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近年来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
Brief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elenium-Rich Tea Industry in Ankang in Recent Years
DOI: 10.12677/BR.2022.115069, PDF, HTML, XML, 下载: 308  浏览: 2,223 
作者: 郑 涛: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 安康
关键词: 富硒茶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发展问题发展对策Selenium-Enriched Tea Development Status Quo Development Trend Development Problem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摘要: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团队,通过调研对安康地区富硒茶生长条件,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趋势,疫情对安康地区茶市场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进行了梳理归纳,为安康地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Abstract: A team of experts from the Institute of Tea Research, Ank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vestigated the growing conditions of selenium-enriched tea in Ankang, the status quo of it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trend of it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act of the epidemic on the tea market in Ankang, the mai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Ankang were summarize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the region.
文章引用:郑涛. 浅析近年来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J]. 植物学研究, 2022, 11(5): 579-584. https://doi.org/10.12677/BR.2022.115069

1. 引言

全世界有54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茶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茶叶,世界年茶叶贸易量为140万吨左右,我国出口绿茶占世界绿茶贸易量的80%,从国内市场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茶文化的挖掘与弘扬,做工精细、品质优异的绿茶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安康富硒茶”于2018年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为陕西省唯一入选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以“安康富硒茶”中心品牌为主,扩大富硒市场占有率,强化富硒品牌,将茶产业作为富民强民的重要产业,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安康茶业的发展提供奠定坚实基础。

2. 安康茶生长的自然条件

2.1. 茶生长的地理位置

陕西安康主产茶区为紫阳、平利、汉滨、岚皋、汉阴、石泉六县一区,被称为中国名茶之乡,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1]。其地理位置南依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汉江干流穿境而过,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形地貌,茶树生长区内,生态环境优越,海拔高度差异大,早晚温差大,同时是国内最大的天然富硒区,且硒纯净,检测无不良矿物质产生,容易被茶树吸收利用,从而使茶叶中的硒含量显著增加。

2.2. 茶生长的气候条件

安康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垂直地域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宁陕、镇坪12℃左右,其他各县15℃左右。全市日照时数在1495.6小时(镇坪)~1836.2小时(白河)之间。年降水量在750毫米~1100毫米之间。全市无霜期210~270天,平均8个月以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雨适中,酸性、微酸性土壤条件,特别适合茶树生长。自然环境独特,生态功能突出,为安康市茶产业生长提供了绝佳的气候条件 [2]。

3. 安康茶产业的目前现状

3.1. 茶园基地建设不断扩大

近年来安康市政府结合产业扶贫和茶产业发展,出台了许多扶持茶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全市茶园面积71553.3 hm2,具有绿色、有机茶产品质量认证的省、市茶产业园区136个,国家级、市级、龙头农业产业化茶企业198家,创建产值突破100亿元。

3.2. 品种优化标准提升

近年来,全市大力推广以紫阳为主的群体优良品种以及陕茶1号作为主推品种,发展市级、县级良种茶园30个,做到了品种优化,标准提升,产茶区良种全覆盖。

3.3. 多样性品种的市场潜力大

品种多样性,丰富了市场,激活了人们的选择空间。安康市农科院在研究利用好春茶的基础上,逐步指导各县区茶农、茶企业园区要充分利于夏秋茶,开展新品种研究,延长茶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茶品质,提升茶叶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目前以“富硒红茶、硒香茶、紫阳白茶、兰花香、金桔茶、黑毛茶”等品种为主的夏秋茶,全面加工生产销售,在国内、省内受到了消费者青睐,拓宽了安康茶的发展空间。

3.4. 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安康地区各县区出台了不同程度的产业扶持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大,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园增设水利灌溉、生物防虫、道路硬化等设施。财政投资上对新建茶园、老茶园改造,茶厂建设、出口营销等环节进行奖补,有力推动产区茶业发展。

4. 安康茶产业发展趋势

4.1. 品质好受追捧

安康地区其独特气候环境,为安康地区茶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以紫阳茶为例,紫阳是陕西省土壤硒含量最高、有机茶基地最多县,所生产的紫阳茶有紫阳翠峰、紫阳银针、紫阳毛尖、富硒红茶等系列品种,这些品种都通过了绿色食品有机认证。高品质的茶产品,颇具人气,消费者认可程度高,销售优势突出,为茶叶市场销售提供了保障。

