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
Practice View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in the Outline on Feuerbach
DOI: 10.12677/ACPP.2022.114080, PDF, HTML, XML, 下载: 317  浏览: 1,393 
作者: 孙玉杰:南京邮电大学,江苏 南京
关键词: 马克思实践观实践育人Marx Practice Practice Education
摘要: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为《提纲》)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篇幅精悍短小,鞭辟入里地对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提纲》立足于实践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创造性地提出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此后不断丰富和完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结构及体系提供了逻辑理论前提。本文探讨《提纲》的写作背景,旨在分析《提纲》中的实践观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当下高校实践育人,分析《提纲》对高校实践育人的启示。
Abstract: “On Feuerbach’s Outlin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utline”) is one of the classic works of Marxism, short and concise, penetrating criticism of Feuerbach’s intuitive materialism. “Outline” based on practice to understand “object”, “reality” and “sensibility”, creatively put forward the marxist practice point of view, provided a logical theoretical premise for Marx and Engels continuing to enrich and improve the structure and system of the new materialist world outlook.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riting background of The Outline, aiming to analyze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ractice view in the Outline, and analy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Outline to the practic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urrent practic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孙玉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J]. 哲学进展, 2022, 11(4): 452-456.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4080

1. 引言

《提纲》产生背景为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逐渐暴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各国工人运动一触即发;加之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亦十分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成后,发现市民社会并非是资产阶级所吹嘘的理性人权的社会,乃是压迫、奴役人的社会。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就区别于资产阶级的市民社会,而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在他看来,旧唯物主义者的直观思维,不能理解客观世界的实践本质,而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追求的是主体的自由和解放。

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背景

《提纲》是在1945年春,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所写的一篇笔记,其生前未发表。在1888年,恩格斯将其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书的附录,首次正式将其发表。笔记名字来自于恩格斯称其为“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1. 无产阶级工人革命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19世纪上半叶,随着工业革命在多个欧洲发达国家的完成,生产力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机器生产逐渐代替了手工生产。机器生产大大提高效率,工厂对工人的需求减少,大量工人面临失业的局面,为了谋生,工人只能降低其劳动力商品的定价。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只能加重对工人的剥削。而资本家的贪欲是无止境的,为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只能是不断扩大生产,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随之而来各地爆发工人运动。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就此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总体上还处在一个自发阶段,三大工人运动遭到镇压,就足以说明工人运动亟需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能够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提纲》就此产生。

2.2. 马克思实践思想的升华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经历了多次的发展与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实践思想主要体现在好几部著作中,而《提纲》的出现,实践观得以确立,其实践思想得到了升华。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提出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这一思想对理论哲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实践出发谈论如何实践。提出“劳动”概念并由此指出劳动异化以及如何对异化的劳动进行扬弃,马克思的劳动实践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够贱的基础。《提纲》中的实践思想,是对之前所有作品实践思想的升华。他与以往一切旧哲学划清了界限,在对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中阐释了自己实践的观点,在《提纲》的十一条,对实践思想进行总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1]。《提纲》是对以往著作中的总结升华,正是《提纲》中的实践观得到确立,在其中提出了一些唯物史观的内容,《德意志形态》在《提纲》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构建了历史唯物主义。

3. 《提纲》中实践观的主要内容

3.1. 立足实践理解“对象”“现实”“感性”

费尔巴哈认为,感性是蕴含着最高深的真理。在费尔巴哈看来,真理性、现实性和感性的意义是不异的,他指出“作为感性对象的现实事物,乃是感性事物”, [2] 关于一个对象在真实意义下存在的话,那么它的存在与否就不能靠思维来进行确证,而必须通过感性和感觉来完成,仅仅通过思维本身是无法得到确证的。同现实共存或与现实同一的对象是感性,“与思维共存或与思维同一的对象只是思想” [2]。费尔巴哈认为,感性作为一种存在的原则,指的是一种真实的现实存在。而费尔巴哈正是将感性作为一种真实的存在,用以批判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哲学的武器,马克思认为这也正是费尔巴哈哲学的重要理论贡献。但是马克思同样看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局限,在《提纲》中首条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3]。也就是说,在对于存在这个问题上,黑格尔将存在看作理性存在,将客观世界看做主体精神的产物,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不理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而费尔巴哈将存在导入现实的感性,把存在看作感性的存在,将存在从抽象的理性存在引向了现实的感性存在。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只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世界固然是所看到的样子,但是依费尔巴哈所说只是简单直观的反应而已,这种对直观的信任其实就是一种机械的反映论。虽然这种反映论超越了黑格尔的“抽象的思维”,但是也只是一种感性的存在本身。这样的直观,与人本身不发生联系,既然和所看到的世界与人本身不发生联系,就犯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即使他恢复了唯物主义的宝座,但是坐的并不稳固。因此马克思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感性存在,把感性存在从被动的感性导向为主动的感性。世界固然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但是主体的实践出发去理解,马克思指出,人类所面临的世界,不过是人自身本质力量的产物,人的劳动变迁的结果。

