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整得跟X一样”与其否定式的不对称研究
Study on the Asymmetry of the Constructions “Whole Like X” and “Whole Different from X”
摘要: 构式“整得跟X一样”与它的否定式“整得跟X不一样”的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两个结构在语义、功能和相互转换的种种不对称上。不对称的动因,既包括语义的虚化,也与语言的主观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Abstract: The asymmetry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integral like X” and its negative “integral different from X”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symmetry of the two structures in semantic, functional and reciprocal transformation. The cause of asymmetry is not only the semantic emptiness, but also the subjectiveness of language.
文章引用:刘佳. 构式“整得跟X一样”与其否定式的不对称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10): 2161-2164.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10291

1. 引言

语言的不对称现象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语言存在语音、词汇、句法以及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不同的语言之间也存在着各个方面的不对称,可以说语言的不对称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1]。对于语言中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现象,学界已经做了一些研究,例如许德楠(1982)、石毓智(1989)、戴耀晶(2000)、郑巧斐(2006)、陈艳芳(2011)、吕俞辉(2013)、沈家煊(2015)等,但以往对述补结构的不对称研究还较少,本文拟对“整得跟X一样”和“整得跟X不一样” [2] 的不对称进行考察,并对其成因加以探析。

2. “整得跟X一样”与其否定式的不对称类型

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来看,“整得跟X一样”与“整得跟X不一样”的不对称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2.1. 形式上对称,意义上也对称

形式上的对称是指“整得跟X一样”有对应的否定形式“整得跟X不一样”,意义上的对称是指“整得跟X一样”和“整得跟X不一样”语义上相对或者相反。例如:

(1) 陈华妈妈要把头发整得跟隔壁邻居一样。

(2) 陈华妈妈要把头发整得跟隔壁邻居不一样。

以上两例中,“整得跟隔壁邻居一样”有对应的否定形式“整得跟隔壁邻居不一样”,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在语义上相对。肯定式表示两种事物或性质在某一方面相同或相似,否定式表示两种事物或性质在某一方面不相同或不相似,以上两例都是以隔壁邻居的发型作对照,前者是陈华妈妈要把发型整得与对照对象相同,而后者则是强调发型要与对照对象不同,前后两者形成了语义上的对称。

2.2. 形式上对称,意义上不对称

这一类的结构在形式上有对称的肯定否定形式,但是意义上并不相关。例如:

(3) 明明啥也不懂还整得跟真的一样。

(4) 虽然现代高科技已经很发达了,但虚拟场景还是整得跟真的不一样。

例(3)“整得跟真的一样”意思是“明明是假的却弄得和真的一样”,表达“不相信、怀疑、嘲讽”等贬抑义,它已经丧失原有的比较义,用于抒发说话人的主观感受。而例(4)中“整得跟真的不一样”则是一个较为客观的述补结构,用来对虚拟场景的制作技术进行补充叙述,表达比较描写义。两者意义上的不相关联形成了语义上的不对称。

2.3. 形式上不对称,意义上也不对称

一般来说,形式上不对称,意义上也就不对称。例如:

(5) 第一次见这么打架的男人,整得跟娘们儿一样!无语。

*(6) 第一次见这么打架的男人,整得跟娘们儿不一样!无语。

(7) 每天在那里吹得天花乱坠,整得跟去过一样。

*(8) 每天在那里吹得天花乱坠,整得跟去过不一样。

(9) 哭丧个脸干嘛,整得跟我欠你一样。

*(10) 哭丧个脸干嘛,整得跟我欠你不一样。

以上几例“整得跟娘们儿一样”、“整得跟去过一样”、“整得跟我欠你一样”都没有相应的否定形式,如果给它们加上否定词,结构并不成立,语义上也没有关联。这一类型在形式和意义上都不对称。

3. “整得跟X一样”与“整得跟X不一样”不对称的表现

从逻辑上来说,肯定和否定是对称的,肯定的反面是否定,而否定的反面是肯定,但是自然语言的肯定和否定并不是完全对称的。“整得跟X一样”和“整得跟X不一样”在语义上、相互转换上、语用上就不总是完全对称。

3.1. 语义上的不对称

在语义上,“整得跟X一样”既可以表示比较描写义,又可以表示主观评价义。例如:

(11) 幸福里社区居民众筹改造小区,小区居民回应:“出点小钱,把小区整得跟酒店一样,真得劲!

