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云南碑刻文献存藏现状及保护研究——以建水文庙碑刻为例
Research on the Preservation Status and Protection of Contemporary Inscriptions on Inscription References in Yunnan—Taking Jianshui Confucian Temple Inscriptions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OJHS.2022.104024, PDF, HTML, XML, 下载: 94  浏览: 217 
作者: 田占营: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碑刻文献建水文庙现状及保护Inscription References Jianshui Confucian Templ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tection
摘要: 碑刻是原始性、唯一性、真实有效、不能再造的关键实体。它们不但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遗址,也是至关重要的文献资料。碑刻参考文献包括着本地久远历史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具备较高的历史资料使用价值。该论文充分以云南红河州建水县文庙碑刻为例,积极剖析其目前史学界对其研究的现状及其文献保护,发觉相关部门早已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并对其进行积极的保护,但仍不能扭曲现阶段不明朗的局势。因此,应该要扩大宣传、以及对研究古籍碑刻文献人才的培养、制定碑刻文献数据保护等对策,以期达到对碑刻文献的保护的最终目的,使世人能够清楚的了解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
Abstract: Stele inscriptions are primitive, unique, authentic, and irreproducible key entities. They are not only precious historical sites, but also crucial documents. The inscription references include the local long-standing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have a high value for the us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This paper fully takes the stele inscription of the Confucian Temple in Jianshui County, Honghe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d active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its research in the historical circle and its document protection. It is found that relevant departments have already taken certain effective measures and actively protected it, but still, the unhappy situation at this stage cannot be distort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xpand publicity, cultivate talents who study ancient inscriptions on inscriptions, and formulat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data protection of inscrip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protection of inscriptions, so that the world can clearly understan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 Yunnan.
文章引用:田占营. 当代云南碑刻文献存藏现状及保护研究——以建水文庙碑刻为例[J]. 历史学研究, 2022, 10(4): 163-169. https://doi.org/10.12677/OJHS.2022.104024

1. 引言

碑刻是我国众多参考文献的关键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宝藏。假如说甲骨文字与此同时发生的碑文仅仅是石刻的雏形,那么春秋战国时代的石鼓铭文在加工工艺、中国书法、诗意奇特、形式多样层面做到了非常高的水准。碑文不但是龟壳和纸,也是媒介。在我国,碑刻丰富多彩,记录普遍。这种碑文在时间、地址、内容上都是有印痕,这也是靠谱的。作为主要的参考文献,被称作“刻在石块上的历史”。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的科研使用价值,可以为多科学研究给予第一手资料。碑刻参考文献主要来自民俗社会发展,绝大多数源于全国各地各中华民族一般群众之手。越来越少的改动、渲染、隐瞒,这类对地方民族的具体纪录通常是官方史籍和中华民族古书的强有力填补,其真正和真实度高过别的文献。由于关键来源于民俗,为尊重的人忌讳,为聪明人忌讳,为逝者忌讳的原因,难以避免会发生诋毁、浮夸、逃避、婉转的状况,在应用碑文文献时要时刻留意。碑刻常常直接或间接性记录了几辈人在国防抗争、政党变动、社会问题、基层问题等层面的工作经验,储存了历史、历史人物、山河地理学、对外开放关联等每个时期的珍贵信息。搜集了许多有关古代礼仪、礼法、天文学、日历、管理方法、民间传说故事、部族等的纪录,除开一些状况外,为研究给予了稳定的信息。碑刻的书法艺术以多种设计风格栩栩如生地演绎了汉字的美和书法艺术的发展趋势。现有的碑刻是宋至清时期的历史文物,该碑刻包括篆书、草体、隶书、正楷等多种多样字体样式。为历代鉴赏家所青睐,迄今仍是十分普遍、知名度特别大的书法字画,表现得更为雅致、更具装饰设计感和总体设计感,产生了与众不同的风格特征。在语言表达和文史类研究中,碑文上的文献是为研究中国汉字语言表达和文史类给予很多参照信息的主要材料。尤其是语言表达语汇中碑刻多见古文,其内容多体现那时的社会发展信息,对研究古时社会情况具备实用价值。

