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特质和网络行为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Internet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DOI: 10.12677/AP.2022.127300, PDF, HTML, XML, 下载: 215  浏览: 435 
作者: 周书宇:湖北大学师范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大学生人格特质网络行为问题网络行为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Network Behavior Problem Network Behavior
摘要: 人格特质是影响网络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人格特质和网络行为的关系不同,不同的关系建立的模型也不同。当前的研究多关注单个人格特质对网络行为的影响,以及在问题网络行为下人格形成所受到的影响,但每个模型之间都是独立且具有争议的。未来可以在网络行为影响人格特质形成背后的机制、人格特质和积极网络行为的关系等方面继续深化,以获取对该研究问题更科学的研究结论。
Abstract: Personality Trai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network behavior. Different personality traits have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with network behavior, and different models of the relationship are different.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personality traits on network behavior and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formation under problem network behavior, but each model is independent and controversial. In the future, we can deepen the mechanism behind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behavior on the 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ositive network behavior, so as to obtain more scientific research conclusions.
文章引用:周书宇 (2022). 大学生人格特质和网络行为的关系. 心理学进展, 12(7), 2522-2526. https://doi.org/10.12677/AP.2022.127300

1. 引言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年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40亿,较2020年3月新增网民362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7.0%,较2020年3月提升2.5个百分点。可见,上网已经成为当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网络以其丰富的信息量、高度的娱乐性及奇幻的虚拟色彩满足了当代人的交往需要、求知需要、成就感和时尚感。

在大学生活中,网络已成为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逐渐趋于多面化。现阶段大学生是网络利用率极高的群体,大学生几乎离不开网络,而几乎所有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也都离不开网络的传播。在不同的网络事件之中,每个人所给出的反应都不相同;在不同的网络事务之前,每个人所给出的态度也不相同。

人格作为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与内部心理过程,常反映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Allport, 1937)。不同的人格特质对社会行为的产生与进行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吴婷和郑涌(2019)年的研究中提到,网络环境下的语言使用、状态更新和点赞等线索能够反映用户的人格特质。个体人格与其网络行为息息相关,这已经得到众多研究证实(史更虎,2014;夏立,2014;Amichai-Hamburger & Vinitzky, 2010; Ross et al., 2009)。

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单个人格特质对网络行为产生的影响,更多人关注的是“问题网络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心理机制,并且多集中于“网络成瘾”的研究,涉及到成因和解决对策。而对于多样化人格特质和网络行为的相互影响之间的关系,缺乏较为系统的总结和研究。以该领域论文发表数量为指标,2014~2022年,共发表27篇,可见,人格特质对网络行为的影响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与前沿问题。

因此,本文从人格理论模型、实证研究等方面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综合两者相互影响的关系,较为全面系统地进行阐述。

2. 网络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2.1. 网络文化的内涵

目前关于网络文化的统一定义并未被明确,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念。在众多的大众文化中,网络文化仅是隶属其中的一种。用文化的定义来类比即为,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空间形成的文化活动、文化方式、文化产品、文化观念的集合。

网络文化是人、信息、文化三位一体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具有数字化、开放性、多元化、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选择性等特征,具有传递知识信息、娱乐休闲和商业服务等功能(孟广娟,2020)。它对互联网的使用者的影响是多面的,在大学生这个群体内,他们正处于人格发展的敏感期,互联网的影响范围便自然扩展到人格发展。

2.2.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2.2.1. 促进积极人格的发展

网络的发展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在开放性的网络之中,没有阶层限制,没有门槛标准。全球的信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交流,“地球村”的概念在互联网的发展之中真正成立。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身份地位的概念界限日渐模糊,任何人都可以发送新的文化信息,成为网络文化的生产者,同时也可以接收其他人输入的网络文化,成为网络文化的接收者。这便是网络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此时大学生在面对网络时总会不经意被这种开放性所影响。从而对社会认知产生一种平等性的心理,大学生的人格也变得更加积极。人本主义的理论认为,“人性本善”,网络的开放性给予大学生的平等感则促进了这种“善意”的发展。在这种平等的环境中,人格也得到平等性的张扬(陈毓秀等,2020)。张和云等人(2021)的研究中发现,善良人格可以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大学时代是人格走向成熟的一个关键时期。大学生能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友好互助的态度,克服自身人格的固执独尊等不良倾向。因此,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形成的人格具有导向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

