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联结与生命意义的关系:自我认同的中介作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Connection and Meaning in Life: Mediation Role of Self-Identity
DOI: 10.12677/AP.2022.127290, PDF, HTML, XML, 下载: 217  浏览: 509 
作者: 孙之胤, 陈羿君*: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关键词: 生命意义社会联结自我认同大学生Meaning in Life Social Connection Self-Identity College Students
摘要: 目的:对于大学生来说追寻生命意义,实现人生价值是关键的人生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校大学生社会联结、自我认同和生命意义三者的关系。方法:对320名大学生采用社会联结量表、自我认同量表以及生命意义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会联结与自我认同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668, p < 0.01),社会联结与生命意义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113, p < 0.05),自我认同与生命意义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164, p < 0.01)。自我认同在社会联结对生命意义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占总效应量的70.57%。结论:自我认同在社会联结与生命意义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For college students, pursuing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realizing the value of life are the vital life issues. The purpose of present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onnection, self-identity and meaning in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320 college students were surveyed using the Social Connectedness Scale, Self-Identity Scale and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Chinese version. Result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connection and self-identity (r = 0.668, p < 0.01).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connection and life meaning (r = 0.113, p < 0.05), 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identity and life meaning (r = 0.164, p < 0.01). Self-identity played a completely mediating role in the impact of social connection on meaning in life, the mediation effect accounts for 70.57% of the total effect. Conclusion: Self-identity plays a completely mediating role between social connection and meaning in life.
文章引用:孙之胤, 陈羿君 (2022). 大学生社会联结与生命意义的关系:自我认同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进展, 12(7), 2433-2439. https://doi.org/10.12677/AP.2022.127290

1. 引言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追求生命意义,实现人生价值,是大学生现阶段应该探索的人生课题。然而有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命意义弱化与缺失,越来越多大学生开始“躺平”(张自慧,依力亚,黄利金,2022),可见生命意义缺失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因此,探索适合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策略,引导其领悟生命价值,成为研究者聚焦的问题。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家Frankl最早将生命意义这一哲学概念引入社会科学领域,提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生活需要以某事为目的(维克多·弗兰克尔,2010)。生命意义是人们对其自身存在本质和对自身较重要事物的感知与觉察。人们会在生活中体会、理解、领悟生命意义,觉察自身的使命与首要目标。Steger (2012)提出,对自己与环境的认识是个体生命意义的主要来源,本研究也将从该角度出发,为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提供实证支持。

社会联结是个体对社会亲密关系的主观感受,人们通过社会联结对世界进行观察和互动,是对自我和世界的普遍体验(Lee & Robbins, 1995)。人类作为社会动物,天生就有与社会形成联结的动机,个体获得归属感时其基本需求也得到满足(Ryan & Deci, 2001)。同时,生命意义的体验往往是通过与他人互动而发现和创造的,社会联结能够组织我们的过往经历,为生命意义的探索提供背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意义(King & Hicks, 2021)。因此,本研究假设社会联结与生命意义可能呈正相关。

自我认同是通过对个人过往经历的反思达到对自我的确认,以及对职业、理想、价值观、人生观等和自我发展有关的重大问题进行思考与抉择(李义安,娄文婧,2009)。自我认同的获得可以提升个体的力量,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朱灵慧,韦舒雯,严由伟,2021),使之更易体验生活中的积极情绪(孙步宽,汤晓菁,2019)。反观自我认同危机个体,其自我概念相对模糊,容易陷入迷茫与焦虑,使个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甚至导致个体对他人疏离,对社会漠视(江琴,2010)。已有研究表明,自我认同能够促进人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李海春,2014;Hallford, Mellor, Cummins et al., 2016)。整合的自我认同意味着要对自我进行觉知并投入(埃里克森,1998),是个体意义感的重要来源。因此,自我认同可能与生命意义正相关。

张荣伟与李丹(张荣伟,李丹,2018)所总结的“生命意义形成的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模型”中提出,当自我与环境相交互,个体的基本心理需求(例如,关系、自我价值和能力)被满足后,其生命意义会得到建构。从专注学习的高中生活进入到丰富的大学生活,除了课业学习之外,还有校园社团活动、志愿活动、社会实习等渠道使其能够建构社会关系,在此过程中进行自我能力提升与自我建构的拓展整合,自我价值增强带来的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就能产生生命意义的体验。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关系能够通过促进自我概念进而对生命意义体验产生积极影响(张荣伟,Wong,李丹,2020);与家人和社会互动、积极参与休闲活动有助于维持或增强老年人自我认同,自我认同加强能进一步促进老年人生命意义感(冯富荣,朱呈呈,侯玉波,2020)。可见,通过与他人/社会进行积极互动,能够帮助个体发展自我概念,获得自我认同,并进一步提升个体的生命意义。综上所述,本研究进一步假设,自我认同可能在社会联结和生命意义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被试

