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角下海洋类世界遗产的分布特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rine World Heritage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摘要: 目前全球共有50项海洋世界遗产,大部分分布在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家,其中澳大利亚占6项,墨西哥次之,占4项。我们国家是遗产大国,有世界遗产56项,其中包括38项世界文化遗产,14项世界自然遗产,4项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但迄今为止,我们国家还没有一项海洋世界遗产,我们国家对海洋世界遗产的重视还不够。本文研究全球海洋世界遗产的分布特征,我国海洋世界遗产及海洋污染现状,以福建海坛岛为例给出申报海洋世界遗产相关申遗策略,同时我国目前保护海洋法律与全球海洋世界遗产保护相关法律和法规对比,根据现有海洋保护措施存在的不足给出几点建议,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公民意识等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自然资源,实现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50 marine world heritages in the world, most of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Mexico, Australia and other countries, of which Australia accounts for 6, followed by Mexico, accounting for 4. China is a big country with 56 world heritage sites, including 38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14 worl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and 4 mixed heritage sites. But up to now, there is no marine world heritage in our country, and our country has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i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 marine world herita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arine world heritage and marine pollution in China, and gives the relevant application strategies for marine world heritage by taking Fujian Haitan Island as an example. At the same time, China’s current marine protection law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related to global marine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according to the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marine protection measures,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protect the marine environment and marine natural resources by improv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raising citizens’ awareness, so a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nvironment.
文章引用:马舒琪. 全球视角下海洋类世界遗产的分布特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J]. 可持续发展, 2022, 12(4): 881-890. https://doi.org/10.12677/SD.2022.124100

1. 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颁布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以确定和保护全球的世界遗产。截至2021年7月16日至31日在中国福州(线上)召开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全球共有1154项世界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897项文化遗产、218项自然遗产和39项混合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这些世界遗产分布在167个缔约国中。自1981年第一个海洋遗址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以来,截止2022年6月,该名单包括37个国家的50个独特的海洋遗产,这些遗产以其独特的海洋生物多样性、独特的生态系统、独特的地质过程或无与伦比的美景而闻名。世界文化遗产具有艺术创新、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等特点,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自然遗产对于研究生命起源、地球科学、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国是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国家的大陆海岸线长18,400 km,海岸线总长度超过32,600 km。根据世界海洋法规定,中国拥有的海洋国土面积是299.7万平方公里,包括内水、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我国的海洋利用文化历史悠久,从古至今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事祭祀活动、妈祖庙等 [2]。均体现出我国海洋文化的深厚。但截至2022年6月,我国的海洋世界遗产仍处在空白阶段,可见我国海洋遗产申报所面临的复杂挑战 [3]。

2. 世界海洋遗产的分布特征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我国是遗产大国,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以来,至今共有56项世界遗产,成为目前第二大世界遗产拥有国,第一为意大利拥有58项 [4]。在全球50项海洋世界遗产中,其中亚洲10项,欧洲11项,南美洲4项,北美洲11项,非洲4项,大洋洲10项。在亚洲中印度尼西亚2项,日本2项,菲律宾2项,也门,孟加拉,印度,越南各1项。

从国家拥有数量上来看,海洋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澳大利亚、墨西哥、法国等国家占海洋世界遗产的大多数。其中按拥有海洋世界遗产数量进行排名,澳大利亚(6项),墨西哥(4项),美国(3项),法国(3项),英国(2项),日本(2项),哥斯达黎加(2项)印度尼西亚(2项)菲律宾(2项)共计26项,9个国家拥有的数量大约占海洋世界遗产的一半,由此可见海洋世界遗产的分布集中特点 [3] (图1)。

注:点位数据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官网http://whc.unesco.org/。

Figure 1. Global distribution map of marine world heritage

图1. 海洋世界遗产全球分布图

2.1. 全球海洋世界遗产分布与遴选标准

要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遗址必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并且至少符合十分之一的选择标准。该标准由委员会定期修订,截至2004年底,世界遗产地是根据六项文化和四项自然遴选标准选出的。其中海洋世界遗产的评审标准有以下四种。1) 包含最高级的自然现象或具有非凡自然美和美学重要性的地区;2) 成为代表地球历史主要阶段的杰出范例,包括生命记录、地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质过程或重要的地貌或地形特征;3) 在陆地、淡水、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以及动植物群落的演变和发展中,成为代表重要的持续生态和生物过程的杰出范例;4) 包含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重要和最重要的自然生境,包括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

