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层次理论下新时代中学生的思政课需求
Need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the New Era under the Hierarchy Theory
DOI: 10.12677/ASS.2022.117369, PDF, HTML, XML, 下载: 255  浏览: 486 
作者: 刘宇魁: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关键词: 需要层次理论新时代中学生思政课具体需要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New Era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Specific Needs
摘要: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课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必然要与学生的需要相结合。而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工具,可以分别从安全需要、归属与爱需要、认知和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方面了解中学生各层次的具体需要,这集中为生活和成长的需要。同时基于中学生的现实性,这些需要要求推动承担教学内容具体实施任务的思政教师进行转变。最终思政课要帮助学生一方面将知识内化入心灵,有效面对现实问题,切实提高个人能力;另一方面将意愿外化为行动,把良好品行落实到真实交往,并充分表达情感。
Abstract: The core of moral education is people-oriented. As the key course of mor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must be combined with the needs of students. Using the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as a tool, we can understand the specific need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t all levels from the aspects of security needs, belonging and love needs, cognitive and aesthetic needs, self-realization needs, etc., which focus on the needs of life and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se needs requi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who undertake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tasks of teaching content to change. In the e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should help students internalize knowledge into their hearts, effectively fac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practically improve their personal abilities. On the other hand, we will externalize our wishes into actions, put good conduct into real communication, and fully express our feelings.
文章引用:刘宇魁. 需要层次理论下新时代中学生的思政课需求[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7): 2687-2692.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7369

1. 引言

在以往,对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更多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却少有从教学内容本身出发,问问学生想学什么。学生的需要未尝没有体现在教育理念中,但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因为种种原因体现不明显。在新时代,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工具,基于学生的现实需要,把握他们提出这种需要的条件,基于学生的具体需要来设置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实现思政教育的素质性,成为当务之急。

2. 研究意义

2.1. 理论层面

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学阶段具有高度契合。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而青少年阶段这个10~19岁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的“拔节孕穗期”,正集中在中学阶段。此时,一方面,思想道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发展潜力很大。这个阶段的学生因“涉世不深、实践经验较少、是非辨别能力差” [1] 等原因没有已有观念的抵制,主观能动性偏弱,相对的客观规律性约束较强,因“道德情感变化迅速而激烈,面对来自他人和社会的肯定会有满足和幸福的体验,面对道德冲突会有强烈的痛苦表现,处于不稳定状态” [1],因此最易被群体影响。另一方面,思想培养的效用对人的一生有深刻影响。不同的角度从同一事物中看到的东西也不同,这是人的认识规律。若基础没打牢,则在成长过程中对社会的偏见会不断加深。待到价值观逐步确立后,再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更容易导致抵触。同样,若在这时养成了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则能与知识的获得相互促进,最终成长为优秀人才。总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视学生中学阶段的发展。

2.2. 现实层面

新时代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人民个性化趋势逐渐增强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将会是差异化程度更高、生活需要更多元、满足需求难度更大的主体。一方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承载的是人民现实、具体的向往和追求,学生作为人民的一分子,对于占据他们大部分生活的课堂教学有其切实的需要,应该得到重视。另一方面,在新一代的普遍提高的文化素质、对信息技术等新生事物的卓越适应力、强烈的自我意识等条件下,于信息的普及中,学生对自身和世界有更多了解,可能这种了解不够成熟,不够长远,但具有现实性。总之,随新时代对素质教育的需要越发强烈,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的作用,而在学生自觉不断增强中,充分发挥学生对教育的主导作用具有可行性。

总而言之,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也就必然要与受教育者的需要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 [2]。这种结合并不是为学生所欲为,一方面思政课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时代性,需要着眼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未来,另一方面具体教学目标应该“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设置” [3]。故在考虑到学生既有的思想价值观念状况和社会政经文等各方面的影响,和现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学生的需要方向和现实可能上进行与思政课内容的结合,需要进行专门研究。

