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自我认知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Study on Preschool Children’s Self-Cognition
DOI: 10.12677/ASS.2022.117395, PDF, HTML, XML, 下载: 284  浏览: 921 
作者: 董小方: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自我认知学前儿童教育启示Self-Cognition Preschool Children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摘要: 认知是人类个体心理活动的产物,认知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儿童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功能的发展,而儿童形成合理的自我认知是儿童认知发展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Neisser区分了五种自我认知,分别是生态自我、人际自我、扩展自我、个体自我和概念自我。儿童自我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通常通过“镜像标记测验”判断儿童自我认知是否出现,学前儿童自我认知来源有两个方面:内省和他人。同时,儿童建构自我认知是有许多偏见,包括积极偏见、控制偏见、预测偏见、客观偏见、自利归因偏见以及自欺欺人。据此,本文提出了三个教育启示:尊重发展规律,引导儿童合理自我表征;坚持儿童本位,促进儿童心理和谐发展;鼓励自主选择,构建自我–环境共同体意识。
Abstract: Cognition is the product of human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cognitiv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nvolving children in the development of feeling, perception, memory, thinking, languag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function, and children form a reasonable self-cogni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in 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Neisser distinguishes five types of self-cognition: ecological self, interpersonal self, extended self, private self and conceptual self. Children’s self-cognition gradually develops with the growth of age, usually through the “mirror mark test” to judge whether children’s self-cognition appears, preschool children’s self-cognition sources have two aspects: introspection and other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biases in children’s self-cognition construction, including positive bias, control bias, prediction bias, objective bias, self-serving attribution bias and self-deceptio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educational inspirations: respecting the law of development and guiding the rational self-representation of children; adhere to the standard of children,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sychology; encouraging independent choice and building self-environment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文章引用:董小方. 学前儿童自我认知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7): 2888-2894.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7395

1. 引言

自我是人格研究中的一个独特领域,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复杂的系统。在自我的众多研究中,自我认知受到较多研究者的关注。自我认知指的是儿童能真实、准确地描述自我表征的集合,是人类个体心理活动的产物,涉及儿童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功能的发展,而儿童形成合理的自我认知是儿童自我发展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自我认知的组成部分包括对外貌和身体特征、能力和能力、性格特征、兴趣、欲望、需求、态度、社会角色、自身在他人中的地位的信念,关于个人应该从他人那里得到什么的观点和信念 [1]。换句话说,自我的结构是由一组关于自己的观点或一组由被试回答“你是什么样的人”的资格组成的。自我认知传达了与环境互动的意义和指导,尤其是与其他个体的互动 [2]。

自我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是动态性发展,所以自我认知也将随年龄表现出一定的发展轨迹。因此,自我认知在儿童早期是否存在,何时出现以及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这些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极大地兴趣。对儿童自我认知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认识。本文试图从自我认知的来源、发展、分类、建构自我认知的偏见和教育启示几个方面对儿童自我认知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2. 学前儿童获得自我认知的来源

儿童获得自我认知的最重要的活动是内省。内省指的是对照外部世界检查儿童内心世界(例如,感觉、目标、记忆)的行为。内省通常还具有以下关键概念:一是自我关注,自我关注是指将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心理活动。二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指的是自我反省的能力或对了解自己思想的意识状态的能力 [3]。三是自知力,自知力通常被认为是自我认知的同义词,但其更具技术性的定义是一种扩展的意识状态,需要意识到经历过的精神状态的内容,触发精神状态的原因,精神状态对行为的过去或未来影响 [4]。四是元认知,元认知指的是思考自己想法的能力。

这些认知过程或状态可能被视为通过内省获得和形成自我认知的先决条件,但它们不一定会导致准确的自我认知,准确的自我认知实际上取决于所实现的内省的类型 [5]。主要区别是私人或公共自我认知,沉思或反思性自我认知,无论动机是负面情绪还是对自我的求知欲,以及内省是否旨在解决一个人为什么会经历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以及这种心理状态是什么 [6]。

