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德语语言学课程的能力延展与教学新探
A New Exploration on the Ability Extension and Teaching of German Linguistics Course in the New Era
DOI: 10.12677/AE.2022.127381, PDF, HTML, XML, 下载: 215  浏览: 2,038 
作者: 高 莉: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关键词: 德语语言学课程能力延展深度学习German Linguistics Course Ability Extension Deep Learning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家地位的提高,高校外语教育处于一个巨大的变革时期,对外语专业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理念和新要求。德语语言学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学知识教学,而应更注重语言学理论的应用和语言学在人文素养养成中的作用,这不仅源于新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课程发展的内在需要。本文提出,可以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机制,通过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语言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专门用途语言的分析,并且通过汉德语言对比的方式提升学生对语言差异性与语言文化的认知,从中提炼国家精神和民族性格,发挥外国语言学课程在多维能力培养、价值观引领和学生核心素养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national statu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in a period of great change, which puts forward new ideas and requirements for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ystem and personnel training. German linguistics courses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the teaching of linguistic knowledge, but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linguist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linguistics in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literacy, which is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 but also the inherent need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based on the teaching mechanism of indepth learning, students can be guided to apply linguistic theories and analytical methods to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 by organizing rich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German language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differences and language culture can be enhanced, from which national spirit and national character can be extracted. Foreign linguistics cour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abilities, the guidance of valu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文章引用:高莉. 新时期德语语言学课程的能力延展与教学新探[J]. 教育进展, 2022, 12(7): 2504-2511.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7381

1. 引言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为维护与拓展新时期国家利益,外语教育规划正经历着新的范式变迁和战略转型,面临守正与创新两大任务( [1]: p. 68)。我们所处的新时期,是一个由双一流、新文科、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走出去、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等关键词构筑的外语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时代环境( [2]: p. 7)。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外语+”培养模式,注重跨学科、跨文化的知识建构,培养懂外语、知中国,能够融通中外的新时代新型外语人才是外语教育未来的时代使命。

德语语言学课程是外语专业课中的一门知识型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专业性和逻辑性特点。目前该门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外语界现有的语言学教材主要以引介西方语言学理论为主,对某一门外语的通用语言现象具有描写力和解释力,很少对这些理论之于汉语言描写的适切性问题进行反思,中外文“两张皮”的现象比较突出;也未关注通用语的语言变体现象,如特定交际领域内专门用途语言的语用特点和规律,缺乏将普通语言学理论运用于专用语的分析实践;教学主要依赖教材,往往以理论灌输为主,测试主要以考试的形式进行,使得多数情况下,学生对语言学知识点的学习主要采用识记和背诵的方式进行,并未真正养成自主学习和科学思辨的习惯。无论从语言学知识内容来看,还是从新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德语语言学课程教学都需要革新与发展。

笔者就职于国内某政法大学外语院校,本着特色化发展目标,本文主要聚焦德语语言学课程在知识传授、核心素养和价值塑造方面的能力延展,主要探讨教学改革中的三个问题:第一、如何在传授德语语言学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汉语言文化;第二、如何促使学生关注“外语+”理念下专门用途语言现象;第三、如何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助推他们对知识的主动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用外语言说中国等当代外语专业人才核心素养的养成。

2. 德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风向

2.1. 新时期对德语语言学课程发展的新要求

中国高等教育即将经历由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转变,进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新阶段。教育部2018年1月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以下简称《国标》),从价值观念、学科素养、知识构成和能力培养四个方面确定了外语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即: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具备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不仅掌握外国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国别与区域知识,而且需要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并且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具有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为了贯彻落实《国标》各项原则和规定,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外指委”)于2020年春出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试行) (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全国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点主动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明显地体现出四大理念:立德树人、文化自信、全人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新方法。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德语专业教学指南》规定( [3]: p. 34),“德语专业旨在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德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德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德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其对学生的素质要求、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均与上述《国标》紧密对接,突出德语专业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中国情怀和国家视野的养成、体现专业特色,跨学科知识结构的习得以及跨文化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的培养。可见,相较于以往,新时期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均有新的要求,它们构成了德语语言学课程能力延展的整体框架。

