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孔子的仁
On the Benevolence of Confucius
DOI: 10.12677/ACPP.2022.115242, PDF, HTML, XML, 下载: 228  浏览: 453 
作者: 蔡迎迎: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孔子Confucius Ren
摘要: 在孔子所在的礼崩乐坏的时代,他提出的一系列思想都饱含着对社会恢复和平稳定的祈望。而“仁”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思想之一,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现实中的人依旧是善恶混杂的。笔者将在本文中探讨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我们如何活在孔子的“仁”中。
Abstract: At the time when Confucius was in the midst of a ritual collapse, he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ideas full of prayer for the restoration of peace and stability in society. As one of the core ideas of Confucius’ thought system, “Ren” has been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past and in the present, but in reality, people are still mixed with good and evil. In this article, I will discuss how we can live in Confucius’ “Ren” for people today.
文章引用:蔡迎迎. 浅论孔子的仁[J]. 哲学进展, 2022, 11(5): 1421-1425.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5242

1. 引言

孔子,名丘,字仲尼,于公元前551年出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祖籍宋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到处皆是不义的战争,孔子对此非常厌恶,他希望能够恢复周礼,并提出“仁”的思想,想以此来改变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这个思想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寄托着孔子期望和平、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并且在后续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都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 孔子的仁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是他全部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思想之一。仅仅是在《论语》这本书中就有五十八章提到“仁”这个概念,而出现“仁”这个字的次数更是多达一百零九次。孔子对仁这个概念的阐释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从现有的古代文献来看,“仁”这个字最早出现于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当中。在《说文》中:“仁,亲也,从人,从二。”由此可见“仁”这个字的本意应该是对人友善,相亲的意思。它左边是个人,右边是个二,两个人依靠在一起,友好的相处,这才叫“仁”。就像在《论语·颜渊》中樊迟向孔子问仁是什么,孔子回答:“爱人。”当然,这里的爱人并不是要真正的爱上某个人,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关爱他人。当社会上的所有人都发自内心的关爱他人时,那也就不会出现因为子女不孝而晚年凄凉的老人,也不会出现因为父母不负责任而童年凄惨悲凉的孩童。仁就隐藏在这些发自内心的关怀当中,每个人尽自己所能的去帮助他人,那也就是每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在被帮忙,这不就是仁这个字的字面含义吗?

孔子的仁与墨子所追求的兼爱不同,孔子的仁是一种有差别、等级的爱。墨子认为应该无差别、等级的爱所有人,例如爱邻居的儿子就像爱自己的儿子,爱邻居的父母就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而孔子与之相反,孔子的仁爱是有差别、等级的,就比如爱自己的子女要多过爱邻居的子女,爱自己的父母要多过爱邻居的父母。这里显然也受了传统中国特别是西周的血缘观念的影响。正如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便是依照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对亲属朋友进行权利与财产的分封。孔子一向推崇克己复礼,这种有差等的仁爱显然符合他克己复礼的要求。并且,不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在现代中国,有差等的爱也比无差等的爱更易让人接受,更符合社会的公序良俗。绝大多数的人类对他人亲近都是随着关系的由近及远越来越淡薄,对亲近的人的爱必定大于对陌生人的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孔子对于仁爱的对象范围相较于墨子来说就更为狭窄。因为在血缘观念的基础上,孔子也提出了泛爱众,而亲人 [1],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的仁爱是由近及远,以自身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所以即使它是有差等的,也是可以不断地向外发散的,所以只要坚持仁爱的本心,那就可以爱更多的人,自然也会有更多的人被爱。

所以孔子是非常不赞同墨子的兼爱思想的。因为他认为如果爱邻人之子如同自己的儿子的话,整个社会都会乱套了。所以孔子的仁的基础就是对血缘关系最亲近的父母的爱,也就是孝悌。正如《论语·学而》篇中所写的一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基础,也就是最重要的那一方面,而孝悌正是仁的基础。孝悌的字面含义有两层,一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也就是孝敬父母,二是兄弟姐妹之间要友爱和谐的相处。这就是孔子所认为的人的做人做事的根本。而这种以孝悌为基础的仁,并不会只局限于血缘纽带之间,而是随着人的不断交往中发散到他人,从而达到孔子所说的“泛爱众”。所以行仁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只要你想做,那就可以做,就像孔子所说的,“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篇第四》)。

