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视域下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The View of N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pital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DOI: 10.12677/ASS.2022.119528, PDF, HTML, XML, 下载: 227  浏览: 494 
作者: 董梦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关键词: 《资本论》自然观新时代绿色发展Capital View of Nature New Era Green Development
摘要: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指出自然资源是物质财富及物质财富的来源,自然生产力是生产力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资本的逐利本性,以损害工人的自然力为代价进行资本积累就不可避免,探讨了在劳动过程中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以及造成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辩证分析自然环境与工业革命的交互关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进而讨论如何在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初步提出要更好的利用自然力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循环发展、绿色发展。本文基于对《资本论》文本的分析,探讨《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问题和其中所蕴含的自然观,以及对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启示。
Abstract: In Capital, Kral Marx from the specific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points out that the natural resources is the material wealth and the source of material wealth, natural productiv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rms of productivity, as a result of the capital Profit-seeking nature,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at the expense of the natural forces of the worker is inevitable, explored material exchange between man and natural in the process of labor and cause the system root of ecology crisis. Dialectical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reveals the ess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then discusses how to develop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to reduce the harm to natural environment, puts forward to make better use of natural forc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ocial productivity, at the same time solves the proble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realizes the circulation development and gree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 of “Capita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atural problems of the capitalist society revealed by “Capital” and the natural outlook contained therein, as well as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a new era.
文章引用:董梦竹. 《资本论》视域下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9): 3856-3862.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9528

1. 引言

在《资本论》中,“自然”理念拥有重要的理论地位,马克思在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分析中贯穿着对“自然”的认识和分析,利用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现象进行研究,不仅指出了自然资源及自然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探讨自然环境与工业文明的交互关系,阐释了资本主义制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以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途径。

当前,“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 [2]。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效的重要指标,“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 [3]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生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建设美丽中国,让人民拥有优美的生活环境,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资本论》中的自然观为我们理解和分析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本质和根源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新时代我国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经济绿色发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高度的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

2. 《资本论》视域下的自然观

2.1. 自然资源——物质财富和物质财富之母

自然资源能直接作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为人类所使用,其自身就是物质财富。“土地(在经济学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物,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 [4],“土地是他的原始的食物仓” [5],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资源本身就是生活资料的来源,人类生存所需的食物基本都是由自然界直接或间接提供的。在农、林、牧、渔等方面,自然资源本身直接就是劳动资料,就像马克思所说,“土地本身是劳动资料” [5]。同时,“土地本身又是这类一般的劳动资料,因为它给劳动者提供立足之地,给他的劳动过程提供活动场所。这类劳动资料中有的已经经过劳动的改造,例如厂房、运河、道路等等。” [6] 如果失去自然界的物质供应,人类将失去食物及一切生活、生产资料的来源。

“所有那些通过劳动只是同土地脱离直接联系的东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 [5] 人类所有为了生存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都必然需要自然资源持续不断的供应,才能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此时自然资源就作为劳动对象而存在。自然资源在作为天然劳动对象时,可以分为可再生的(例如树木)、不可再生的(例如矿石)两类天然劳动对象。但并非全部自然资源都是“原料”,因为只有在劳动对象“已经通过劳动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是原料。” [5] 一定量的“原料”,如果提高“劳动力的紧张程度”这个变量,就可以“加强对这种自然物质的利用”,也就是在“无需追加货币资本”的条件下,增加了“生产资本的现实要素”,加强了“对这种自然物质的利用”,实现了对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也就获得了更多的物质财富 [7]。所以,如果能够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就能在一定限度内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扩大生产规模,且并不需要追加投资。在需求一定的条件下,由于市场的调节作用,供给量也维持在需求量附近的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此时如果可以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就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无限制的开采,对于节约资源、绿色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然资源其自身就是物质财富,同时也是物质财富的重要源泉,是原料、劳动资料即生产工具、扩大再生产的来源。“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8]

