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育人共同体探索
Exploration on the Community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Practice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Liberal Arts Background
DOI: 10.12677/ASS.2022.118452, PDF, HTML, XML, 下载: 297  浏览: 3,065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崔 娟, 李柏江:广西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设计学院,广西 柳州
关键词: 新文科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育人New Liberal Arts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Practice Education
摘要: 随着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社会工作专业需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存在专业实践教育创新性不强、专业实践知识融合性薄弱和专业实践场景存在滞后性等难题。研究基于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办学的培育理念、服务平台、教学方式、实践模式和育人体系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探索新时代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育人模式。
Abstract: As the country promotes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in an all-round way, social work specialty needs to enter a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ag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times. At present, social work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som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novation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 education, weak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knowledge and lag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 scen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concept, service platform, teaching method, practice mode and education system of social work major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xpounds and explores the practice education mode of social work major in the new era.
文章引用:崔娟, 李柏江. 新文科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育人共同体探索[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8): 3291-3296.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8452

1. 引言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认为共同体是“通过良性的关系而形成的群体,统一地对内外发挥作用的一种结合关系,是一种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体” [2]。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将共同体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把学校作为一个学生通过共同学习和榜样激励来提高个人能力和德行的教育共同体,认为“共同体的形成不是因为人们同处一地,而是因为大家具有彼此互通的信仰、目的、意识和情感” [3]。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指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并且要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社会工作作为实践为本的一门重要学科和专业,其专业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对新文科背景下的专业学科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育人共同体是一项“党建 + 专业”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个方面通力合作,联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努力建构专业实践育人共同体,共同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成长成才,推动专业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1. 实施国家新文科建设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

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全面推动新文科建设中,要求新文科建设在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方面,需要具有战略性、创新性、融合性和发展性的新特征 [4]。首先,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有需要的人特别是困难群众”为对象的助人专业,需要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服务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其次,随着时代发展和国家体制转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领域在逐步增加,社会工作专业应该结合时代发展实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再次,面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和迫亟,社会工作专业需要涵盖多个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渗透或拓展。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育人共同体探索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2.2. 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应有之义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新发展阶段的时代主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高质量是新时代党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和应有之义。2022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等。高校作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教育主体,应聚焦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为本”的取向,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育人建设,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由“重理论,轻实践”向“重实践、重服务”转变,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实现专业人才标准化、本土化、专业化,适应社会转型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需求。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育人共同体有助于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关切社会发展,投身于国家社会建设。

2.3. 促进社会工作教育链、人才链、行业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保障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育人是推动社会工作教育链、人才链、行业链有机衔接的重要引擎。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相结合是实现专业教育链、人才链和行业链的重要保障。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育人共同体旨有效整合学校、政府、社会、行业教育教学资源,优化地方社会所需人才的培育过程、提高人才培养效能,实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良性配备 [5]。2021年4月,《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快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围绕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制度体系,强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畅通和规范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治理途径。

3. 新时代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育人的教学问题

随着国家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一系列政策出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目前全国有400余所高职、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专科、本科以及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每年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3万余名。面临着新形势下社会问题复杂和人们服务需求提升,社会工作人才面临着专业化、职业化和本土化的转变压力。现有社工专业实践育人培养面临着从“单一教育型”到“协同共育”转型。

3.1. 社会工作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当前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存在基础较薄弱、实务能力不足、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聚焦到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践育人协同共育教学,主要存在以下教学问题:

1) 过于依赖文本教学范式,专业实践教育创新性不强

社会工作是强调实践为本的一项职业,是以实践为基础和特质的专业,但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存在文本教学依赖、实践教育不足。首先,传统的社会工作教育过于依赖本文教学范式的路径,社会工作教育过多重视理论讲授,实践训练创新偏少,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系统性不强。其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训练的培养更多于以前的形式化和分散化,没有对接社会发展及时进行转型、改造和升级,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机制和模式比较滞后。再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与基层需求和服务联系不紧密,造成学生理论知识与实务实践脱节,学生对专业知识吸收呈现碎片化等问题,进而导致社会工作实践培养过程创新性不强。

2) 缺少多学科知识储备,专业实践知识融合性薄弱

社会工作专业以实务为导向,以助人为目标,服务领域涉及社区党建、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司法矫正、婚姻家庭、医学服务等服务领域。因此,新时期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多学科知识储备。而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仅限于专业理论与方法知识的教育,缺少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甚至医学、自然科学知识等多学科知识融合性的传授,造成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知识融合性较薄弱。因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实践场所中由于缺少多学科知识储备,无法有效应对和理解现实社会事件的真实意义,其服务更多在停留在社会服务表层,无法实现沉浸式实践,从而不仅影响实习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也挫败学生个人实践积极性,影响自身实务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3) 与社会发展脱节,专业实践场景存在滞后性

伴随着社会制度的转型,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会随着社会发展层出不穷,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直接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其专业实践场景存在滞后性,不符合时代社会的发展。首先,目前受实践场所工作环境和制度的限制,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一般安排在街道、社区和民政部门,实践场景比较单一,缺少与社会问题“零距离”接触的社会实践基地。其次,学生场景实践的实习内容方式比较单一和枯燥,缺乏挑战性和任务性,无法满足学生专业成长需求。再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课堂理论学习与场景实践存在“脱嵌”,学生常常在实习单位从事着最简单和“打杂”性工作,没有机会参与社会“真实”场景中。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无法有效在实践场景中得到发挥和应用,导致学生更多是被动参与场景实践。