形成自我认知的第二个主要信息来源是他人。通过与他人比较,反思或推断他们对儿童自身的印象,包括社会比较和反思性评价。社会比较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活动,通过同化(“我像我最好的朋友”)或对比(“我比我的邻居聪明”)形成自我认知。自我提升动机之所以会影响准确性,就是因为儿童倾向于故意与相似的人进行同化比较,并分别与上级或下级进行向上或向下的对比 [7]。反思性评价是指他人对自我表达的评价,并转化为自我评价,形成自我认知。在转化为自我认知之前,其他人对儿童自身的评价也被称为元认知,而关于儿童猜测一般人或特定人如何看待儿童的准确性被称为广义或差异元精度。虽然元认知与自我认知高度相关,但人们认为元认知并不是对自我的真实描述,而只是对自我的外部主观看法,关于这种区别的知识被称为元洞察力。元认知也有其自身的偏见,比如倾向于认为其他人和儿童一样看待儿童,这被称为假定互惠,他们与儿童的心理属性相同,这被称为假定相似。在这些社会情境中,通常推断出的知识与人际自我有关,即包括儿童的社会身份、家庭关系、社交技能,尤其是声誉属性(亲和力、吸引力、社会地位)的知识 [8]。其他人对有高动机相关性的属性的认知通常比个人对自己的认知更准确,因为动机可能会偏向自我认知。然而,对于低可观测性属性,其他人则不太准确 [9]。

依赖他人作为自我认知的来源在个人和环境中各不相同。例如,年轻人比成年人更容易吸收他人的意见,因为他们的自我概念尚未建立完全。自我提升和自我一致性动机可能分别导致个体忽视他人的负面评价和与既定自我观点相冲突的评价。

3. 儿童自我认知的发展

儿童自我认知出现时间较早。新生的婴儿便能区分自己的哭声和其他婴儿的哭声,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哭声而不是其他婴儿预先录制的哭声时,他们没有表现出被痛苦传染 [10]。3个月大的婴儿似乎就能区分自己的形象和他人的形象。Field证明,相对于同伴的视觉刺激,3个月大的婴儿对自己的镜像表现出较低的社交和心脏反应 [11]。5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对自己的形象很熟悉,研究者报告说,至少在4个月大的时候,婴儿会对他人的真实表征做出更多的社会反应(发声和微笑) [12]。然而,直到婴儿期结束,儿童才表现得好像他们对自己是镜子里反射的物体(即“我”的概念)有了认知理解。18个月以下的孩子通常不能通过镜像自我识别的标记测试。Priel等人比较了接触镜子和没有接触镜子的婴儿发现,尽管使用镜子定位其他物体这一能力与之前对接触镜子的经验有关,但自我定向行为却与此无关 [13]。

儿童似乎有一种代理感(“我”),促进了内隐的自我认知。Lewis和Brooks-Gunn报告说,8个月大的婴儿看自己真实的形象的时间比看延迟的自我形象或事先录制的另一个孩子的形象的时间长 [14]。同样地,Field报告说,尽管3个月大的婴儿对同伴的图像反应更积极,但他们看镜子的时间更长 [11]。这些研究表明,非常小的婴儿根据偶然性来区分图像。为了支持行为能力和偏好之间的联系,Morgan和Rochat发现,虽然在没有进球的情况下,婴儿更喜欢看另一个婴儿踢脚的腿而不是自己的腿,但当踢物体时发出声音,这种模式就会相反 [15]。然而,在一项9~24个月婴儿的纵向样本中,Nielsen等人未能发现在18个月之前在这两个方向上的显著偏好。单独跟踪偏好,婴儿开始更喜欢自己的图像,而不是同伴的图像,只有在他们第一次证明镜像自我识别(根据市场测试)的阶段。这一结果暗示,内隐自我认知(通过偏好来衡量)和外显自我认知(通过标记测试来衡量)可能不会在发展中分离 [16]。

