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学校文化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Cultural Education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Comprehensive Human Development
DOI: 10.12677/ASS.2022.1110564, PDF, HTML, XML, 下载: 260  浏览: 2,08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谢红雨: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内江;肖 荷: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内江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教育知识教育教育观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People Cultural Education Knowledge Education Educational Concept
摘要: 人的发展,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也包括人的道德品质、身体、心理,及个性全面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人的发展本质认识的加深,教育观也面临着重大转变。新的教育观倡导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即文化教育。研究在分析文化教育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与文化教育关系的基础上,全面探讨了当前我国学校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其制约因素;研究认为,构建新的科学的文化教育观,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增强多元支撑、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意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以人为本教育的重要举措。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s not only the process of intelligence foster, but also includes the development of a person’s moral character, body, mental, and personality in an all-round freedom and harmonious environment. With the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human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is also facing an obviously change. The new concept of education advocates a truly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that is, cultur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al education, the connotation of human’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education, the research deep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practical difficulties and restrictive factors of school cultur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research believes that building a new scientific view of cultural education, continuously promoting educational innovation in educational goals,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educational methods, enhancing multiple support, as well as improving students’ awareness of self-learning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people, even to build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system.
文章引用:谢红雨, 肖荷. 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学校文化教育模式构建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10): 4143-4152.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10564

1. 引言

2019年6月28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同志在新农科建设安吉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世界在变,中国在变,世界高等教育在变,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变” [1]。怎么变?变成什么样?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无论如何变化,但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这条标准不会变。要应对这场变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必须走出“应试教育”困境,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性,卓越、拔尖人才培养道路,这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打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由单一的知识教育转向全面发展的文化教育也许是我们尝试做出改变的一个选择。

2. 人的全面发展与文化教育

2.1. 文化教育的内涵

所谓文化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将教育内容从知识扩大到整个文化。文化教育强调的是,不仅要给学生以鲜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以创造知识的整个文化。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 [2]。”

第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其职责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的转变,教师所担当的角色也面临重大转变,即不能再是只会一味教书的教书匠,而应当是既会教书更会育人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

第三,学生受益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文化的熏陶。他们的任务不仅是要学会读书,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在全面发展的视野中,一个人的成才需要全方位的素质和修养,不能单靠知识一个方面,尤其不能光靠那种脱离其文化命脉的死的知识。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所谓文化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这样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的关注点不再仅仅是狭隘的知识,而是包括知识在内的整个文化;文化教育的内容既可以是具体的民族文化知识也可以是具体知识背后所蕴含的创造知识的整个文化;文化教育所强调的不再是以知识为中心或以知识为本,而是以人为中心或以人为本;不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现有的知识,从而成为旧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让学生受到包括知识在内的整个文化的全面熏陶,从而不仅成为旧知识的接受者,更重要的是还要成为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创造者 [3]。

2.2. 文化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在文化教育的视野中,文化与知识二者不是截然分离的两种东西,而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确切地说,知识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文化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非是一种截然对立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连续性,而不是彻底的断裂。文化教育并不是要完全否定知识教育,更不是轻视知识,相反,文化教育甚至要比单纯的知识教育更加重视关于知识的教育,文化教育反对的是那种切断文化和生命之根的、以知识为中心或以知识为本的教育模式,主张要使知识教育最大限度地接近文化和生命,渗透并充满人性和文化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教育并不是知识教育的对立面,而是知识教育的延伸、拓展和升华,目的是要使知识回归其文化,使教育回归其本性,从而让知识教育更加人性化并更加富有成效。即文化教育培养的是既有知识又有文化,既知书又达理的时代新人。

