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哲学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DOI: 10.12677/ACPP.2022.114130, PDF, HTML, XML, 下载: 356  浏览: 563 
作者: 田蓉桃:贵州大学,贵州 贵阳
关键词: 历史哲学现实的人异化人的解放Philosophy of History Realistic Person Alienation Human Liberation
摘要: 当我们谈论起历史唯物主义,国内大多数人认为就指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层斗争等这类概念。但其实这些概念在不同视角下其实有着不同的内涵,不同视角所衍生出来的思想也各不相同。历史主义理论视野下讲述的思想内涵,与在自然主义理论的视野下讲述的思想内涵,是不一样的,历史主义视角下是一种历史的诠释,自然主义视角之下的是一种科学的解读。由于人们长期在教科书的片面视角下去研读马克思的思想,因而对马克思的思想认识得不全面。因此从历史主义下去解读历史唯物主义,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把思想放置与历史之中,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到马克思思想的本质。马克思的历史主义是将“现实的人”作为历史主体来认识的,因而必须从历史主体来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发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原则。我们对思想或者哲学家的研究应该是全面且深刻的,探究哲学家究竟想给整个社会带来什么,他想对这个社会说些什么,他为何会提出这样的思想理论。很多时候哲学家的思想都包含了他的一腔抱负,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期望。因此,我们在研究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的时候我们要更全面,不要仅从一种自然的科学的角度去认识思想,我们要在历史中去追寻一个真正的马克思,还原一位真正伟大的哲学家。
Abstract: When we talk abou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ost people in China think that what we mean is productive forces and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superstructure, class struggle and so on. But in fact, these concepts have different connotations under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the ideas deriv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re also different.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to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ism is different from that to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which is a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while that to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is a scientific interpretation. As people have been studying Marx’s thoughts in the one-sided perspective of textbooks for a long time, they have not got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Marx’s thoughts.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interpre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from historicism. Only by placing thoughts in history can we grasp the essence of Marx’s thought more accurately. Marx’s historicism regards “realistic man” as the historical subject, so we must understand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from the historical subject, so as to discover the principle of Marxism’s historicism. Our study of thought or philosopher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exploring what the philosopher wants to bring to the whole society, what he wants to say to the society, and why he puts forward such thoughts and theories. Many times the philosopher’s thoughts contain his aspiration, his expectation of the whole human society. Therefore, when we study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e should be more comprehensive, not only from a natural scientific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thoughts, we should pursue a real Marx in history, restore a real great philosopher.
文章引用:田蓉桃. 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哲学[J]. 哲学进展, 2022, 11(4): 730-734.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4130

1. 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视角

在当今,大众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其实大多数都停留在一种科学式的,自然式的历史唯物主义,用一种唯物的眼光去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这种视角十分容易忽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性。另一种则是在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历史唯物主义,当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从注重对唯物的研究,变为对“社会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深入研究的时候,那么就是在重新对马克思思想的本质究竟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进行研究,即在一种历史哲学的范畴下看马克思的思想,从马克思的历史主义的眼光探讨他思想的本质。正如卡洛安东尼他也将马克思哲学看成是一个新历史主义,他认为“马克思真正伟大的创新是他的具体历史感,他以这种历史感热切地关注着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变革,以及这种变革引起的危机。” [1] 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着重点在于历史二字,从人的主体性探讨历史,或者说探讨何为历史,人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等等。研究马克思的“历史”概念就是要重新研究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到底是属于自然科学,还是历史科学?正是立足于此,将从历史哲学的范式,来揭示马克思“历史”概念的历史主义原则,在马克思的历史观念的历史主义原则下探讨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和传统。 [2] 本文就是从这个方面去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之中的历史哲学。

2. 历史哲学的发展过程

历史哲学这个概念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了,只是由于当时的哲学家们认为历史这一学科不应出现在学术领域,所以并未重点提及到,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这一概念,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历史是“记录个别事实” [3] 中世纪,奥古斯汀也提出过历史哲学,在他看来历史哲学提供了“神学前提”。但最终将历史哲学看作一门系统学科的还是意大利的维柯,到了近代伏尔泰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使用了历史哲学这一概念。在他看来是人创造了历史,并且这一点也被马克思所吸纳,同时他还将历史划分为了3个时期: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凡人的时代。

从维柯之后一种思辨的历史哲学也就开始兴起了,这种思辨的哲学被黑格尔等许多哲学家倡导,用一种历史之外的眼光来整体把握历史,这种思辨的历史哲学具有很强烈的历史本体论色彩。因而从思辨历史哲学中又兴起了一种具有强烈认识色彩的分析历史哲学。有点类似于哲学史上由本体论哲学转向认识论哲学。到了20世纪后,分析历史哲学又转向了叙述主义的历史哲学,这是一种重视文本研究的历史哲学,即这种转向也与哲学史上由认识论哲学转向语言哲学类似。