或许,偶然性在镜子自我认知中的作用最明显的证据是,对镜子中的自我的认同通常比静态照片中的自我认同早几个月。这个简单的测试强烈地表明,对一个人自身特征(“我”)的认知表征,至少可以暂时与本体感受或动觉反馈(“我”的感觉)产生的认知识别分离开来 [17]。然而,通过实验操纵偶然性并不总是产生这样直接的结果。Povinelli等人对标记测试进行了创新的改编,向儿童播放了描述3分钟前发生的标记事件的视频。尽管给这些图像贴上了自我参照的标签,但大多数2岁儿童在引入附带刺激(镜子)之前都无法达到目标。此外,直到4岁时,大多数儿童才表现出以分数为导向的行为。鉴于2岁和3岁的孩子都能够给他们的视频图像贴上标签(暗示自我认知),Povinelli等人将这一结果解释为,更小的孩子无法客观地将过去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尽管他们可以使用偶然性线索和特征匹配来识别当前的自己,但他们对过去的自己没有明确的表征 [18]。例如,大约18个月大的孩子开始用自己的名字来指代自己,20个月大的孩子系统地正确使用第一人称(“我,我,我的”)和第二人称(“你,你的”)代词 [19],人们最早记得的生活事件发生在2到8岁之间,现有的平均时间约为3.5年。然而,研究强烈表明,从至少6个月大的婴儿开始,他们的行为就会受到过去视觉认知经验的影响。婴儿被动地看到一个成年人用一种新奇的方式玩一个不熟悉的物体,之后他们会用同样的方式玩这个物体) [20]。这意味着,虽然我们成年后不记得早期生活事件,但在婴儿时期,我们能够对过去事件的信息进行编码和检索。3岁和4岁的儿童在识别与自身编码相关的生理或认知刺激时表现出明显的偏见 [21]。

4. 学前儿童自我认知的分类

儿童对自己的了解似乎是矛盾的:它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是社会的,又是私人的,既是明确的,又是模糊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儿童了解邻居就像儿童了解自己一样。如果说有许多种自我认知,那么也有许多种其他认知。儿童从生态学角度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直接参与人际交往了解他人。同时,儿童也通过与外界的交流了解儿童自己。Neisser在1988年区分了五种自我认知,分别是生态自我、人际自我、扩展自我、个体自我和概念自我 [22]。

生态自我是指在物理环境中被感知到的自我:他是这个地方的人,参与这个特定的活动。自我与环境一样,是客观存在的,自我的许多特征由客观存在的信息指定。这些信息不仅能让儿童感知生态自我的位置,还能感知其与环境持续互动的本质。与此同时,自我许多相关信息都是动态的,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生态自我从婴儿期就被切实感知,随着年龄和技能的增长,自我认知会与自我更加契合。

人际自我从婴儿期就已经出现,是由特定物种的情感融洽和交流信号指定的:我是在这里参与这种特殊的人际交流的人。人际自我是指与另一个人进行即时的、不经反思的社会互动的自我。与生态自我一样,它可以在客观存在信息的基础上直接感知。同时,它的大部分相关信息本质上也是动态的,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但是只有当两个(或更多)人进行个人交互时,信息和它所指定的事件状态才会出现。

扩展自我主要是基于儿童的个人记忆和预期:我是有特定经历的人,定期从事特定和熟悉的日常活动。通过回忆我其他场合做过或经历过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如何做这件事时,必然会意识到,我的存在超越了现在的时刻。这可能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我回忆的是一件特殊的过去事件,拥有的是一段情景记忆 [23]。但在某种程度上,我记得这个动作是重复的和常规的,我使用一个的是通用事件或脚本 [24]。这两种记忆都有助于扩展自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扩展的自我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多数成年人发展出一种或多或少的标准生活叙述,它根据一系列特定的记忆经历有效地定义了自我。虽然儿童对扩展自我的认识是基于存储的信息,但是,记忆通常是可重建的。也就是说,儿童回忆起什么,取决于儿童曾经储存了什么,也取决于儿童现在相信什么。这意味着记忆的自我并非独立于概念性自我,儿童的自我理论会影响儿童选择回忆什么以及回忆的准确性。