4.2. 名茶还需有名牌

2003年,紫阳县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全国首个茶叶类“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018年,“安康富硒茶”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1年安康茶叶园区大小有30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达产供销一条龙的茶叶企业有100多家,安康紫阳富硒茶自古留下了“谁语陕域无好茶,唐次纲贡紫阳芽”“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的佳句。以“安康富硒茶”中心品牌为主的战略实施,更加突出质量立茶、品牌强茶、文化兴茶 [3],为安康茶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大空间。

4.3. 富硒品牌迈大步

由大到强,是茶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品牌打造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向“企业主体、政府扶持”转变,让龙头企业都在创新产品,创新营销中建立核心竞争力。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以紫阳县为主的“安康富硒茶”系列品牌,在国内外已声名鹊起,笔者曾经在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金枪鱼曼加超市、新西兰华人超市中看见中国紫阳富硒茶陈列柜台之上,这也标志着安康市富硒茶产品成功走出国门,进入海外城市,为进一步提升富硒茶在国际的影响力和对外知名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有效助推旅游产品、旅游商品的有序开发,促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增加群众收益,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4.4. 茶品升级贵创新

随着茶市场的发展及消费逐步年轻化、多元化,传统茶饮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发展需求,传统茶逐步升级为速溶茶、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深加工新产品来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同时加快了茶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安康地区茶产品的附加值。

安康地区政府借助当前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态势,依托生态优势,加大社会资本投入,把茶产业与茶旅游紧密结合,建立现代化生态观光茶园,吸引外地游客到安康茶园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参加采茶制茶活动,感受现代化的茶叶加工过程,观摩茶艺表演,感受安康茶文化,领略安康民俗风情,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和推介安康富硒茶,扩大安康富硒茶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4.5. 茶叶营销在电商

电商销售渠道不仅成为各行业的营销手段,也是未来茶叶行业的主要销售渠道,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各企业销售商,茶企在“直播热”的助力下不断线上营销。缩短了商家与消费者的距离,降低了流通成本,整合了资源。未来,淘宝直播、京东直播、微视直播、抖音直播、快手直播等线上营销开启了茶叶营销的新模式,拓宽了茶叶的新市场,同时也将成为茶企常态化的营销方式之一。

5. 疫情对安康地区茶市场影响

5.1. 开采影响

2022年春,受新冠病毒影响,各县区出台了春茶生产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帮助茶农、茶企解决实际困难问题,确保春茶生产期间平稳过渡、防疫到位。但是由于人工短缺问题,疫情影响人员务工流动受限,人员务工成本增加,春茶的产量和价格受到严重影响。

5.2. 收购影响

春季开采面临无采茶工以外,采摘的鲜叶也无企业收购加工。企业对未来茶叶销售市场行情没有信心,导致不敢大量收购加工,市场需求量急剧下降。

5.3. 质量影响

受疫情及气候变化影响,务工人员流动受限,人工短缺很多来不及采摘的嫩芽,出现采摘延迟,导致后期采摘的芽叶变粗,口感要比原来苦涩,品相比原来的难看,严重影响了春茶的质量。客户购买的欲望降低,质量所受影响将是不争的事实。

5.4. 茶企的影响

疫情对中小型企业影响大,会出现无人或少人采摘的情况,而且少量加工起来费工费时,成本高。对于农户自身来说,影响不大,靠自身及家庭成员完成采摘及手工加工。大型企业虽有政府的扶持帮助,销售渠道好,价格影响不大,但鲜叶采购量上不去,春茶产量及总产量还是有影响的。

5.5. 销售影响

受疫情影响,市场对高档茶的需求会减少。大众消费需求量不会减少,中低档茶价格比往年同档次产品价格要高,中低档茶在疫情期间需求量增加。各销售企业通过短视频(抖音、快手)和直播平台(淘宝直播)卖货,掌握消费端,普及茶叶健康保健功能,独立把控销售的命运。

6. 安康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对安康地区茶叶生产的县、区进行了调研,发现茶叶在生产管理、市场发展、经营理念上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6.1. 生产水平较低