3.2. 社会工作专业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2015年《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落实加强应用型大学建设,建立多主体合作协同育人机制。从知识生产模式这一角度来看,“3.0版”超学科知识生产模式提出构建“高校–产业–政府–社会”四位一体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针对“高校–产业–政府–社会”四位一体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践育人培养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钩,不能突出专业前沿与专业优势

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在专业知识引进、接收、演化、适应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仍一直处在不断的探索阶段。社会工作教育既无法完全照搬西方社会工作的演化路径,也缺本土相关理论的有效指导。同时,因为中、西方制度情境和社会环境的根本差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文化制度差异,使得社会工作理论的普适性、方法的可行性亟待在中国本土化的演化、适应过程中创新发展。因此,很多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会经常出现“边学、边做、边思、边改”的情况,从而导致常常一段时间内有出现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钩、不能突出专业前沿和专业优势的情况。

2) “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体系单一、缺乏多元协同

社会工作专业应注重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和实践,但目前很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监督更多侧重在课堂理论教学,如《社会调查与专业认识》、《社会工作专业定岗实习》和《大学生就业实习》对社会实践课程的管理相对松散。此外,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实践体系单一,缺少多元协同。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很多高校的实习场所更多集中在街道和社区,学生的实习内容比较简单,岗位选择比较有限,无法满足学生专业多元化的需求;同时,社会实践体系缺少对学生实践内容的规范设计和安排,实践场所和实践课程的缺少统一规范管理。

社会工作作为应用性学科和实践取向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以实务为导向专业培养具有理论与现实必要性。社会工作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法创新性不足导致学生实务实践能力缺乏。一是教师教学方面,由于教师自身参与社会服务教学较少,缺乏基层社会实践经历、经验,仍然采取传统的理论授课方式,课程教学与社会发展缺少联结,致使课堂教学无法更好地将理论融入到现实社会,从而影响到社会工作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积累;二是学生学习方面,目前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学习更多依赖于课本知识,缺少社会服务教学参与和课程培训,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场景模拟等机会不多,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有效得到锻炼和成长。

4.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

针对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过程遇到的主要问题,广西科技大学基于学校办学特色及办学理念,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

4.1. 树立党建引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培养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广西科技大学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利他主义”专业价值观相结合,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立足社区,服务基层”的课程思政实践培养理念。学校《“青学社工:‘校地 + 专业’协同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党支部入选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养创建单位,《党建 + “青学社工”校地共建新路径》入选首批广西高校党建创新示范党建品牌。社会工作专业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党建引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奠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想基础。

4.2. 建立校地协同“青学社工”等专业实践服务平台

自从国家《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相关政策出台,学校(专业)不断深化拓展“校市相融、校企合作”办学特色,发挥校地共建办学优势,强化“校市共建”顶层设计。学校党委牵头相继与柳州市民政局、柳州市河西街道办、城中区潭中街道办、静兰街道办、柳南区民政局等建立党建联建联动机制,签订共建协议,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共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中心,打造青学社工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项目。学校(专业)鼓励老师带队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加不同领域社会服务活动,通过项目驱动方式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和拓展 “青学社工”等专业实践服务。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实践服务从城市拓展到农村,从单一青少年人群服务拓展到基层社会治理。校地协同“青学社工”等专业实践服务平台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实践教学方式夯实了平台基础。

4.3. 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践教学方式

依托专业人才培养思想以及校地协同共建的“青学社工”服务平台,为了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学生实践素质和能力,社会工作专业基于“实践为导向”,立足于“知行合一”,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方式提升社会工作学生的实践育人,并逐渐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实践教学方式。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先后获“挑战杯”全国、自治区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项近20项。获全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梁国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奖学金奖项多项。国家、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7项,校级社会实践服务项目近30项。青学社工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项目调研报告50多篇,心得体会100多篇,青学社工视频7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实践教学方式,为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教学基础。

4.4. 建构“挂职锻炼 + 专业服务 + 社会调研”实践模式

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实践教学方式基础上尝试联合共建单位在社会工作共建实习场域推进“挂职锻炼 + 专业服务 + 社会调研”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河西社工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获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青学社工“校地 + 专业”协同实践育人服务团、“三听三讲”社会实践服务团和“时间银行”新型养老模式现状研究服务团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优秀团队。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个人专业技能、项目设计和社会调研等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逐渐形成了“挂职锻炼 + 专业服务 + 社会调研”的实践模式,为“政–校–社”协同教学育人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实践基础。

4.5. 打造“政–校–社”协同实践教学育人体系

2011年广西科技大学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为首批专业评估(认证)建设试点专业之一。学校基于“校地合作”共建模式和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目标,提出了立足地方服务社会社会工作专业“政–校–社”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截止到目前,学校与政府和行业相关部门挂牌成立17个实习实践基地,3个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教师领办1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项目54项,经费570多万元;建立1家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培育孵化26家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建成1个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和调研中心,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只双师型师资队伍和1只行业专家兼职队伍。社会工作专业探索和建构的“三阶梯四联动”实践教学模式、“政–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分别获得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政–校–社”协同实践教学育人体系初显成效,进一步探索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育人共同体。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9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青学社工:‘校地 + 专业’协同实践育人体系建设”、202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OBE理念建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务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22JGA238)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2204/t20220425_621698.html, 2022-04-25.
[2] (德)斐迪南•滕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M]. 林荣远,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48.
[3] (美)约翰•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旭,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1.
[4] 张雷生. 高校新文科建设: 响鼓还需重锤敲[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2-03-15(008).
[5] 李迎生. 党的领导与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1(5): 7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