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研究的演进及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Evolution and Trend of ESOP Research in China—Based on CiteSpace Visualization Analysis
DOI: 10.12677/AAM.2022.116400, PDF, HTML, XML, 下载: 215  浏览: 350 
作者: 郑 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关键词: 员工持股计划CiteSpace演进趋势可视化分析ESOP CiteSpace Evolution Trend Visual Analysis
摘要: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激励问题受到企业的重视,而员工持股计划是激励企业员工的重要措施之一。员工持股计划的学术研究在我国经历了27年的发展,积累了超过800篇期刊文献。本文借助CiteSpace统计分析软件对员工持股计划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研究时间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2000年和2014年为结点,每个阶段的研究热点都有所不同。在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方面,出现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科研机构。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得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股权激励”和“企业创新”上。
Abstract: Talent i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 the problem of talent incentive by the enter-prise attention, and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motivate employees. Academic research on ESOP has experienced 27 years of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more than 800 journal articles have been accumulated. With the help of CiteSpace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this paper makes a visual analysis of the documents related to ESO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time,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with 2000 and 2014 as the nodes re-spectively, and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each stage are different. In terms of research autho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some influential core autho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have emerg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keyword emergenc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recent years mainly focus on “equity incentive”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文章引用:郑英. 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研究的演进及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 应用数学进展, 2022, 11(6): 3730-3738. https://doi.org/10.12677/AAM.2022.116400

1. 引言

员工持股计划是现代企业常用的激励措施,是指员工对公司的资产享有部分所有权并有权获得未来收益,是员工所有权的一种实现形式 [1]。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激励问题,而员工持股计划正是针对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自从201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进行系统性规制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都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国内外众多的学者也对员工持股计划进行了研究。如Fang等(2015)认为员工持股计划能够提高员工的监督积极性,降低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进而提高企业价值 [2]。Bova等(2015)认为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能够提高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 [3]。Bova等(2017)还提出入股员工“既是员工也是股东”的身份交叉,往往容易带来新的利益冲突和代理成本 [4]。孟庆斌等(2019)发现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利益绑定”功能,提升了员工在创新过程中的个人努力、团队协作和稳定性,提高了创新效率 [5]。李韵等(2020)研究发现在我国,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的创新呈现出“U”形的累积效应关系 [6]。郑志刚(2021)等揭示了员工持股计划激励目的背后隐藏的大股东防御动机 [7]。刘丽辉等(2021)发现员工持股计划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产出,且该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持续性 [8]。本文运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中文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对我国员工持股计划领域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

2. 数据来源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的高级检索界面中,以“员工持股计划”为主题,中文学术期刊作为文献来源期刊。由检索得知,在中文学术来源期刊的数据库中涉及“员工持股计划”的首篇文献刊发于1994年,检索时间为2021年7月20日,因此,本文数据源检索的时间范围设定为1994年至2021年7月20日,最终共获取862篇文献。

2.2. 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它主要基于共引分析理论(co-ciation)和寻径网络算法(path Finder)等,对特定领域文献(集合)进行计量,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 [9]。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使用的软件版本为6.1.R2,以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研究领域的中文学术期刊文献为对象,对文献的作者、机构以及关键词做出了可视化分析。

3. 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研究的基本情况

3.1. 文献数量特征

Figure 1. Annual trend of literature publication

图1. 文献发表年度趋势

图1来看,文献数量总体是呈上升趋势的,并且近几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将我国对员工持股计划领域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1994~2000年),缓慢增长阶段(2000~2014年),迅速发展阶段(2014~2021年)。在初步探索阶段,中国的员工持股计划刚开始实施,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主要探讨了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的适用性,以及推行的方法和途径 [10]。但这期间的发文量还较少,年均在10篇以下。在缓慢增长阶段,发文量逐渐增加至35篇左右,在2004年达到第一个顶峰,发文量55篇。在迅速发展阶段,由于2014年中国重启员工持股计划,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2014年起发文量显著增多,2019年达到顶峰72篇。

3.2. 文献作者分析

通过分析文献作者之间的合作网络以及在该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可以知道该邻域中的重要的研究团队关键研究人员。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文献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将CiteSpace软件中的时间跨度选择为1994~2021年,时间单位设置为1年,Node Types设置为Author,运行结果如图2