近年来安康地区主要以当地群体种繁育,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相对市场需要比例较低。其次是老茶园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体现在道路硬化、水利排灌、生物防虫等不配套,基础设施落后的茶园占据安康总茶园的一半。再次是安康地区茶园多分布在丘陵山区,田间道路陡坡狭窄无法进行机械化操作,名优茶都是人工采摘,故机械化利用率较低。

6.2. 产品质量不稳

质量不稳定主要体现在夏秋茶农残超标,部分农户不按照严格的规范执行,平凡用药,肆意篡改用药剂量,导致部分夏秋茶农残超标。其次是杀虫灯、粘虫色板、生物农药等生态绿色防控技术利用率低,人工短缺,费用成本提高是造成生态绿色防控技术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茶产品检测环节不够到位,监管率低。

6.3. 产品结构有待优化

茶产品结构有待优化主要是茶产业深加工利用比例低。茶饮料、茶叶提取物等深加工产业初具规模,但规模小、数量少,还满足不了市场需要。二是推进品牌力度不够,知名品牌不多。

6.4. 机械化采收水平程度低

安康地区老茶叶占60%,种植分散,地形复杂,面积小,陡坡、小丘陵等山坡地,道路、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制约机械化采收在茶叶。

6.5. 高端人才队伍缺乏

茶产业要科学、可持续地发展,就需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茶业品牌营销与策划专业人才队伍。高端人才是企业能一直领先的关键,茶行业发展关键在人才。近些年,茶行业快速发展,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逐渐凸显,多数茶叶企业对营销的专业技能缺乏了解,特别对深度营销、价值管理、渠道建设、营销模式、销售政策、物流配送等系统过程,缺乏专业度,更缺乏整合资源、产业政策研究、融资、资本运作能力 [4]。

7. 安康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7.1. 开拓高端市场

首先是加快标准化茶园生产园区,培育一批优秀企业及人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走高端市场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其次开拓高端市场应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秉承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开启新的“可持续营销模式”,使安康富硒茶走向海外市场,为安康经济发展和富硒茶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7.2. 加强宏观引导

为了明确茶产业发展重点及发展规划,各县区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对主产区茶园,市领导亲自挂帅,由科研院校科技人员做技术服务指导的战略性产业领导小组,这种“主要领导亲自抓,有关部门同参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架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7.3. 强化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有力驱动,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引领发展,故开展茶产业发展科技攻关,应加大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开发新品种的选育,新产品的研发,健全完善茶叶产品和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生产设施、栽培技术、质量管理等标准化生产,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共建技术创新驱动转变。

7.4. 提升产业竞争力

决定产业竞争力提升,依靠的是高科技发展,高质量和高素质的劳动力有力结合,技术创新才是提升产业竞争力核心点。技术上构建现代化物流、信息化技术、标准化控制等方式,组建“科研院所 + 企业 + 种植大户”的联结机制,加快推进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营销模式转变,创响富硒茶品牌、拓展富硒茶市场,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富硒茶产业新高地。

8. 安康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建议

8.1. 加快优良品种推广

安康富硒茶是安康地区的特色产业,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改良旧茶园,加快新品种繁育,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规模化、机械化、高标准生态茶园。

8.2. 推进富硒茶品牌提升

“安康富硒茶”品牌应在包装、贴标、规格上都要进行统一管理,多渠道、多层次宣传“安康富硒茶”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逐步争取富硒茶产业核心市场竞争优势。

8.3. 鼓励科技成果转化

培养扶持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对自主研发创新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出台政策鼓励,并给予补助,对取得科技成果的企业,进行宣传,激发更多的企业投入到科技创新的氛围中。

8.4. 促进产业链条横向延伸

生态是安康的优势,茶叶是安康的品牌,利用富硒茶产业发展来促进茶旅、茶文化、乡村旅游等深度融合,推动安康富硒茶产业提质增效,助推乡村振兴蓬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赵欣, 夏曾润.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 244-246.
[2] 袁正亮. 秦巴山区魔芋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北京农业, 2008(9): 48-50.
[3] 王玉宏, 汪涛. 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机遇∙问题与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1): 355-356.
[4] 沈建宁. BT茶叶有限公司北京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北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