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Knowledge Map of Hotspots in China’s Left Behind Children’s Education Researc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DOI: 10.12677/AE.2022.129520, PDF, HTML, XML, 下载: 229  浏览: 3,386 
作者: 孟子冉:伊犁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新疆 伊宁;陈展衡:伊犁师范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新疆 伊宁;尹为华:伊宁市第六中学,新疆 伊宁
关键词: 乡村振兴留守儿童知识图谱研究热点Rural Revitalization Left Behind Children Knowledge Map Research Hotspots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再度受到学者关注。围绕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散见于不同期刊。为准确了解我国留守儿童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本研究采用Bicomb2.0共词分析和Spss26绘制的知识图谱,围绕留守儿童教育的关键词统计分析、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关键词聚类分析以及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的四大领域展开。结果发现存在研究对象片面、研究主体不够明确、研究内容不够全面以及操作缺乏针对性等不足。为避免已有研究存之不足,后继研究应该从拓宽研究的视野、研究角度的多元化、研究问题的针对性以及研究方法多样化等问题入手。
Abstract: With the proposal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left behind children has attracted scholars’ attention again.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field are scattered in different journals. In order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frontiers in the field of left behind children’s education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Bicomb2.0 coword analysis and the knowledge map drawn by Spss26 focus on the four fields of keyword statistical analysis, keyword difference coefficient matrix, keyword cluster analysis and keyword multi-dimensional scale analysis of left behind children’s edu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such as one-sided research object, unclear research subject, incomplete research content and lack of pertinence. In order to avoi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e follow-up research should broaden the research vision, diversify the research angles, focus on the research problems and diversify the research methods.
文章引用:孟子冉, 陈展衡, 尹为华.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 教育进展, 2022, 12(9): 3406-3414.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9520

1. 引言

自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呈现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在经济腾飞的助力下,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这一大背景下,大批农民背井离乡涌向城市谋求生机,“农民工潮”由此形成。随着农民工的日益城市化,其衍生出来的“留守儿童”问题(诸如:缺乏安全感、柔弱内向、自卑、孤独、焦虑、学习成绩差等心理和学习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当前“留守儿童”一词在我国很大程度上与“农村留守儿童”相等价,即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为了生计从贫困的农村地区到发达的城市区域进行务工,由直系亲属或者熟人邻里进行照料的未成年人。城乡二元制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工权利未得到有效保障,监护人素质相对较差,家庭、学校和社会监管的不到位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催生了“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教育几乎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具体国情的大相径庭,致使“留守儿童”这一概念在世界诸国产生的原因、具体的程度等都迥然不同,但就其本质而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均是因为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出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原因)而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长期将其交给亲朋好友代管的未成年人。

Susie Spence从抚育以及监护办法对儿女培育的影响着手研究 [1]。An Jun Hu和Bochm & Anan Beltran等学者则是以家庭教育对儿童教育的影响为切入点 [1]。Zhang N和Henry A. Giroux,Michèle Schmidt,Francisca M. Antman等一批学者倾向于从行为举止的差别以及心理层面的迥异着手研究 [2]。Mary Blackburn、Anan Beltran、Ainato & Gflenh等学者从家庭教育入手以监护人为视角探究隔代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3]。

虽然留守儿童一词早在1994年就被提出,但国内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却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2004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同年5月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研讨会的召开,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研究才开始出现井喷式增长。截止目前,我国学者已经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尚未见到对这一领域的直观性整合研究。本文试图借助科学计量方法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趋势以及发展脉络。

2. 研究设计

(一) 资料来源

第一步,搜集查找资料。进入中国知网官网(CNKI),采用文献检索法,对于期刊发表的年限不加以限制,检索方式选择“主题”,随即输入“留守儿童教育”,在检索到的结果中将主要主题确立为“留守儿童教育”,共检索到723篇符合条件的文献。文献检索于二零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第二步,挑选筛查文献。对于重复发表、外文、没有作者等无关文献予以芟除,最终确定有效文献为707篇。在这当中学术期刊为256篇,硕博论文59篇、会议纪要22篇、杂志报刊48篇、学术期刊1篇、其余均为特色刊物。

(二) 研究工具

采用Bicomb2.0共词分析和Spss26两个软件,力求从多维度来较为直观地呈现“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现状。

(三) 研究进程

第一步,将最终确定的707篇有效文献导出。第二步,将导出的文献在Bicomb2.0中提取出关键词。第三步,统计出关键词共词频矩阵。第四步,明确高频关键词个数。第五步,对高频关键词个数进行处理以获取词篇矩阵。第六步,将词篇矩阵从Bicomb2.0中导出并借助Spss26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相似性矩阵和聚类树图。第七步,对相似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得到欧氏距离模型并绘制出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第八步,对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和聚类内容进行解释和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关键词统计分析