如今,在我国珍贵文物保护工作开展时间并不久。第一部分《珍贵文物保护法》于1982年达成后,珍贵文物保护的概念逐渐在我国普及化。到1985年,在我国加入《全球遗产条例》时,珍贵文物保护层面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慢慢融进国际性,获得了重大突破。这30很多年来,尤其是以往10年以来,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呈快速发展趋势,大家对文化遗产的碑文的参考文献使用价值的了解和分辨进一步加深,在遗产保护层面的进度,对遗产保护明确提出了更好的规定。依据新修订的《珍贵文物保护法》,对文物碑刻的了解与以往大不一样。尤其是有关珍贵文物申请的要求,代表着如今从国际性遗产的视角再次思考碑刻价值观念的概念,怎样适度保护碑刻的基本上使用价值概念等。

2. 建水文庙的基本概况

文庙作为中国历代王朝祭拜先贤圣者的礼制建筑,是传统式儒家最引人注意的象征性场所,也是散播儒家观念的关键载体。在现如今全世界持续团结的情况下,以儒家为关键核心的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精神使用价值日益受到关注,这说明必须再次思考和科学研究文庙的载体作用,尤其是文庙对中华民族地域多元化产生的促进功效。

(一) 建水文庙简介

建水文庙是由元代临安(今称建水县)广西道军民宣抚使张立道建立的,并依据左庙右学的礼制经营办庙。效仿曲阜文庙的规格,将东西南北轴线布局成宫殿式建筑,东西两边设定了多个单体建筑。顺着纵坐标和横坐标布局了一池,一坛,一圃;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六祠;八坊。进到大门口“太和元气”后,正面是3米左右的孔子雕像。朝后是泮池,又被称为“学海”,意思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代表着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观念的深度和广度。泮池的北侧建着一座小岛,岛上建着“思乐亭”,意思是同学们奋发图强,将来取得成功,功成名就。通过泮池,东西两边设定了“礼门”、“义路”石牌坊。屋子前边有刻着“官员兵民人等于此下马”字眼的下马碑。在两室正中间拾阶而上,是“洙泗源渊”坊,然后是“德配天地”、“道贯古今”、“贤关近仰”、“圣域由兹”四坊。翻过这一地域向前走,便是“棂星门”,也被称作“先师门”。门的东西双侧是碑廊,碑林一般作为各代本地科举制度的佼佼者,现有碑林多纪录了明清两代的进士。顺着棂星门沿核心轴前行是为了更好地纪念孔子办学而特别修建的杏坛。杏坛周边有奎星阁遗址、文昌阁、名宦祠、乡贤祠、金声门、玉振门。乡贤名宦祠是为了更好地纪念建水古时候有声望的士绅圣贤及其古时候在异地当官的云南建水知名人士而建的宗祠,归属于地区文庙的特有建筑。杏坛后边是大成门和先师殿。大成门的东西两边都各有东西“明伦堂”。先师殿得名于清朝书法名家王文治,其任临安知府时题书此殿为“先师庙”。这儿是敬奉孔子祭拜的正殿,里边有四配、十二哲。在内悬架清朝君王赞孔尊孔的“御题”贴金匾额八块,即康熙题“万世师表”、雍正题“生民未有”、乾隆题“与天地参”、嘉庆题“圣集大成”、道光题“圣协时中”、咸丰题“德齐帱载”、同治题“圣神天纵”以及光绪题“斯文在兹”。先师殿东侧有二贤祠和仓圣祠。二贤祠是群众们在明洪武年里降权至建水的两大学士韩宜可与王奎的宗祠,两个人在文庙授课长达十五六年 [1]。仓圣祠用以祭拜古时候文字创造者仓颉,祠后有古柏树林。最后是崇圣祠,用于祭祀孔子前五代列祖列宗。建水文庙图1如下:

Figure 1. The main gate of Jianshui Confucian Temple, Zhusiyuanyuan square (citing Baidu pictures)

图1. 建水文庙正门洙泗源渊坊(引用百度图片)

