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传承在应用技术学院立德树人中的实践路径
The Practical Path of the Inheritance of Red Genes in “Lide Shuren” in the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
DOI: 10.12677/ASS.2022.117384, PDF, HTML, XML, 下载: 233  浏览: 344  国家科技经费支持
作者: 刘 蓓: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玉溪;沈 清:红河学院,云南 蒙自
关键词: 高校红色基因立德树人实践探索应用技术学院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d Genes Lide Shuren Practical Exploration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
摘要: 高校是立德树人和红色基因传承的主要阵地。文章主要从红色基因与立德树人的内涵出发,分析两者内在联系,并以应用技术学院为研究载体,探讨红色基因传承在应用技术学院立德树人中的实践路径,以期提高红色基因传承在其立德树人中的实践成效。
Abstract: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main positions for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inheriting red genes. The article mainly starts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red genes and “Lide Shuren”—the establishment of morality and people, analyz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uses the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 as a research carrier to discuss the practical path of red gene inheritance in the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d genes’ practical results in “Lide Shuren”.
文章引用:刘蓓, 沈清. 红色基因传承在应用技术学院立德树人中的实践路径[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7): 2800-280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7384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论述,为高校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办学指明了方向 [1]。有信仰才会有使命,有使命才会有担当,红色基因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种子、革命精神的升华,具有育人和激励作用,回答了“用什么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 [2] 等根本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红色基因,对于深入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在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仍然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只停留在宣传口号上,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够,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教学实践难度较大,学校各方协同机制不够健全,大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足,参与红色基因传承的主动性不够等。

因此,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是高校立德树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高校用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来指导立德树人工作,回归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入思考红色基因、立德树人等思想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重要意义,积极探索红色基因传承在高校立德树人实践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样的思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希望对红色基因传承在应用技术学院立德树人中的实践探索有所助益。

2. 红色基因与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2.1. 红色基因基本内涵

红色基因是以红色精神为内核的红色文化 [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密围绕“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3] 的时代主题,深刻阐述了红色基因的重要理论和现实要义,阐明了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 [4]。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伟大斗争和伟大实践中凝聚的精神力量,蕴含着丰富的精神食粮,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坚定的信念、艰苦斗争的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等。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 [4]。这是对共产主义事业忠贞不渝追求的精神内核,回顾我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从建立之初到现在,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能始终挺立潮头,始终坚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最终能实现 [4]。二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政治品格与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革命道路始终是艰难的,曲折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这种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强大意志力,一步步克服难关、走向胜利,才能在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进程中孕育出“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优秀的红色基因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4]。三是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中的实践观点明确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 [5]。”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在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红色基因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

2.2. 立德树人基本内涵

立德树人理念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历来备受关注,其主要内容通过汲取中国古代教育的精髓思想,尤其是树立德业的教育理念,摆在优先位置。进入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紧随党的教育事业不断地丰富更新并赋予时代价值。因此,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特点,坚持立德树人理念的引领性,使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保持先进性和方向性。立德树人理念历史悠久,早在《管子·权修》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6]。”教育的初衷和目标是培养人才,也就是“树人”,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挑战性。“立德树人”作为一种理念,统一为一个整体概念,是对立德与树人概念的丰富和发展,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演化而实现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确立为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 [7]。自此,关于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视和研究逐渐兴起和不断深入,即把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坚持优先发展德育。立德树人理念诠释了人才培养的思想精髓,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稳步前进的动力。

3. 传承红色基因与落实立德树人的内在关系

3.1. 红色基因与立德树人两者本质上一致

红色基因是解释“从哪里来”,立德树人是明确“到哪里去”,两者都是运用高校这个主阵地,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统筹推进我国大学生的内在发展和人格完善。红色基因通过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承中华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通过学习文化精髓,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进一步构建全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高校的立德树人的环节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甘于奉献精神等,这与红色基因传承的目的是一致的。

3.2. 红色基因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统一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红色基因传承关系党的初心和使命、优良传统,是强化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精神食粮。红色基因具备强大的育人功能,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红色基因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在社会发展任何时期,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发展以及品德性格塑造都尤为重要,如果大学生缺乏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他们很容易陷入思想的迷茫困境,甚至会出现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偏差。红色基因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重要源泉,其中包含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力量,符合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时代要求,与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规律是一致的。所以,充分发挥红色基因独特的育人优势,能够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提供依据。而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时,又进一步促进了红色基因的传承,营造了良好的红色基因传承的校园环境。因此,红色基因传承与落实立德树人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4. 应用技术学院红色基因传承在立德树人中的实践路径