2.2. 自然生产力——生产力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自然物质,二是人类劳动。其中,人类劳动所需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场所都来自自然界,没有自然物质,人类就无法进行任何物质性活动,自然物质的存在是人类劳动的基本前提。而人类为了生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本身,人类如果没有自然物质作为基础,也就根本无法进行任何劳动,别说是生产商品进行交换获取利润,人类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实现。

自然界不仅作为物质财富、以及提供创造物质财富的基本前提,还能够直接作为自然力来代替或提高人的劳动力,增加人的本质力量,也就是指自然条件的生产力,可以分为提供生活资料的自然力和提供劳动资料的自然力。自然力“不费分文”就能作为生产要素对生产活动产生效能,发挥效能的程度也“不花费资本家分文”,取决于自然资源本身以及科学的进步,因此,自然力是“资本的自然丰度,并且是一个不以工资的高低为转移的决定利润率的要素。” [9] 就像木材、矿产等自然资源可以直接作为生产原料,材质越好、产量越大,对于生产过程所发挥的效能就越大;开采及加工技术越先进,生产活动的效率和利用率就越高。土地、海洋、河流等自然资源在作为劳动资料的来源时,物产越丰富、产量越高、品质越高,所发挥的效能就越大;作为生产活动的场所时,提供的生产环境越稳定、越充足,价值就越大;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所发挥的价值也会随之不断提高。随着认识和实践的进步,人类逐渐发现了自然力的巨大价值和利用方式,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自然力为人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无偿服务”,在当今社会已经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利用效率和使用水平。由此可见,自然力“是超额利润的一种自然基础” [10],它不能被资本家人为创造出来。由于其天然存在,不需要通过工人的劳动实践进行创造,也就无需为此承担工人的工资,这种动力就创造了超额利润。

由于自然资源本身所拥有的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巨大,也就成为了“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即劳动在无机界发现的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一样,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 [11],正是“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共同构成了生产力,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存在和作用于生产力发展的全过程。

2.3. 人的自然力——自然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12] 一方面,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 [13],在这个意义上,人类是自然界万千物种中有生命且具有天赋才能的一种。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进行一切物质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脱离自然界人类根本无法生存;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的同时,人类也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必须按照自然规律进行活动和实践;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单向作用,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也在时刻影响和改造着自然,使自然界发展为人化自然,这种改变了的自然界又反作用于人类,以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为人类提供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限制人类活动。因此,自然是“实现人的意志的器官的自然物质” [14],成为了人“无机的身体”,自然条件对人具有价值,人对自然具有依赖性,人类用劳动能力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人与自然之间这种特殊的存在与作用关系,广义上的自然力还应包括人的自然力,也就是人身体内包含的物质能量,包括人的体力与智力。人类要存在和发展,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就是劳动,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条件,是不以一切的社会形式进行转移的,更是人类生活能够实现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15]。“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 [16],其本质就是通过人的自然力来进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以此改变人的身外自然,同时创造属于自身的自然的过程。劳动是作为现实的人的能力而存在的,但这种能力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也不能脱离自然而发挥作用。因为维持劳动能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以及劳动的主体、客体、中介、环境基础等进行劳动活动所必须的载体和条件都来自于物质世界,脱离自然界就无法拥有劳动能力,也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单独进行劳动实践,因此,“谁谈劳动能力,谁就不会撇开维持劳动能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 [17]。