图2可知,文献作者合作网络中共有633个节点,188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09,作者间的合作强度不高。826篇文献涉及633位作者,作者与作者之间的连线代表其存在合作关系,字号的大小代表发文量的多少。通过表1可知,何志聪和蒋湘娣的文章在2014年被引用的次数最多,为7次,其次较多的是曾国鑫、李爱华、郑志刚和王曙光,为5次,皮海洲、王允娟、孙慧倩和金家宇都被引用了4次。并且由图2知道在被引频次前十的作者中何志聪和曾国鑫还存在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员工持股计划”研究主题的一大核心研究团队。何志聪和曾国鑫在2017年提出国有控股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定要真正地从制度中释放红利,才能进一步提升国有控股企业的人才资本价值,转变国有控股企业管理层的身份认同,从而才能形成完善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实现国有控股企业的活力提升 [11]。同年,还分析得出自从2014年6月2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已经有64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员工持股计划,在最终购买/认购实施完成的475份员工持股计划中,有近五成的员工持股计划已经亏损或者面临亏损 [12]。

Figure 2. Literature author cooperation network

图2. 文献作者合作网络

Table 1. Top 10 most cited authors

表1. 被引频次前10的作者

3.3. 研究机构分析

将CiteSpace软件中Node Types设置为Institution,运行结果如图3

Figure 3. Analysi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research institutions

图3. 研究机构合作分析

图3可知,共有480个节点,但每个节点之间有连线的情况较少,即这480个研究机构在该领域中的存在较少的合作关系。通过表2可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发表的文章在2004年被引用的次数最多,达到12次。从图3可以看出该机构的发文量也是最多的,其所发表的代表性文章如郑志刚等(2021)研究发现,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上市公司更有可能推出员工持股计划 [11]。其次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表的文章在2013年被引用10次,该机构的发文量也是比较多的,其发表的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如,黄萍萍等(2019)研究发现实施ESOP的企业相较于未实施ESOP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创新产出,并且在信息透明度更高的企业中这种促进作用更显著;相比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实施ESOP对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更强 [13]。通过分析研究机构,发现员工持股计划研究领域主要分布在各大高校的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以及会计学院。

Table 2. Top 10 most ci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表2. 被引频次前10的研究机构

4. 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研究的关键词分析

4.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将CiteSpace软件中的Node Type设置为Keyword,得到员工持股计划文献关键词共现图,如图4所示共有节点545个,连线721条,关键词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节点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从图中可以看出“员工持股”出现的频次是最高的,即大多文献都是围绕员工持股展开的。其次是“股权激励”和“上市公司”。如郑志刚等(2021)所研究的《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动机:激励还是防御》 [7]。

Figure 4. Keyword co-occurrence diagram

图4. 关键词共现图

4.2. 关键词演进分析

在CiteSpace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控制面板中Layout里的Timezone View绘制员工持股计划1994~2021年关键词演进图。从图5可知各年份的不同关键词的之间连线整体上是紧密的。

起初主要谈论的是员工持股计划的来源、概念等,出现的关键词主要是“员工持股计划”、“职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会”和“内部职工股”等概念性的关键词。如周才堂和汪雪峰(2000)讨论了员工持股计划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14]。从图5可以看出,到2000年左右关键词增多,出现了“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公司治理”等员工持股计划应用场景的关键词。如陈志坚(2007)对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5]。随后出现了“股权激励”、“投资者”和“二级市场”等关键词。