网络世界本身是自由的、虚拟的。在这里每个人的都可以选择匿名展现真实的自己,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和苦闷。网络作为信息接收和传递的途径,大大活跃了人们的思维。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可以寻求内在的寄托和释放,而不用考虑现实中可能发生的连环影响。在接收网络文化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不只局限于传统狭隘的校园生活圈子,而是在任何自己所感兴趣的大舞台;大学生也能从过窄的人际交往局限中解放出来,拥有更多交往交流平台的支撑。因而在网络文化之下人格得到活跃发展。

2.2.2. 影响消极人格的发展

“问题网络行为”是自网络诞生之时便相依相随的一个话题。在当前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中,有不少背离了正常的行为轨迹,不符合现实世界的要求,与现实秩序与伦理规范发生冲突,因上网不当而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业进程(杨德省,陈杨建,2013)。正是这些问题网络行为,对大学生的人格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网络固然拥有其开放性,但它同时也是具有封闭性。它使网络使用者在虚拟世界获得快感与满足时也脱离现实集体,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沉溺网络的大学生,他们依赖网络,封闭自我。这种封闭性使上网者人格也向封闭方向发展,他们逐渐会对现实世界的一切事物感情淡漠,即使在网络上能和陌生人聊的火热,但在现实中却鲜少与人正常交流。李华和陈天勇(2021)在研究中发现,神经质得分越高,情绪越不稳定;或尽责性得分越低,条理性、责任感和可靠性越弱,初中生手游成瘾倾向越高。

网络对于资源的包容性也注定了其丰富性,这其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思想、信息,不少污秽、暴力及反动信息都混杂其中。这也极易对众多好奇心强的大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在不设限的快感之中从而失去自我。在张凯亮等人(2022)关于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水平与其人格特质之间的关联研究中发现,外向性与开放性人格特质与用户自我披露的整体水平显著正相关,尽责性和神经质性人格特质与用户自我披露的整体水平显著负相关。

在不断的资源暴露、接受的过程中,便很容易出现例如盲目反传统主流,缺乏责任感、言论过于激进等行为,使得现实的人格与网络中的人格差异过大,无法重合,从而形成双重人格,甚至导致人格分裂。

3. 人格特质对网络行为心理的影响

关于人格特质的测量有很多方式,常见的有大五人格、大七人格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等不同形式。目前的研究大多以大五人格为主,基本都是从宜人性、外倾性、神经质三个方面来分析。

3.1. 人格特质对积极网络行为影响

一些研究对人格特质对个体在社交媒体的参与上表现出的差异性进行了探讨。有研究认为,外向性人格与社交参与显著正相关,会促进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张云秋和张悦(2019)对“人格特质对网络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人格特质对用户网络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策略、时间、进入目标页后操作等方面均有一定影响,并且,外倾性高和尽责性高的用户在处理不同类型任务时所用的时间也具有差别。吴先超和陈修平(2019)年也对“人格特质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开放性人格和尽责性人格对网络参与有正向促进作用,神经质人格和开放性人格则对围观式参与行为有正向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人格特质对于各种网络参与行为都会产生不同影响,且影响方面呈现出多样性。总体来说,开放性和外向性人格更乐于积极参与网络,并且在网络活动之中也相对活跃;网络参与感与人格五因素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外向性和严谨性对网络参与感有正向预测作用,而宜人性则有负向预测作用。