当儿童第一次注意到他们的一些经历不能直接与他人分享时,个体自我就出现了,个体自我强调我是唯一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痛苦的人。儿童每个人都有其他人无法获得的有意识体验,其中一些是感知和行动的内在方面,另一些则与个人的实际情况完全无关。这些个人经历也是自我认知的重要来源。Wimmer & Perner的研究证实,儿童不仅有私人经历,而且还记得它,通过回忆儿童昨天晚上做的梦,或者儿童上周的想法,从而扩大自我 [25]。

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千差万别,并非所有的看法都是正确的。儿童每个人都有一个概念,他自己作为一个特定的人在一个熟悉的世界。这些自我概念起源于社会生活,因此它们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有很大的差异。像所有其他理论一样,概念自我是建立在指导和观察的基础上的。儿童从父母、同龄人和文化中获得概念,在某些情况下,也从阅读和上学中获得概念。儿童也会亲自观察事物,并尽力将这些观察与儿童所听到和读到的相协调。然而,就像科学本身一样,观察往往是由理论决定的。儿童注意到什么以及如何解释它,基本上取决于儿童已经相信什么,因此,一旦理论框架建立起来,基本的变化是很少的。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自我概念。我对我是什么,就像你对你是什么一样,反映了一个嵌入在理论网络中的认知模型。它也主要基于我被告知的内容,不仅以一般文化假设的形式存在,而且以特别针对我的交流形式存在。儿童的自我概念通常包括关于儿童的身体、关于人际交流、关于儿童过去做过什么和将来可能做什么,特别是关于儿童自己的思想和感觉的意义的想法。结果是,其他四种自我认知中的每一种也都表现在概念性自我中。这些“元自我”从来都不是很准确,但它们起到了作用。

5. 学前儿童建构自我认知的偏见

儿童建构自我认知的动机有四个,分别是积极努力动机、自我评估动机、自我一致性动机和自我扩展动机。积极努力动机指的是努力让自己处于积极的状态,远离威胁。自我评估动机是指为了减少自我的不确定性,需要获得准确的自我知识。自我一致性动机指的是努力保持自我认知与重要他人持有的既定自我认同或自我观点一致。自我扩展动机指的是努力发展自我的新方面 [26]。

这些动机会导致儿童自我认知中各种形式的偏见和幻觉。在自我提升动机的推动下,最普遍的偏见是倾向于持有或产生积极偏见的自我观点,这伴随着一系列相关的幻觉。“比平均水平更好”的错觉在于相信儿童在很多方面都比平均水平更好。不切实际的乐观幻觉会转化为期待不切实际的积极结果,尤其是如果这些结果来自儿童的行动。控制偏见在于过分相信预期的结果取决于儿童自己的行动。与此相关的是,当没有科学解释这种因果关系时,会转化为认为儿童是结果的原因。预测偏见在于过于自信,无法准确预测儿童未来的行为或心理状态。客观偏见在于错误地相信儿童的决定和看法是客观的。自利归因偏见指的是倾向于认为自己是积极结果的原因,以及外部或不可控因素是消极结果的原因。最后,自我认知中最严重的偏见是自欺欺人,自欺欺人指的是不准确的信念,这些信念的动机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们无法意识到相互矛盾的证据 [27]。自我一致性动机助长了确认偏见,这种偏见转化为选择确认儿童信念的信息,包括关于自我认同的信念。与自我提升相反,自我贬低在于产生消极偏见的自我观点,包括认为自己低于平均水平或预期悲观的未来结果。自我贬低是抑郁症和焦虑等心理障碍的特征。

解释这些偏见的一个潜在原因是内省幻觉,它指的是在形成自我认知时,过分强调源自内省的自我信息。自我认知中的其他偏见也可能源于其他已知的无意识倾向或态度,如社会一致性、偏见和自我中心主义 [28]。一般来说,自我认知产生偏差的可能性取决于哪种动机最适合语境和自我认知的可验证性。例如,表达有积极偏见的自我认知的好处,如建立积极的公众自我形象,往往超过相关风险,如由于高估社会地位产生的社会排斥。然而,在重视准确性和提供外部标准的情况下,也可能促进自我评估。