(二) 建水文庙建筑布局

建水文庙建筑的合理布局展现了天圆地方、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等儒家传统式思想。以“中”定义为关键,以一条中心线为主导的中心对称线领导着几乎所有的主要的建筑物。对“正”的高度重视考虑,不论是文庙大成殿的建筑单个或是建筑群,都分配得井然有序、有规律性。除此之外,建水文庙各建筑中间的顺序有秩序的观念具体指导,体现了对“序”的完美追求,建筑群各部位中间的比率和睦、互相结合,证实了儒家传统式的“和睦”思想 [2]。从儒家思想中可以看得出,“中”、“正”、“和”、“书”等礼制、纪律性的意识,通过文庙大成殿的建筑呈现出去。此外,建筑物的名字传递了孔子以及儒家文化思想的社会道德含义和教化之道实际意义。例如,“太和元气”颂扬孔子和儒家文化思想,与天地生孕万物具备相同的积极意义。“洙泗渊源”嘉奖孔子思想的深入源远流长。“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夸赞孔子的道德修养涵养和社会道德的深远影响 [3]。碑林对各代士大夫进士成绩的记述表明了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价值理想。香玄寺、明桓寺揭露了弘德保公和感化人民的时代实际意义,传递了儒学教育的主要取决于人伦道德修养。

(三) 建水文庙祭祀用途

红河州建水文庙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祭祀。根据祭祀主题活动承继儒家思想的关键內容,对传统式祭祀仪式和标准开展操作过程。实际的祭祀主题活动在祀主位次、祭祀仪礼、祭器供奉等领域均有严谨的礼仪知识规定 [4]。

建水文庙一直收藏的传统式祭祀主题活动可以看成是儒家思想仪式化和系统化的主要表现。根据祭祀主题活动影响儒家文化思想的传承,将儒家文化思想的一部分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规定融进文化教育与生活,充分发挥着非物质性的基本建设 [5]。庙学教育制度创建后,建水文庙具备更为宣布的新闻媒体特点,文庙的祭祀转变为国家祭祀的特性。根据举办我国祭祀仪式、地区官员的参加等方法,传递了对孔子和儒家文化先人的敬意和对儒家思想使用价值核心理念的奉行。此外,建水文庙文化教育作用的激发也促进了以此为代表的附近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了解和结合 [6]。其基本建设的文化教育空间和教学仪式传递了普适性上的价值理想,奠定了思想基础,亦是传播并融合的思想动因 [7]。

3. 建水文庙碑刻文献存藏现状及保护所存在的困境

(一) 缺乏对碑刻文献保护的意识

云南当代文献碑刻的科学研究应该是起源于20世纪90时代,但从调研情形看来,碑刻保护工作中仍任重道远。建水文庙碑刻是云南红河州少数民族文本碑刻中总数最大的一种,但迄今都没有确切的数据纪录。据了解,有关历史文化遗产单位沒有建立相关碑刻档案。只在个人爱好者家中存在梳理的碑刻材料。云南省地区有一定数目的傣文碑刻和藏文碑刻,这两个文字碑刻体现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信仰尤其是宗教信仰层面的极大科学研究价值。可是对这两个文字碑刻的调查报告感到遗憾 [8]。有关珍贵文物保护组织几乎不清楚这类碑刻的存有。

(二) 保护碑刻的责任感不明确

现阶段管理方法碑刻的组织有历史博物馆、珍贵文物管理中心、寺院、生态公园、个人等,这种组织是单独的,沟通交流不畅,碑刻保护管理能力参差不齐 [9]。在其中,历史博物馆的体系最健全,制订完善的珍贵文物管理方案和方式,对个人收藏的碑刻开展备案纪录,岗位职责确立,保护对策适度。许多沒有确立责任和保护对策的碑刻如今早已去向不明了。文庙大成殿内还存放着记录元、明、清、民国时期各代重新修建学宫、科甲题名、德政、警讯等关键碑刻90余通,清代皇帝御题匾额8篇,在民族史和科学技术史上有着很高的使用价值。可是,伴随着大城市的升级改造和扩大,地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分合,许多碑刻失踪 [10]。并且,水庙中的碑刻现有量早已经是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降低。

(三) 保护政策不合理

建水文庙的碑刻无法得到妥当保护,常常变成残碑,有些人为造成变成残碑,也有自然风化等。并且,因为经费预算问题,迄今无法开展残费修补工作,自然风化腐蚀是导致残碑的首要缘故。放到户外的碑刻,目前的毁坏、残角、破碎这些状况大量存在 [11]。所以,从根本上来讲,要想真正的保护这些历史遗迹必须需要制定一系列完整的法律法规政策。以求达到用制度来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客观因素的影响。