向江苏省苏州市某高校本科生发放问卷343份,筛选后有效问卷320份,有效率为93.57%。其中女性为164名(51.6%),男性为154名(48.4%),Mage = 20.43,SDage = 1.47;大一~大四年级分别为71名(22.3%)、90名(28.3%)、83名(26.1%)、74名(23.3%)。

2.2. 研究工具

2.2.1. 社会联结量表

本研究采用社会联结量表来测量大学生的社会联结程度。该量表由Lee与Robbins (1995)编制,杨德锋等人(2014)翻译。量表由8个项目组成,采用李克特6点计分(1 = 非常同意,6 = 非常不同意),将各项目得分加总后求得均值,均值越高,表明个体的社会联结程度越强。本研究中社会联结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947。

2.2.2. 自我认同量表

本研究采用自我认同量表来测量大学生的自我认同。该量表由Ochse与Plug编制,李义安与娄文婧(2009)翻译并进行信效度检验。量表由19个项目组成,采用李克特4点计分(1 = 完全不适用,4 = 非常适用)。将反向题目经反向记分后进行加总,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自我认同发展良好。本研究中自我认同感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787。

2.2.3. 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

本研究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来测量大学生的生命意义。该量表由Steger等人编制,王鑫强(2013)在刘思斯和甘怡群翻译的基础上进行修订。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1 = 完全不适用,7 = 非常适用)。将反向题目经反向记分后进行加总,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生命意义感越高。本研究中生命意义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787。

2.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5.0与AMOS23.0对数据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对问卷信度计算与Harman单因素检验以确定问卷信度合格,确保数据无共同方法偏差;其次,对大学生生命意义进行性别与年龄上的差异分析,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最后,采用AMOS软件构建假设中介模型,在模型拟合度良好的基础上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本研究数据均由大学生自我报告获得,可能会出现共同方法偏差问题。为了避免共同方法偏差的产生,通过Harman单因素分析对其进行检验,将所有项目放入探索性因素分析,未旋转情况下生成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8个,第一个公因子解释24.34%的变异量,小于40%的临界值,因此本研究中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3.2. 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差异比较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生命意义现状,接下来对比生命意义在性别与年级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见表1),生命意义在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男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显著高于女大学生(t = 3.285***Cohens d = 0.37)。生命意义在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F = 0.398)。

3.3.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社会联结、自我认同与生命意义的描述性统计及Pearson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可知社会联结、自我认同与生命意义均两两显著正相关,社会联结与自我认同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668, p < 0.01),社会联结与生命意义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113, p < 0.05),自我认同与生命意义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164, p < 0.01)。

Table 1. Different comparis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aning in life among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grades

表1. 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差异比较

注:***表示p < 0.001,下同。

Table 2. Descriptive statistic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ocial connection, self-identity and meaning in life

表2. 对生命意义、社会联结和自我认同的描述性统计与Pearson相关性分析

注:*表示p < 0.05,**表示p < 0.01,下同。

3.4. 自我认同在社会联结与生命意义之间的中介作用

接下来,采用AMOS23.0探讨自我认同在社会联结与生命意义之间的中介作用。以社会联结为自变量,自我认同为中介变量,生命意义为因变量,学生的性别与年龄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方程各拟合指数良好,χ2/df = 2.186,p = 0.112,CFI = 0.989,TLI = 0.946,NFI = 0.981,RMSEA = 0.061。由图1可知,社会联结无法预测生命意义(β = 0.043, p > 0.05),社会联结能够正向预测自我认同(β = 0.668, p < 0.001),自我认同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生命意义(β = 0.156, p < 0.05)。这表明自我认同在社会联结和生命意义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Figure 1.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identity between social connection and meaning in life

