几乎没有的占60% (30例),轻度的30% (15例);在发生伤害是会寻求谁来帮助自己这项上,有一半学生(25例,50%)不愿意找别人帮忙,有28%学生(14例)会找朋友或者同学,其他找父母、老师、心理老师的分别只有10%、4%、8%。

3.2. 一般情况及量表评定结果

根据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及SCL-90量表评分,各项目结果如下(见表2表3)。

Table 2. General comparison of self-injury and no self-injury group (example)

表2. 自伤与无自伤组一般情况对照(例)

*:两组比较,X2 = 6.21,p < 0.01;**:X2 = 3.55,p < 0.01。

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SCL-90 scoring results of self-injury and no self-injury group (X2 ± s)

表3. 自伤与无自伤组SCL-90评分结果比较 (X2 ± s)

结果表明,在学习成绩、学习压力、性格特点、父母关系、家庭经济状况、朋友关系等方面,自伤学生与非自伤组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在校园欺凌、父母教育方式上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 0.01),提示童年创伤性经验会增加自伤行为,而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也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处于叛逆期的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难以接受父母给出的学习压力,同时还要应付学校、自己对于学习上的压力,在无法处理矛盾冲突的时候是很容易会出现自伤行为的。

通过两组SCL-90总分及因子分比较,发现总体心理状况(SCL-90总分)并不影响自伤行为(p > 0.05),但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会增加自伤行为,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4. 讨论

通过对2020~2021年期间温州市中学生自伤行为的调查,我们发现温州市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发生率在10.35%,低于国内其他研究文献[郑莺,2006;凌霄,2009;苏静等,2015]。这个可能与2019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国内教育环境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近几年来,温州市在教育系统集团化、去学区房化、学生减负减压方面做了较多的努力,学生的学习环境较前已有明显的改善。而在2020~2021年期间,新冠疫情在国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学生上课一般采取线下与网络上课相结合的状态,因为居家时间增多,与父母交流接触时间增加,两者互动、矛盾明显增加,缺乏经验的家长在教育方式上容易变得粗暴,给孩子增加了叛逆、对立情绪的发生,因此父母教育方式在本调查中显示出非常突出的重要作用。

本调查结果显示,温州市中学生自伤行为发生形式以1种自伤方式(26例,52%)为主,部分采取2~4种(19例,38%);伤害程度以轻度(30例,60%)为主,部分中度(15例,30%),除伤害皮肤以外,大部分(62%)否认有伤害其他部位;在发生伤害是会寻求谁来帮助自己这项上,有一半学生(25例,50%)不愿意找别人帮忙,有28%学生,会找朋友或者同学,而找父母、老师、心理老师的只有小部分。杨娟等[杨娟等,2015]研究发现:在遭遇生活事件时,家庭关系和同伴关系受损越严重的青少年,抑郁症状会加剧得更明显。提示学生时期同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被孤立、欺凌,则其消极情绪无法找到帮助,从而增加自伤行为的发生。

我们发现自伤学生与学习成绩、学习压力、个性倾向、家庭经济、父母关系无明显相关。我们认为这可能与本研究抽调学生群体有一定关系,多项文献研究避开处于高压状态的初三和高三学生,主要原因是避免干扰影响学生升学考,而各个年级学生均有不同的压力,有适应新阶段学习、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等方面影响,各阶段对于成绩、压力、期望值等方面的认知均能影响心理状况,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在自伤相关性方面有研究发现[唐记华等,2005],有自伤行为的患者其自伤行为和自杀观念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父母养育方式、应对方式、归因风格有关。本研究发现中学生自伤与校园欺凌、父母教育方式有明显相关,提示我们要注意童年心理创伤,关注校园欺凌,积极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减少学生心理发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大挫折创伤,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家长的培训教育,很多家长没有做好家长的职责,而是过于望子成龙、站在社会道德角度、老师角度来指导教育自己的孩子,有可能因此引发或者加重孩子的叛逆、对抗心理,从而出现冲动自伤行为。在心理测试量表SCL-90评分上我们也发现自伤行为与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因子明显相关。北大专家[易春丽,钱铭怡,2006]在文献综述中认为:家庭可以从不同方面对青少年的抑郁产生影响,父母以负性教养方式为主,缺乏正性的情感支持,则青少年抑郁发生的可能会增加。因此,我们认为父母教育方式以及人际关系敏感可能会增加自伤行为的发生,在今后学生教育工作、临床实践中,应重视针对家庭的干预,可能有助于减少青少年抑郁、自伤行为的发生。

总之,本调查研究发现温州市中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率比国内文献低,以简单方式(1种、2~4种)伤害皮肤为主,程度轻度(60%)、中度(30%)居多,大部分(62%)否认有伤害其他部位;有一半学生(25例,50%)在发生伤害时不愿意找别人帮忙;发生自伤行为与初中段时期、校园欺凌、父母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敏感及敌对特点有明显相关。提示我们在学生心理教育方面应重视这几方面内容,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减少自伤行为的发生。

基金项目

温州市科技局项目R20190048《温州市中学生自伤行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 冯玉(2008). 青少年自伤行为与个体情绪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 凌霄(2009). 自伤青少年冲动控制的EPRs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3] 苏静, 陈静, 万宇辉, 钟超, 胡晓, 陶芳标, 等(2015). 童年期虐待经历与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关联性. 中国学校卫生, 36(9), 1326-1329.
[4] 唐记华, 王高华, 王晓萍, 白雪光, 翁深宏, 刘忠纯(2005). 抑郁障碍青少年自伤行为、自杀观念相关因素剖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 536-538.
[5] 杨娟, 夏良伟, 姚树桥(2015). 城乡青少年抑郁症状的人际易感性——应激模型: 多时段追踪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3(1), 71-75.
[6] 易春丽, 钱铭怡(2006).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 中国临床康复, 10(6), 130-132.
[7] 郑莺(2006). 武汉市中学生自伤行为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功能模型.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8]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SM-5TM (pp. 803-806).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9] Jutengren, G., Kerr, M., & Stattin, H. (2011). Adolescents’ Deliberate Self-Harm, Interpersonal Stress,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self-Regulation: A Two-Wave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9, 249-264.
https://doi.org/10.1016/j.jsp.2010.11.001
[10] Marshall, S. K., Tilton-Weaver, L. C., & Stattin, H. (2013).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during Middle Adolescence: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2, 1234-1242.
https://doi.org/10.1007/s10964-013-9919-3
[11] Ross, S., & Heath, N. (2002). A Study of the Frequency of Self Mutilation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1, 67-77.
https://doi.org/10.1023/A:101408911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