3.2. 人格特质对消极网络行为影响

目前关于消极网络行为的研究主要以网络成瘾和网络舆情为主。

网络舆情是个人自我在网络上的表达,也是个人意愿和倾向的体现。不同人对待网络舆情的态度是不同的。有的大学生面对能够理性对待网络舆情,而有的大学生在不确定信息是否真实的情况下却会积极传播相应舆情。在唐玉(2020)的研究中,开放性对网络舆情没有预测作用,宜人性对网络舆情的各维度有反向预测作用,而外倾性和自觉性可以正向预测网络舆情各维度,即具备热情、活跃、乐观和自律、公正特点的大学生,在网络舆情的表现上相对比较活跃;神经质维度得分较高的大学生在网络舆情的表现上也是比较活跃的,但是并不能确定这些学生是否会验证网络信息的真实度。

网络成瘾或病态网络使用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网络成瘾的类型包含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等。曹运华等(2019)曾在关于自立人格和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中指出,个人自立、责任、独立、开放等特质对网络成瘾具有负向预测效应。

消极网络行为一般都与个体的内部倾向性紧紧相关。不同的人格特质在对消极网络行为的影响之中都是不同的,大体上呈现出负向预测效应。消极网络行为通常都被认为是具有危害、不好的,可能这也是人格特质对其影响都呈现出一致性的原因。

4. 总结与展望

随着人格特质和网络行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研究在一些方面上所取得结论还是一致的。普遍认为神经质和消极网络行为息息相关,而外倾性则与积极网络行为关系紧密。在网络行为对于人格形成的研究中,神经质和尽责性也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两个特质。为了更好地获取人格对网络行为影响的科学结论,未来的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

拓宽研究变量。关注其他人格特质,探索更多的可能;关注积极网络行为,拓宽该方面的研究内容;对于消极网络行为的研究,不止于网络成瘾和网络舆情。

线上和线下进行联动。处在目前疫情的状态下,网络行为更是值得拿出来探讨的一个话题。可以说当前全民生活重心或多或少都往网络上偏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往的研究结果是否适用,又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曹运华, 齐金玲, 牛振海, 等(2019). 大学生自立人格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15), 240-241.
[2] 陈毓秀, 韦一文, 陈星权(2020).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传媒论坛, 3(4), 8-9.
[3] 李华, 陈天勇(2021). 初中生大五人格与手游成瘾的关系: 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 上海教育科研, (12), 40-45.
[4] 孟广娟(2020). 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教育心理, (27), 165-166.
[5] 史更虎(2014). 微博的使用行为预测大五人格特质.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6] 唐玉(2020). 大学生网络舆情与人格特质关系研究. 企业与管理, (11), 210-211.
[7] 吴婷, 郑涌(2019). 人格判断的线索及其有效性. 心理科学进展, 27(3), 533-543.
[8] 吴先超, 陈修平(2019). 人格特质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作用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3(5), 133-140.
[9] 夏立(2014). 人格特质和网络印象管理策略对微博使用行为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10] 杨德省, 陈杨建(2013). 问题网络行为对大学生人格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校医, 27(10), 799-800.
[11] 张和云, 许燕, 赵欢欢(2021). 善良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科学, 44(3), 619-625.
[12] 张凯亮, 臧国全, 路杭霖, 于政杰(2022). 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水平与其人格特质之间的关联研究. 现代情报, 42(6), 49-56.
[13] 张云秋, 张悦(2019). 人格特质对网络健康信息搜索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情报理论与实践, 42(6), 88-93.
[14] Allport, G. W. (1937).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5] Amichai-Hamburger, Y., & Vinitzky, G. (2010). Social Network Use and Personalit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6, 1289-1295.
https://doi.org/10.1016/j.chb.2010.03.018
[16] Ross, C., Orr, E. S., Sisic, M., Arseneault, J. M., Simmering, M. G., & Orr, R. R. (2009).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s Associated with Facebook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5, 578-586.
https://doi.org/10.1016/j.chb.2008.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