Figure 5. Keyword time zone diagram

图5. 关键词时区图

4.3. 关键词突变分析

在CiteSpace关键词共现分析的控制面板中,选择Burstness得到员工持股计划突变强度前10的突变词。

Figure 6. Keyword emergence diagram

图6. 关键词突现图

图6看,无1994~2000年的关键词突变强度,说明在这一阶段中关键词相对分散。从2001~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关键词突现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1~2009年,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主要是“股票期权”和“激励”。第二个阶段是2012~2017年,这一阶段出现的主要关键词是“二级市场”、“投资者”、“国企改革”和“上市公司”。而“国企改革”和“上市公司”主要是在2014年开始突变的。“二级市场”的研究时长是最长的,时间跨度从2012~2016年。第三阶段是2017~2019年,这两年期间的热点话题主要是“国有企业”和“员工持股”。第四阶段是2019~至今,在这一阶段中“股权激励”和“企业创新”是近两年的热点话题,例如,秦远建和杨捷(2020)提出员工持股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核心技术人员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显著 [16]。欧理平和赵瑜(2020)研究发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可以促进企业创新产出,且持股比例越高,企业创新产出越多 [17]。丁诚(2021)认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能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且在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 [18]。在“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之间的联系也将是未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5. 结论

首先,从研究时间来看,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研究热点都有所不同。在2000年以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员工持股计划”概念、实施步骤等。从2000年开始发文量增多,研究主题也逐渐增加,出现了更多细致化的实证研究。从201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进行系统性规制后,员工持股计划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发文量进一步增加,在2019年达到峰值。

其次,在研究作者方面,共涉及633个作者,其中何志聪和曾国鑫发文的引用频次较高,且二者之间还存在着紧密的合作,除此之外也存在着一些小型合作网络。在研究机构方面,共有480家研究机构,少许机构间存在连线,即只有很少一部分机构间存在合作关系。在研究机构中,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发文在2004年被引用次数量最多,达到12次。

最后,从关键词共现图可看出,起初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对员工持股本身进行研究,随后出现了更为细化关键词,实证研究文献开始出现。而从关键词突现图知道,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股权激励”和“企业创新”上。

参考文献

[1] 刘义圣, 苏国强, 王世杰. 员工持股计划对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9, 35(11): 91-99.
[2] Fang, H., Nofsinger, J.R. and Quan, J. (2015) The Effects of Employee Stock Option Plans on Operating Performance in Chinese Firm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54, 141-159.
https://doi.org/10.1016/j.jbankfin.2015.01.010
[3] Bova, F., Kolev, K., Thomas, J.K. and Zhang, X.F. (2015) Non-Executive Employee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Risk. The Accounting Review, 90, 115-145.
[4] Bova, F. and Yang, L.Y. (2017) Employee Bargaining Power, Inter-Firm Competition and Equity-Based Compens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26, 342-363.
https://doi.org/10.1016/j.jfineco.2017.07.006
[5] 孟庆斌, 李昕宇, 张鹏. 员工持股计划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吗?——基于企业员工视角的经验证据[J]. 管理世界, 2019, 35(11): 209-228.
[6] 李韵, 丁林峰. 员工持股计划、集体激励与企业创新[J]. 财经研究, 2020, 46(7): 35-48.
[7] 郑志刚, 雍红艳, 黄继承. 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动机: 激励还是防御[J]. 中国工业经济, 2021(3): 118-136.
[8] 刘丽辉, 孙丹, 刘睿. 员工持股计划、代理成本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21(6): 161-175.
[9] 陈悦, 陈超美, 刘则渊, 胡志刚, 王贤文.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2): 242-253.
[10] 陈旭东. 对职工持股计划的探讨与思考[J]. 决策借鉴, 1998(3): 7-8.
[11] 何志聪, 曾国鑫. 让国企管理层分享混改红利[J]. 董事会, 2017(6): 66-68.
[12] 何志聪, 曾国鑫. 员工持股“饮鸩止渴”不亏才怪[J]. 董事会, 2017(8): 14-15.
[13] 黄萍萍, 焦跃华. 员工持股、信息透明度与企业创新——基于员工持股计划的准自然实验[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22): 102-111.
[14] 周才堂, 汪雪峰. 员工持股计划及其在我国的实践[J]. 管理现代化, 2000(6): 18-21.
[15] 陈志坚. 上市公司员工 持股计划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7(5): 65-66+68.
[16] 秦远建, 杨捷.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与企业创新[J]. 财会月刊, 2020(16): 96-104.
[17] 欧理平, 赵瑜. 员工持股计划能促进企业创新吗? [J]. 会计之友, 2020(9): 59-65.
[18] 丁诚.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产权性质和产业性质的差异[J]. 预测, 2021, 40(5): 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