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抗疫纪录片字幕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Study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he Anti-Epidemic Documentary Subtitl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摘要: 庚子年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扩散,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在此背景下,许多抗疫纪录片佳作涌现。但这些纪录片的英文字幕翻译尚未有与之相适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进行指导。字幕中的文化负载词能够有效反映中国文化,体现抗疫精神。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描述抗疫纪录片字幕翻译生态环境,分类别研究抗疫纪录片字幕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的整合适应选择度,旨在探索出系统有效的抗疫纪录片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与方法,即对于习语文化、委婉语、数字的文化负载词,选择依归于译语生态的策略,采取意译的方法,对于传统文化、专名文化负载词,选择依归于原语文化的策略,采取直译加注释的方法,以提升字幕质量,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Abstract: Since the COVID-19 pandemic spread worldwide in the spring of 2020, Chinese people have fought against the virus with courage and will. With this emerge many excellent anti-epidemic documentaries. However, the translation of these documentary subtitling has not yet been guided by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Culture-loaded words in subtitling effectively reflect Chinese culture and finally reveal the great spirit of combating the pandemic. On the basis of Eco- Translatology,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translation eco-environment of the anti-epidemic documentary subtitling and assesses the degrees of holistic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loaded words in these documentaries by way of classification. The study explores feasibl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For the culture-loaded words of idiomatic culture, euphemism and number, the strategy of adapting the eco-environment of the target language should be adopted, and the method of free translation should be adopted. For the culture-loaded word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roper name, the strategy of adapting the eco-environment of the original language should be adopted, and the method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annotation should be adopted. Therefore, it c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subtitles and help present compelling Chinese stories of combating the virus.
文章引用:杜璇, 蒋慧琳, 蒋小榕.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抗疫纪录片字幕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8): 1784-179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8239

1. 引言

生态翻译学理论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强调从“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着手进行“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使译文达到多维转化。纪录片字幕克服自身时空限制,进行生动准确表达的要求与翻译生态环境适应与选择的过程不谋而合。自疫情爆发,多部关于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中英双语纪录片播出。一方面,抗疫纪录片字幕翻译作为字幕翻译的一种,要求译文精确简洁;另一方面,抗疫纪录片中蕴含丰富的文化负载词,要求译文准确传达其中的文化内涵。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抗疫纪录片字幕的英译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负载词进行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翻译效果分析与评估,探索适于抗疫纪录片的英译策略与方法,为我国抗疫纪录片对外宣传提供借鉴。

2. 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由中国学者胡庚申首次提出,具有生态学与翻译学的跨学科性质。该理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选择与适应”为理论基础 [1],探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行为的相互关系、相关机理、基本特征和规律。翻译生态环境指由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生态翻译环境是译者进行最佳选择、多维度适应的总体环境,制约着译者的选择与适应,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依据”。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2]。适应和选择是译者作为环境中主体的能动性选择:适应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去弱留强的过程。生态翻译学凸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 [3]。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阈下,翻译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过程;翻译原则为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方法为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的三维转换;译评标准根据多维转化程度、读者反馈与译者素质而得出的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 [4]。

3. 抗疫纪录片字幕翻译生态环境概述

本文选取六部抗疫纪录片对其字幕进行分析研究,分别为:《金银潭实拍80天》、《新冠肺炎:与魔鬼的战斗》、《中国抗疫志》、《武汉战疫纪》、《中国战疫纪》、《在武汉》。

翻译生态环境作为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是系统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对翻译现象做出解释的重要视角 [5]。翻译生态环境可以分为主体环境与客体环境来描述。

抗疫纪录片诞生于新冠疫情爆发的背景下,译者在翻译时承担着弘扬抗疫精神、树立国家形象的任务,这构成了抗疫纪录片字幕翻译的主体生态环境。

由于原文文本以字幕形式呈现,字幕环境成为客体环境之一。字幕在信息传递时体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字幕所提供的语言信息是和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密切配合的;二是字幕的语言信息呈递进式推进,即字幕提供信息不完整且分帧呈现 [6]。因此,观众需要配合声画连贯阅读才能理解。这两个特点使字幕环境对译者翻译形成了干涉。译文需要既能够配合影片中的声画信息,还要长度适中,依归于译语环境,易于观众理解。此外,由于抗疫纪录片主要聚焦医院场景与市民生活,字幕文本出现了大量以俗语和方言词为主的文化负载词,具有一定的不可译性。字幕环境与文本环境一起,构成了抗疫纪录片字幕翻译的客体环境。