(四) 没有充分体现出碑刻的使用价值

由于没有系统的调研,因此难以进行碑文材料梳理工作。建水文庙碑文中收录的不彻底 [12]。此外,记录的碑刻学术没有出版专著,有一些书仅有零碎的纪录。碑刻记述材料也较为分散化,学者必须访问很多参考文献才可以寻找碑刻信息内容材料。也有一些储藏地点未知的碑刻,也常常找不着足迹。因而,在一定角度来讲碑刻文献破坏研究根本无法对其所存在的历史价值进行下一步的探讨。

4. 建水文庙碑刻文献存藏保护现状及困境造成的原因分析

(一) 主观因素

有关部门历史文化遗产的推广宣传工作力度不够,沒有产生维护碑刻的观念。现阶段早已颁布的文物保护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云南省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规定》等。因为宣传策划工作力度不够,实行不到位,沒有产生历史文化遗产的观念。因为欠缺文化遗产保护观念,人为因素毁坏碑刻的状况十分比较严重。除此之外,一些犯罪分子被经济利益诱惑,忽视相关法律法规,发掘有价值的碑刻进行贩卖。因为目前维护管理方案的系统漏洞,对一些有价值的石碑没法定级别。定等级得话,由于有了一定的价值,因此非常容易变成偷窃的目标 [13]。人工拓片也是历史文化遗产毁坏的因素之一。拓片是储存碑刻参考文献的一种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个人的技术操作水平,会对碑文造成一定的损害。建水文庙石碑图2如下:

Figure 2. Jianshui Confucian Temple stone stele (picture from Baidu Gallery)

图2. 建水文庙石碑(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

(二) 客观原因

1、自然环境影响

建水文庙中的绝大多数碑刻在建筑时选用硬实不足的红砂石、青石板、天然大理石、石灰石等。这种碑刻长期性被风吹日晒、冰雨腐蚀、鼠蚁虫害、地震、山体滑坡等洪涝灾害毁坏,造成石碑侵蚀、脱落、裂开、出现文章内容模糊不清、毁损等普遍现象,一部分石碑风化状况相当严重,早已荡然无存 [14]。

2、资金短缺,保护标准不够

现阶段文物保护的最大的问题是经费预算匮乏,限定对文物的保护。一部分文物收藏单位长期性无法得到相对的经费预算,没法将碑刻迁移到室内存放。有一些碑刻早已搜集好,但沒有修建房子或存放碑亭的经费预算。对于置放在野外的碑刻同样需要创建保障措施,但由于经费不足已经迈向衰落。

3、条块分割管理,碑刻价值研究受限

针对建水文庙碑刻中较为珍稀的碑刻,存放单位或本人“重藏轻用”,对藏品不宣传策划,不借,乃至不泄露秘密,难以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碑刻的历史文化价值。实行封闭管理,周边有护栏,不得入内。即使拥有进入权利,也看不见碑刻。因此,碑刻的研究与管理需要一定的法律规则去进行维护,这样才不会使我们优秀的碑刻文献资料消亡。

5. 建水文庙碑刻文献存藏保护对策

(一) 加强宣传,塑造保护和利用碑刻得观念

加强宣传可以准确具体指导碑刻保护工作中,根据宣传策划可以了解到碑刻的历史文物使用价值,云南少数民族文字碑刻应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之一,应当遭受保护和利用。宣传策划方式要多元化,可以配备新闻报道、出版发行、电视机、广播节目、互联网等多种多样网络媒体方式。举行珍贵文物保护栏目开展宣传策划。还可以用条幅、宣传语等开展宣传策划,潜移默化地使人们拥有一定的珍贵文物保护观念,以及塑造碑刻保护意识。