劳动需要物质基础作为支撑,当劳动生产力十分落后时,劳动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较为单纯的,劳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受到诸多自然规律的制约。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方式本身发生变化,劳动者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际上的隶属,工人受资本家雇佣为其劳动,无偿生产剩余价值,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资本家始终追求更多的物质利益,因此追求更多的工人的自然力,不断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劳动者的劳动不再受其个人支配、不再是为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不再能享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像生产工具一样被资本家支配,劳动者不劳动就不能生存、越劳动就越贫穷,被迫劳动使得劳动不断自我异化,造成人的本质的异化。而资本家却以牺牲工人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提高产量和节减开支,工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根本不在其考虑范围内,逐渐残害着工人的自然力。“工人拥挤在狭小地方的情况多么严重”、“车间拥挤,通风很差”、“大部分煤矿只有极不完善的排水设备和通风设备”,在这种生活和生产条件下,工人连最基本的呼吸情况都不能保证,缺少维持生命健康最基本的自然条件,导致各类由职业特性造成的疾病发病率增高,死亡率增高。而当时雇佣童工的情况举目皆是,许多工人从孩童期间就受到恶劣环境条件的摧残,终身都无法摆脱疾病的痛苦,甚至从事劳动的整整一代人的体质都衰弱了,这种职业疾病正在威胁整个国家人民的生命健康。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对这种情况没有给予重视,既不出台法律法规保护环境,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利益也不保护工人权益,无视工人恶劣的工作状况和生存环境。资本家以摧毁工人的自然力、牺牲工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来追逐利润、进行资本积累,不仅限制了人的发展,甚至剥夺了工人的生存权。

2.4. 物质循环——人与自然间物质变换的实现途径

由于劳动的过程本身就在不断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资本为了不断增值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用自己不变的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 [18],为此不惜违背自然规律,无节制的从自然界获取更多的物质能量。因此,劳动的异化不仅带来人自身本质的异化,也“使在人之外的自然界同人相异化” [19],人与自然不再是和谐共处的关系,而是索取、破坏、污染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这种畸形的关系必然会导致自然的反噬,人类终究会因为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而自食苦果。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提出了“物质循环”的概念。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类存在物”,也存在于自然界的基本运行规律之中,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从而进入到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自然物质,将自然物质带入日常生活,同时又将部分纳入社会消费领域,通过人体的生命循环过程吸收自然物质,转化为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再将废物排出体外重新进入自然界,再次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生生不息的物质循环过程是人类与自然间的双向互动,实现了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及物质循环。

但资本主义社会却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化关系被破坏。人类过度消费自然,破坏了土壤肥力,以土地为主的自然条件不能继续进行自主修复,无法弥补人与自然间物质变换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和条件,物质循环过程就出现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 [20]。同时,由于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关系破裂,物质变换的自然形式与社会形式发生脱离,也就是指科学技术被异化为资本家榨取自然生产力进行资本积累的工具,过度开发和消费自然,加速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速度;资本家压迫和剥削工人,增大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工人的劳动力被过度使用,“使劳动者精力衰竭” [21],这个过程也不可避免的加大了对自然资源使用和开采的程度,对生态的破坏程度加深,对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都造成了伤害,环境和工人双方的物质能量都无法及时进行变换和弥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最终使物质变换过程发生了断裂。这就使得在“漫长的生产时间(只包括比较短的劳动时间),从而漫长的资本周转期间”内,一些产业“不适合私人经营,因而也不适合资本主义经营” [22],资本循环周期和生态循环周期相继断裂。

《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了两种促进工业生产物质循环的方法:一种是通过科技进步改良机器,提高利用率,减少机器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资源和能量损耗,从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另一种是对“生产排泄物的利用”,对生产废料进行循环使用,变废为宝,提高机器的质量并节约成本,同时减少生产废料向自然界的排泄,避免环境污染。马克思认为人类在使用土地的时候,要尽可能将肥沃的土地留给后代,用最小的力量进行物质变换,以求持续发展,造福人类。这种理念,已经初步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思想。恩格斯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不能离开环境,是在环境中发展的” [23],将人与自然共同视为一个整体性的生态系统,系统要保持稳定,在运行时就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适度运转,要以自然承载力为限度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人类对自然的征服看起来都取得了预期中的胜利,导致人类自视甚高,开始蔑视自然,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终究会让人类付出代价,自然界的反击会持续到把目前呈现的效果都消除为止。