(12) 别整天来单位瞎晃悠了,整得跟谁想见你一样。

例(11)以酒店作为对照,描写出改造后的小区焕然一新的特点,是比较描写义。例(12)中的“整得跟谁想见你一样”具有嗔怪的感情色彩,表示主观评价义。

而“整得跟X不一样”只能表示比较描写义,不带有主观情感色彩。例如:

(13) 今年的烟火大会整得跟去年不一样。

例(13)将今年的烟火大火与去年的烟火大会作比较,对今年的烟火大会进行客观描写,凸显其与去年烟火大会的不相同,不带有主观评价色彩。

3.2. 相互转换的不对称

根据标记理论,通常的情况下,在肯定否定这一对范畴中,肯定是无标记项,否定是有标记项。从意义上和使用条件上来说,否定句的使用条件远远低于肯定句。从形态上来说,否定句的形式总是比相应的肯定句复杂,否定词就是一个多加的标记。从分布上来看,有很多肯定句式如果改成相应的否定句式都不成立或者很别扭。“整得跟X一样”与“整得跟X不一样”的使用情况就是如此。例如:

(14) 一包方便面而已,整得跟谁吃不起一样|*整得跟谁吃不起不一样,有必要吗?

(15) 你还恶人先告状,整得像我欺负了你一样|*整得像我欺负了你不一样。

(16) 刚进模特圈就摆这么大的架子呀,整得跟自己实力多雄厚一样|*整得跟自己实力多雄厚不一样。

(17) 我才出门两天你就把家整得跟猪窝一样|*整得跟猪窝不一样。

以上各例肯定形式改为相应的否定形式都不成立。这是因为肯定式可以表示客观描写义也可以表示主观评价义,而否定式一般只表示客观描写义,当肯定式表主观评价义时,否定式无法对应,进而造成了肯定式与否定式相互转换的不对称。

3.3. 语用上的不对称

“整得跟X一样”话语功能主要是抒发说话者的不满、埋怨等情绪,但是“整得跟X不一样”却没有这样的语用功能,在使用频率上,“整得跟X一样”的使用频率也远远高于“整得跟X不一样”,体现出肯定否定形式在语用上的不对称。

4. “整得跟X一样”与“整得跟X不一样”不对称的动因

4.1. “整得跟X一样”中“整”的虚化

语法化主要有三种情况:实词虚化、句法化现象、词汇化现象。“整得跟X一样”和“整得跟X不一样”的不对称主要与“整”字的虚化有关。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整”的解释有如下六个义项:① 全部在内,没有剩余或残缺,完整;② 整齐;③ 整理、整顿;④ 修理;⑤使吃苦头;⑥ <方>搞、弄 [3]。前面五项都是“整”的实在意义,第六项的“搞”和“弄”与“整”有着相同的功能,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替代。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具有以上义项的词语可以用“整”字来表示,甚至其他一些意义的词也可以用“整”来表示,“整”在使用范围上相当广泛。这使得“整”字随着语境的不同逐渐开始表达一种宽泛而不十分确定的语义。正因为“整”字意义的泛化和虚化,当它不表实在意义进入述补结构“整得跟X一样”后,整个结构的实际意义——比较义和描写义大大削弱,伴随着语义上具体意义的逐渐削弱、抽象意义的逐步增加,语用上客观性逐渐减少、主观性逐渐增加,这为“整得跟X一样”的语法化提供了语义基础。“整”语义的虚化与泛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整个结构语义的虚化与主观化,如“整得跟两娘们儿一样”的“整”意义已有所虚化,已经没有办法具体说出这个“整”字代表什么实在意义。而“整得跟X不一样”的“整”字并没有发生虚化,“整”的语义是具体实在的,如“把小区整得跟一般住宅不一样”中的“整”是建设、装修的意思。“整得跟X一样”中“整”字的虚化带来了“整得跟X一样”和“整得跟X不一样”的不对称。

4.2. 主观化演绎的结果

“整得跟X一样”与“整得跟X不一样”不对称的动因与“整得跟X一样”的主观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观性”是指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即在话语中含有说话人的自我表现成分。“主观化”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的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 [4]。“整得跟X一样”从表示描写、比较的客观意义到表示抱怨、不满等主观意义,展现了该格式的主观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交互主观性得以展现。语言的交互主观性是指:表达主观情态的语言所选取的结构不仅要有利于说话者的表达,还要有利于听话人的识解,说话人把自身的强大影响施加给听话人,听话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识解出结构内含的主观评价功能。语言的交互主观性使得结构进一步主观化,结构从表达客观真值命题的断言结构中剥离出来,成为具有独特意义和功能的评价格式。经历主观化后的“整得跟X一样”格式除了可以表示比较描写义外还可以表示贬抑评价义,而“整得跟X不一样”则只能表示比较描写义,造成了两个格式在意义上的不对称。

5. 结语

本文对“整得跟X一样”和“整得跟X不一样”的不对称现象进行了考察,并探析了其不对称的动因。“整得跟X一样”及其否定形式受到语言主观化和语法化的影响,造成语义、语用和相互转换的不对称。不对称现象是语言演化发展的必然现象,是语言的属性,不对称现象有待进一步挖掘探究。

参考文献

[1] 沈家煊. 不对称和标记论[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2] 郑巧斐. “一样”与“不一样”比较句的不对称[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4(6): 9-12.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
[4]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33(4): 26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