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在线监管背景下的组织机构数据治理探究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al Data Governance in the Context of Online Supervision of State-Owned Assets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DOI: 10.12677/MM.2022.126101, PDF,   
作者: 刘长恩, 包晨阳, 章恩武: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关键词: 数据治理数字化转型信息化主数据Data Governanc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formatization Master Data
摘要: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千行百业都在紧抓时代机遇转型升级。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国有企业,纷纷驶上数字化发展“快车道”。国有企业是代表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先导力量,在数字化变革时代,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2020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此后又发布了《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方案》。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央企业组织机构信息化管理现状和难点,提出主数据及数据治理整体解决方案,并结合实践案例为国资监管信息化工作推进提供参考。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thousands of industries are grasping the opportunities of The Times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A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embarked on the “fast track” of digital developmen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the leading force representing Chinese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global market competition. In the era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the general trend. Since 2020, the State-owned Assets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a “about accelerat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work notice, then released the governing online supervision system construction plan”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ifficulties in your organization, puts forward solutions to master data and data management as a whole,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cas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tate assets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work.
文章引用:刘长恩, 包晨阳, 章恩武. 国资国企在线监管背景下的组织机构数据治理探究[J]. 现代管理, 2022, 12(6): 730-736. https://doi.org/10.12677/MM.2022.126101

1. 引言

2020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公布。这是中央第一份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意见》重点提出了将数据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作为五个生产要素,明确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具体举措 [1]。

为持续开展国资监管数据治理,加强数据管控体系建设,按照《2019年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方案》有关要求,国资委制定了中央企业组织机构基本信息的编码和指标规范,开发建设了中央企业组织机构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并于2021年11月起进行系统试运行。为顺利推进中央企业组织机构基本信息管理系统试运行工作,国资委对各中央企业提出三项要求:

一是数据初始化工作。组织机构系统是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试运行签到饿数据初始化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组织机构数据进行核对确认,确保试运行时数据真实有效。

二是数据管理要求。各中央企业要明确集团层面组织机构数据管理的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建立内部协同机制,确定数据管理专职岗位和人员,并未系统应用提供必要的软硬件设施等保障条件。

三是工作要求。各中央企业根据要求加快建设本单位组织机构管理系统,完成本单位组织机构系统与国资委组织机构系统对接,支持数据的统一采集和自动更新。同时,为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各中央企业应明确数据管理牵头部门及具体负责人 [2]。

2. 组织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现状及问题

2.1. 信息系统整体情况

近年来,国资委推进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统一建设了产权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中央企业及其所属单位基本信息管理系统、中央企业组织机构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1) 产权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产权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简称“产权系统”,是对产权相关工作进行管理分析的信息系统,是国资监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该系统用于企业产权信息登记,主要包括占有产权登记、变动产权登记、注销产权登记三种业务,主要包括企业基础信息管理、产权树分析、企业经营指标收集分析、产权登记4大部分。企业通过填写基础信息、产权登记信息、长期投资信息和基本经营指标数据的业务,可以对企业的产权数据、经营状况数据进行分析。

2) 中央企业及其所属单位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中央企业及其所属单位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简称“压减系统”,用于对各央企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管理监督。系统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层级树、历史信息管理、智能报告4大模块。系统采用专线形式进行集中上报,国资委每月底为企业开放系统登陆权限。

3) 中央企业组织机构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中央企业组织机构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简称“国资委组织机构系统”,是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企业组织机构基本信息库(以下简称组织机构库)以国资委组织建设的中央企业组织机构基本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国资委组织机构系统)为信息化支撑,建立对中央企业及所属单位基本信息编码统一、口径统一、标准统一的基础数据管理机制,有效解决国资监管数据重复采集、标准不统一、统计口径不一致等问题,为国资监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2.2. 系统应用情况及问题分析