4. 文化负载词三维分析

为了更加系统地研究抗疫纪录片中的文化负载词,需要对文化负载词进行分类。本文将文化负载词分为习语文化、心理文化等11个大类 [7],其中抗疫纪录片中共出现了5大类8小类。

4.1. 习语文化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 [8]。习语一般具有结构严谨、形式简练、寓意深刻、形象鲜明、表达生动等特点 [7]。本文将该类文化负载词细分为成语、方言词、俗语三小类,具体地归纳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4.1.1. 成语

成语文本言简意赅,但由于蕴含丰富的比喻与和谐的音韵 [7],其英语译文往往较长,故难以适应切换较快的字幕环境。抗疫纪录片字幕中成语的翻译大多采用意译的方法,部分翻译出色,举例如下:

例1:精兵强将(出自《武汉战疫纪》)

译文:the best of the best

该成语以互文的方式构成,用“精”与“强”前后呼应,重复修饰“兵”与“将”,强调了医务人员水平之高。译文重复“best”,在语言维上做到了对原文的适应,起到了同样的强调效果。在交际维上,译文表达出医务人员是“精英中的精英”,但没有照搬原文的暗喻方法,避免了“兵将”直接出现在译文中令观众产生误解,达到了交际目的。译文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适应了纪录片字幕环境。

由此可见,成语翻译应尽量使用与其内涵相近的英文表达,做到文化维、交际维上的适应。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因此译者需要灵活处理,尽量依归于译语生态,以便于观众快速理解。

4.1.2. 方言词

由于所选抗疫纪录片部分着眼于武汉百姓的生活,原文字幕中出现了许多武汉方言文化负载词。方言较为通俗,相较于正式语体更能够表达人的情感。纪录片字幕对方言词的翻译大都采取意译的方法,但针对不同的方言词,译者翻译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针对部分方言词译者甚至选用较为正式的词语进行翻译,比如:

例2:“有几多给我拿几多过来!”(出自《金银潭实拍80天》)

译文:I could use your whole inventory.

这句话出自家属为父亲购买护理垫的场景,“几多”是武汉方言,重复使用强调了父亲病重时卧床的需求,侧面反映出父亲的病情并不乐观。译文这样翻译虽然意思正确,但用单独一个词组“whole inventory”翻译原文重复使用的方言词,未能在语言维上适应原文;而且译文词语较为正式,与方言文化不符,未能做到文化维的适应;在语气上和原文也并不一致,未能做到交际维的适应。

例3:吃紧(出自《新冠肺炎:与魔鬼的战斗》)

译文:At that time, I was very struggling.

原文中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坦言前期病例不断增长,医疗资源紧张。译文“at that time I was really struggling”是一处误译,吃紧的意思一为严重、重要或紧要,可以译为“critical”;二为紧张,可译为“be hard pressed”。结合语境可知,吃紧不可能指院长自己的情绪煎熬,而应指疫情发生前期形势严峻:病人不断增多,使医院周转变得紧张。本例中的误译无疑破坏了原文生态,使语言传递、文化转换与交际意图难以实现,因此译者只有在正确领会原文的真实内涵与充分理解原文的生态环境后才能找寻合适的方式实现三维层面上的转换。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在对方言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应先保证译文适应原文生态,表意准确,同时尽量适应原文的语气,选取非正式的词汇进行翻译。

4.1.3. 俗语

俗语在群众中间广为流传,内涵固定,鲜明生动。针对俗语的翻译,抗疫纪录片的译者们通常采取意译的方法,其中有的翻译让人眼前一亮,例如:

例4:过命的兄弟(出自《在武汉》)

译文:sworn buddies

“过命的兄弟”指的是两人感情好,可以共担生死。在语言维上,译文适应了原文的口语化表述。英语中以“sworn friends”表示“生死之交”,这里将“friends”替换为更加非正式的“buddies”,适应原文语言风格。在文化维中,中国传统文化常用“生死”抒发情感,而西方文化则将誓言看做表达情感的方式。用“sworn(发过誓的)”表达原文的“生死”,既依归于译语生态,又传达出了原文的文化内涵。在交际维上,译者选用英语地道短语,给英语观众足够的熟悉感,做到了交际维的适应。另外该短语简洁生动,适应了字幕生态环境。因此,该译文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

例5:连轴转(出自《中国战疫纪》)

译文:50 doctors and nearly 100 nurses working around the clock.

