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情与理”思想与佛教“苦谛”思想的异同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Zhuangzi’s “Emotion and Reason” Thought and Buddhism’s “Duhkha-Satya” Thought
DOI: 10.12677/ACPP.2022.114148, PDF, HTML, XML, 下载: 185  浏览: 553 
作者: 王维娜: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关键词: 庄子佛教思想Zhuangzi Buddhism Thought
摘要: 道家庄子的思想与佛教的思想,看起来似乎都是一种出世态度的思想,其实则是以出世的思想用在入世的生活。无论出世入世都志在修己修心。道家的庄子思想与佛教思想都是为解决人生问题。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下,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外在的物质生活,内心的压力愈来愈重。时至今日,佛教思想及道家思想对当代人仍有很重要的作用。
Abstract: The thought of Zhuangzi and the thought of Buddhism both seem to be the thought of an attitude of coming out of the world, but in fact they are used in the life of entering the world with the thought of coming out of the world. No matter out of the world or into the world, they all aspire to cultivate their own mind. Taoist Zhuangzi thought and Buddhist thought are both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lif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xternal material life, and the internal pressure is getting heavier and heavier. To this day, Buddhist and Taoist thoughts st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文章引用:王维娜. 浅析庄子“情与理”思想与佛教“苦谛”思想的异同[J]. 哲学进展, 2022, 11(4): 835-841.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4148

1. 引言

庄子的情与理,恰如庄子的《内篇》与《外篇》。庄子的《内篇》注重自身精神世界的修养,而《外篇》关注的是外在世界的世间之事以及自然的变化。情是内心的精神和感性反应,理则是外在世间的理,庄子的情与理,实际就是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情与理其实也是庄子思想的一种结合,而情与理中体现的庄子智慧,只是庄子智慧中的其中一部分。庄子对情与理的理解与表达恰如佛教四谛中的“苦谛”。苦谛的内容与庄子的情与理,都是对于人生的一种解释与开化,在教化人方面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又以各自的方式、方法去表达自己的义理。

2. 《庄子》的情与理

(一) 庄子思想的产生

庄子思想的产生,并非是突发奇想或是猛然间的顿悟,而是与他生活的年代和背景有很大的影响。

庄子,原名庄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县人,生卒年约在公元前368年至公元前288年之间。 [1] 道家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生活在动荡的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百姓民不聊生,政治局面发生着重大变化。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的发展黄金期,而庄子的思想萌生与他的生活是离不开的。庄子在《外篇·缮性》中就表达他隐世的无奈,“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隐,故不自隐。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庄子•缮性》)。这段内容可以看出,并不是庄子自身想要隐没于世,而是出于无奈的才选择做一名隐士。“他的生活与一般百姓无异,有妻有子,努力在乱世中苟全性命。差别在于:他博览群书,深通人情世故,领悟高明智慧,自有一套人生哲学”这是傅佩荣在《傅佩荣译解庄子》一书中对庄子的生活情况的概述。从这个概述中可以看出,庄子在他的人生生涯中,即使隐没于世,但庄子仍然在博览群书,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庄子是一个非常善于用寓言来说理的人,所以在《庄子》中很多都是寓言式的讲述,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寓言来体悟其中的道理。也许,在庄子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中,很多想表达的话语,也只能用这些寓言的方式来表达。例如《庄子•逍遥游》中蜩与学鸠耻笑大鹏的故事,就是在隐喻世人不理解圣人的想法,而庄子是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安雀焉知鸿鹄之志”的思想。

(二) 情与理思想的由来

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子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庄子•大宗师》)

文中看似是子舆与子桑的对话,其实道出的是庄子对世俗的无奈,当时正值乱世,百姓苦不堪言,而庄子的思想,也是来源于“苦”。这个苦不仅是环境的困苦,更有生活艰难的苦。如果庄子的生活是安富尊荣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社会安稳,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安宁,也许今天也就不会有庄子这个人,更不会有庄子的思想流传至今。其实不管战乱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人们感觉到的都是人生的苦。即使是达官贵族们,也会感到人生的苦。庄子由这个苦,发现人生的苦,都来自自身的“情”,而人自身情的苦,却是因为对世间理的无知而造成的。

庄子的情与理,是庄子思考“道”而得出的。无常使人产生的痛苦、恐惧、忧虑等等情绪,这些都可以称为情的苦,而无常本身也是“道”。庄子试图让人们以对世间理的理解,来减少人生中那些对无常之事产生的情。也就是道家的“以理化情”。