限于篇幅,本文遴选了全球有代表性性的海洋世界遗产名录共21项,以国家、特征、遴选标准等方面进行对比,以便更直观地反映出海洋世界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见表1)。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今共有3处海洋遗产被划分为濒危遗产分别为北美洲2项,大洋洲1项。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当委员会发现遗产状况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标准时,可将其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例如:确定危险:由于疾病等自然因素或偷猎等人为因素,

Table 1.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 marine world heritage

表1. 全球海洋世界遗产的时空特征

注:上表中C表示文化遗产,N表示自然遗产;相关数据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网http://whc.unesco.org/整理。

濒危物种或其他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物种的数量严重下降;遗产的自然美或科学价值严重退化,如人类定居、修建淹没遗产重要部分的水库、工业和农业发展,包括使用杀虫剂和化肥、大型公共工程、采矿、污染、伐木等;人类对边界或上游区域的侵犯威胁到遗产的完整性。潜在危险:修改该地区的法律保护地位;遗产内计划的重新安置或开发项目,或位于影响威胁到遗产的位置;武装冲突的爆发或威胁;管理计划或管理制度缺乏或不充分,或没有完全实施;气候、地质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威胁性影响。

2.2. 濒危海洋世界遗产分析

上述表格中有三处濒危海洋世界遗产,这三处濒危海洋世界遗产除了入侵物种外,都存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其中包括手工、工业和运动捕鱼;伐木作业对森林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水质问题对当地野生动物和植物种群产生了有害影响。其中以美国的大沼泽地国家公园为例,流入量的减少导致了深水泥沼群落的损失,而深水泥沼群落是维持鱼类和水生无脊椎动物健康种群所必需的。农业废水改变了水植物自然种群,导致周围生物种群损失。淡水输送减少,佛罗里达湾的盐度增加,导致了水下水生植被的重大变化,许多运动鱼的数量减少,以及藻类大量繁殖。

除上述提到的濒危海洋世界遗产之外,还有一处南美洲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就曾经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动植物种极其丰富,1835年,达尔文来到此地考察,受到启发写下著作《物种起源》,并提出了自然进化论假说。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加拉帕戈斯群岛认定为世界遗产,但近些年来因不断涌入大批游客和商业建筑群,外来入侵物种的引入、旅游业的发展、人口增长、非法捕鱼和治理问题,造成生态环境不断受到破坏,于2007年列为濒危海洋世界遗产。在此期间,厄瓜多尔政府一直完善保护此群岛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1) 减少通往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路和陆路通道空气,降低引入新入侵物种的可能性。2) 制过度开发鱼类资源,为小规模渔业部门提供替代就业机会。3) 控制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游客数量,规范休闲捕鱼活动等。世界遗产委员会在2010年已将加拉帕戈斯群岛从《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删除。

3. 海洋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机制

3.1. 我国目前海洋污染现状

截止2020年底,我国共建有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14处 [5],总面积39.4万公顷;国家级海洋公园67处,总面积73.7万公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发表的《2020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提到我国目前海域水质划分为劣四类的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极氮和活性磷酸盐,主要集中在我国黄海、东海和江苏杭州一带,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排放工业污染源 [6]、生活污染源而导致的海水富营养化,其中综合类污染源排放污水占得比重最大。随着国家进一步治理,海水富营养化、海域海水水质等均有明显改善。除此之外,人类活动对海洋造成巨大的影响,2020年对全国49个区域开展海洋垃圾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的种类和数量。其中塑料类垃圾占所有垃圾中的80%以上,是海洋垃圾污染的主要来源,49个区域中九成以上存在海滩垃圾的问题。

图2是2018年至2020年中国各类直排污水折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得知近三年来国家对工业污水排放治理严格有效,工业污水排放量每年呈递减趋势,生活类污水以及综合类污水排放量一直处于稳定状态。除此之外排污总量也是呈现出每年下降的趋势,随着国家进一步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治理,污水排放问题明显改善。