因而,从历史哲学每个时期的研究转向来看,其行径路线尽管时间上有一定的偏差但总体上与哲学史的研究路径是相一致的。事实上,就整个哲学演变过程来说,本体论哲学主要是讨论“世界的本源究竟是何物”,着重于认识对象的性质或本质,而认识论哲学更加在意“谁来认识”、“是如何认识”这类问题的,因而把谈论的重心挪到了认识主体自身之上,因此仅仅只是将这种趋势具体到了历史哲学罢了,即思辨的历史哲学着重在探讨“历史本身”是什么,而分析的历史哲学则把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历史认识”的实质上来了。

3.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的研究主体与内容

那么,历史哲学的发展路线与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又有什么样的关联呢?首先,我们在研究一个哲学家及其思想时,应该先还原在他所在历史背景,在他所处的历史时代中来谈。马克思是一位西方的哲学家,他的一切思想是汇聚了西方几千年来的哲学思想的,他的身上具有浓烈的西方哲学气息。其次,他不仅仅是吸收,他也在对这些思想进行反思与批判。最后,他所处的时代也给他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从宏观角度来看,整个西方哲学史发展经过了一个很重要的转折:古代本体论哲学、近代认识论哲学、以及现代哲学。整个古代本体论哲学都是一个比较“朴素”的思想系统,但在整个近代哲学当中,人们越来越发现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性。由于近代认识论思潮的出现,尤其是人的主体的高扬,人的主体得到了确证,于是人和世界的联系也就开始脱离,形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因而也就有了一种主客二分的思维。

在对主客二分的探究中,人究竟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探讨中又有了两种不同的声音:经验主义认识论与唯理论的认识论。两者都认为主体是可以通达到客体的,我们是可以认识事物本身的,在经验主义看来主体认识世界是靠经验去认识事物的,人认识世界起源于我们个体的经验,主体在感性经验中达到对对象的认识,这样的认识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经验是不可靠的,可是我们人却又一直在寻求那种变居不动的可靠的知识。理性主义者也正是看到了经验主义者这一重大漏洞,因而他们认为经验所得来的不过是归纳而来的,是一种“或然的”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是不可靠的。我们知识也不能建立以经验为基础的大厦之上。可是,唯理论也会导致我们的知识脱离与经验,从而走上“独断论”的道路上去。为了解决经验哲学论和唯理论哲学所带来的困境,康德在认知论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斗争”也由此诞生了。

黑格尔也为解决理性和经验之间的困境与冲突,提出了他的“绝对精神”理论,但即便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也无法将人从传统神学和抽象的理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人的感性能力并未得到彻底的解放。总而言之,黑格尔的哲学的确使得哲学作为一门科学存在,将形而上学与逻辑相统一,让哲学变得体系化逻辑化,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起来,也使得唯心的思辨历史哲学达到了顶峰。不仅如此,黑格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世界历史民族”、“世界历史个人”、“市民社会”等概念。这些思想都深刻影响了马克思的思想,为马克思独特的思想形成提供了条件。但是,黑格尔是一个神学与唯心主义者,他的思想是把人的主体性与信仰所颠倒的,他将神学放置一个高不可攀的地位,把人与神的地位相互颠倒。因此,如果不打破黑格尔思想的神秘外壳,则无法释放真正的“现实的人”,我们也无法回到一个具体且现实的人身上。

于是,马克思出走黑格尔,走向了费尔巴哈。在费尔巴哈眼里,黑格尔理论问题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的误解,他观察个体的方法也有存在一定的问题。黑格尔是把个体看成“绝对精神”实现自我意识的工具,人类的社会历史等于上帝进入人类的社会历史的历程。黑格尔把神看作是一个绝对精神,所以为了区别上帝和其他东西之间的差异,就需要把“绝对精神”加以区别,如何进行区分,在黑格尔看来必须使用逻辑的方法对“绝对精神”进行界定,而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神被世俗化了,另一方面人被神圣化了。由于人的神圣化的生成导致了人的感受性被抹杀了,人的存在就缺乏了自身的价值,个体的现实感性活动被这种先在的本质主义的形式与规定所宰制着,人本身的一种自然的生存状态也就隐而不见。因此黑格尔思想的所有方面都将面临着一种颠覆,为了回到真实的人道主义与真实的自然主义迫切需要将他的思想的整个结构重新翻转了过来。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所批判的那般:“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 [4]