(三) 《庄子》的情与理体现

“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庄子•齐物论》)

庄子一直以独特的生命视角,思考人生,观察人在天地间的角色,试图去了解所为人的“道”,然后行之以“道”的去遵循“道”。“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庄子认为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相通的,而只有人明白了这些道理,这些规律,才能真正的领悟“道”的思想。庄子在《庄子》中的内容,多数是在思考自身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其实也就是情与理的关系。“情”本身就是一种主观的我,而“理”是外在事物存在的道理或者也可以说是事物存在的规律。这通过对“道”的思考,庄子提倡顺道而行,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反其道而行。

庄子认为顺“道”而行,会得到恬静和幸福,而背“道”,会是人的苦和罪恶的开始。庄子希望每一种物,这个物可以是生物、动物、人、事物…等等物,这些物的本性虽然不同,但都有各自的自然能力和需要遵循的道。如果人能明白所有物的这些道,能够顺从自然规律,明白接受无常也是道,也就会理智的接受现实。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庄子•养生主》)

因为人们对世间的很多理的不理解,导致很多的苦。例如:恐惧未知的事物,害怕死亡,忧虑不幸等等,因为世间的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都会遇到烦恼忧愁,但是如果能明白世间的这些理,就会让人内心坦然的接受这些发生的事情。没有哪一个人的一生,从头至尾都是顺顺利利、开开心心的,没有一点忧愁烦恼是不可能的。庄子已经明白这个理,所以在(《庄子•养生主》)中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生死是人生的规律,也是自然规律。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接受的规律,当明白这个理,内心的情也就不会哀了。冯友兰 [2] 先生说:“别人感到哀伤的范围,就是他们受苦的范围。感情造成的精神痛苦,有时候正与肉刑一样的剧烈。但是,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所以明白世间自然的这个理或说这个道是非常有必要的。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庄子•徳充符》)

冯友兰 [2] 先生在对庄子情与理章节中说:“道家认为,圣人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无情。可是这并不是说他没有感情。这宁可说是,他不为情所扰乱,而享有所谓‘灵魂的和平’。”冯友兰先生对庄子情与理的解释,来说明庄子思想中的“以理化情”。而这个理就是世间的道,人如果不能理性的明白这些道理或是规律,就会因为无知而使自己被这些不理解的道或者理所影响。“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庄子希望人们能明白世间的道,接受世间的理,顺从自然万物的规律,不要因为好恶之心引起的情,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而要利用自己所知的这些理去减少内心情的困扰。庄子还用“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讥讽惠子,这句话庄子是说惠子,上天给了你人的形体,你却执着于坚白之说,这样没有意义的事情。

3. 佛教中的“苦谛”

(一) 苦谛的含义

佛教四谛是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实在”和“真理”的意思 [3] 四谛是佛教的一个基础,传说四谛是释迦牟尼在鹿野苑为五位弟子初讲佛法时,所讲述的内容。也是原始佛教的中心思想。四谛后被佛弟子作为佛教的基础教义。概括的来说,四谛就是对人生现象的解释,苦谛是四谛中的根本。苦谛是解释苦,集谛是苦的原因,灭谛是灭苦,道谛是灭苦的方法。

“苦谛”是释迦牟尼对人生苦的体悟,后期佛教对苦谛进行了分类,较普遍

的分类是称之为“八苦”的说法: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这八苦中的前四种是众生自身形态发展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苦,第五至第七种苦实际是众生在社会交往中所出现的苦, [4] 第八种苦是众生由于五蕴:眼、耳、鼻、舌、身感受到色、受、想、味、触的追求和索取而产生的欲望之苦。