3.2. 国内外颁布的法律和法规分析

下表选取了亚洲、美洲、欧洲三个大洲的国家在海洋生态保护上所颁布的法律,以直观地了解相关国家颁布的对海洋遗产保护和管理法律和法规一些进展(表2)。

数据来源: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18~2020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Figure 2. From 2018 to 2020, the sewage volume of all kinds of direct discharge pollution sources in China

图2. 2018年到2020年中国各类直排污染源污水量

Table 2.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global marine protection

表2. 全球海洋保护相关法律和法规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国家对于保护海洋环境,减少海洋污染对渔业、野生动物的影响颁布了多部法律和法规。从1982年颁布的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保护海洋环境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8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1985)、《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6)等多部海洋保护法律和管理机制颁布实行,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维持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防止人为因素对海洋污染而造成破坏海洋生物多样性、危害人体健康等多种影响。

3.3. 海洋保护情况对比结果

国外海洋法律法规完备而发达的一些国家,例如,美国、英国、日本等,英国以英国海洋法为基础建立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9],由11部分,325个条文以及22个附件构成,内容涵盖海洋管理组织、专属经济区、其它海洋区域与威尔士渔业区域、海洋规划、海洋许可证、海洋自然保护区、近海渔业及淡水渔业管理、海洋执法体制、海岸带准入等。从这一方面看,我国有关海洋方面的法律法规有所欠缺,海洋环境生态保护的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做到涵盖各方面的环境保护制度。此外,海洋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由国家海洋局、国家环保总局、交通部、农业部、海军等5个部门以及沿海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各部门根据分工对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实施监督管理,但各部门的合作不够紧密,联系不够密切,通常只针对一项或几项问题进行单独处理,不够全面往往只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10]。

4. 我国海洋世界遗产申遗策略与环境保护建议

4.1. 我国海坛岛申遗策略与建议

海坛岛已入选世界遗产预备名录,是我国目前唯一入选海洋世界遗产预备名录。申请类别为混合遗产(自然与文化的双重遗产)。岛上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如丘陵、台地、湖泊、基岩海岸、沙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由于海坛岛的基岩不断遭受风化作用的侵蚀和生成,形成了各种自然景观和地质构造景观。

海坛岛(Haitan Island)是福建省的第一大岛,又名平潭岛,是平潭主岛,它由126个岛屿组成。面积274.33 km2,位于福州市东南部,东临台湾海峡,西濒海坛海峡,经纬度位于北纬25˚15′~25˚45′,东经119˚32′~120˚10′ [11]。海坛岛处在南亚热带北界,气候温暖,水质肥沃,生物资源丰富,为鱼类繁殖和渔场形成提供优越环境。海坛岛上拥有大量人文景观,岛上寺庙多是明清时代建造,石构为主,简单粗朴,不雕不藻。主要有:五福庙,又名威灵公庙,在潭城镇五福庙街西侧。西辕门上石匾刻“五福境”,外有24级阶石。门内楣处书“平潭古迹”,门立于已隐蔽的平坦巨岩上,为“平潭”地名之来源,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次海坛岛还保留多处古人类遗址,以及多为明清时期抗倭抗清的古营寨、烟墩、烽火台等军事遗址。古营寨有10余处,分布于平原、苏澳、北厝、敖东等乡镇,多数已毁,残址犹存。这些都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海洋遗址对“完整性”和“真实性”的要求。

但由于近代遭受人为砍伐影响,建设工厂、住宅,原生植被多遭破坏 [12]。除此之外海洋污染问题对渔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在人们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向海洋排放的污染物越来越多,例如工厂废水,生活污水等,导致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海岸水域受到污染,鱼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从而降低海洋渔业的产量。