经Bicomb2.0提取可知,关键词共有827个,根据普赖斯计算公式 M = 0. 749 N m a x ,并结合累计频次达到总频次40%左右,这两种方法相结合以此明确高频关键词数目为23个,接着以频次为依据对其进行罗列排序,结果如下:

Table 1. High frequency keyword descending sort

表1. 高频关键词降序排序

表1不难看出,二十三个高频关键词累计出现的总频次为640次,占高频关键词总频次(1165次)的54.93%。在这当中有七个高频关键词出现频次大于23次,分别是教育(124次)、农村留守儿童(105次)、农村(53次)、对策(52次)、教育问题(48次)、教育现状(32次)、问题(28次),余下的16个高频关键词出现频次均大于或者等于8次。据此可以初步获悉,我国学者在留守儿童教育这一研究领域主要围绕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现状以及解决策略展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显然关键词统计所带来的信息极为有限,还不足以支撑对这一领域的深度分析,更多信息的获取还需对数据进一步挖掘。

(二) 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

操纵Bicomb2.0对二十三个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获取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将此矩阵当中的所有数据导入至Spss26,得到高频关键词共词相似矩阵。此矩阵中的数字能呈现各个高频关键词之间的相仿性,也就是它们之间的间隔大小,数值的大小能够反映对应的两个高频关键词之间的间距长短,数值越接近一,表明高频关键词间的间距越小,相仿性越高;反之,则间距越大,相仿性越低 [4]。

Table 2. High frequency keywords Ochiai coefficient similarity matrix (partial)

表2. 高频关键词Ochiai系数相似矩阵(部分)

根据表2可知,各个高频关键词距离农村留守儿童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教育(0.893)、对策(0.862)、教育问题(0.797)、问题(0.770)、教育现状(0.769)、农村(0.681)。由这一结果可知,我国学者在研究留守儿童教育这一领域时,常常从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以及教育问题三个角度出发。从数据来看,大于与其他3个关键词的结合。此外,从后四个关键词的距离来看,教育问题、问题和教育现状这三者的距离极其接近,这反映出它们经常同时呈现。从微观角度,对上述数据进行更为细致地剖析,不难发现问题和教育现状基本上都是同时呈现,因为二者的距离极为接近差距微乎其微。教育与对策较多地呈现在一起。上述结论反映出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在我国现有的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文献当中,常常谈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育问题并时常提出相应的策略,所以三者时常同时出现。

(三) 关键词聚类分析

表2中的矩阵导入Spss26以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图1所示的谱系图。

图1可直观地看出留守儿童教育高频关键词被分成了四个种类,详情见表3

Table 3. Keywords clustering analysis results

表3. 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

Figure 1. Clustering dendrogram of high-frequency keywords in edu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图1. 留守儿童教育高频关键词聚类树状图

表3可知,我国在留守儿童教育领域的研究可以分为四类,具体分布如下:

种类1为宏观教育层面的剖析,包含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关键词。从这两个角度展开研究的国内学者揭示了我国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以及不完善的现状和影响。贺芬认为家庭经济的拮据,教育理念的匮乏,责任意识的淡薄等因素造成了留守儿童教育的缺失 [5]。袁强与陈丽认为留守儿童身上所出现的学习成绩不佳,性格内向孤僻,情感脆弱,品德缺失等状况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关 [6] 范先佐认为胆小、懦弱、怕事、颓唐等留守儿童心理现象的高发以及学习成绩难以提高是祖辈隔代监护的一大弊病 [7]。余学、戴秀英以及李秋丽等研究者认为在农村地区由于老一辈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的落后,致使当父母外出务工之后,爷爷奶奶等老一辈所采取的姑息、放任的态度极易招致留守儿童走向歧途 [8]。董新良和王瑾指出学习成绩较好的留守儿童寥若晨星,且总体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此外绝大多数在自律性、学习兴趣,学习热爱度,行为举止等方面的表现不尽人意 [9]。

种类2为教育对策和现状的剖析。涵盖了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对策研究、教育对策等四个关键词。从这一层面研究的国内学者聚焦于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的整体现状,并以此为立足点结合各种研究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解决路径。许向东借助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绵阳市留守儿童展开研究,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不仅在生活上、学习上缺乏应有的照顾与教导,而且在安全以及情感层面的缺失更为严重 [10]。曾咏辉与吴明永认为由于农村地区发展滞后,经济状况差,难以吸引高学历、高层次的教师前往任教,致使其师资力量极度匮乏,这是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一大困境 [11]。张保认为就整体而言农村地区的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管理手段等方面稍显滞后,具体表现为将留守儿童与其他学子等同视之,一概而论忽视了他们的差异性 [12]。当前教育体制滞后,教育法规欠缺,教育经费匮乏等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亟需解决的困境。刘丽娟和刘亚茹认为基础设施简陋,教育环境差,教育手段单一,教学设施陈旧,教育经费奇缺等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所不容忽视的现状,这不仅招致了师资的流失,而且使得教师难以全面培育学生 [13]。段成荣和周福林以人口学为切入点,借助人口数据资料展开研究,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绝大多数分布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 [14]。纵观现有文献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几乎所有学者均一致认为应协调家庭社会以及学校三大层面来共同解决。徐淑琳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困境提出成立社区教育组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路径 [15],刘诗波和郑显亮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提出构建农村寄宿制学校,通过最大程度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来解决这一难题 [16]。刘晓霞和隋建华认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路径,其既可以锻炼当代青年,又可以让留守儿童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17]。

