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批评隐喻研究的发展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Metaphor Studies
DOI: 10.12677/ML.2022.108213, PDF, HTML, XML, 下载: 497  浏览: 1,194 
作者: 马 新: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关键词: 批评隐喻分析批评话语分析隐喻认知语言学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Metaphor Cognitive Linguistics
摘要: 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探讨文本中隐喻的使用并揭示其背后蕴含的意识形态研究逐渐形成热门。自Charteris-Black提出批评隐喻分析开始,国内外学者不断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了批评隐喻研究范式,形成了以政治语篇为基础,经济、科技、法律以及多模态语篇为辅的多样化研究对象,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展开对话语背后意识形态、话语策略以及身份建构的探索。本文回顾国内外现有批评隐喻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总结研究现状,提出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学科交融三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studies that explore the use of metaphor in texts and reveal the underlying ideology are gradually becoming popular. Since Charteris-Black proposed the theory of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continued to enrich the researc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forming diversified research objects based on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supplemented by economic, technological, legal, and multimodal texts. By applying corpus linguistic methods, we can explore more about ideology, discourse strategies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behind discourse.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critical metaphor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summarized the current findings from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made in-depth study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research objects, research methods, and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文章引用:马新. 浅析批评隐喻研究的发展[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8): 1589-159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8213

1. 引言

人们对于隐喻的认知一直都是一个持续更新的过程。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期,隐喻被视为是一种修辞格,长期存在于修辞学研究之中。其后,隐喻的发展先后经历了Richards的“互动论” [1] 、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 [2] 、Fauconnier & 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 [3] 等,隐喻研究逐渐摆脱了传统修辞学的束缚,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通过隐喻来认知世界,也通过语言和媒介的方式传达个体和集体声音,实现个人身份以及社会关系的建构。20世纪70年代末,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发展迅速并相继成为语言学前沿学科之一,而两者结合最紧密最成功的研究就是批评隐喻分析 [4] 。Charteris-Black首次提出批评隐喻分析(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CMA) [5] ,旨在综合运用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分析话语中的隐喻现象,从而揭示其背后的真实态度、意图和感情倾向 [6] [7] 。

目前,批评隐喻研究广泛运用于政治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探索。本质上而言,隐喻首先是概念的转换,其次才是隐喻的语言表达,正如Lakoff & Johnson强调:“对于跨域映射的隐喻而言,思维是根本的,隐喻语言是次要的。” [8] 隐喻背后强大的阐释能力和劝说能力,为挖掘政治语篇背后的权力、道德等意识形态提供了强大的解释力。Musolff指出,隐喻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结合,引起了“隐喻研究的政治化” [9] 。在现如今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背景下,批评隐喻研究也逐渐关注经济语篇、科技语篇、法律语篇、环境语篇以及突破文本禁锢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框架上提出隐喻场景分析、批评架构分析、批评转喻分析、批评多模态分析等多种前沿理论,展现出隐喻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强大生命力。

本文结合现有批评隐喻研究成果,从理论发展和应用拓展两方面归纳研究现状,并在选取研究对象、提升研究方法客观性与跨学科融合上进行思考和建议。

2. 批评隐喻研究现状

批评隐喻分析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为基础,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隐喻识别(metaphor identification),通过区分词汇中源域与目标域差别,选出目标隐喻类别作为研究对象。第二步是隐喻理解(metaphor interpretation),通过识别隐喻关键词,结合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统计出词汇出现的规律性和规约性。第三步为隐喻阐释(metaphor explanation),确定隐喻产生的社会因素以及其在意识形态建构中的意图。批评隐喻分析挖掘文本内部信息,加以定量分析,弥补了认知语言学“过渡依赖内省证据”和“忽视社会原因”的两个缺陷 [10] 。在其后发展了近十多年期间,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丰富。