国资委统推的各类组织机构数据上报系统的顺利实施,推动了各央企产权登记管理规范化、压减工作流程化、在组织机构管理层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各企业引入产权管理系统、主数据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为企业内部基础数据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但由于各央企信息化发展程度不一,对国资委统建系统的应用深度和范围存在一定差异。为满足国资委数据上报要求,部分央企在使用国资委统建系统进行数据上报的同时,将其作为企业内部数据管理的支撑系统,在应用层次不断加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国资委统建系统为标准化系统,面向所有央企国企,不对企业提供数据接口,这也给企业内部实现更层次的数据共享与应用造成难度。另一方面,各企业在组织机构产权管理、基础信息管理等方面存在个性化管理需求,包括统计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数据治理层次的需要,但国资委现有统建系统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因此,从数字化转型角度来看,各央企对建设企业自有组织机构管理平台存在迫切需求,以满足自身数据治理需要。

3. 组织机构专项主数据及数据治理解决方案

在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实际工作要求下,按照国资监管数据采集和对接要求,建设主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统一汇集和管理,推进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石化盈科紧密结合国际最前沿的理论体系,根据企业多年数据治理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数据治理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中,主数据管理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以下。

3.1. 制定组织机构主数据标准

制定组织机构主数据标准规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业务视图、编码规则、属性规范、数据字典。

首先,通过业务视图明确数据标准实施的空间范围和主体范围,空间范围即标准实施的业务范围,应用于哪些信息系统,主体范围即标准实施于哪些主体、标准落地的实体单位载体。组织机构业务视图根据集团不同的管理需要,将实体单位、虚拟单位和细分的部门按照不同维度、层级设置构建的组织结构视图。由于不同管理线条在组织口径上的差异性,构成产权视图、人事视图、管理视图、财务视图、党建视图等,将内部单位基础信息作为唯一的、稳定的主数据,统一分发给各业务视图,满足不同视图搭建各自管理层级的需要。

其次,明确组织机构主数据编码规则,并通过系统自动分配的方式生成相应编码,作为组织机构基础数据在各信息系统中共享的唯一性标识,提升数据共享效率。

再次,制定组织机构主数据标准属性规范,根据数据共享需求梳理成果,明确每个属性字段的含义,并对每个属性字段的数据类型、维护方式等做出必要说明。

最后,梳理数据字典目录,针对每类公共数据,依据分类标准,与数据分布、信息交互要求,定义数据相应字段,并进行明确的定义,如字段长短、属性要求、字典类型等,形成完整的数据字典表。数据标准包含的内容如图1所示。

Figure 1. Data standard content

图1. 数据标准内容

3.2. 制定组织机构主数据维护流程

数据标准的完善与执行,离不开管控流程的保障与监督。在管控流程中,规范内部单位主数据的查询、新增、修改和冻结操作,保障数据维护的及时性、有效性。明确数据管理岗位与职责,包括主数据信息管理员、企业代码审核员、标准化技术支持组,保证数据运营正常运转。

3.3. 组织机构数据清洗

根据标准规范中制定的数据模型,对组织机构历史数据进行整体清洗与初始化,从解决主数据质量和业务协同入手,推动组织机构编码一致,为后期数据整合奠定基础。数据清洗后通过主数据管理平台生成具有高共享价值的组织机构代码库,为各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组织机构基础数据,同时为国资委数据填报提供数据参考。

3.4. 搭建主数据管理平台

通过搭建主数据管理平台,将数据标准与管控流程固化在系统中,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数据标准化、流程规范化,主数据管理系统功能架构如图2所示。

Figure 2. Master data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图2. 主数据功能架构

3.5. 通过系统集成提供主数据服务

结合数据服务总线,为集团及下属企业提供主数据服务,包括数据订阅分发服务、主数据查询服务、主数据申请服务、数据调用API服务等。为各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的基础数据来源。

4. 组织机构专项数据治理方案实践分享

数字化的本质是让技术服务于实体经济,让实体经济实现效率和质量的倍增放大。今天,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构建自己的数字化系统,系统的复杂性也越来越高,对技术的要求也在呈指数级上升 [3]。以国机集团数据治理项目(一期)为例,国机集团按照“业务部门牵头、信息技术支撑”的信息化建设原则,陆续建立了39个集团化管控系统,在2018年以来,根据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部署,集团先后上线大额资金监测、“三重一大”系统,在信息化建设层面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发现存在多个业务系统、业务领域需要访问相同的数据集,但是由于没有统一、权威的数据来源,出现了“一致性差”、“重复采集”、“集成共享难”的问题。为满足集团信息化管控需求,以及解决信息化推进过程遇到的诸多问题,国机集团启动了数据治理项目(一期)。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国资监管数据治理持续开展需要,为满足国资委数据上报与统一采集要求,在主数据管理系统中设立单独的数据上报模块。