图1. 自我认同在社会联结和生命意义之间的中介分析图

3.5. 中介效应检验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可知,自我认同在社会联结与生命意义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为进一步检验中介效应,通过Bootstrap法重复抽样5000次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置信区间为95%。结果表明(见表3),直接效应路径(社会联结→生命意义)不显著,95% CI [−0.594, 1.069],效应量为0.249;中介效应路径(社会联结→自我认同→生命意义)显著,95% CI [0.009, 1.248],效应量为0.597;总效应显著,95% CI [0.244, 1.472],效应量为0.846。可知,自我认同在社会联结与生命意义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70.57%。

Table 3. The mediation effect analysis of self-identity between social connection and meaning in life

表3. 自我认同在社会联结和生命意义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差异比较

大学生生命意义在性别与年级上的差异表明,生命意义的性别差异显著,男大学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罗帅,2018;周静,2016)。这可能与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要求有关,传统男性特质包括乐于冒险、领导能力等行为倾向,传统女性特质囊括温顺、倾听体谅等行为倾向(刘电芝,黄会欣,贾凤芹等,2011)。这些差异化性别行为规范体现在家庭教育、学校学习等多个性别社会化方面中,故而大学男生目的寻求与自我价值寻求会相对更强。即使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性别角色观发生改变,传统性别角色观影响减弱,双性化大学生占比逐年提升,但传统性别角色依然存在(刘电芝,黄会欣,贾凤芹等,2011),因此男大学生往往比女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生命意义。生命意义在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在竞争日渐激烈与信息渠道日渐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发展不再受时间经验积累的限制,尽早对人生进行规划并实践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实践中领悟到的生命意义也就不存在年级上的差异。

4.2. 社会联结、自我认同与生命意义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个体自身因素与环境因素都可能成为生命意义的影响因素(De Vogler-Ebersole & Ebersole, 1985),因此,本研究尝试探讨社会联结、自我认同与生命意义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联结、自我认同与生命意义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分析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冯富荣,朱呈呈,侯玉波,2020;卢军丽,2021),学生与周围世界互动中产生的主观感知关系着每个人对自我存在的主观感受,对自我的主观感受与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感受之间相互相关又相互预测(张荣伟,Wong,李丹,2020)。

4.3. 自我认同在社会联结与生命意义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中介分析结果表明,自我认同在社会联结对生命意义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即社会联结不能直接预测生命意义,但能通过自我认同间接对生命意义产生积极影响。大学生作为新兴成年人,开始积极探索身份与社会角色,所获得的新想法与价值观会与原有价值观冲撞融合(Arnett, 2000),最终通过探索与承诺得到自我同一性,实现自我认同(Marcia, 1966)。生命意义追求是大学生自我认同形成过程中的探索阶段,生命意义拥有是个体对其选择做出承诺并发挥作用。以志愿活动为例,志愿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将自身所学学以致用,承担社会责任,这不仅是个人基于自由意志的情感与态度体现,还能够深化大学生对自我与社会的认识,能够更好的根据社会需求与发展方向调整自身理想目标,对人生意义进行探索(陆莎莎,2021)。也就是说,每个人对自我的确认能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自我认同会在对社会的探索中统合,生命意义也会随着其自我认同的发展而展开(Li, Wang, Dou et al., 2021)。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联结、自我认同与生命意义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社会联结能够通过自我认同对生命意义产生间接积极的影响。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生命意义形成机制,并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方案提供指导。当前诸多的生命教育课程立足于对自我的寻找与发现,但是对于自我的理解并非凭空而来,与周围世界互动获得的体验是其重要来源,也就是说生命教育应该注重实践与体验的核心地位。