2.1. 理论介绍与探索

批评隐喻研究主要从修辞学、理论框架、理论延展三个方面展开。

从修辞学角度而言,主要形成了隐喻修辞批评研究,即描写、阐述和评价话语中隐喻的修辞作用 [11] 。李艳芳将两者结合,在情境中探究使用隐喻的修辞动机和意识形态目的,进一步突出隐喻与批评性语篇分析相结合的重要性 [12] 。Charteris-Black在《政治演讲分析:修辞、话语和隐喻》中系统论述了古典修辞学和批评隐喻的深层联系,运用奥巴马的政治演讲,分析隐喻背后所负载的劝说功能、辞格选取对于话语框架建构的影响,从全新的视角探讨修辞在隐喻性语篇中的作用 [13] 。朱慧超整合了一套修辞批评视角的隐喻分析框架,探讨并购文本中隐喻所隐含的修辞动机与意识形态,总结出战争隐喻、婚恋隐喻、生存隐喻以及游戏隐喻四种类别,拓宽了修辞批评和批评隐喻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范式 [14] 。李克指出传统批评隐喻分析过程中的重合问题,重构了批评隐喻分析范式,并运用治国理政生态话语的语料库,对绿色话语等中的隐喻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解释其中蕴含的国家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处的修辞动机 [15] 。

在理论框架拓展方面,Musolff提出了隐喻场景分析(Metaphor Scenario Analysis, MSA),这一方法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前者的不足,加深了我们在社会文化语境中对隐喻认识 [16] 。汪少华等借鉴Charteris-Black提出的批评隐喻分析法,提出批评架构分析框架 [17] 。一方面通过架构分析揭示话语产生和理解的认知机制,另一方面通过批评话语分析揭露“后真相”时代下的欺诈、伪真相的原因,将架构拓展为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分别对应隐喻性和非隐喻性类别,引入道德模式分析手法,在具体话语中揭示选取特定架构的理由以及被架构的根源。武建国等在分析特朗普演讲中政治隐喻的使用情况,将批评隐喻分析与概念整合理论结合,通过识别输入空间I和输入空间II中的概念映射情况,归纳了政治话语中的隐喻使用范式和理解机制。此外,还应该考虑隐喻发生的语境,将我们对隐喻的认识由认知层面转换到社会实践层面。

就理论延展方向上,主要体现于多模态批评隐喻研究。事实上,批评隐喻分析理论提出初始,研究对象多集中于政治、经济等静态语篇,而对于图像、声音、符号、手势等多模态动态语篇研究较少。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话语的传播途径和传播载体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需要我们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多模态语篇中的批评隐喻研究。van Leeuwen特别强调对多模态话语研究的“批评性” [18] ,即对话语分析不因仅停留在多种模态的组合上,还应该包含使用者的态度观点,初步涉及到多模态批评隐喻分析。Machin则提出“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Multi-Modal CDA)这一概念,遵循传统话语分析原则和方法,探究多模态语篇如何通过各类媒介传递其背后的权力关系 [19] 。赵秀凤等结合“隐喻场景分析”理论,以《经济学人》中涉华漫画为例,强调多模态批评隐喻分析需要把意识形态、政治立场和文化图式等纳入认识视域中,推动多模态隐喻话语的认知和功能研究的融合 [20] 。

2.2. 应用研究与拓展

根据批评隐喻研究对象,本文主要从语篇类型、研究方向两方面展开论述。

就语篇内容而言,批评隐喻研究对象主要以政治类语篇为主。在政治语篇中,Lakoff首先采用隐喻认知模式来描写美国政治,提出“严厉的父亲”与“抚养型父母”的隐喻家庭模式 [21] 。作为高度集中的政治话语,政治演讲中的隐喻利用公众对于熟悉事物的共鸣,而产生了强大的共情能力,所以对于政治演讲和其中的权力建构研究也此起彼穷。凤群运用批评隐喻理论,对里根、克林顿、布什、奥巴马四位总统演讲展开分析,探究了四位总统在喻德、喻理、喻情功能上的不同侧重,揭示隐喻在其中的共同特点,即引发共鸣,在国家危机时起到重塑人民信心的作用 [22] 。唐韧选取英国新工党执政十年期间政府报告和大臣演讲为语料,以“社会排挤”为关键词,识别出“容纳”、“运动”、“疾病”、“契约”四类认知域,相互作用中掩饰社会的不平等状况,揭示工党政府逐步淡化福利国家作为社会正义提供者这一传统民主概念,转而采纳督促人们工作的政治动机 [23] 。