1) 梳理数据指标:将中央企业组织机构基本信息指标分为基础信息指标、股权结构信息指标、参股信息指标、管理结构信息指标、人员信息指标、状态信息指标等六类信息指标,设立不同的数据模块供企业填报,中央企业组织机构基本信息指标如图3所示。

2) 制定管控流程:结合企业内部管理需要与国资委数据上报及时性要求,设置集团数据管理员、企业数据填报员,共同成立国资委组织机构基本信息数据填报小组,为数据维护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建立组织保障。

3) 实现系统对接:各中央企业组织机构系统与国资委组织机构系统利用统一数据采集交换平台实现数据采集。央企自建组织机构管理系统均按照2021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国资监管信息化工作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国资监管业务数据指标库采集技术说明(2021年版)》中规定的指标对接要求,实现中央企业组织机构基本信息采集。

Figure 3. Basic information indicators of central enterprise organizations

图3. 中央企业组织机构基本信息指标

5. 数据治理方案的价值意义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数据治理是支持企业转型并满足业务发展要求的基石 [4]。然而在数据的实际应用中,数据不真实、不准确、不透明,不共享,导致了企业数据资产查找难、应用难、管理难。完善的数据治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在央企、国企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专业的数据治理体系可以为企业构建从战略、机制、管控到平台一体化的数据治理架构,通过数据资产管理顶层架构设计及体系建设、数据标准规范编制、数据质量提升、数据治理产品的成熟应用,支撑建设落地⽅案。具体价值意义体现为:

1) 在满足国资委等主管机构日益严格的监管数据报送的要求的同时满足各主管机构报送口径的要求;

2) 满足集团内部经营管理精细化对提升信息应用水平的迫切要求,提高业务系统效率,提高管理决策的准确度和反应速度;

3) 通过主数据治理统计和细分数据质量问题,结合主数据治理专题进行主数据治理过程改进,通过数据认责解决数据质量问题,最终达到数据质量的提升;

4) 通过实施主数据治理的规划和专题,提升集团数据管理和应用水平,优化数据管理效率,建立集团范围的主数据治理文化 [5]。

6. 总结与展望

2020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此后又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中,对信息化管理的内容进行了明确。在推进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及国企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数据治理逐渐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普遍关注的重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化”了之,数字化转型不意味企业范式的彻底颠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激发组织活力、增强企业创新力,从而全面提质增效 [6]。

对于企业而言,数字化发展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7]。在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视“数字化转型”这门必修课的同时,石化盈科根据党和国家对开展数据应用、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要求,结合多年来多家企业主数据、数据治理相关信息化项目实施经验,致力于打造中央企业、国有企业数据治理专项解决方案,为传统行业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分析思路。

参考文献

[1] 程广明. 大数据治理模型与治理成熟度评估研究[J]. 科技与创新, 2016(9): 6-7.
[2] 赵舒阳. 石化企业数据治理体系的研究[J]. 广州化工, 2022, 50(3): 200-201+211.
[3] 张建锋. 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探索[J]. 数字经济, 2021(12): 42-49.
https://doi.org/10.19609/j.cnki.cn10-1255/f.2021.12.006
[4] DAMA. 中国分会翻译组译DAMA-DMBOK2数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 第2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7): 16-21.
[5] 齐力. 企业如何开展数据治理和提升数据治理水平[J]. 中国对外贸易, 2020(8): 24-25.
[6] 埃森哲.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难点与行动建议[J].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21(12): 85-90.
https://doi.org/10.19609/j.cnki.cn10-1339/tn.2021.12.038
[7] 胡静. 国企数字化转型, 这些经验可以借鉴[J]. 国企, 2021(1):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