其次,强调文化教育,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排斥知识教育。相反,在文化教育中,也许“知识教育”依然是重点,但是,这里所说的“知识教育”已经不再是那种切断其文化命脉的机械、教条、刻板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极富文化内涵、充满文化精神而生气勃勃的知识教育。也就是说,这种“知识教育”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浸透了浓厚文化气息的知识教育,是整个文化教育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知识教育是文化教育的基础和条件,文化教育是知识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是知识教育的升华和拓展;文化教育离不开知识教育,也不能止于知识教育,文化教育必须经由知识教育,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知识教育既是文化教育的载体,也是文化教育的链接环节,更是文化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总之,离开知识来谈论文化,文化就会变得非常模糊而空洞;反之,离开文化来谈论知识,知识就会变得过于僵硬而抽象。因此,文化教育并非要否定和排斥知识教育,而是要揭示知识与文化之间的深刻关联,特别是将知识放在人的整个创造过程中加以研究和考察,从而将僵硬而抽象的知识教育变成生动而鲜活的知识教育,变成整个文化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马克思在继承前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首先是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其次,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指人的社会关系的生成和丰富程度,而且还强调人的个性化程度,即作为主体的人全方位的发展。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体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等等。总之,人的体力、智力、道德品质及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即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中的人的全面发展。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学会生存》报告书中对人的全面发展作了如下论述:“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思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 [4]。”进而提出了“培养完人”亦即“为一个新世界培养新人”的口号。

总之,只有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人的现代素质,也就是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人的每一种能力和素质都同样得到均衡发展,这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追求的是:人作为社会主体,其能力、素质、实践活动等自由、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过程,是人类不懈追求的可持续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从广义上讲,“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意思是指人类和个体的各种潜能素质的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的丰富完整,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显现等。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 [5] ”;从狭义上讲,是指个体的体力、智力、心理、品德、能力等各方面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本研究是从狭义上来讨论“人的全面发展”,即作为个体的人,通过什么样的教育,从而得到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

2.4. 人的全面发展与文化教育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提升、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与文化教育是相互统一的,二者是互为前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以文化教育为基础。文化教育具有弘扬社会正气、凝聚社会人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人的素质、沟通联络感情、增进理解等多种功能,为人际关系的和谐共存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没有文化的教化和洗礼,人就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自我;没有文化熏陶和磨砺,人就容易落入简单和庸俗的利益格局中,争名夺利;没有文化知识的丰富和充实,人就不可能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要素。因此,只有文化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四有”新人,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文化教育离不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如人的不同需要的合理满足,人的身心健康与协调,情感与理智的平衡,功利与道德的并重,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同步发展,个人与社会的沟通与和谐等等。人类的幸福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这也是“文化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的。所以可以把文化教育定义为建立在现代人文理性基础上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文化教育。这种文化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的既有成果,也包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理想的现实过程,是一个无止境的创造和建构过程。

最后,人的全面发展水平是衡量文化教育的重要尺度。文化是人的创造,人是文化发展的产物。二者的这种辩证关系表明,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属于文化范畴。所以,衡量文化教育的质量,必须看其是否提升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水平,是否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了阶段性的飞跃。按照这一衡量尺度,在文化教育中,应该着眼于促进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多发展具有中华民族风格、体现时代精神、满足健康精神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精品。

3.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文化教育的现实价值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应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3.1. 文化教育是现代教育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

教育内容是指一个国家或阶级对其青少年儿童所实施的各方面教育的总称。当代教育学对教育内容的划分主要有两种界说:一种是将其划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另一种是将其划分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由这种划分标准本身就可以看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同一维度或同一概念层面构成了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现代教育实现人全面发展目的的两股缺一不可的基本力量。通过科学教育主要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的目的,通过人文教育主要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目的,二者并存,才能构成现代教育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3.2. 重视和加强文化教育是实现促进人全面发展目的的重要举措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一直以来坚定不移的教育目的。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立德树人”教育中不仅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还要融入文化知识教育,教育改革要坚持“以文化人”,坚持“文化自信”。

从上面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始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主张,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明确规定。从上述的文化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系出发,我国教育要真正实现这一旨归,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文化教育,就必须坚持科学教育与文化教育整合并重、协调实施。然而,纵观我国教育的实际现状,却恰恰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培养的倾向,存在着科学教育倍受青睐而文化教育遭遇冷落的状况。教育的功利性色彩日趋浓厚,而人文属性逐渐淡化。在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特定背景下,这一问题的迫切性和严峻性尤为突出。