云南民族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积极探索红色基因传承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实践路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的。

4.1. 创建专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室

2021年5月应用技术学院以红色基因传承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实践探索为中心,初步创建兼具“理论探索、集中学习、组织活动、文化宣传、实践探索”于一体的互动式新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室。应用技术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室分别从红色基因与立德树人的理论学习、红色基因传承在高校立德树人相关活动策划与组织、红色基因传承在应用技术学院立德树人中的实践情况调查、红色基因传承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实践成果梳理与总结的四个方面开展工作。现在应用技术学院已初步建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室,各项活动正在有序的开展。应用技术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室就是以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为主旨而成立的,在各项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这个主旨,例如大学生的党史学习,“四史”学习与答题活动已顺利进行,通过各班级数据调查统计,应用技术学院全体学生党史学习,“四史”学习参与率达95%以上,除参军入伍,休学在家等特殊情况,其他学生均参与,且同学们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较之前提高很多。学院目前致力于打造应用技术学院思政创新育人理念的新平台,为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4.2. 思政工作室兼顾理论学习、宣传与育人实效

第一,思政工作室兼顾理论学习探索,将规模化宣传转化为内涵式学习,形成红色基因传承在应用技术学院立德树人实践探索的学术成果。第二,兼顾宣传教育,理论学习的归属点是让应用技术学院师生了解红色基因及立德树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内核,了解传承红色基因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关系,凝心聚力一批师生党员,教育一批师生党员和群众,发挥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让应用技术学院师生了解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切实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为此,应用技术学院的主干道设置了百米红色长廊,各宣传展板有专题介绍,并定期更新红色长廊和宣传展板上的相关内容,让广大师生在平时耳濡目染红色文化,入脑入心。第三,兼顾红色基因传承在应用技术学院立德树人中的实践成效,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适合应用技术学院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并适时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有效反馈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和改进,形成良性育人循环。目前,应用技术学院根据自己校区的地理位置和具体情况扎实推进红色基因传承、落实立德树人的各项活动开展。

4.3. 三大课堂协同育人

第一,以第一课堂为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发挥专业课教师课堂思政育人实效,目前应用技术学院不少专业课教师已申报相关课程作为课程思政项目去实践,并进一步进行理论总结。说到课程思政,会有很多人认为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事,而专业课教师是负责专业知识的传授。立德树人,德育为先,那么每一节专业课都需要把德育放在最前面,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把红色故事,红色精神贯穿于专业课教育中,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每一节课中,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第二,以第二课堂为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这个主要以学院团委为重要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把传承红色基因蕴于各项活动和比赛中,让广大学生在活动和比赛中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进而学习和理解红色文化和精神,最后积极主动传承红色基因。第三,以第三课堂网络空间为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的为有力补充,网络空间是高校宣传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网络原著民,他们的学习生活几乎处处离不开网络。首先,应用技术学院可在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学院官网、各系的公众号、微博、微信、QQ账号、党建云平台等进行展示与宣传,用好网络平台,把红色基因融入立德树人教育之中。其次,学院可开发网络视听资源,将阅读书目、视频资源、图片等信息上传,充分利用线上互动、论点评析、线上作业等环节突出红色基因教育 [8]。最后,学院可结合地方涌现的革命先烈的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用技术学院全体辅导员已组织学生在网上观看思政大讲堂、反腐倡廉、云岭百姓大讲堂、同上一堂奥运思政课等直播与视频,挖掘网络红色资源,用好网络空间这第三课堂落实立德树人。应用技术学院正在构建三大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全方位的把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和精神内核深入人心,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在这三大课堂上教与学有机互动,方式方法丰富多彩,着力于提升应用技术学院红色基因传承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育人成效。

4.4. 三大群体合力育人

4.4.1. 管理岗教师多形式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

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的工作并非只是高校领导的工作,并非只是教师的事,也并非只是辅导员的事。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全员的力量,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尤其需要重点对三大群体加强理论学习引导和实践培训。学院内的管理岗教师,包括广大的辅导员、班主任。他们是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也是学生最为信赖的人,这个群体的言行示范作用非常强。首先,班主任、辅导员可以用大学生喜欢的有趣的形式开展红色基因、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等主题班会或主题团日活动。其次,班主任、辅导员可以在每一次的走访宿舍、每一次的谈心谈话,有意识的进行红色基因、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最后,发挥辅导员宣讲团的力量,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由学院辅导员组织的宣讲,辅导员宣讲团用响亮的声音传达正能量,通过宣讲经典理论、讲好红色故事,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深入了解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树立正确的成长成才观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4.2. 任课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发挥课堂红色基因传承主渠道作用 [1]