从目前全球海洋世界遗产申报趋势来看,越来越多国家地区会加大申报海洋世界遗产的力度。因此,我们国家在海洋环境保护以及申报上要加大资金投入,海坛岛作为已经入选海洋世界遗产预备名录的地区,拥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其文化与自然历史悠久,是有力的申遗对象。以下提出几点申遗建议:1) 加大资金投入海坛岛保护力度,海坛岛资源丰富、物种多样,已经具备海洋世界遗产申报的初步条件。但海坛岛一直以来与人类活动联系密切,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对海坛岛的海洋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加大海坛岛保护力度是不可缺少的。2) 针对海坛岛现阶段情况,出台相应治理的法律制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世界海洋遗产的评定标准接轨,完善目前我们还有待完善的规章制度,此外,还应该严格执行海洋禁渔期,保护鱼类正常生长与繁殖,以确保海洋物种的多样性。申遗工作应以“全球战略”(Global Strategy)为准则,反映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多样性。构建具有代表性、平衡性、可信性的世界遗产名录的全球战略(Global Strategy for a Representative, Balanced and Credible World Heritage List) [7]。

4.2.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实施与建议

1) 完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章和责任制度 [13] [14],促进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的建设,加强海洋生态和环境管理制度和监管能力的建设,建立。开展多部门联合的监督检查和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投资保障、严格监督和评估、加强公共关系和指导等组织保证措施。严厉管控围填海,严厉打击非法采挖海砂等违法用海行为。

2) 严格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实施增值放流工作 [15]。人工增值放流是指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湖泊等天然水域投放渔业生物的卵子、幼体或成体,以改善水域群落结构优化水域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许多沿岸地区已开展多年鱼类人工增值放流工作,但此做法会造成生态风险,如影响生态系统的耐受性、对增值水域野生种群的影响等。因此,在做法上应充分考虑增殖水域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注重其结构和功能的维持和稳定,实现捕捞渔民增加收益及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

3) 宣传海洋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公民保护海洋意识 [16]。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中包括上文中提到的沙滩垃圾问题。在我国绝大部分的海滩旅游景点均受到人为丢弃沙滩垃圾的环境影响,政府不仅在沙滩环境清理方面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其中不乏包装袋,塑料袋等随海浪卷入海洋,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命。因此,在社会上要广泛深入地进行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群众意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当今人类的共同责任。

4) 合理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各级政府不能只注重眼前发展而追求过度开发海洋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应该以长远发展作为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海洋资源的保护,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积极做到人类与海洋共处可持续发展目标。

5. 结语

截止至2022年,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一项海洋世界遗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也体现出我们国家在申遗海洋世界遗产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海洋环境与资源遭到破坏。为此以海坛岛为例,以立法为基础,与其他国家所颁布的海洋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比,完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采取有效行动,实施相关措施最终达到海洋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致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孙克勤教授及助教李江涛老师对本文进行了指导,特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孙克勤. 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8(3): 36-40.
[2] 燕海鸣, 朱伟, 聂政, 等. 古代世界的海上交流——全球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6(2): 17-22.
[3] 刘小方, 刘慧梅, 世界海洋遗产时空分布及其对我国海洋遗产申报保护启示[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9, 32(3): 89-94.
[4] 万芳芳, 白蕾, 王琦. 海洋世界遗产发展趋势分析及相关申报建议[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 30(6): 26-31.
[5] 蔚东英, 高洁煌, 王锦. 中国世界海洋自然遗产申报潜力及案例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21(4): 1-13.
[6] 周缘, 贺文麒, 蒋燕虹, 等. 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2): 127-128.
[7] 孙克勤, 孙博. 世界遗产[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8] 曹艳春, 马钱丽. 英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及其启示——以《海洋与海岸带准入法》为例[J].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 37(6): 48-51.
[9] 赵哲昊. 从“玛丽罗斯号”看英格兰海洋文化遗产保护[J].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 4(10): 39-45.
[10] 孙克勤.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战略管理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S3): 547-550.
[11] 渠斌, 李新通.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海坛岛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5(1): 28-36+45.
[12] 杨阳, 黄义雄, 李潇, 等. 海坛岛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时空分异[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4(2): 74-81.
[13] 张胜冰, 臧金英. 基于数字化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构建[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20(1): 25-32.
[14] 王淼, 胡本强, 辛万光, 等.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成因与治理[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5): 1-6.
[15] 林新珍. 美国海洋保护区法律制度探析[J]. 海洋环境科学, 2011, 30(4): 594-598.
[16] 孙玲. 南海地区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治[J]. 环境生态学, 2021, 3(5): 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