4. 我国学校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制约因素

4.1. 学校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

4.1.1. 学校文化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协调

首先,学科理论方法与师资队伍薄弱。长期以来,文化教育的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依托于哲学、史学、文学、美学等学科,而文化学,尤其是中国文化学应当成为文化教育的支撑学科,在学科分类体系和学校学科设置中,并未占有一席之地,也没有专门立足于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这将对文化教育造成学科理论方法指导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的严重缺失。

其次,文化课程设置不合理。许多学校开设了有关文化教育的通识课程,但在课程设置上未能给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很多学生反映学校开展的文化教育课程选择性较少,不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修读。同时,开设的课程形式过于单一化和理论化。很多学校开设的文化课程多是以阅读传统经典为主,在课程模式上偏重理论教学环节,而缺乏实践环节,很多学生渴望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授课形式。

再次,教学资源配置不协调。不同类型的学校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存在教师与课程之间的不协调。理工类院校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学资源相对紧缺,不能更好地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综合类学校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但其在具体教学环节上容易出现教学沟通不及时等现象。

4.1.2. 学生积极主动性不够,对文化教育认识不足

“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学校的文化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学校和老师的积极付出,还需要作为受众的青年学生积极配合。因此,在分析学校文化教育的问题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态度和想法。青年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然而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更多地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形成一种自发自觉的学习态度,多数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不清楚,难以自发自觉地学习和体悟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目前在大多数学生中存在疏离传统文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认知不足、传统伦理道德淡薄、传统文化践行危机等。

4.1.3. 多元文化对学校文化教育形成冲击

首先,网络文化良莠不齐。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文化所衍生的新兴文化以其自身新、奇、变的特点为学校进行文化教育营造了全新的环境,不仅拓宽知识获取渠道,而且提供了优越的学习交流平台,但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与文化发展相背离的异质文化,如色情、低俗、不正确的言论、负面新闻等负能量信息充斥网络,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有些学生质疑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认为这些所谓老古董的文化应该被摒弃。其次,价值取向出现错位。不良社会文化,如暴力、赌博等严重侵蚀高校学生的传统道德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使其发展逐渐迷失方向,甚至价值取向出现错位。再次,外来文化的进入和渗透严重冲击着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部分学生理性鉴别和批判能力较弱,西方文化负面的作用超过正面效应,导致学生过于崇尚国外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虚无主义心理。此外,社会大众文化和青年流行文化作为一把双刃剑,以其特有的意识形态和娱乐意义影响着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与对待传统文化的冷漠态度相比,以大众传媒为载体,流行语言、流行新产品等社会大众文化和青年流行文化更受学生的关注。

4.1.4. 应试教育对文化教育形成束缚

应该来说,我国综合文化素养教育在幼教阶段开展的还是不错的,但是从小学阶段就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老路上。我国的教育从中小学就纳入高考教育体制培养计划中,来自学校及家庭的各种压力使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应试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仅在小学及初中阶段的语文、历史、政治课中有所涉猎,学生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应试科目的学习上,这种教育体制完全与先贤们提出的观点相悖,导致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严重缺失。大学阶段,高校对文化教育仅体现在大学语文和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面。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理工科学生能够接触的文化教育往往源于校园文化活动,除相关专业文科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之外,其余文科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都是有限的。由于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禁锢,学校的文化教育面临着较大困境。

4.2. 学校文化教育的制约因素

4.2.1. 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误区

信息时代给文化教育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碰撞,导致教育者在知识教育与文化教育的相互冲突碰撞下出现了对文化教育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当前很多高校将培养“应用型人才”确立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尽管这一目标在一定时期内能为学校增强竞争力,但是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拉动作用只是暂时的。因为这一提法会造成误解,老师认为知识技能是“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人文素质无关紧要。事实上,越是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高校,越应该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起高度重视,以平衡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偏颇。更为严重的是,这样一种人才培养理念会由学校向外渗透,从而影响到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整个社会的教育氛围。