种类3为教育问题和原因的剖析,分别涵盖了是教育管理、班主任、策略、现状、关爱、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措施、对策、问题、原因、农村、教育问题。从这一层面展开研究的国内学者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为切入点来探究其背后的缘由。叶敬忠认为农村教育与实际情况的不一致以及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欠缺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最为核心的缘由 [18]。张秀华认为:城乡不接轨的义务教育制度政策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主要原因,学校教育水平低下是重要原因 [19]。苏群认为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在经济转型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引发的家庭功能的偏移。是原有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延迟性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有现象 [20] 肖正德认为学习、品行、心理、安全是我国留守儿童存在的四大教育问题 [21]。周宗奎和孙晓军认为留守儿童由于其独特的经历体验致使其在学习、安全、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异常严重 [22]。

种类4为微观层面的探究。涵盖了农民工、留守儿童问题、监护人、留守学生四个关键词。从这一层面展开研究的国内学者以监护人为视角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来永娜认为隔代监护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并非全部指向负面,而是像一把双刃剑一样有利有弊的 [23]。吴霓和丁杰认为绝大多数的老一辈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下,不能胜任辅导留守儿童的任务,单亲监护中由于生活压力大亦是如此,这会对留守儿童学业产生负面影响 [24]。李雯婷认为祖辈监护型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的长期在外极易招致这类型儿童在安全感,价值观生成,心理以及性格成长方面呈现发展不健全甚至扭曲的问题 [25]。王要霞认为单方监护、祖辈监护、朋友监护、亲戚监护、邻里监护等构成了我国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方式。但上述任何一类监护方式都会招致留守儿童产生诸多问题 [26]。

(四) 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

操作Spss26对二十三个高频关键词进行多维尺度分析,以便进一步揭示蕴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其结果呈现的拟合效果较为出色,Stress = 0.130,RQS = 0.810,这说明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性能够被极大的呈现出来。综合以上图表可绘画出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图2)。

下图为我国留守儿童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下图所呈现的坐标图能直观的反映各个高频关键词的疏密关联度。由图2可获悉,教育对策和教育现状位于第一象限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第二象限内的关键词,在研究网络当中整体距离轴心较远,其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剖析,针对性、指向性不强因而处于边缘位置。从围绕在战略坐标轴心的距离来看,教育问题、措施、农村留守儿童位于第三象限,其主题领域内部联系虽然较为松散,但它们处于战略坐标的核心,对主题词的影响最大,是整个研

Figure 2. Knowledge map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hotspot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China

图2. 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究关注的重点,这三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占23个高关键词频次的25.31%,也印证了这一点。第四象限的主题领域整体上呈现出像轴心靠拢的趋势,因而围绕留守儿童问题、监护人、农民工、学校教家庭教育等角度研究我国留守儿童教育具有潜在的重要性。

4.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 研究特点

综上所述,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呈现出两个突出特点:第一,整体上来看该领域的研究呈现波浪式特征。就其研究进展的脉络来看,该研究主题从二十世纪初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组织“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研讨会”伊始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年以来几乎一直是研究的一大热点,其研究时间长、范围广、层次深、成果颇多,但渐趋沉寂。从论文发表年度来看在2009年、2015年、2017年以及2019年出现了四次研究高潮,在2011年、2016年以及2018年出现了三次幅度较大的回落,自2020年开始进入了沉寂期,论文发表量呈断崖式下降,总体而言呈现出波浪式特点。第二,研究范式呈现由理论逐步过渡到实践的特征。从留守儿童的概念、定义、原因、现状等研究逐步过度到对留守儿童问题策略、措施的实践探讨。