此外,批评隐喻研究也逐渐展开对经济、科技、法律、多模态等语篇的关注。Awab & Norazit比较分析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主流报刊对于2008年经济危机的描述,运用批评隐喻分析方法,揭示两国在面临经济危机时所体现的不同国家意识形态 [24] 。Ana, Wartkuweit & Hernand使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于有关公民身份中三个富有争议的当代法律展开了批评隐喻分析,探讨了美国公民这一概念本身所蕴含的合理性,拓展了批评隐喻研究在法律语篇中的运用 [25] 。李竹萱自建有关“人工智能”的语料库,在新闻类语篇和科技类语篇中比较了隐喻对于这一主题的不同表征,并运用批评隐喻模型揭示其中的原因,以期深入了解科学和媒体的不同立场对于人工智能隐喻表征产生的不同影响 [26] 。同时,在多模态语篇中,批评隐喻分析广泛运用于广告语篇中 [27] [28] ,对于政治漫画中隐喻背后不同意识形态的探究也在不断深入 [29] [30] 。值得注意是,随着全球气候危机的加剧,气候问题引起了不同学者关注,国内外对于环境有关主题展开的批评隐喻研究也越来越丰富。翁青青比较分析了英国、加拿大、中国在国际气候大会发言中隐喻使用差异,探究各方如何通过这一认知策略来构建“自我–他者”身份,揭示出不同国家之间不同的政治立场以及身份定位 [31] 。江进林、贾盼盼选取北京环境相关的词汇为对象,从隐喻角度对西方媒体有关北京环境的报道进行分析,其中人体隐喻、物体隐喻、战争隐喻和疾病隐喻使用最为频繁的,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方媒体对北京环境的消极态度 [32] 。

就研究方向而言,批评隐喻研究主要涉及到身份建构、翻译实践、教学实践三方面研究。首先,涉及到身份建构问题。身份是话语参与者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所处的位置 [33] ,具有不同身份的人群或集体会选择不同的话语来建构自身的形象。批评隐喻分析认为,身份是由一定的话语建构出来的,而隐喻正是构建话语的主要工具。在实践运用上,传统研究大多集中于国家身份的建构。例如范武邱等以中国领导人在2007~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致辞为研究语料,对其中隐喻类别和使用频次进行了定量研究,从而探究我国国家领导人在构建国家身份时的具体情况,结果表明,致辞中经常使用的建筑、旅程以及拟人隐喻帮助中国构建起建设者、旅行者和成长者的国家身份,更好塑造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良好形象 [34] 。同时,对于区域和个人身份建构的批评隐喻研究也逐渐得到拓展。章柏成运用该理论框架,选取了15名高校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他们的叙事话语中的隐喻使用情况,分析发现,受访教师通过遮蔽和凸显学术职业的相关特征,来实现特定的评价功能 [35] 。尤泽顺等则选取海上丝绸之路相关话语为对象,探究了隐喻在建构福建区域形象中的积极作用,开拓了批评隐喻研究在地区形象建构上的研究 [36] 。

目前,批评隐喻研究方法多运用于意识形态的分析,对于翻译实践、教学实践则探究较少。谷彩霞结合批评隐喻分析方法,以《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2017)》中英两个版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中的隐喻类型和隐喻对于翻译的作用,从新颖的理论视角拓展了隐喻翻译研究范式 [37] 。赵秀凤、张卉选取“外媒中多模态隐喻建构的中国形象”这一教研课题案例,以西方核心英语报刊为主要来源,对批评隐喻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策略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多角度综合分析问题、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38] 。

3. 批评隐喻研究不足与展望

批评隐喻分析自提出开始,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国内外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了其研究内容,然而仍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跨学科交融上值得进一步拓展。