4.2.2. 三方平台的教育资源缺位

文化教育涉及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为主的三方教育平台,虽然三者有一些零星合作,但是收效甚微,这从教育主体的素质、教材的质量、教育活动的方式等中便可看出。首先,教育主体的素质,文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然而当前很多老师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一知半解,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难以承担文化教学的任务。其次,教材的质量,当前专门为文化课程编写的教材较少,现有的与文化课程相关的文化通论教材往往泛泛而论,几乎囊括了自然、人文、社会、艺术和科技等各个领域,而真正涉及文化的内容却相当匮乏,并且重理论轻实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学生学习文化的途径有限,客观上造成了文化教育的缺失。

4.2.3. 网络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较大冲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海量信息,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随之而来也产生了诸多问题。网络中各种信息,正面与负面,积极与消极,正确与错误,鱼龙混杂,无所不包。在校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军,受网络的影响也最为深刻。然而在校学生尚处在思想观念还不成熟的阶段,常常在各类信息的冲击下无所适从,对优秀文化无法形成一个清晰的判断和认识。

此外,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知识与文化的分离、教书与育人的分离、读书与做人的分离等现象。知识教育切断了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只关注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考试,似乎学生的任务就是读书而不是做人,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将大大影响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总之,各种原因导致文化教育被忽视,人才培养上全面发展的严重缺失,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淡薄和信任危机、大众伦理道德等问题。知识教育模式直接影响了文化教育的实际成效,在客观上影响了文化教育的有效开展,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的相违背。

5. 我国学校文化教育路径构建的对策

陈宝生同志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上提出:“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6],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掀起了一场“质量革命”。“质量提升,文化为魂。文化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6]。可以说,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战略的高度上把握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是充分认识文化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性的前提条件。因此,加强学校文化教育建设,提升我国学校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探寻切合实际的文化教育路径是“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选择。

5.1. 从单纯的知识教育走向全面的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培养卓越拔尖创新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克服狭隘的教育观,实现教育观的转变,即从单纯知识教育向全面的文化教育转变,可采取如下措施:

5.1.1. 在教育目标上,要坚持素质教育的目标导向,不断推进教育创新

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各个组成部分,正是人的各方面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是素质教育。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规模扩张时期,正在向内涵式发展转型,高等教育领域内掀起了一场质量革命,即由数量、规模的发展向质量提高转变,推动这场变革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其核心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1.2. 在教育内容上,促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高度统一,实现人的精神的现代化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境界,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是实现人的精神的现代化。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理想兼备的人,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科学与人文分别从不同层面作用于人的全面发展,给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强有力支持。教育从根本上来说不仅仅是传授有关科学知识和信息,而是一个人文的过程、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教育必须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人文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沟通,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1.3. 在教育方法上,坚持知识、情感、行为的有机统一,积极开展社会教育实践活动

朱熹说:“知、行常相须,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荀子说,“学至于行而后止”。可见,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止于获取知识而应该最终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之上。社会实践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必须重视学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开展。一是学校应拓宽渠道和平台,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加强与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单位、少数民族村寨等的联系,建立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活动;二是要把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三是教师要加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紧扣活动主题和学校自身特色,努力打造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色品牌。

5.2.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提升师资水平

完善的教育机制、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健康的网络文化,文化素养高、综合素质好的教师是学校着力构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体系,精心培养复合型应用性创新型,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

5.2.1.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教育机制

加强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才能最终保证教育的实效性。在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要建立健全文化教育的领导责任制度和教育工作实施计划及方案,形成科层化和规范化的体系,保证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党政领导要关心、重视学生的文化教育,学校宣传部、学工处、校团委、教务处等部门要齐心合力开展工作。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专项经费使用制度和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制度等,从各方面为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和保障 [7]。

在机制建设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文化教育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等,以保证文化教育过程中长效机制的运行 [8]。要设置具体的文化教育考核指标,对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规范。