原文“连轴转”这个词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展现出抗疫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辛苦劳动的奉献精神。在语言维上,译文选用的搭配中含有“around”一词,和原文“转”的含义相对应,适应了原文的语言。在文化维中,无论是“连轴转”还是“work around the clock”都是原语中形容人夜以继日地工作的俗语,在保持俗语文化负载词鲜明生动的前提下做到适应译语的文化。在交际维上,译文与原文一样,都具有十足的比喻色彩,达到了交际目的。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看出,在进行俗语翻译时,主要采取意译的方法。译者应重视文化维与交际维的转换,尽量选择英语中与原文具有相似修辞手法、色彩的搭配进行翻译,必要时可以在不破坏语法的情况下进行修改,做到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

4.2.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文明演化过程中汇集的反应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 [7]。纪录片对大部分传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但部分翻译有待商榷。

例6:不喝一口我也要把碗摔了再走……(出自《在武汉》)

译文:And if I couldn’t drink it, I could have smashed the bowl.

此处出自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前的受访画面。医护人员使用了壮士出征前喝酒并在酒尽后摔碗这一习俗。中国古代壮士出征前喝壮行酒,喝完后摔碗暗示这碗以后用不到了,意为背水一战、慷慨赴死。纪录片中,该医护人员这样说表示他将抗击新冠疫情看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本人则是一名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显然,医护人员无法真正喝壮行酒。但他“要把碗摔了再走”,这表达了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的决心。对这处文化负载词,译者选择将“摔碗”这一文化意象进行直译。

在文化维上,译者通过直译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但是在交际维上,译者对于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考虑欠妥。考虑到西方并没有战士出征前喝酒摔碗壮行的传统,外国受众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这位医护人员要“摔碗”。读者信息的不对等容易造成文化误读。故认为,译者没有适应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认知能力,没有达到文化维向交际维的有效转换。

传统文化负载词中包含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有效应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当中,纪录片中也多次出现中医术语。译者是这样的翻译记录片中出现的中医文化负载词的:

例7:畏寒(出自《武汉战疫纪》)

译文:(to)have chills

中医文化中,“畏寒”是一种怕冷的症状,在语言维中,译者考量了语言的动态与静态问题,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了“have”这一持续性动词而非“get”等短暂性动词。这样的翻译不仅适应了原文本义也适应了英文语言思维的习惯。在文化维上,中医文化并不为每一个外国观众熟知,故译者选用了国外常用短语“have chills”与之相对应,有利于外国观众理解。但是,这样的译法模糊了中医在诊断、治疗新冠肺炎中的作用。这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对中医的客观认识的形成并无好处。故认为,对畏寒进行音译并在括号内加注释是更好的选择。但是,由于字幕变动快、空间有限,使用直译加中医知识解释的方法太占用空间,会使字幕滞后。在交际维上,“畏寒”是中医术语,其症状为怕冷。据柯林斯词典:“A chill is a mild illness which can give you a slight fever and headache”。因此“畏寒”和“a chill”两者在症状上大体相当,将畏寒翻译为“(to)have chills”容易使外国观众所理解。

综合上述三维评估,建议使用直译“weihan”加西医类似症状“a chill”进行解释的翻译方法。这样既保留了中医文化的独特性又方便外国观众理解。

例8:八段锦(出自《新冠肺炎:与魔鬼的战斗》)

译文:Baduanjin

原文语境为病患康复后正在家中练习八段锦,字幕译文为“Now he is practicing Baduanjin back home”。八段锦为传统中医导引术的一部分,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称作“八段锦”。根据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著的,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英文版书籍,八段锦音译为Baduanjin,而不是根据字面意思译为“eight-sectioned exercise”。Baduanjin这样的汉语音译词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源语的文化特征,有助于彰显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但同时,对于不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观众,其交际维与语言维上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建议在此处可通过音译并在括号内加注释的方法进一步阐明八段锦的内涵。

综上,对于描述传统习俗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建议使用意译的方法,尽量避免为了全部保留传统文化内涵而使用直译造成的意义不明或文化误读;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专有名词,为了实现文化维与交际维的适应,可以采取音译加注释的方法,提升译文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4.3. 委婉语

人们使用委婉语力图代替、掩饰、衰减婉指语的禁忌、直接和粗鄙 [9]。汉语中委婉语的使用体现着汉民族文化中避讳问禁、谦恭有礼的语言心理。纪录片多对委婉语采取意译处理,即直白点出其含义。

例9:我但愿他没有这个事。(出自《在武汉》)

译文:I hope he isn’t infected.