贯彻落实《国标》和《指南》,需要德语专业课程体系的聚力借力,形成合力,这就要求语言学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狭义的语言学知识教学,而应主动融价值观培养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当中,并结合校本特色,创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笔者所在单位是国内一所以法学为特色的综合院校。外语学院一直走特色发展道路,以培养具有扎实外语能力、了解中外法律制度及涉外法律事务、并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外语 + 法律”的复合型人才为特色。综合这些因素,在不影响原有知识体系内核的前提下,德语语言学课程可以尝试在广度以及深度上进行延伸。一方面,以相关语言学理论或概念范畴为框架,通过汉德语言对比的方式融入汉语言研究的理论、观点、实例,增进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的了解与认知,从语言类型学角度评价普通语言学理论的适用性问题;另一方面,从内容与语言相结合的角度,引导学生将普通语言学理论运用于专用语/法律德语的分析实践,与学习以内容为依托的法律德语课程建立起关联,提升学生用德语习得行业知识的能力。

2.2. 德语语言学课程进行能力延展是课程发展的内在需求

《国标》与《指南》是德语语言学课程进行改革的外部环境要求,除此之外,由于外语专业是应用型与人文性并重的专业( [4]: p. 16),外国语言学课程改革本质上还源于其自身的发展需求。

2.2.1. 专门用途语言与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

随着语言研究地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语言并非存在于真空,而是与人和世界构成一个相互交织,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真实的交际场景中,我们所运用的语言手段会因地域、场合、时间的不同以及语用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社会阶层、职业背景等而形成各种语言变体。语言变体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的语言现象,是语言复杂性的表现( [5]: p. 113)。在各种语言变体中,专门用途语言(简称“专用语”或“专业语言”)对人类社会发展无疑具有最为显著的作用。专用语是某一专业领域内所运用的所有语言手段的总和,为该领域内从事活动的人们的相互理解而服务( [6]: p. 97)。专用语协助人们思考论证,提出假设,确立概念,制定理论体系,提出与解决专业问题等,推进人类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对外合作,学习国外技术和先进经验,从事基于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等各种涉外事务的活动中,专门用途外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跨学科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备语言基础。

作为普通语的一种功能变体,专用语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语言系统,而是借助了通用语语言材料和规则。然而各种专业的认识来源、发展历程和研究范式都是不同的,因此它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专业概念、句法结构和话语方式。比如,法律语言、商务语言、医学语言、外交语言、科技语言等等。专用语独特的语用规则、语义表达以及话语交际方式使它一般不具备可通用性,容易在非专业人士与专业人士间阻碍信息流通,造成交际障碍。因此,从外语的应用型角度来看,专用语应该是外语教学关注的对象。国际英语教学把英语分成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前者以打语言基础为目的,后者为学生的专业学习、研究以及未来职业提供语言支撑。高校德语学习虽然起步较晚,但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够在德语教学中对专用语言现象给予关注,将为其通过德语学习和研究专业知识,日后成长为某一德国问题的专家打下语言基础。蔡基刚指出( [7]: p. 5):在“新外语”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国家话语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用自己学科专业和研究领域内通用的传播方式和话语方式与世界同行交流。

2.2.2. 语言的人文性与语言学课程的人文育人色彩

语言不仅具有传递信息的实用功能,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同时与民族的思维习惯紧密相关,能够实现人文性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的功能。

首先,人类语言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语言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民族文化的种种特征。虽然不是文化的全部内容,但语言一定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与其他文化现象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语言即是形成文化的基础,又是认识文化的必经之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各种文化现象需要借助语言才能得以留存和传承。结合文化来研究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特别是中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传统。语言的许多现象,不仅能够通过文化引起种种新的思考,还能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 [8]: pp. 1~2)。民族文化对于一门语言词汇的产生和发展、词义的演变、语用方式等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不同的民族文化会孕育不同的语言形式,正如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所指出的,语言与民族一道形成,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