马克思对历史的研究,一直都是把他关于如何实现人类解放与发展的思想贯穿其中的,他不只是关心对于历史的探究,同时他关注历史中的人,他从不抽象地讨论人,因为在马克思的思想中,马克思的历史认识论是不断生成且变化的,同时历史的主体也是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马克思从不将主体单拎出来探讨,而是把人放置一个“场”之中去讨论,或者说是把个体放置于他所属的历史背景之中进行讨论,他所关注的是现实之中的、社会生活下的个体的人,他对“现实的人”的研究的同时也是早探索关于全人类解放的问题。

马克思是如何理解“现实的人”的呢?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的构成主体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历史形成的前提,同时他还批判之前那种“原子式个人”和本质主义人学,在他眼中“现实的人”既是构成历史的主体,同时又是反思历史的主体。当人们谈到对历史认识的时候,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谁来认识历史”。但是别忘了,我们同时也更该注重“历史是从何而来的,历史又是谁创造的”这一基本问题,而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想必大多数人也早已烂熟于心,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和解放问题实质上就是世界历史性个人的生成问题。人的发展和解放其实是指人冲破自然和社会各种各样的束缚从而获得自由的历程。马克思在探究人类解放问题的时候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这一概念,“异化”不仅仅只是一种概念,同时在马克思那里“异化”指的是资本主义下人的一种生存状况,他通过对“异化”这一概念及现象的考察来探求社会历史的问题,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5] 论述了要想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必须要经历扬弃异化这个阶段,这是人的解放和人的本质全面复原的必然环节。从“异化–扬弃异化–共产主义”这个过程必须在历史的进程中进行而,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个体的发展与和社会历史发展是有机统一的,必将个体的发展解放放置于历史进程的核心,并将人的解放作为整个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从而走向共产主义,同时他也把共产主义作为历史发展最终的目标根植于历史整体发展之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对国民经济哲学展开了批评,并用“异化”这一概念分析社会的发展,通过研究他把人的本质规定为劳动,同时认为整个社会的本质就是劳动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过程。由此,他将人类所从事的生产实践活动看作了社会和历史存在与形成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还相信随着科学以及机器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历史主体——现实的人,也早突破地域民族的限制,个体早已与整个社会建立了密切联系,历史也变成了一种世界的历史。随着整个世界的交流与生产,不同文化民族之间的差异也在消失,个体也不再仅作为某个地域或者某个民族的这种狭隘性也正在消逝,个体变成世界历史的、普遍的个人,从而实现价值解放。

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形成蕴含着共产主义与人性解放的现实性,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和全人类的解放提供了场所,相信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进程中全人类终将走向共产主义,走向解放。也正是历史的发展,使得无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异化的出现与扬弃异化,使得无产阶级在世界中登场并具有重要意义,无产阶级将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一直战斗,共产主义也只能在世界历史条件下才能实现。

对整个历史哲学发展进程的简单概述,即从思辨的历史哲学到批判(分析)哲学的发展的讨论,以及对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产生进行分析来看,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具有格局的庞大性与其思想的深刻性,他在对整个人类世界历史研究之中,展现出他对个体发展的关怀,同时由个体扩散到整个世界历史,对历史世界和人的发展过程进行考察时,他并没有从一个孤立的片面的角度去探究人和社会的发展,也并未仅仅停留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这样的狭隘范围内把握人和世界的关系,在他看来个体的自由发展必须是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把握的,社会历史的发展同样是以个体的自由发展为前提的,个体与社会历史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是一种新的哲学思考方式,同时这样展现出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庞大与细微,全面与深刻。

4. 结论

对于从历史主义的视角下去探讨历史唯物主义,对于今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又有何启示呢?本文着重强调马克思思想的历史性,即历史中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解放,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在发展这条道路上行走时,我们应该注意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追求,关注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具有人文关怀。同时,不仅仅是注重个体的精神追求,还要注重经济发展时周遭的环境,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学会保护自然,做到人与自然的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必然引发各类社会问题,例如就业,医疗,法律等等与人民息息相关的话题,这是我们应该重视并解决的问题。马克思的思想并非仅仅是理论,他的思想同样也是具有现实性的,对于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生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的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个体生存的困境也暴露无遗,由于发展过程中一味对经济的追求,导致大多数人沉沦于当下,只知享乐,个体自身被对象化的产物所掌控,个体与自身对象性的产物相互颠倒,人逐渐沦为“异化”的产物,马克思早在多年前便洞察到这些问题。他独特的历史批判理念促使着人们觉醒,同时也鼓舞了人们去进行新的尝试,开辟更多可行的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在今天我们不能缺乏批判的能力,不能缺乏对自由的渴望,更不能缺乏理想的激情,这些都是扎根于个体最为本质的精神力量,这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意]卡洛安东尼. 历史主义[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 金崇碧. 历史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 2014(6): 18-22.
[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 [M]. 苗力田,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5] 马克思.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