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大思政课”双向融合的路径思考
Reflections on the Path of the Education of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Merging into College Political Course
DOI: 10.12677/AE.2022.1210623, PDF, HTML, XML, 下载: 198  浏览: 389 
作者: 胡晓青:赣南师范大学,江西 赣州;曾纪瑞: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关键词: 创新创业高职思政课融合Creation and Innov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litical Course Merging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课在目标、内容和作用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但二者在融合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偏差。立足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课的内在统一性,优化课程设置,转变教学模式,依托政策环境,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课双向融合,进一步实现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目标。
Abstract: The education of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college political course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in terms of objectives, contents and functions. But there are some deviations between them in the process of fusion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internal unity of the education of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college political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ptimi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a, changing teaching model, supporting policy environment, to promote their combination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and compound technical talents.
文章引用:胡晓青, 曾纪瑞. 创新创业教育与“大思政课”双向融合的路径思考[J]. 教育进展, 2022, 12(10): 4083-408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10623

1. 引言

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出台《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下文简称《方案》),这一方案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也是对现阶段思政课改革创新方向的再次强调,即推进思政课教学的走实走深。关于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从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明确思政课育人场域和维度延展至社会生活中;到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 [1],强调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契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实际,达到预期育人效果,成为现阶段建设“大思政课”的核心问题。高职院校在面对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目标,需要找准人才培养过程中着力突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在新时代更应突出适应职业岗位的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等综合素养的培育。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院校育人课程的重要载体,一方面立足创新创业精神、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结合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促进行业启蒙、政策宣讲、市场实践等“硬实力”的提升。同时,又能有效的达成“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2] 同向同行的育人目标,在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强化“软实力”建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锤炼理想信念、恪守职业道德等。

2.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课内在统一性分析

2.1. 教育理念革新的高度自觉性

思政课围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明确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高职教育模式下,专业设置贴近行业和市场需求,受就业市场冲击快速而显著;学生期待快速获取技能、擅长动手实践、实现就业创业目标等特征直接制约着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育理念的更新,泛“指标化”和“功利化”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但在高职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在与思政课融合之下呈现出教育理念更新的自觉性,回归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品质养成的本心。从这一角度上看,两门课程在教育理念上趋向反映现实需要和发展潮流,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适应性。

2.2. 教学模式开展的高度互补性

高职思政课的主要涵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和形势政策课等,课程体系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并且与时俱进。但受教材政治性、范式化、一体化的影响,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以传统的“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与高职学生青睐的实践性、互动性、活动性的教学模式有一定差距。而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行业、企业、市场等高度紧密结合,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性和现实性,采取案例讨论、实地考察、专家座谈讲座等模式具备高度的实践性和互动性,这与思政课形成高度的互补性。

2.3. 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一致性

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转变,由最初单一的“职业行业人才”向现在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转变。创新创业教育则更为清晰的指向了把学生塑造成“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开创型人才” [3]。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讲,其目标就是实现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从这一角度看,二者的育人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3.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课融合现状分析

从2015 年国办印发有关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全国各级高校逐步建立完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并积极推进相关课程改革创新,不断呈现“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更紧密结合”的局面;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如何将思政课程中蕴含的,贴合时代发展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元素全面融合其他课程教育;再到《方案》中提到“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代表的一系列贴近学生专业实际、反映行业人才需求、呼应职业发展前沿的功能性课程发展迅猛。这些课程与传统、刻板印象中,注重说教、灌输,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实践性的思政课程既形成鲜明反差,又实现有效互补。一方面以创新理念为出发点,以实践能力为落脚点的创新创业课程,需要思政课发挥“掌舵把向”的导向作用,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价值澄清的最大化,明确创新创业实践的意义、取向和目标;另一方面,思政课在政治理论和思想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亟待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等有效载体,实效育人效果的可视、可测、可评,即受教育者精神内化与行动外化的统一。但在目前二者融合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不足和短板。

3.1. 学科理念融合存在偏差

创新创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各自为阵”的问题,两门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缺乏有机呼应,呈现出不同价值观下的观念冲突、学生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育人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创新精神和理念在一段时期内,成为创新创业课程和思政课程融合的主要着力点。思政课倡导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大学生要重视创新、坚韧、拼搏、耐挫等意志品质的发挥和养成,在价值上则强调创新创业实践在经济利益之外所赋予的普惠性、奉献性和可持续性。但现实中,大部分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受制于就业指标和创业成功率的要求,片面偏向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对于涉及到精神层面如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