其次,人类语言的差异是民族思维差异的重要体现。一门语言的词汇不仅能够反映外在世界各种形态的物质文化风貌,其语法系统还能反映人类深层的文化心态,因为语言的结构规则是人类长期抽象思维的成果和人们进行思维的工具,即是文化的产物,又受制于人类文化,这种相互制约的特点使得不同民族的语法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包括德语在内的印欧语是注重形式的语言,组词造句时具有诸多语法标记,借助这些语法标记可以使语法关系和语义表达明朗化。体现了西方语言形合性、明确性的特征,以及注重形式逻辑的抽象思维特征。汉语则重“意”不重“形”,词、短语和句子的构成较少依赖形式上的标志,而依靠构成成分之间的意义关联。因而句法框架简明,表意灵活多样,隐性语法关系十分丰富,反映了汉语言意合性、简约性及领悟性特征,表明汉民族习惯于悟性的具象思维模式以及追求实用的心理倾向( [9]: pp. 27~29)。

再次,主体以语言作为媒介认识和把握世界(客体),不仅包含事实认识,还包括价值评判。二者互相制约、彼此渗透。事实认识表现为主体对客体自身属性和本质了解,从而认识现实世界;价值评判则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通过评价表现主体的情感和态度,规范和协调人的行为。然而,事实认识与价值评判实际上是不能分开的,而是统一在人们的实际意识活动中。中国传统哲学以本体论、认识论与道德论的统一为特点,主张注重人事、关心社会。以评价统摄认知,寓事实认知于价值评判之中,从主体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客体自身出发去反映世界,热衷社会人伦的自觉反思,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运思模式( [10]: pp. 58~76)。

3. 注重能力延展的德语语言学教学改革

对于一门课程而言,仅仅讨论能力延展的具体内容和价值属性是不够的,课程具有教育实践属性,还应重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重构以及改变传统仅重视知识传递的教学模式,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重新设计课程教学过程。

3.1. 重构德语语言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指南》对德语语言学导论的教学目标描述为:旨在培养学生对人类语言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初步掌握德语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了解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分支、主要理论流派及其基本的语言学观点;掌握相关语言分析方法,运用语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增强学生语言敏感度,提高其语言习得效度。实际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语言学基本分支展开,包括德语语音学、音位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和篇章语言学以及德语词缀与构词法、语义分析方法、语用分析方法、语篇分析方法等相关语言分析方法和语言学研究方法等。

重构德语语言学教学目标主要指在现有目标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跨语言文化意识和德语专用语语言能力,不仅使学生熟悉德语语言,还应了解汉语的特点及汉语言文化内容,同时具备将普通语言学理论应用于法律德语分析的能力。为达此教学目标,需要适当调整原有教学内容,即以原有的知识内容,包括德语语音、德语词汇、德语句法、德语语义、语用学为框架,在每个教学分支适当增加法律德语语言分析实例以及汉德对比的内容,例如汉德语音对比、汉德构词比较、汉德词汇语义特征比较、汉德句子结构对比分析、汉德语用方式等等。对比的对象可以是汉德两种通用语语言现象,也可以是以法律语言为代表的专用语现象。在课程教学的深度以及广度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改革教学方式是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内容的前提和基础。

3.2. 基于深度学习的德语语言学教学新探

深度学习教学理念

语言学教学如果以教师的知识传递为中心,以学生对知识点的简单记忆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那么,教学促成的就是被动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学生不能领悟知识的价值,容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深度学习的目标是,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承继人类认识成果,而且要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体验人类认识过程中思想的、行为的、判断力的精华,成长为能够明辨是非、有正确价值观、有担当的未来社会实践的主人( [11]: p. 3)。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三方面协同作用的因素,即: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及知识建构代替知识传递的学习体验。