3. 安全需要:能有效面对现实问题

安全需要的本质在于人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如何保证自身的存在。新时代学生的主人翁态度日益明显,大家对思政课的看法也有所提升。学生们不仅仅认为思政课程是一门课程,更希望思政课能深入到生活中并带来现实的改变。当前阶段,很多学校管理者对这种安全需要的践行表现例如:面对网络可能造成的学生德育的负面影响,且考虑到此阶段学生的不成熟性等原因,学校大多采取的是禁止青少年进入网络等隔离保护方式,而并非引导青少年规范上网行为和模式。这样做,也许在针对以电子游戏为代表的网络成瘾性方面有其必要性,但单单以强制手段执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更重要的是,网络作为当今时代的标志,学生与网络的接触是必然且应当的,面对网络信息传播的平等性和普及性,学生真正需要的是如何在网络的诱惑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规避它的消极作用。例如,如何面对繁杂信息,如何参与网络互动等的教育。基于学生对思政课能使自身有效面对现实问题的安全需要,新时代中学思政课教师应当在信息的广泛传播中,转变为传播中的“把关人”,如收集资料、关注时事,利用国内外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在多方比较中解决学生的现实困惑及迷茫等,通过明确的引导教育提高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认知中,使受教育者能够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积极地将思想认知适用于社会现实。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社会、学会生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4]。但是,当今的思政课受限于应试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意义有所忽略,使得思想理念与实际状况出现脱节” [5],学生无法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作用,进而产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故更根本的是,学生期待教师在教学内容中理论联系实际,时刻关注学生的精神需要,根据个性需要和真实问题展开教育,例如“坚持问题导向,并抓住特点进行精讲;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3] 等,最终正确引导学生对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认识,增进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真实了解,指导学生正确地结合理论将信息运用在生活中。

4. 归属和爱的需要:塑造品行并落实到交往

归属和爱的需要的本质在于人在与社会的联系中如何明确自身的存在。在学生对自身缺点和需要的了解明确过程中,考虑到人的社会属性,借助课堂的集体互动氛围和达成共识的纪律管束,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合作性,推动个体得到生活中的改善。这种归属和爱的需要层次的现实践行的表现是,在小组讨论中,最初大多学生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性,“他们了解与同学的交流互动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因此并不排斥同学间的互动” [6]。但可能基于性格、关系甚至能力等方面的隔阂,产生了互动中的不愉快经历,最终导致有些互动者不愿意再参与互动。或许有一部分学生在互动中的沉默是天性使然,但更多学生的沉默可能缘于在课程教育中性格的培养没有得到理解支持所导致。所以,基于学生对思政课程塑造品行并落实到交往的需要,教师应该在对学生的关注中,通过如积极组织课堂活动,进行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故事分享等多样化教学探索,在提问反馈阶段借机让学生成组回答问题并给予多人合作的成果积极评价,让学生意识到自身问题所在并学会成长改变,逐步养成自觉意识,养成集体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从来不是单纯的政治教学或者马克思主义知识的传授,本质要求依旧是对思想品德的培养。新时代思政课要求学生“具备健康的品质,拥有乐观的心态,养成健全的性格,从而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 [7]。但传统思政课程服务于应试教育的学习内容,在学生的性格塑造中起到了强大的定型作用,在缺乏意义的学习负担和僵化单调的知识灌输中,没有有效结合理论学习与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践行,学生的创造力、自信心和内在驱动力没有充分激发。当代青年在抗疫或者社会需要的特殊场景下,大多能展现出难得的善良和勇气;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往往表现相对孤僻冷漠,这引发我们思考,是否与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对未成熟心灵造成的常态影响有关?故更根本的,教师们需要观察、了解并解决学生的真实问题,对看似消极沉默的学生,不能一味忽视,更不能无动于衷。出于教师教书育人的初衷师德要求,要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方以恰当的善意为目的,用恰当的方式,如以高超的决断帮助学生依据个人特点组建学习共同体进行合作学习与讨论,而不是点名、打分这样的本末倒置的强制手段去帮助学生,最终引导他们学会正确交往,借助良好的同伴、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形成和情感的健康发展。

5. 认知和审美需要:能切实提高个人能力

认知和审美需要的本质在于人在对抽象的探讨中如何提高自身的存在。在学生对社会的资源和作用进行了解明确的探索过程中,对思政课看法也不单单是一门知识性课程,更希望思政课能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得到人生的发展。这种认知和审美需要的践行表现在于,现在思政课对思维方式的培养,更多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知识的传授和题目答案中对知识的逻辑排列,依赖于学生在刷题应试中潜移默化所受影响。但在教师讲解中,并没有对这种逻辑的专门讲解和训练,更偏向对答案内容的纯粹叙述。故基于学生对思政课能切实提高个人能力的需要,思政教师应该对学生思维方式进行更直接锻炼,如将考试变为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查漏补缺中,通过知识这个载体,在掌握运用知识的过程进行引导,使学生了解如何高效率地使用这些材料,优化思维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之一是在于,帮助人们提高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新时代思政课注重对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及审美情趣” [8] 的培养。但传统思政课的应试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行为、方法、思维方式和内容等方面遇到很大的障碍,表现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高,对课堂内容呈现口号式和思维一律的教条式理解,缺乏独立思考的自觉性、主动性,进而导致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下对意识灌输的反叛和对思政课学习的厌学情绪。故更根本的,思政教师的主要职责要从知识灌输转变到困惑解答和品德引导上。其中解惑是手段,引导是目的,在运用自身所学所历解答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中,做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最终落脚于学生素质的切实提高。思政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以亲身指导、家庭作业等方式进行约束引导,如让学生每周记录一些个人的独特想法。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对思维方式的逐步培养,如通过问“从什么维度答,为什么从这个维度答”,让学生模拟革命导师所开创的工具去推断未来的方法来推测现实前景等。最终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思维方式的训练,提高学生个人能力。