3.1. 研究对象丰富化

对政治文本中的隐喻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仍然是当今研究的重点,并展现出不断拓展到其他类型语篇的多样化趋势。然而,在以下两方面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其一,在于语篇体裁上。夏士周、林正军指出,批评隐喻研究对象应该扩大到各类体裁的文本,探讨各类文本中的隐喻的使用以及意义的建构。所以,正如隐喻所具有的普适性,对于话语背后意识形态的探索也应该更加多元化,扩展到各类生活语篇,加深人们对于生活中意识形态的认识。其二,在于研究对象上。国内在批评隐喻分析对象上仍然以英文文本为主,对于汉语文本分析较少,特别是我国的古代汉语文本中隐喻的使用。此外,目前批评隐喻研究多集中于共时性研究,但语言是动态化的,对于语言中隐喻的历时批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白,需要进一步拓展隐喻背后意识形态更替的探讨,从而把握未来的研究方向。

3.2. 研究方法客观化

国内外批评隐喻分析方法仍然遵循“隐喻识别–隐喻理解–隐喻阐释”这一过程,结合语料库语言学,统计特定语篇中的隐喻使用并归纳出核心的隐喻模型,从而发现文字背后的意识形态。相较于文本本身分析而言,运用数字分析方法的确大大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可信度,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批评话语分析的不足。然而,这一研究方法仍然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例如术语选取、隐喻识别、自建语料库等方面。就术语提取方面而言,语言的发展不断带动术语的更新,所以对于特定术语涉及到的隐喻批评研究,更要关注术语本身的变迁,从而丰富语料提取的路径。此外,在理论应用上,可以引入“三角测量” [39] 、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运用语料库、心理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手段,多位成员参与,从而提升隐喻分析方法上的客观性。

3.3. 研究领域多元化

目前,跨学科、跨领域研究逐渐成为趋势。批评隐喻研究是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融合的结果,并不断和新的研究领域结合,展现出理论强大的生命力。例如和国际关系理论结合,以国际政治语言学为切入点 [40] ,研究中华人民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意识形态在具体语篇中形象的建构和所体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同时,批评隐喻研究也应该广泛运用于翻译和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隐喻能力,在研究领域上和实践中来丰富理论的研究范式。

4. 结语

本文从批评隐喻分析出发,结合国内外现有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总结批评隐喻研究现状。结果表明:在理论研究方面,当前大多数相关研究虽仍然沿用“隐喻识别–隐喻阐释–隐喻描述”范式,但更加注重隐喻使用的语境,并与传统修辞批评框架结合,拓宽了批评隐喻研究形式。在理论应用方面,政治语篇中国家或区域形象建构是批评隐喻分析的主要方面。此外,分析经济、科技、法律以及多模态语篇中隐喻使用和其背后意识形态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针对目前研究现状,本文认为可以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多元化研究领域三方面来拓展该理论,在广度上和深度上丰富批评隐喻研究。