(二) 加强政府机构的组织协调

碑刻保护利用应战略、有方案、阶段性执行,在条块分割的监管方式下更积极地协作和沟通交流,因而政府机构的组织协调至关重要。碑刻的储存量数据信息是保护利用的前提条件,因而对碑刻开展调研、梳理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此项工作中花费资金大,与此同时又十分艰难,借助个人能量或民间组织是不太可能的,务必由有关政府机构为核心,投入一定资金,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开展调研。与此同时要发动群众参加,找寻碑刻,对给予碑刻线索的人要给与适度的奖赏。组织权威专家对寻找到的碑刻开展识别文字、碑刻的编写、梳理科学研究等。因为经费预算问题,碑刻保护不好,因而要创建碑刻保护专项基金,用心搞好调查统计、保护的工作,最好是完成对有价值的碑刻和碑刻参考文献的集中化存放。

(三) 进行人才的培养工作

从业碑刻保护工作中的人务必适度掌握当地的状况,最好是能辨识出建水文庙碑文中的有关文本。把握碑文的专业知识和校准的专业知识。把握中国文化概论可以鉴别繁体。把握一定的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安全知识。在人才的培养中,要采用保护碑刻、沟通交流科学研究、与有关单位创建人才的培养梯队、设定激励制度等科学合理培养方式。

(四) 推动建水文庙碑文数字化基本建设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趋势,碑文数字化保护技术性变成主要的碑刻文献保护方式。碑刻数字化保护是利用当代数据方式方法对碑刻开展数据采集后,对碑刻图片开展二维解决和三维立体复建,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碑刻开展立体式碑刻原貌。根据创建碑刻数据库查询和创建碑刻网站,可以合理地利用碑刻数据资源。伴随着电脑和网上的普及化,不但保证了保护碑刻的方式方法,更为其成果的散播带来了合理的媒介。数字化保护具有迅速、合理、真正、简单、栩栩如生地统计和展现这种资源的优势,对云南少数民族碑刻尤其是云南红河州建水文庙碑刻文献的数字化保护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6. 总结

碑刻、甲骨文字、铜器铭文等篆刻文献体现了差异地域、时期、不同民族时代特征、人文风情、地区特点、思想意识、审美观,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媒介,表明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轨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其中一些珍贵文物因为使用价值和意义不一样,对碑刻的内容、意义和艺术价值必须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要加强对碑刻文献维护的推广和了解,将碑刻文献有效开发设计和利用紧密结合,融合其魅力和创造力。总而言之,碑刻文献是不可再生能源,初期维护、开发设计和利用是人们的职责和重任。对碑刻文献的挖掘、梳理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杨筱奕. 新时代云南碑刻文献的抢救保护与数字化初探——以建水文庙碑刻为例[J]. 中华传奇, 2020(2): 4-7+11.
[2] 沈峥. 云南少数民族文字碑刻文献存藏现状及保护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8(11): 110-115+119.
[3] 洪晓丽. 文庙与儒家文化的传播——以建水文庙为例[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3, 32(2): 73-78.
[4] 何俊杰. 建水碑刻文化研究[J]. 红河学院学报, 2008, 6(4): 13-17.
[5] Hemiss, 贺密思, Liu Su, 柳肃. 对古建筑保护利用的再思考——以云南建水文庙为例[C]//第十七次建筑与文化国际讨论会. 第十七次建筑与文化国际讨论会论文集. 包头: 内蒙古包头市建筑设计院出版, 2018: 201-214.
[6] 郭羽婷, 张云. 建水文庙景观空间序列营造特点探析[J]. 现代园艺, 2020, 43(11): 109-113.
[7] 王文兵. 泛在网络环境下碑刻文献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 兰台世界, 2015(4): 126-127.
[8] 黄正良, 杨斯斐. 云南佛教碑刻文献概说[J]. 大理学院学报, 2015(1): 11-15.
[9] 胡亮. 碑刻文献的文化艺术价值与保护策略[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23(4): 94-98.
[10] 张勇. 露天碑刻类文物保护与展示研究[J]. 卷宗, 2020, 10(14): 369.
[11] 沈峥, 王新, 李大鹏. 云南少数民族文字碑刻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探析[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2(5): 43-47.
[12] 张煜. 《碑刻文献论著叙录》(清代部分)校勘释例[J]. 贺州学院学报, 2019, 35(4): 68-77.
[13] 杨丰. 《建水文庙历代碑文选注》[Z]. 建水县文庙管理处编印, 2004年内部版.
[14] 杨丰. 《建水文庙研究资料汇编》[Z]. 建水县文庙管理处/建水县旅游局/建水县志办公室编印, 2002年内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