(二) 苦谛的产生

苦谛的八苦总结了人生苦的原因,而这八苦产生也基本涵盖了人生命过程中,内心和形体苦的全部。

生苦:人从母胎里出生时,感受到外界的环境和适应环境的过程,这是人在世上,有意识以来的第一个苦,也是苦的开始。

老苦:身体根据自然规律,会自然衰老,身体器官机能的退化,这是人在世上的老苦,这是形体外在的退化,导致精神的苦。

病苦:人从出生开始,因为身体机能的破坏、损坏或是失调等原因,造成人的身体生病,而这种病给人带来的痛苦,既有肉体的苦也有精神的苦。

死苦:人的身体因为自然规律或是突发意外,身体机能不能再继续运转,俗语就是人将要死亡时,感受到苦,有对现世的留恋的痛苦,也有身体即将死亡感到恐惧的苦。

怨憎会苦:人在现世中,所感受到的愁怨环境,想要逃离,但却无法脱离,造成身心的痛苦。

爱别离苦:人对将要离开自己的人、事、物产生的不舍,这种不舍产生的苦。

求不得苦:人在现世对人、事、物等而产生欲求,而这种欲却求而不得的苦。

五取蕴苦:是色、声、香、味、触所感受到的世界,也就是人对世间的产生的欲望、索取、欲求等内心,对五蕴的执着,而造成的苦,而这一苦也是前七苦的一个总括。

在佛教思想中,佛陀以启发众生发现人生的“苦”,并让人们达到觉悟,以此来达到解脱“苦”。佛教中对“苦”的解脱在佛教的各门各派中有着不同的方法。作为将出世与入世思想相统一的宗教,佛教注重人的内心精神世界,而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世界的横向快速扩张,人们在追逐物质的同时,却恰恰缺少了这种纵向发展的精神需求,庄子思想与佛教思想都是在扩充人的纵向精神发展,这些思想中有很多内容仍可以作为现代人的精神补给。

4. 庄子“情与理”思想与佛教“苦谛”思想的异同之处

(一) 庄子思想与佛教思想的相同之处

庄子的“情与理”思想与佛教“苦谛”思想都是发现人生的“苦”,而庄子与佛教都发现心苦的原因来自于自身。

1、庄子“情与理”的“苦”

庄子的自身是指: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受来影响心。在庄子的(《庄子·天地》)中:“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惾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庄子说,“五色乱目”、“五声乱耳”、“五臭熏鼻”、“五味浊口”、“趣舍滑心”是侵扰人的本性的来源,而这些来自外界的理会通过眼、耳、鼻、口、身这些感官器官,进入人的内心,影响到自身的情,而情为了满足欲,不断的追求,庄子说“皆生之害也”,这些不断为满足欲望的追求是痛苦的开始,最终导致人生的祸患。内心的情是通过眼、耳、鼻、口、身的感受器官,接收了外在理的信息,而这些感受器官恰恰也是造成人生苦的原因。

在庄子的(《庄子·天地》)中:“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惾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庄子说,“五色乱目”、“五声乱耳”、“五臭熏鼻”、“五味浊口”、“趣舍滑心”是侵扰人的本性的来源,而这些来自外界的理会通过眼、耳、鼻、口、身这些感官器官,进入人的内心,影响到自身的情,而情为了满足欲,不断的追求,庄子说“皆生之害也”,这些不断为满足欲望的追求是痛苦的开始,最终导致人生的祸患。内心的情是通过眼、耳、鼻、口、身的感受器官,接收了外在理的信息,而这些感受器官恰恰也是造成人生苦的原因。

2、佛教“苦谛”中的“苦”

佛教的《四谛经》中写到:“何等为贤者苦谛。从生苦。从老苦。为病苦。为死苦。不哀相逢苦离哀苦。所求不得是亦苦。仓卒五种苦生。贤者苦生为何等。若是人彼彼人种。从生增生。以随以有欲成。五阴已生。”经文中说到生、老、病、死等苦,这些苦的产生是因为五阴,五阴就是指:色、受、想、行、识。在佛教中认为这五阴的产生是因为色、声、香、味、触。所以因为身体的外在感知,在内转换成为色、受、想、行、识。之后被转换成为一种欲望,当五阴感知外界时,欲已成。这种欲望的形成,会促使人在现实生活中对物质以及精神的不满足,欲望的沟壑一旦无法填满时,“苦”也就随即而来了。

3、两种思想“苦”的相似性

庄子“情与理”内心与外在的调和,其实就是为了让人们不要再让内心的情感受到苦,内心的情如果能接受外在无常理的变化,就不再痛苦,以理化情来减少人的苦。佛教认为外在的世界通过五阴给内心的世界带来了欲望,造成了人生的苦。庄子和佛教在“苦”这一点不谋而合。都用类似的文字说明了,因为人的身体感受到外在的世界后产生了欲望,之后对这种欲望的不断的渴求、索取,一步一步的人迷失自己而被这些欲望所吞噬。庄子认为这种欲望是“生之害”,而这种“生之害”就是苦的原因。佛教认为欲望是一切苦的根源。