2.5. 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30年代,机器大工业革命的完成把人类社会带入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蒸汽机的出现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无法避免的危害。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创造了机器工业、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使机器的存在成为一种统治权力的象征。科学技术从促进人类发展、推动人类解放的工具被异化为统治劳动力和征服自然的能力,谁拥有机器谁就拥有统治的权力。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为了使资本不断增值,激发资本的内在动力,获得更多的利润进行扩大再生产,从工人身上榨干最后的剩余价值。但工人的劳动能力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或是具体到某个范围内的劳动力身上是有限的,在数量确定的工人身上,资本家所能占有的工人的剩余价值也是有上限的,而雇佣更多的工人就意味着可变资本增加,为了节约成本,资本家就开始追求技术的进步,以及不用付费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支持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核心原料,资本家为了生产出更多商品就必然会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但同时为了获取利润和节约成本又无视自然承载力和生态环境,这种对剩余价值的片面追求必然导致过度消耗自然资源,表现出无限性和盲目性,造成无节制的开采、使用生产资料的浪费、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生产废料的排泄、对土地河流等自然环境的破坏等等。无视自然规律的限制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被迫变化,导致自然异化,最终使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循环关系断裂,无法修复的裂缝必然会使人类付出相应的代价。这种征服自然的行为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自然置于资本的控制之下,不仅无视工人生存环境的恶劣,破坏了劳动者的自然力,还使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对立,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冲突,使其更具对抗性。

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根源都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源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外化为资本积累与生产劳动之间的矛盾、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只要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这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就不会消失,还会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异化程度不断加深。要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只有实现共产主义,让自然以符合全人类共同需求的方式发展,而不是被资本掌控,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变换。

3. 《资本论》视域下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资本论》视域下的自然观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特性的批判中形成的,这种“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生态理念的扬弃。马克思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下,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线索,指出自然资源是物质财富和物质财富之母,自然生产力作为生产力的重要形式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人的自然力也属于广义自然力的范畴之中,深刻剖析了在劳动过程中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以及造成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辩证分析自然环境与工业革命之间的交互关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本质,进而讨论如何在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初步提出要更好的利用自然力因素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循环发展、绿色发展。《资本论》视域下的自然观启示我们:

1)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是社会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但不能单纯地将自然环境作为实现生产的目的和手段,摒弃“GDP增长就是一切、经济增长高于一切”的发展理念,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消费和生产都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合理要求之上;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集全社会之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防止资本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控制、对自然资源的掌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实现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以改善环境为基础发展生产力,为人民创造美好的生活条件,所有无视自然承载力和破坏自然物质循环的发展方式都应被限制,绝不能被利益蒙蔽双眼而漠视生态环境的警告。

2) 改善生产环境,保护人的自然力。生产环境必须满足人的健康需求,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否则人口寿命减短,劳动力的劳动时间缩短,国民身体素质下降,劳动能力下降,不仅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环境污染也会成为人力资源流失的重要原因;自然界是人的自然力存续的基本条件,要集中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同时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自主劳动的幸福和快乐,不被资本控制,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更多的社会价值。

3) 转变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发展。通过转变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方式,靠创新驱动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能,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用高质量发展成效来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秉持底线思维、红线思维,树立“生态优先”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法治体系和制度体系,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绿色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和鼓励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的社会风气,让环境保护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让爱护生态成为全社会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实现绿色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下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xinwen/2021-07/15/content_5625254.htm, 2021-07-15.
[2] 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小组”. 学习关键词[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61.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J].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 163.
[4] 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208-209.
[5] 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209.
[6] 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211.
[7] 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394.
[8] 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56-57.
[9] 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21.
[10] 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728.
[11] 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89.
[1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1.
[13] 马克思. 资本论手稿选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84.
[14] 马克思. 资本论手稿选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98.
[1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297-298.
[16] 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207-208.
[17] 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01.
[18] 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269.
[19]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57-58.
[20] 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918.
[21] 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928.
[22]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72.
[23] 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