所以,孔子的仁的本质,其实就是人心中那真诚的爱人的能力,只要遵循内心生而有之的善意自然而然的去行善事,那就是在行仁。并且行仁为的也不是什么外在的嘉奖,比如金钱或者地位上的奖励,而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即求心安。

3. 现实中的仁

孔子的“仁”的思想虽然十分美好,但是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过于理想化了。任何一项思想的普及乃至政策的实施都有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即稳定的社会环境。在春秋末期,战争不断,礼崩乐坏,诸侯割据,社会从上至下都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来接受一个优秀的思想。仓禀足而知礼仪,在社会混乱,人民甚至无法饱腹的情况下,即使知道仁的思想有利于大家,又有多少人能够有心思去学习乃至普及呢?不能填饱肚子的思想对他们而言或许还不如一顿饱饭来得重要。汉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就很能证明这一点吗?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人民幸福,这个时候不就正需要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向善的教化了吗?即使实行的是愚民政策也丝毫不妨碍民众对于仁的学习,拥有一颗仁之心的百姓只会更加利于管理,更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纵观我国古代历代王朝都是巧妙地推行并使用了孔子的思想的,其中就包括仁的思想。

现代社会更是沿袭了这一传统,对古代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合理运用。因为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不仅适合于当时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封建社会,也同样适合于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社会乱象频出的现代社会。我们都知道,孔子对于人的设想与对社会的追求是有些理想化的,毕竟只有理想中的世界才会所有人都完全符合仁的标准,亲属之间都会有口角纠纷,更何况是朋友甚至陌生人之间呢?人性复杂而多样,或许在众人眼中忠厚、善良的男人背地里却会对自己的妻子施以暴力,忤逆父母,虐待子女。纯粹的恶人与纯粹的善人都是凤毛麟角,更多的则是现实中善恶混杂的绝大多数人。在疫情期间,我们见到了无数的善,也见到了无数的恶。有为了节省防护服而十几个小时滴水未进的志愿者;有为了救助更多病人长时间高强度工作而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医护人员;有千里迢迢从自己的家乡开车去高风险区无偿送物资的普通司机;有为了赚钱倒卖生活必需物品借此谋取暴利的基层工作人员。这些乱象不正与孔子当时的社会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吗?在春秋时期,因为诸侯割据,各国战争不断,再加上整个社会总体的教育垄断,除贵族以外的多数人民接受教育的机会接近于无,人民基本素质低下。而现代社会则是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由于总体来说社会贫富差距较大,人民接受教育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人民基本素质总体来说不高。所以孔子当年所提出的仁的思想放在今天也同样适用。仁所提倡的孝顺父母,兄友弟恭,友待邻人等等品质不都是既有利于个人自身的成长,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稳定吗?

4. 为仁之方

正如上文所言,我们虽然和春秋时期的孔子一样推崇仁的思想,但是社会依旧善恶混杂,既有善良真诚的好人,也有阴险狡诈的恶人。我们为什么会偏离孔子的仁呢?我们又如何坚持孔子的仁呢?孔子在几千年前便作出了回答,“为仁由己”。这个回答有两个方面的向度,一个方面是向内,一个方面是向外。向内指的是首先要发自内心的去爱人。孔子强调“为仁由己”,我们爱他人首先是要从自身开始的,这是一个由内及外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与人为善的主观意愿,那又怎么做出爱人的举动呢?世人行善事大多发自内心,即使他因为外力的因素被迫行仁义之事,他也无法伪装一辈子。只有真正的发自内心遵循仁,才能够行事之间不逾矩,行真正的仁义之事。在这个坚信仁的基础上,再由内及外往蔓延,正如孔子所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称之为仁的人,一定是自己要先站稳的人,因为只有他站稳了,才能够扶起摔倒的人,也只有自己先腾达,方能博施济众。只有从自己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乐于助人,这才是可能通往仁的路。也就是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学会将心比心,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事情。就像我们希望自己的父母独自一人在外面碰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有他人给予援手,所以在我们碰上有困难的老人时,就会将心比心,怀着自己家老人能够被帮助的祈望,去帮助他人。这就是其中一个向内的向度。