3.2. 实践是阐释认识问题的核心理念

在《提纲》中第二条和第八条提到了思维的真理性。这里马克思主要批判的是三种脱离了实践的哲学,他们脱离实践,仅是说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与现实性。首先批判的是经院哲学,它主要是运用理性形式,用抽象的、琐碎的辩证方法去论证宗教信仰,是为宗教神学所服务的一种思辨哲学。他们讨论的问题是离开实践、非现实的问题,而一旦理性已经失去了现实的经验基础,那只不过是以一种抽象论证论证另一种抽象;其次,马克思批判的就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再次,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依托感性直观从唯心主义的困囿中挣脱出来,将感性带到了大众的视野中,相对于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有了较大的进步。而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也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难以介于实践之中,始终无法进入客观世界的客观现实世界的藩篱,所以也只能沦为对客观世界的抽象思辨。在《莱茵报》工作时期,连续两桩法案让他丧失对自由理性作为解决问题的坚持向往后,他指出改变思维世界,要验证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单纯靠思维本身是不可行的,而是要靠实践。

针对旧唯物主义僵化的“客体思维”以及唯心主义片面的“主体思维”,《提纲》明确指出要从实践出发理解认识问题。明确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类正是依赖自己的实践,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物质生活、生命生活和精神生活本身。因此,主体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才是既存的感性世界、现实生活以及自然科学等现实存在的基础。

3.3. 实践是人与环境统一的中介

在《提纲》的第三条中,“环境是由人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4] 马克思认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统一的前提就是实践活动。马克思就此对旧唯物主义关于“人”、“环境”、“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批判。孟德斯鸠在其著作中指出,自然历史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对国家品格的塑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伏尔泰也直接指出,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就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除此之外,爱尔维修更直接指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都是教育的结果。旧唯物主义者提出“环境决定论”“教育决定论”,但是,如果环境、是万能的,那万能的环境和教育又从何而来呢?

面对所谓环境与教育的迷信,马克思指出,人作为实践的主体,不能仅仅直观的去理解世界,仅从客体方面去理解世界。而应该是从主体方面、主体的感性活动去理解世界。马克思认为,在对待人与环境的关系时,应承认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作用,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决定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并不是单向输出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双向互动。在一定环境中的人受其环境所影响,同时,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环境加以改造,使自身能够在改造后的环境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条的后半段,“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一致”就可以看做“革命的实践”,在法国唯物主义者来看,环境创造人自身,所以环境变,人也随之变。而这种被动的“变”只能是一种适应,作为实践的主体应主动去改变以适应环境的的结果,这叫“一致”。作为实践的主体要真正理解环境的变化,靠的是自我主动去适应新变化,而要想真正理解这些新变化,靠的就是自身与他人的革命性的实践。换言之,如果没有实践,没有人的感性活动,所谓的环境和主体就不会发生关系,也就不会存在人化自然。所以对于法国唯物主义者所宣扬的“环境决定论”“教育决定论”,马克思认为,只能通过革命的实践,加以解决。这就为当时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指导:改变阶级对立,不是靠理性的抽象和感性的直观,必须是付诸于现实的感性的革命活动。

3.4. 实践是理解人的本质的基本视点

自古希腊以来,对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探讨从未中断。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 马克思分别从人的需要、社会关系、和劳动三个维度来分析人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把他们联系起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 [6] 马克思从人的需要出发阐释人的本质,这对费尔巴哈对于人的本质的界定有根本的区别。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定义,仅仅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自然地“类本质”,他的自然唯物主义,也必将导致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自然性规定。但动物和人不同,其只会满足自身需要,这只是一种动物本能,而人不仅能够满足自身需要,还能按照自己需求去改造世界。而根据自身需求改造客观世界,这里就是通过劳动的方式,所以,生产劳动是人的生存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没有生产劳动,也就不会存在人的其他一切社会关系。

实践是人的本质现实的实现方式。人不是抽象世界之外的存在物,所以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等一切实践。所以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脱离了人的社会性,在马克思看来,要从实践的角度观察人的本质。处在不同时间空间之中、不同社会关系中的人具有不同本质,而即使处在同一时间空间中、同一社会关系中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也具有不同的本质。所以理解和考察人的本质,只能从社会关系而不是自然关系中出发,这样人的本质就会表现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非固定的抽象物。

4. 《提纲》对高校实践育人的启示

《提纲》中的实践观意蕴深厚,对高校实践育人有着重要的启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政育人建设,要积极从马列原著中汲取营养,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积极优化思想政治育人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科思想,融入鲜活时代色彩,展现育人价值。

4.1. 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

实践是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高校对于理论教学方面主要是进行单方面理论知识的传达。这种单向性的理论知识传播只能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不利于其积极性的调动。应积极创新学生参与实践的内容和主要形式,让学生能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并积极总结认识,及时进行反馈。利用其自觉能动性,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社会实践,要以实践的眼光看待社会的发展,做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去感受课堂传授的知识,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

4.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学科思想

马克思指出,人的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高校进行思政育人、实践育人,就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学科思想。以满足主体自身需要、关注时代要求为主要依据,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出发,进行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展开。

一是满足主体自身需要。高校要以实现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为己任,满足学生自身发展所需的成长需要和精神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赋予构建精神世界的力量,引导其构建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

二是关注时政,回应时代命题。新时代社会发展迅速,要时刻关注社会问题。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更应该主动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特别是在百年变局的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主动积极破解时代难题,在实现强国目标中发挥自身实践属性。

5. 结语

《提纲》中的实践观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引领时代发展的基石。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仍然作为科学真理,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的思维与方法,同时也为高校实现实践育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为推动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创新发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提供了重要价值指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40.
[2] 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 [M]. 荣振华, 李金山, 等,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166.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37.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38.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35.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