(二) 庄子与佛教思想的不同

庄子“情与理”的思想与佛教“苦谛”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对“苦”的解脱方式以及解脱“苦”的途径上,两种似乎都是一种对苦的脱离与解脱,但在方法及途径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思想。

1、庄子的解脱“苦”方法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在庄子的《庄子·人间世》中提到了“心斋”,这个心斋其实就是让心达到解脱自在的一种状态,文中还说到如何可以达到心斋,“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开始先要做到意念、心志做到专一,不用耳朵去听,不用外感器官感受世界,而要用心去听,用意识去感知外界。渐渐的不要再继续用心听,而用气听,只有气才可以使人达到虚空的状态,达到了虚空,也就明白了道,这种虚空就是的状态就是心斋,也就是新的一种解脱。

庄子说到的心斋,就是内心的一种解脱。不依靠耳朵听,用心慢慢感受世界,然后最后用气去感受,因为感官器官所感受到的世界是有限的,而心会比耳朵感受更多的世界,但那也不是能最终感受全部世界的,而是用气去感受,这个气其实就是用灵魂去感受,以此来达到内心的解脱。不用耳朵和心去感受时,内心的情也就不会乱不会动,而当用气感受世界时,其实就是以一种虚无的状态去面对世间的理,而这样就可以做到情不乱理,理不乱情,达到一种内心和外在都平和的状态,人也会因为这种平和而不再有那么多的欲望,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苦。

2、佛教的解脱“苦”方法

佛教在四谛中对消除苦的方法是称为道谛,通过“八正道”的方法来进行灭苦。“是谛更见得应解脱,是故为苦尽。从是行名为道德谛。从后敛说,苦、苦习、尽亦见道,佛所说行无有量。”八正道是指:正见、正行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佛教试图让人从内在的认识、思维来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归正,这样有利于控制贪婪的欲望,在有正确的意念、行为之后,通过精进和禅定来进行继续修心。坚持这样做之后就会出现佛教轮回说的“业力”,而这些业力驱使会让你在来世有一个好的命运,重复和坚持“八正道”就可以达到苦的解脱。而在真正的解脱苦后会达到涅槃境界。断尽烦恼,解脱生死,即为涅槃,涅槃就是寂灭。 [5]

3、庄子与佛教解脱“苦”的途径不同

庄子和佛教在解脱苦的方式上,有一点是相似的,都是通过自身,由内而外的去改变,放下心中的执念和欲望。庄子是利用“心斋”来让自己与道相融,庄

子的“心斋”很类似于佛教的禅定,禅定分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在达到“心斋”的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与道相融。在脱苦的方法上庄子与佛教是类似的。但是,在选择脱苦的途径上,庄子和佛教是选择了不同的途径。

庄子自身曾选择隐于山林间居住,庄子认为人回归原本的天性,遵循自然的道,不去人为的改变是很重要的。佛教选择脱苦的途径,第一种是在世间潜心修行的居士,与其他人无恙。第二种是脱离世俗,脱发出家,进入寺院进行修行。在选择脱苦的途径上,两者是有区别的。无论人们选择哪一种方式,最终想要的结果都是解脱苦。

5. 结论

人生终究是苦的,在这个浮华万千的社会中,如果我们能懂得佛教所讲的“苦谛”或是庄子的“情与理”,看清世间理,审视自身的内心,不让内心的情感受到过大、过多的波动,欲望就不会像蛆虫一样吞噬我们的身体。内心便不会再感到那么多的痛苦。庄子和佛教都在教人向善,从生活中寻找自己,从苦中解脱出来。当然在选择脱苦的途径上,庄子和佛教不同而已。但从整体上来看,庄子和佛教都在试图让世人脱苦。所以,若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或是嘈杂的环境中让自己停下来,安静的坐下来,自省内心。寻找内心最本真的自我,可能就不会在忙碌的追逐中失去自我,更不会让欲望吞噬的体无完肤。庄子的“情与理”以及佛教的“苦谛”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适用。所以对庄子的“情与理”以及佛教的“苦谛”思想进行对比,还是很有必要和价值的。

参考文献

[1] 傅佩荣. 傅佩荣译解庄子[M].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12.
[2]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3] 吕大吉. 宗教学纲要[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 姚卫群. 佛教基础三十讲[M]. 北京: 商务印书局, 2019.
[5] 圣严法师. 学佛入门[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