5.2.2. 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和特色,充分挖掘学校传统文化资源,深入开展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大力营造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一方面,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载体,把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学校的校园建筑、教学设施和各种人文景观当中,大力打造文化教育的外在环境。另一方面,要通过校园网络、电视台、校报、学生社团刊物等传媒手段,在学生中广泛地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校园传媒的功能,使校园处处体现文化教育的韵味。此外,还应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比如举办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报告会,通过征文、演讲、讨论、辩论赛、知识竞赛、文化沙龙等形式,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并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

5.2.3. 积极推进网络化载体建设

随着以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5G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习方式将更加灵活多样,在文化教育上,学校也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要主动出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通过净化网络环境,建立网络学习园地来丰富文化教育的形式,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时时处处,通过便捷的网络学习丰富的文化知识。学校还可以开通网络社区等交流平台,使学生通过群组讨论、在线对话等方法积极参与,在沟通交流中增进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进一步实现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自我教育。同时,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为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讲座和辅导,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5.2.4. 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文化教育的课程有没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授课能力,加强文化教育需要建立一支学术水平高,知识修养广博,深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专业师资队伍。教师品德高尚,就能够以德施教、以德立身,使学生全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学生的学习典范。同时,要提升其他专业课教师的文化素养。贯彻融文化教育于专业知识教学的理念需要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因此,要高度重视文化教育课程的师资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可以采用选派教师到其他学校学习交流、聘请其他学校优秀教师做兼职教师和校内系统培训等方法,解决当前文化教育师资不足、基础知识不扎实及人文素养不高等问题。

5.3. 着力增强多元支撑,营造良好联动教育氛围

整体性的教育氛围对青少年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影响极大,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作为学生教育的三方平台,应加强彼此之间的联动关系,在教育资源上互通有无。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开展系列讲座等形式,使家长们加强对文化教育的认识,并有效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从而对青少年学生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以几个相邻社区为单位,成立家庭文化教育指导中心,定期开展各种主题文化活动,使文化教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当地民间艺人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社会人士往往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将他们纳入文化教育的兼职教师队伍,能有效提升学校的文化教育水平;另外,还可以整合现有的社会文化资源,创立教育基地和实践基地,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教育内涵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从身边的民族文化感受开始。

5.4. 提高自我学习意识,加强在日常生活中学习

学校文化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既要有社会的良好氛围,但是也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努力学习。因此,要加强在校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的教育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而应该是一个“薰”和“陶”的过程:“薰”就应从汲取前人的宝贵财富入手,让学生学会博览群书,奠定丰厚的文化底蕴,从小培养;“陶”就应汲取优秀文化的精髓,好像是在优秀文化的典籍里进行艰苦的长征,安然面对世俗社会的一切“热闹”和“浮华”,要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寂寞。

6. 总结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高等教育也正处于深刻的根本性变革之中,我们必须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 [6],为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培养大批全面发展,卓越、拔尖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克服并超越狭隘的教育观,实现教育观的转变。如前所述,转变教育观,并不是完全否定狭隘的知识论教育,而是以知识教育为基础,以文化熏陶为主旨,不再以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灌输教育为教育的根本,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知识背后蕴含的人类的文化和精神。正如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斯腾豪斯认为:知识不是需要学生接受的现成东西,而是要学生成为思考的对象。它不能被作为必须达到的目标来束缚人;相反,教育要通过促使人思考知识来解放人,使人变得自由 [9]。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实现知识价值观的转变,重视知识的内在价值,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改革发展研究所经济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双一流”战略下我国大学校训文化优化研究(JJYJ4199);四川省教育厅2018年度一般项目“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的文化教育观与文化教育模式构建研究”(18SB0281)。

参考文献

[1] 吴岩. 掀起“质量革命”全面建设新农科[Z]. 2019-06-28.
[2] 怀特海. 教育的目的[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3] 孟建伟. 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J]. 教育研究, 2007, 28(1): 14-19.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 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192-198.
[5] 李德顺. 价值学大词典[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3.
[6] 陈宝生. 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上的讲话[Z]. 2019-04-29.
[7] 李宗云.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8] 谢红雨, 肖荷. 我国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管理伦理视角[J]. 大学教育, 2018(1): 185-187.
[9] 杨小微. 新课程实施中若干问题的反思[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7(4):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