6. 教育启示

6.1. 尊重发展规律,引导儿童合理自我表征

弗洛伊德将我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认为通过自我的自我表征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中介作用。学前儿童自我认知的背后有许多认知机制,这是确保对自我具有潜在重要性的信息不会丢失的功能系统的一部分。相对于那些与他人联系的表征,一个可靠的自我知识框架能够详细和有组织地存储自我自由的表征。有大量的证据表明,通过自我刺激,如自己的名字和脸,可以抓住注意力,并且这种模式还可以扩展到拥有的对象。自我表征作为信息处理的综合枢纽帮助我们将不同类型的信息甚至不同的处理阶段结合在一起,与自我相关的信息被迅速吸收和积累,从而形成核心自我表征。因此,根据儿童认知成熟的规律,合理使用自我刺激,引导儿童形成合理的自我表征,研究表明,这种记忆在一生中都是可靠的。但这种现象可能涉及到“自我保护”,在编码过程中,当前的自我表征需要与之前的自我表征相关联,从而形成稳定的自我认知。

6.2. 坚持儿童本位,促进儿童心理和谐发展

儿童调动他们的表征能力,记住不同类型的信息,表达自身的意图,欲望和感觉。维果茨基曾指出,互动是儿童发展这种认知技能的关键,这些技能是在文化背景下社会共同构建的。在儿童与儿童、成人与儿童的互动中,不仅可以培养儿童合理的自我表征,还能够提升儿童的自尊水平,有利于保护儿童自我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儿童的心理和谐发展。同时,成人监护是儿童发展互动技能的基础。儿童对新事物的认识通常是以对话者的情感为中介,尤其是面部表情。这些构成了儿童的“情感框架”,对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至关重要。感官体验和情境活动在儿童的心理和谐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为“意义来自于儿童和他们周围人的日常互动”。儿童在感知和体验物体和事件时,他们感知、操纵、摄入、喜欢、不喜欢或参与了这些物体和事件,从而构建起对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和事件的看法和记忆,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使儿童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因此,引导儿童在加工相关信息时与自我联系起来,并且将积极信息归结为内部的、稳定的个人特质,把消极信息归结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帮助儿童形成自信、自尊等积极情感,促进儿童自我认知以及心理和谐发展。