“为仁由己”还有一个方面的向度是向外的。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如果一件事情,你自己不想做,那么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如果一个东西,你自己不想要,那么也不要强迫别人要。就像他国对我国不再接受外国的洋垃圾十分不满一样,既然他们都不想要这些垃圾,那为什么又要强加于我们呢?这不就是不仁了么。不论是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我们要秉承的都是一颗爱人的心,与他人他国交往都要将心比心,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的从自己的仁过渡到了泛爱众。所以,如果要做到孔子的仁,那么不仅要向内约束自身,还要向外推己及人。在行使自己的合理权利的同时也同时尊重他人的合理权利,这就是仁的重要体现。秉承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从向外和向内的两个向度去实行仁,这就是孔子的仁之方。并且,这两个向度都不是存在于人的外部的,而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当中的,是符合每个人的内心需求与期望的。这里说的“由己”不是一种道理自律式的刚性的道德律令,而是一种从心所欲的从容,这颗心因为有了道德情感的浸润,已经由一种自然之心升华为道德之心 [2]。人生来便是心存善念的,如果一个人做了违背本心之事,那午夜梦回时就会良心难安,而如果他顺应内心的善意需求,去行仁义良善之事,内心便会安逸舒适,所以行仁义之事正是符合人的这个向善的本性的。即使有些事情我们没有能力去做到完美,但是只要尽己所能,但求心安,那就是在行仁。

关于为仁之方,孔子还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具体的解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这段话的意思是:颜渊问孔子仁是什么,孔子回答:“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符合礼的规范,这就是仁。并且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有仁德。为仁要靠自己,哪能靠别人呢?”颜渊说:“请问为仁的具体条目。”孔子说:“凡是不合礼的事情就不看,凡是不合礼的事情就不听,凡是不合礼的事情就不说,凡是不合礼的事情就不做。”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与礼之间是一个相互依托的关系,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是内容,礼则是形式,仁通过礼表现出来,而礼则是仁的一个标准与规范。通过礼这条渠道,我们才能够达到仁这个目标。对于孔子而言,礼就像是一间屋子的门一样,我们行仁必知礼就像我们出房子必经过门。我们行事之间不逾矩的根本就是知礼,只有知礼了,才能够拥有仁这个美好的品质,并且行仁义之事。

5. 结语

孔子的仁的思想虽然是距离我们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提出的,但是真正的、优质的、适应社会需求而提出的思想是能够被批判继承、历久弥新的。孔子那个年代遇到的社会问题,我们如今依旧有出现,所以孔子的思想同样也可以适应我们这个时代。所以孔子的“仁”的思想,同样也适合今天的国际关系,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对于加强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既然我们现如今的社会上有许多乱象,那么,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我们又该如何生活在孔子所说的“仁”当中呢?这个问题很明显孔子早已在几千年前就说过了,“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仁离我们很远吗?我们想要做到仁的境界,仁就来了。换句话说就是为仁由己,仁就存在于我们的心里,所以对于我们现实中的人而言,想要做到仁,那首先就是一种主观自觉的需求。只有发自内心的想要做到仁,才能够真正的为仁。

在上面我们已经具体地探讨了“仁之方”的两个向度和具体的实行仁的方法与途径。在向内的向度上,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也就是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要将心比心,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想办法,来处理事情,不能一味地只从自己的角度着想,这样只会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不仅对自己造成严重的后果,还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乱象。在向外的向度上,则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向内的向度的侧重点指的是自己想要的也要考虑他人是否想要,不能一味地只顾自己感受。而向外的向度的侧重点则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能强加于别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既在向内的向度上做到仁,又能在向外的向度上做到仁,并且遵循礼的规范,那么不就达到了孔子口中的“斯仁至矣”了么?

参考文献

[1] 孔子. 论语译注(简体字本) [M]. 杨伯峻,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2] 谢狂飞. 孔子之仁的情感维度及其现代道德价值[J]. 衡水学院学报, 2021, 23(5): 94-100.
[3] 张爱春, 王胜. 孔子的仁学思想浅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21(40):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