“我但愿他没有这个事”是新冠感染者亲属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委婉语避讳死亡、生病等不幸之事,将其进行模糊化、泛化处理。正如例句中,该患者家属没有直接说“我但愿他没有得新冠”而是将“得新冠”模糊处理为“这个事”。由于汉英的委婉语存在差异。如果直译“这个事”,观众可能无法立刻领会。因此,将委婉表达“这个事”意译为“be infected”,虽然牺牲了部分文化维度的信息,但在交际维上,选择意译避免了“这个事”指代不明使外国观众难以理解这一情况。该处意译的处理方式有效地实现了交际目的。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翻译委婉语时,使用意译的方法更有利于外国观众理解,实现交际目的。当然,在翻译委婉语时直译、直译加字幕等方式也值得考虑,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实现多维度转换。

4.4. 数字的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受民族特征、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不同,数字除原有的表示数量、顺序的含义外,被赋予了更多象征意义 [7]。这些内在含义与文化息息相关,对翻译适应字幕环境形成干涉。

例10:不远万里(出自《在武汉》)

译文:They took a long journey.

“不远万里”中“万”属于模糊语义数字,代表数量大。在纪录片中,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出发去支援武汉。“不远万里”并不是说他们所在之处距离武汉有数万里,而是为了表现他们承受舟车劳顿支援武汉的奉献精神。模糊使用数字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背景而形成的特定语言习惯。因此,在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时,若照搬直译,可能会使译语读者产生理解上的偏差,难以实现原文的交际目的。外国观众可能误认为此例的“万里”是实指,这些医疗队伍距武汉的实际距离就是一万里。因此译文选择舍弃数字,直接译为“a long journey”。这样虽然牺牲部分文化内涵,但达到了交际意图,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

因为中外文化中都存在模糊语义数字,因此在翻译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应当准确表达出数字所代表的真实含义,考虑英文中是否有同样意义相近的表达方式,在适应纪录片字幕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最优选择,尽量做到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多维度转换。

4.5. 专名文化

专名种类繁多,包括人名、地名、年号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11:黄鹤楼(出自《中国抗疫志》)

译文:Yellow Crane Tower

“Yellow Crane Tower”是黄鹤楼景点英语版官网采用的翻译。根据黄鹤楼景点官网介绍,黄鹤楼因黄鹤而得名。然而现实中并没有黄鹤这个物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黄鹤指的是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因此无法根据产地、性状、数量等特点翻译,直译为“yellow crane”最佳;同时,与中国古代建筑严格区分亭、台、楼、阁、塔、刹等建筑式样不同,西方一般都用“tower”进行概括,因此,为达到交际目的,不细分中国传统建筑式样,将“楼”译为“tower”。该译法达到了语言维与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能使英文读者更好地理解。

因此,在翻译专名文化负载词时,建议部分直译,在保留原有的文化内涵的同时能够确保观众准确、快速理解。

5. 结语

抗疫纪录片字幕中的文化负载词种类繁多,译法不一,但归纳起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为适应滚动速度快的字幕生态环境,包括习语文化、委婉语、数字的文化在内的绝大多数文化负载词都应采取依归于译语生态的策略,采取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适应原文语言结构,适应译语文化,传递原文语气,帮助观众更快地理解。但针对传统文化与专名文化负载词,可以选择依归于原语文化的策略,采取直译加注释的方法,以达到适应抗疫纪录片字幕弘扬中国抗疫精神,传递中国文化的主体生态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 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 外语研究, 2010(4): 62-67+112.
[2] 胡庚申. 例示“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3): 49-52.
[3] 孙琳, 韩彩虹. 《北京折叠》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生态翻译学视角[J]. 上海翻译, 2021(4): 90-94.
[4]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解读[J]. 中国翻译, 2008(6): 11-15.
[5]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 建构与诠释[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
[6] 李运兴. 字幕翻译的策略[J]. 中国翻译, 2001(4): 38-40.
[7] 包惠南, 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8] 张宁.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 中国翻译, 1999(3): 24-26.
[9] 彭文钊. 委婉语——社会文化域的语言映射[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1): 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