实施立德树人关键在教师 [1]。学院内的广大任课教师,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师,这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群体。“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在育人上是一体的,二者携手立德树人 [1],才能事半功倍。课堂是任课教师的主阵地,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和主渠道,如果任课教师方式方法得当,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结合新媒体新技术,不断创新上课方式与方法,让思想政治课成为既有深度又有趣的课程,让大学生喜爱思政课。广大教师中的其他公共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要努力挖掘与学科专业相关的红色资源,比如学科代表人物的重大历史成就及背后的故事,把红色文化与学科知识相融合,不仅让广大学生学好学科知识,也培养其思想政治素养。高校为了将立德树人真正的落实到育人过程中,高校需要将思想政治课程与哲学社会课程、自然科学相互协调,真正发挥出课程间的协同效应 [6]。

4.4.3. 提高学院后勤人员素质,落实全方位育人

学院内的后勤人员,这是最容易忽视的群体,也是最必须关注的群体,后勤服务人员的学历层次一般不高,但与广大的大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在日常的观察中,笔者发现应用技术学院部分学生与宿舍管理人员关系非常不错,部分学生常常找宿管阿姨聊天,教宿管阿姨如何使用手机和网络等。所以如何让广大后勤服务人员真正理解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性非常值得深思。目前学院在选聘后勤人员时进一步加强审核,聘用期间加强考核,尤其是思想政治方面的考核。同时定期开展一些培训,提高广大后勤人员的素质,让后勤人员认识、理解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立德树人等概念,把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英雄故事、历史故事等讲给同学们听。只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落实,才能让红色基因传承在应用技术学院立德树人实践中有所成效。

4.5. 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9],创新大学生参与红色基因传承方式

红色基因传承重在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创新形式,开展多层次的红色研学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而且能够加深大学生对红色基因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9]。以云南省玉溪市为例,国歌的作曲者聂耳是玉溪的代表人物,深入挖掘聂耳精神及其深刻内涵,聂耳精神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热爱祖国、为民而歌的家国情怀;二是坚定信念、勇于斗争、憧憬复兴的意志;三是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玉溪有聂耳故居、聂耳公园、聂耳音乐广场、聂耳大剧院等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去参观,切实去了解和直观感受聂耳精神。同时,学院不断创新大学生参与的红色文化传承方式,除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还可以开展了其他活动,比如红色电影配音大赛、音乐党课、美术党史、唱首歌给党听、党课微电影、微公益活动等。

5. 结论

综上所述, 红色基因传承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实践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在实践过程中,应用技术学院始终严格遵循高校教书育人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 [10],成立专门的大学生思政工作室,兼顾理论学习、宣传与实践、依托三大课堂、协同全员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在立德树人中的实践进程。同时,积极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创新大学生参与的红色基因传承方式,切实提高立德树人成效。当然,应用技术学院在探索 红色基因传承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实践只是初步尝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未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升:一是,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宏观层面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一定的机制或制度;二是,创新方式让大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到红色基因传承,比如微公益形式,有机整合社会微公益资源,重视宣传微公益,培养大学生的微公益意识,让公益精神、红色精神成为他们灵魂的底色 [11];三是,从人力、物力等方面进一步支持大学生思政工作室红色基因传承等活动开展,扩大活动影响力,提升工作室成员的科研水平,不断总结,形成相应理论成果。总之,相信在各高校的不断努力下,红色基因传承能够更好的助力高校立德树人。

基金项目

教育部2021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成果导向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用型课程建设与实践(202102283107);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迟滞就业群体理性择业观构建及行为引导研究(2021J0557);红河学院2021年度校级教学基金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与实践(XSXX202113)。

参考文献

[1] 张美玲.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20.
[2] 王倩. 红色基因传承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价值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7(6): 133-136.
[3] 池晶, 张彦彦, 王子琪. 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J]. 法制与社会: 旬刊, 2019(11): 194-195.
[4] 王强. 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0, 39(6): 104-109.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2.
[6] 崔楠, 宫珊珊.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路径分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 37(1): 79-83.
[7] 李长吉. “立德树人”研究: 内容, 问题与展望[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1, 13(1): 11-15+23.
[8] 徐静, 刘嵘. 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红色基因”传承路径探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19(5): 2.
[9] 龚建, 陈红. 利用好本土红色资源以红色文化立德树人[J]. 新西部(上旬刊), 2019(12): 73-75.
[10] 杨标. 高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践路径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10): 57-58.
[11] 王宇深. 基于微公益的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载体研究[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0, 29(5): 70-7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