(二) 研究不足

凭借对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就目前而言国内留守儿童教育研究以上述四大领域为主线开展,存在四点不足。第一,研究对象片面,对以往的关于留守儿童教育供给研究不足,我国学者大多倾向于研究当前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以及解决路径,几乎很少从各个主体承担的责任层面实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同时就如何界定留守儿童的范围存在分歧。第二,研究的主体不够明确,当前我国学者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局限于农村留守儿童,事实上随着我国日新月异般的迅猛发展留守儿童已从农村地区扩展到城市。城市留守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不能够与父母长时间相处,他们均缺乏来自父母的陪伴与关怀。第三,研究内容侧重于宏观制度方面或者微观方面,两者有机融合的研究较少,没有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第四,对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相当多的学者给出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并且这些建议已经涵盖了国家学校社会家庭等诸多层面,但是其强调的更多的是外力的帮扶。第五,研究方法单一化。我国学者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得出的结论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三) 研究展望

要突破以上不足,以获得更多的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领域更多的创新性成果,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拓宽研究的视野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留守儿童也有各自的特点,此外,留守儿童不仅仅只局限于农村有城市也有,两者既有相同亦有相异。因此,在对“我国留守儿童教育”这一领域进行研究时,需要对不同地区的城市留守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分而视之,不能局限于某一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例如,杨欣以张家口市某乡镇作为研究对象,殷武威以青州市某乡村为研究对象,郭飞以安徽省的六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站在更高的视野审视具体问题并加以具体分析,通过长期的大量研究和摸索,才能形成一套系统的适用于多个地区的统一规律,进而为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实践依据。

2) 研究角度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角度有助于打破思维定式;有助于更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事物;有助于思维的发散,这样才能拓宽解决问题的路径。因此,在对“我国留守儿童教育”这一领域进行研究时,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思考问题,这样才有益于问题的解决。例如,王秋香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段成荣从人口学的角度,吴支奎从公共服务供给的角度,此外还有学者从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民族学的角度对我国留守儿童教育展开研究。

3) 研究问题的针对性

明确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主体的责任,这样提出来的措施才具有落实的可能性。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方面共同协调解决问题,但鲜有明确这些主体的具体责任,对于留守儿童教育这一问题,学校应该担负起那些具体的责任,家庭应该做到何种程度,社会应当扮演何种角色,政府应该履行怎么样的职责,这都有待亟需解决。

4) 研究方法多样化

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全面而又深刻地剖析事物;进而揭示事物之间内在的规律性;从而为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提供依据,以至于推动学术规范的形成、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于“我国留守儿童教育”这一研究领域我国学者已经采用访谈、问卷、行动研究、量表等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式进行综合研究的目前还寥寥无几,此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该更加紧密。例如周福林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分析,拓万芮从语文学科和教育学科交叉的方式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朱民强采用互联网 + 教育的模式对留守儿童现状及其策略展开了探究。多样化的研究方法能够有助于透过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殷武威. 留守儿童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 2017.
[2] 杨海燕. 青州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9.
[3] 杨曼. 留守儿童教育二十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山西师范大学, 2014.
[4] 郭文斌, 杨艳. 听力障碍者职业教育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1): 125-132.
[5] 贺芬. 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误区及其对策[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 8(4): 1-5.
[6] 袁强, 陈丽. 农村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的缺失与应对[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9(5): 116-118.
[7] 范先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7): 78-84.
[8] 余学, 戴秀英, 李秋丽, 等. 宁夏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 2014(6): 927-929.
[9] 董新良, 王瑾.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知多少?——以山西晋南某乡为例[J]. 中小学管理, 2007(4): 7-9.
[10] 许向东.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及其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绵阳: 西南科技大学, 2018.
[11] 曾咏辉, 吴明永. 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缺失与对策探析[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9, 3(5): 26-29.
[12] 张保.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2(S1): 130-133.
[13] 刘丽娟, 刘亚茹.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16): 179.
[14] 段成荣, 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 人口研究, 2005, 29(1): 29-36.
[15] 徐淑琳.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法律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0(4): 219-220.
[16] 刘诗波, 郑显亮胡, 宏新.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补偿探索——以江西A县B小学的实践为例[J]. 中国教育学, 2014(10): 37-41.
[17] 刘晓霞, 隋建华. 大学生志愿服务刍议——以义务教育阶段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视角[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11): 131-134.
[18] 叶敬忠, [美]詹姆斯•莫瑞. 关注留守儿童——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19] 张秀华. 对河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与分析[J]. 问题研究, 2014(2): 27-29.
[20] 苏群, 徐月娥, 陈杰父. 母外出务工与留守子女辍学——基于CHNS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J]. 教育与经济, 2015(2): 67-72.
[21] 肖正德.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J]. 社会科学战线, 2006(1): 246-249.
[22] 周宗奎, 孙晓军.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1): 71-79.
[23] 来永娜. 农村隔代抚养现象及其对留守儿童性格和学业的影响——借鉴北美人类学思维对山东省莒县Y村的个案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09.
[24] 吴霓, 丁杰, 等.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 教育研究, 2004(10): 15-18.
[25] 李雯婷.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基于隔代教育对其的影响[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10): 22-23.
[26] 王要霞.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探析[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3(6): 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