6.3. 鼓励自主选择,构建自我–环境共同体意识

人们更善于记住自己选择的、自己拥有的物品,而不是别人分配给他们的物品。这意味着为自己选择一件物品会产生特别强烈的所有权认知。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应该鼓励儿童自主选择物品和行动。事实上,选择一直被视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和教育工具。自主选择不仅具有认知激励作用,而且具有情感激励作用,能增强自我效能感,提升学习能力。这与自我决定论相一致,该理论认为,来自代理、自主和控制的满足感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机。重要的是,在教育活动中引入选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儿童能积极地将自我与环境联系在一起,自主构建自我–环境共同体意识,从而提升儿童自我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 连福鑫, 王雁.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视觉自我认知及脑机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6(10): 33-39+84.
[2] Gertler, B. (2010) Self-Knowledge. Routledge, London.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835678
[3] 高新民, 郭佳佳. 自我意识的心理地理学探原[J]. 学术月刊, 2021(3): 17-26.
[4] Gawronski, B. and Bodenhausen, G.V. (2012) Self-Insight from a Dual-Process Perspective. In: Vazire, S. and Wilson, T.D., Eds., Handbook of Self-Knowledge,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22-38.
[5] Hixon, J.G. and Swann, W.B. (1993) When Does Introspection Bear Fruit? Self-Reflection, Self-Insight, and Interpersonal Choi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 35-43.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64.1.35
[6] Morin, A. (2011) Self-Awareness Part 1: Definition, Measures, Effects, Functions, and Antecedents.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5, 807-823.
https://doi.org/10.1111/j.1751-9004.2011.00387.x
[7] Suls, J., Martin, R. and Wheeler, L. (2002) Social Comparison: Why, with Whom, and with What Effect?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 159-163.
https://doi.org/10.1111/1467-8721.00191
[8] Srivastava, S. (2012) Other People as a Source of Self-Knowledge. In: Vazire, S. and Wilson, T.D., Eds., Handbook of Self-Knowledge,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90-104.
[9] Vazire, S. (2010) Who Knows What about a Person? The Self-Other Knowledge Asymmetry (SOKA)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8, 281-300.
https://doi.org/10.1037/a0017908
[10] Dondi, M., Simion, F. and Caltran, G. (1999) Can Newborns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ir Own Cry and the Cry of Another Newborn Infa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5, 418-426.
https://doi.org/10.1037/0012-1649.35.2.418
[11] Field, T. (1979) Differential Behavioral and Cardiac Responses of 3-Month-Old Infants to a Mirror and Peer.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2, 179-184.
https://doi.org/10.1016/S0163-6383(79)80019-3
[12] Legerstee, M., Anderson, D. and Schaffer, A. (1998) Five- and Eight-Month-Old Infants Recognize Their Faces and Voices as Familiar and Social Stimuli. Child Development, 69, 37-50.
https://doi.org/10.2307/1132068
[13] Priel, B. and de Schonen, S. (1986) Self-Recognition: A Study of a Population without Mirro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41, 237-250.
https://doi.org/10.1016/0022-0965(86)90038-X
[14] Lewis, M. (2012) Social Cognition and the Acquisition of Self. Springer, New York.
[15] Rochat, P. and Morgan, R. (1995) Spatial Determinants in the Perception of Self-Produced Leg Movements in 3- to 5-Month-Old Infa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1, 626-636.
https://doi.org/10.1037/0012-1649.31.4.626
[16] Nielsen, M., Dissanayake, C. and Kashima, Y. (2003)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Self-Other Discrimin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Mirror Self-Recognition.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26, 213-226.
https://doi.org/10.1016/S0163-6383(03)00018-3
[17] Courage, M.L., Edison, S.C. and Howe, M.L. (2004) Variability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Visual Self-Recognition.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27, 509-532.
https://doi.org/10.1016/j.infbeh.2004.06.001
[18] Povinelli, D.J., Landau, K.R. and Perilloux, H.K. (1996) Self-Recognition in Young Children Using Delayed versus Live Feedback: Evidence of a Developmental Asynchrony. Child Development, 67, 1540-1554.
https://doi.org/10.2307/1131717
[19] Brown, R. (2013) A First Langua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 Collie, R. and Hayne, H. (1999) Deferred Imitation by 6- and 9-Month-Old Infants: More Evidence for Declarative Memory.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35, 83-90.
https://doi.org/10.1002/(SICI)1098-2302(199909)35:2%3C83::AID-DEV1%3E3.0.CO;2-S
[21] Bennett, M. and Sani, F. (2008) Children’s Subjective Identification with Social Groups: A Group-Reference Effect Approach.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6, 381-387.
https://doi.org/10.1348/026151007X246268
[22] Neisser, U. (1988) Five Kinds of Self-Knowledge.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1, 35-59.
https://doi.org/10.1080/09515088808572924
[23] Tulving, E. (1972) 12. Episodic and Semantic Memory. In: Tulving, E. and Donaldson, W., Eds., Organization of Memory, Academic Press, Cambridge, 381-403.
[24] Schank, R.C. and Abelson, R.P. (2013) Scripts, Plans, Goals, and Understanding: An Inquiry into Human Knowledge Structures. Psychology Press, New York.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781036
[25] Wimmer, H. and Perner, J. (1983) Beliefs about Beliefs: Representation and Constraining Function of Wrong Beliefs in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ception. Cognition, 13, 103-128.
https://doi.org/10.1016/0010-0277(83)90004-5
[26] Strube, M.J. (2012) From “Out There” to “In Here”: Implications of Self-Evaluation Motives for Self-Knowledge. In: Vazire, S. and Wilson, T.D., Eds., Handbook of Self-Knowledge,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397-412.
[27] Paulhus, D.L. and Buckels, E. (2012) Classic Self-Deception Revisited. In: Vazire, S. and Wilson, T.D., Eds., Handbook of Self-Knowledge,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363-378.
[28] Hansen, K.E. and Pronin, E. (2012) Illusions of Self-Knowledge. In: Vazire, S. and Wilson, T.D., Eds., Handbook of Self-Knowledge,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34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