6. 自我实现需要:增进情感并具体为目标

自我实现需要的本质在于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何实现自身的存在。随着新时代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渴望能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结合时代便利,发挥自主性和合作性,保证个人与社会的双向互进,得到价值的实现。这种自我实现需要践行的表现之一在于,现在中学生的人生目标多基于家庭的影响或自身的爱好,来自在生活中的接触,更多人则在应试教育中浑浑噩噩,只知道考试上好大学,而家长教师也认为以这作为目标就已足够,有了好大学什么目标都好实现。结果就是在当前的富裕生活中,很多青年在入大学之前就没有足够的动力,进不了好大学,进入大学后又缺乏自己未来人生的规划,最终“更多地关注个人的消费和生活娱乐,导致生活单调乏味,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9]。故基于学生对思政课能增进自身的情感并具体为目标的需要,教师应该在与现实的联系中,通过告知教学意义,利用好当下时政素材、课本例子和生活榜样,在新时代重归的劳动教育的实践中,感悟到劳动对需要的满足等方法中使学生认识现实的乐趣,体察他人的艰辛,最终激发学习的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之一,是教育人们自觉地改造世界和提高思想觉悟。新时代思政课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3]。但现实中因为思政课实践性的缺乏,学生被困在课堂和书本中,往往缺乏生活经验和对外界的观察,在假大空的教育中情感的激发扎根历史,显得宏大而难以在现实中稳固。学生虽然希望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在具体的行为中陷入迷茫,因为这种理想信念找不到现实的基础作为依托,最终难以具有长远的理想和动力,在市场经济下,对人生具有功利性态度。故更根本的,学生需要教师要让学生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比如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节假日开展研学课等活动,带领学生到优秀的大学参观学习” [10] 等,让学生有机会真切了解国情、民情,进而指导和帮助学生设定自己的生活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进行规划,能激起热情,积极进取。

总而言之,正如年初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专家组成的“中学生认知特点、思维方式与思政课学习状况”课题组,对全国七省(市)初一至高三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所显示,新时代中学生是“一个总是在关注时政热点新闻、视野开阔、具有较高信息获取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自身需求为第一标准采纳信息的青少年。在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方面表现出超乎年龄的理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日益要求获取的信息必须具备高品质” [11]。可以看到,他们“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3]。一方面了解自身需要,了解现实困难,也了解自身问题。另一方面,因为他们的不成熟,他们可能了解需要,但并没有强烈的自我意志去执行。所以中学生基于自身的现实性,对教学内容的需要主要由教师这个直接接触的具体落实者来体现,最需要教育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积极地,细心地贴近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将他们想要达到的效果转化为现实上。

因此,思政教师要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执着追求学生的认知和操作的实际能力、选择与创造的智慧、审美体验、情感和意志品质、自主性自尊心和自强精神,还有内在兴趣等,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思维的优化和人格的塑造等,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随着学生个性化的逐渐发展,更需要教师真情实意、以身作则下,以坚定的立场充分地对学生兴盛的自我意识进行正当引导,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需要,热爱他们,推动他们的自主发展,“学会将关注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理念融入到教学之中,进而通过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因材施教” [12],最终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筹起来,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最终,思政课建设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3],体现其实用性和长期性,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关于这多种需要如何在有限的课程空间和时间内得到实现,需要立足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高素质性,在思政课教学对两方面的融合中进一步地讨论解决。

参考文献

[1] 熊孝梅.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01).
[3]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求是, 2020(17): 4-16.
[4] 董芳兰. 中学思想政治课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思考[C]. 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下卷).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 947-949.
[5] 芮晓云. 新形势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17.
[6] 杨贵蓉.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在“生生互动”中为什么消极沉默?——基于M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叙事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7] 张旭升. 学生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实施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17.
[8] 任松燕. 论中学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功能[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2006.
[9] 朱韵竹. 需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 黑河学刊, 2021(3): 78-80.
[10] 王棣悦. 中学生人生目标发展状况的质性研究及教育建议[D]: [硕士学位论文]. 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
[11] 李玉兰, 赵婧. 怎样找到中学生思政课的“热情密码”[N]. 光明日报, 2022-01-13(007).
[12] 俞雅文.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扬州: 扬州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