参考文献

[1] Richard, I.A. (1936)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 Lakoff, G. and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3] Fauconnier, G. and Turner, M. (2002)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 Basic Books, New York.
[4] 张辉, 杨艳琴. 批评认知语言学: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J]. 外语教学, 2019, 40(3): 1-11.
[5] Charteris-Black, J. (2004) 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Palgrave Macmillan, Basingstoke.
[6] 纪玉华, 陈燕. 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 批评隐喻分析[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6): 42-48.
[7] 武建国, 龚纯, 宋玥. 政治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以特朗普演讲为例[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 43(3): 80-88.
[8] Lakoff, G. and Johnson, M. (1999)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Basic Book, New York.
[9] Musolff, A. (2016) Pol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Discourse and Scenario. Bloomsbury Academic, London.
[10] 夏士周, 林正军. 国内批评隐喻研究: 现状与展望[J]. 外语研究, 2020, 37(1): 33-37.
[11] 邓志勇, 杨涛. 隐喻修辞批评的理论与操作方法[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3(2): 47-50.
[12] 李艳芳. 修辞学视角下的的隐喻批评分析[J]. 中州大学学报, 2010, 27(1): 66-69.
[13] Charte-ris-Black, J. (2011) Politicians and Rhetoric: The Persuasive Power of Metaphor. Palgrave Macmillan, New York.
[14] 朱慧超. 修辞批评视阈下并购语篇中的隐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大学, 2019.
[15] 李克. 修辞批评视域下治国理政生态话语的隐喻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3(3): 105-111.
[16] 孙毅, 李全. 政治隐喻与隐喻政治——基于特朗普总统就职演讲的隐喻图景分析[J]. 山东外语教学, 2019, 40(5): 35-47.
[17] 汪少华, 张薇. “后真相”时代话语研究的新路径:批评架构分析[J]. 外语教学, 2018, 39(4): 29-34.
[18] Van Leeuwen, T. (2012) Critical Analysis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In: Chapelle, C.A.,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Applied Linguistics, John Wiley & Sons, Ltd., Hoboken.
https://doi.org/10.1002/9781405198431.wbeal0269
[19] Machin, D. (2016) The Need for a Social and Affordance-Drive Multimodal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Discourse and Society, 27, 322-334.
https://doi.org/10.1177/0957926516630903
[20] 赵秀凤, 戴馨洋. 政治漫画中的隐喻场景——批评多模态隐喻分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 32(5): 8-13+60.
[21] Lakoff, G. (2002) Moral Politics: How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Think.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22] 凤群. 隐喻和政治神话的实现:美国总统演讲的批评隐喻分析——从里根到奥巴马[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36(1): 18-22+127.
[23] 唐韧. 关于社会排挤的英国社会政策话语的认知批评隐喻分析[J]. 外语研究, 2016, 33(5): 35-39.
[24] Awab, S. and Norazit, L. (2013) “Chanllenging” Times or “Turbulent” Times: A Study of the Choice of Metaphors Used to Refer to the 2008 Economic Crisis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10, 209-233.
https://doi.org/10.1515/ip-2013-0010
[25] Ana, O., Waitkuweit, K. and Hernandez, M. (2017) Blood, Soil, and Tears: Conceptual Metaphor-Base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Legal Debate on US Citizenship.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 16, 149-175.
https://doi.org/10.1075/jlp.15038.san
[26] 李竹萱. 新闻与科技语篇中人工智能表征的批评隐喻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大学, 2018.
[27] Pérez-Sobrino, P. (2016) Multimod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Advertising: A Corpus-Based Account. Metaphor and Symbol, 31, 73-90.
https://doi.org/10.1080/10926488.2016.1150759
[28] 赵秀凤, 谢宜霏. 香水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多模态隐喻建构[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5): 31-39.
[29] Bounegru, L. and Forceville, C. (2011) Metaphors in Editorial Cartoons Represent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Visual Communication, 10, 209-229.
https://doi.org/10.1177/1470357211398446
[30] 马廷辉, 高原. 美国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构建与批评分析——以中美贸易冲突为例[J]. 外语研究, 2020, 37(1): 25-32.
[31] 翁青青. 气候外交话语中的隐喻和身份构建——以英国、加拿大、中国在历次气候大会上的发言为例[J]. 当代亚太, 2013(5): 139-156.
[32] 江进林, 贾盼盼. 西方媒体中的北京环境——基于语料库的批评隐喻分析[J]. 语料库语言学[J]. 2020(1): 32-43+114.
[33] Benwell, B. and Stokoe, E. (2006) Discourse and Identit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Edinburgh.
[34] 范武邱, 邹付容. 批评隐喻分析视阈下外交话语与国家身份构建——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2007-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为例[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 43(3): 60-72+115.
[35] 章柏成. 遮蔽与突显——高校英语教师学术身份的隐喻建构[J]. 当代外语研究, 2014(7): 32-39.
[36] 尤泽顺, 何少娴. 空间隐喻与福建区域形象构建: “海丝”话语批评性分析[J]. 外国语言文学, 2021, 38(4): 384-399+447.
[37] 谷彩霞. 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中国政府工作报告(2017)》中的隐喻翻译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
[38] 赵秀凤, 张卉. 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批评隐喻策略——以“外媒中多模态隐喻构建的中国形象”教研课题为例[J]. 外语教学, 2013, 34(4): 61-64.
[39] Hart, C. (2016) Event-Frames Affect Blame Assignment and Perception of Aggression: An Experimental Case Study in CDA. Applied Linguistics, 39, 400-421.
[40] 孙吉胜. 跨学科视域下的国际政治语言学: 方向与议程[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3, 30(1):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