接下来,对本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并进行未来展望。首先,本研究中仅采用横断研究,探讨社会联结通过自我认同对生命意义的作用。前人研究表明,生命意义较高的个体能够对自我产生充分清晰的认识(张姝玥,林艳,黄婷,2013),在此基础上会更加注重社会责任与精神追求,认同亲社会行为的价值(王彤,黄希庭,2018),与社会进行更多的联结。因此未来研究者可以采取纵向研究,通过交叉滞后分析,探讨三者之间的相生相成。其次,本研究所选被试局限在大学生群体中,单一的被试结构会限制结果生态效度。除大学生之外,当前中学生也由于各种原因,难以探索到自身生命意义,轻者自卑厌学,重则危害社会(杨艳,2020),可见对中学生展开适当的生命教育尤为重要,未来研究能够采用中小学生等不同年龄的被试样本,来推广当前发现,丰富生命意义提升指导策略。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埃里克森(1998). 同一性: 青少年与危机. 浙江教育出版社.
[2] 冯富荣, 朱呈呈, 侯玉波(2020). 控制感与老年人生命意义感: 自我认同和政策支持的作用. 心理科学, 43(5), 1087-1094.
https://doi.org/10.16719/j.cnki.1671-6981.20200509
[3] 江琴(2010).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预防和调适.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6(3), 54-57.
[4] 李海春(2014). 大学生微系统人际关系、自我认同与生命意义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1501&filename=1015523652.nh
[5] 李义安, 娄文婧(2009). 自我认同感量表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7(2), 181-182.
https://doi.org/10.13342/j.cnki.cjhp.2009.02.057
[6] 刘电芝, 黄会欣, 贾凤芹, 龚茜, 黄颀, 李霞(2011). 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揭示性别角色变迁. 心理学报, 43(6), 639-649.
[7] 卢军丽(2021). 大学生自我厌恶与自杀行为: 社会联结与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TEMP&filename=1021150013.nh
[8] 陆莎莎(2021).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价值认同的思考. 高教论坛, (1), 10-14.
[9] 罗帅(2018). 心理情景剧对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应用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1901&filename=1018290127.nhv
[10] 孙步宽, 汤晓菁(2019). 自我认同、积极情绪体验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影响.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1), 98-102.
[11] 王彤, 黄希庭(2018). 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生目标. 心理科学进展, 26(4), 731-743.
[12] 王鑫强(2013). 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在中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1(5), 764-767+763.
https://doi.org/10.16128/j.cnki.1005-3611.2013.05.008
[13] 维克多•弗兰克尔(2010). 活出生命的意义. 华夏出版社.
[14] 杨德锋, 李清, 赵平(2014). 分享中社会联结、假想观众对品牌至爱的影响——他人回应分歧性的调节作用. 心理学报, (7), 1000-1013.
[15] 杨艳(2020). 中学生探索生命价值和意义的重要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34), 36-38.
[16] 张荣伟, Wong, P.T.P., 李丹(2020). 人际关系和自我概念对生命意义的影响: 一项追踪研究. 心理科学, 43(5), 1154-1161.
https://doi.org/10.16719/j.cnki.1671-6981.20200518
[17] 张荣伟, 李丹(2018). 如何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基于生命意义理论模型的整合. 心理科学进展, 26(4), 744-760.
[18] 张姝玥, 林艳, 黄婷(2013). 中学生生命意义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自杀意念的相关性. 中国学校卫生, 34(8), 927-928+931.
https://doi.org/10.16835/j.cnki.1000-9817.2013.08.012
[19] 张自慧, 依力亚, 黄利金(2022). 青年“躺平”背后的意义缺失与精神危机. 哲学分析, 13(1), 89-101+198.
[20] 周静(2016). 重庆市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现状调查与干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重庆师范大学.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1602&filename=1016140649.nh
[21] 朱灵慧, 韦舒雯, 严由伟(2021). 高中生自我认同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同伴信任的中介作用.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2(3), 43-47.
[22] Arnett, J. J. (2000). Emerging Adulthood: A Theory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469-480.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5.5.469
[23] De Vogler-Ebersole, K., & Ebersole, P. (1985). Depth of Meaning in Life: Explicit Rating Criteria. Psychological Reports, 56, 303-310.
https://doi.org/10.2466/pr0.1985.56.1.303
[24] Hallford, D. J., Mellor, D., Cummins, R. A., & McCabe, M. P. (2016). Meaning in Life in Earlier and Later Older-Adulthood.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37, 1270-1294.
[25] King, L. A., & Hicks, J. A. (2021). The Science of Meaning in Lif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72, 561-584.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072420-122921
[26] Lee, R. M., & Robbins, S. B. (1995). Measuring Belongingness: The Social Connectedness and the Social Assurance Scal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2, 232-241.
https://doi.org/10.1037/0022-0167.42.2.232
[27] Li, J. B., Wang, Y. S., Dou, K., & Shang, Y. F. (2021).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aning in Life among College Freshmen: Social Relationship Antecedents and Adjustment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3, 1709-1735.
https://doi.org/10.1007/s10902-021-00470-6
[28] Marcia, J. E. (196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 551-558.
https://doi.org/10.1037/h0023281
[29] Ryan, R. M., & Deci, E. L. (2001). 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tential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 141-166.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52.1.141
[30] Steger, M. F. (2012). Making Meaning in Life. Psychological Inquiry, 23, 381-385.
https://doi.org/10.1080/1047840X.2012.72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