深度学习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而不是完全的学习者自学,必须有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师的教学意识与能力水平以及精心设计的教学材料,是学生发生深度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时代发展带给外语教育以及德语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新要求,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认识,才能主动求变,自觉推进教学改革,并及时总结经验,适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引导主要体现在准备教学内容和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两个方面。如果现有教材的更新速度赶不上教育形势的变化,教师需要根据新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资源补充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料,并将内容有序呈现,注重知识内在的体系性和逻辑性,处理好三类知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相互关系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教育理论发展至今,人们对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投入了更多的关注。虽然以往我们也在强调,但新时期的学习者更要具备主动探究能力、知识构建能力和思辨评价能力。这些能力的养成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有直接的关联。深度学习的内容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学意图的结构化、具有挑战性的知识内容。这些知识内容应有利于学生自觉思考所学知识在知识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优势与不足,以及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与评价,所以更多的是关于“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学生将当下的学习内容与已有的经验和前期知识积累建立起关联,从而使知识转化为与学生个体有关联的、能够操作和思考的对象,从而发展学生的理解、关联能力以及系统化的思维能力。整个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去容纳外在知识的灌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活动,是对人类已有认识成果的学习与体验。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书本上符号化的知识激活,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体验符号背后丰富复杂的内涵与意义,有根据地给出自己的态度和判断,主动进行质疑和评价,自觉思考所学知识在知识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优势与不足,取得阶段性学习成果,逐渐养成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当然,价值观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隐性的、长期而缓慢的过程( [11]: p. 29)。这样的过程即是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机制,也是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

3.3. 基于深度学习的德语语言学教学路径

有效实施深度学习的条件与途径在于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学习共同体”,创设智慧的学习环境( [12]: p. 114)。

3.3.1. 总体教学设计

语言学作为一门知识型课程在教学中仍需完成概念和理论的知识传递(属于知识的“是什么”部分)。在此基础上,将新增的法律德语和语言对比内容设计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课题(属于知识的“为什么”和“怎么样”部分),例如法律德语的词汇具有什么样的总体风貌,词类分布、构词方式等具有什么显著特征;句子类型、句子结构表现出什么样的使用趋势,法律语义与普通词汇语义的区别何在等。在绪论部分介绍语言学发展简史时,突出中国古代“语文学”以及现当代语言学引介西方理论的历史和我国学人为构建中国语言学理论体系所做的尝试和努力 [13] [14]。语音学部分除了让学生关注汉德语音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还可增加现代汉语拼音改革方案的内容。在词汇学和句法学中,汉德两种语言的差异性表现地更为突出。作为词的基本构成单位,虽然语素概念在两种语言中均指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但二者的语素分类标准具有较大差异。德语源于其屈折语的特征按照语素的功能将其分为语义语素、构词语素和语法语素,汉语则因为没有词形变化而以音节数量为标准划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在词类和句子结构方面,目前汉语界学者对于汉语名词和动词的研究取得了不同于西方语言理论的成果,提出“名动包含说” [15]、“动主名谓句” [16] 等原创性学说,值得关注。

结合深度学习理念,教师将上述拓展与对比的内容凝结为具体的研究问题,引导学生围绕研究问题,独立、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将知识置于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在问题的驱动下,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完成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取得深度学习的学习成效。以第二章《符号学与语言符号》为例,我们尝试将知识传递、能力培养、学术技能和价值引领各方面的内容安排如表1所示:

Table 1. Teaching unit design of Semiotics

表1. 《符号学》教学单元设计

3.3.2. 具体教学步骤

为了将知识传递和主动探究有机地融入教学实践,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分五个步骤对课程内容进行统筹规划,贯彻深度学习教学理念。五个步骤分别为:1) 语言学知识传递:语言学知识点的教与学;2) 教师主导下探究:教师结合学习资源,展示探究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思考;3) 学生组建共同体(也可独立承担课题研究任务):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和研究问题布置小组探究任务,学生以组建学习共同体的形式承担集体责任,选择主题,成员分工,协作完成;4) 小组内知识建构:学生通过文献收集、信息共享、意义协商、检验修改等活动形成小组知识建构成果;5) 成果展示:各小组在课上汇报展示协作学习成果,回应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完善成果内容。教师对小组成果进行补充讲解与评价。

这五个步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阶段完成。开学初教师便告知学生课程教学计划、教学方式和公布各章节小组探究性问题选题,学生着手组建学习共同体,选择研究主题。课前教师选择合适的校外《德语语言学》网络慕课资源辅助教学,要求学生在每周课前进行单元知识点的预习与学习。并着手准备小组研究项目,开展文献收集、小组商讨等活动。课中教师通常有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检验学生对本章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行有条理地复习,答疑解惑。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把握核心知识。第二个任务是组织上章节的学生研究项目成果展示,在展示完毕后组织生生讨论、师生讨论。课后教师在线上教学平台,主要是超星学习通上布置作业或在讨论区发贴回帖,为学生提供深度对话和学习反思的平台,促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整个教学活动中,以上三阶段和五步骤是融为一体、无缝对接的。教师注重扩充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注意做好教学记录,观察学生的学习成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了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拓宽了课程的深度与广度,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者,提升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在课程评价这一模块,要注意量规合理,注重和加大过程性评价占比,结合线上学习、小组项目研究、在线测试、课堂互动和讨论区互动以及学期末的课程论文写作等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4. 结语

国家高度重视外语专业在新时期的建设与发展,《国标》与《指南》的出台预示着中国的外语专业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德语语言学课程应是一门兼具知识型、应用型,兼具人文性的课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方面进行能力延展和教学改革。具体表现为:通过深度学习的教学机制引导学生在掌握德语语言学知识内核的基础上,将语言学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德语专用语分析实践以及通过汉德语言对比的方式关注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现象,从中提炼国家精神和民族性格,赋予传统文化以深刻的现实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体悟科学理性的局限性、增进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家国情怀。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赋能学生自主学习,发展高阶思维能力,提升融通中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能力培养和道德培养相得益彰。

诚然,对外语专业的本科教育来说,达成总体目标依赖阶段发展目标、完整的内容架构和合理的活动体系与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学生通过课程获得的能力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具有过程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特征,需要进行长久的和更为深入的研究,不可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 沈骑. 新中国外语教育规划70年: 范式变迁与战略转型[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68-77.
[2] 罗良功. 新时代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多维能力指向[J]. 外国语文研究, 2021, 7(6): 6-13.
[3]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4] 郭英剑. 论外语专业的核心素养与未来走向[J]. 中国外语, 2019, 16(1): 15-19.
[5] 高莉. 专门用途外语教学探析[M]//张桂琳. 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文选.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20: 113-126.
[6] Hoffmann, L. (1985) Kommunikationsmittel Fachsprache: Eine Einführung. Akademie Verlag, Tübingen.
[7] 蔡基刚. “新外语”建设要融入学科话语[N]. 光明日报, 2022-03-27(001).
[8] 邢福义. 文化语言学[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9] 萧国政, 吴振国. 汉语法特点和汉民族心态[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4): 27-32.
[10] 黄卫平. 融事实于价值之中的运思特征[M]//洋溟. 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7: 58-76.
[11] 郭华. 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 36(11): 25-32.
[12] 何克杭. 深度学习: 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J]. 教育研究, 2018, 39(5): 111-115.
[13] 王力. 中国语言学史[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14] 刘丹青. 语言学前沿和汉语研究[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0.
[15] 沈家煊. 动词和名词[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16] 沈家煊. 动主名谓句——为朱德熙先生百年诞辰而作[J]. 中国语文, 2021(1): 3-1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