3.2. 课程内容融合存在偏差

各高职院校在课程内容上普遍具有专业性和多元性差异。“专业性”要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专业,开展贴合职业、行业特点的创新创业理论和技能内容进行教学。“多元性”则强调通过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反馈体系构建等将思政课中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职业文化、工匠精神、劳动教育等” [4] 内容与“双创”教育结合,以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提升。具体到课程则涵盖包括创新创业伦理学、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心理和哲学等,但课程设置实践中,往往更加重视专业性的教学内容。

3.3. 评价体系融合存在偏差

课程评价是基于课程内容、过程及产生效果的价值判断。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课程评价长期被创新创业类比赛的层次高低、奖项数量多少,学生创业成功率高低、带动经济收益数据好坏等指标所左右,以单一的“效果论”为主要评价标准,甚至将课程内容、过程等评价内容进行弱化。而思政课则更加强调通过融入创新创业精神要素,包括: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工匠精神等,从聚焦受教育个体“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强化思想观念、精神气质、意志品质、价值取向等育人功能。

4.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思政课融合途径分析

4.1. 优化课程设置,实现课程内容融合

课程设置中,应以两类课程内容有机互融为着力点,实现二者内容的整合、加工、优化以提升育人效果。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创新创业课程,有针对性的设置专项的涉及规范、伦理、价值观等方面的课程,着重突出创新创业精神、品质和意识的养成。同时,在思政课程中,结合不同章节针对性的融入创新创业知识。如在《概论》课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章节中新发展理念中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事迹开展对于“创新”的解读;在《法治》课程“理想信念”章节和法律章节中分别开展大学生创业精神、大学生创业法律的解读;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在构建现代经济制度背景下对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互联网+”政策等重大政策与创新创业发展的关系进行阐述,既实现了内容的互融多元,也提升了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2. 转变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效果融合

在教学模式创新中,从高职学生专业、兴趣和习惯的特点出发,从互动性、实践性和发展性入手开展教学模式的融合,打破课程间教学模式的弊端,实现教学模式创新,同时兼顾课程间在理论性、规范性,互动性、实践性的优势特征。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关于创新创业精神、品质和意识的解读要建立以理论性为前提、以逻辑性过程、以实效性为结果的总体导向,激发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过程中呈现的精神、规范和价值的敬畏之心与尊重之情。同时,在思政课教学善于借鉴创新创业课程富有互动性与实践性特点,在实践考察、专家座谈和竞赛活动中选择诸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企业、特色村落等,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增进家国情怀的培育。通过向其中的企业家、专家、模范人物等开展交流学习,树立科学创新创业馆,增强创新创业实践的理性意识和科学抉择。

4.3. 依托政策环境,促进课程创新融合

针对高职专业设置和就业选择高度贴近市场的特点,要依托思政课程强化学生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层面重大宏观政策的理性认知和深入了解,比如“一带一路”、“互利网+”、“创新驱动”等政策为创新创业活动带来导向性的变化,这也直接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具备时代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时代发展要求培育具备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才能真正确保教育获得感的落地。同时结合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创新的要求,把握微观教育政策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用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竞赛类平台,比如在《方案》中提到“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持续组织开展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推动实践教学规范化”,建好用好实践教学基地。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利用现有基地(场馆),分专题设立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发挥好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学基地的实践教学功能。结合实际,开发模范人物、典型事迹、标志性场域等创新创业教学资源,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形成有效对接。基于实践基地通过“校企结合、创业导师辅导相结合等教育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及时关注社会需求和社会现状,抓住时代的同步发展和社会方向” [5]。

参考文献

[1] 共产党员网.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EB/OL].
https://www.12371.cn/2022/04/25/ARTI1650887449762560.html, 2022-04-2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201903/t20190318_373973.html, 2019-03-18.
[3] 李焦明. 如何实施“课程思政”[N]. 中国科学报, 2019-09-04(004).
[4] 吴修娟.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上海部分高校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5] 艾华, 郭雅茹, 孟妍, 田润平. 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政教育内涵建设研究[J]. 中医教育, 2019, 38(1):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