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学习课程中强化中职劳动教育的路径初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ath of Strengthen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Labor Education in Service Learning Courses
DOI: 10.12677/VE.2022.116101, PDF, HTML, XML, 下载: 200  浏览: 310 
作者: 刘 娜: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中职劳动教育服务学习课程Secondary Vocational Labor Education Service Learning Courses
摘要: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劳动教育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2020年12月8日,在教育部举办的第三场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明我国将用三年时间扩招300万人,未来职教将形成一定的规模,中等职业院校人数呈现大规模增长,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现代教育的新要求。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塑造阶段,职业院校学生作为一线生产岗位未来的主力军,对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存在重要作用。重视职业价值观培养,塑造健全的价值观培养体系,应当被列入学校教育体系。因此,本文研究中职院校劳动教育,对中职院校劳动现状进行分析,形成归因,从服务学习的角度,初探如何利用服务学习课程来提升中职劳动教育质量。
Abstrac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relevant state policies, labor education has been at all levels of schools’ attention. On December 8, 2020, at the third press conference of the Education 2020 closing series hel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t was stated that our country will expand its enrollment by 3 million people in three years, and that in the future, vocational education will form a certain scal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labor education is the basic task of setting up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nd it is the new require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re in the important shaping stage of outlook on life, values and world outlook. As the main force in the front line of production,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undertakings in our countr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values and shaping a sound value cultivation system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Therefore, this paper studies labor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bo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forms attributions and explores how to use service learning cours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labor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ce learning.
文章引用:刘娜. 在服务学习课程中强化中职劳动教育的路径初探[J]. 职业教育, 2022, 11(6): 656-661. https://doi.org/10.12677/VE.2022.116101

1. 引言

2019年,国家提出职教扩招,将在未来两年内扩招200万,为职教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紧接着2020年3月,中央针对全国的大中小不同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印发指导意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 [1]。2020年7月,教育部出台制定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主要是意见的辅助性文件,为教育系统内部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政策指导。《指导纲要》明确了开展劳动教育的四条途径:“1) 独立设置劳动教育的必修课程,2) 在各类学科专业中渗透劳动相关教育,3) 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4)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强化劳动文化” [2]。意见中第二条实施方案“在各类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相关教育”对于大中小各级各类普通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专业类课程主要与服务学习、实习实训、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相结合开展各类劳动实践” [2]。在国家层面,劳动教育有了政策指导,提升中职劳动教育应是当前教育研究题中之意,本文立足服务学习课程结合劳动教育,以期在中职劳动教育方面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2. 概念涵义

2.1. 服务学习内涵

服务学习最早源自于美国,是以法案的形式出现(1862年《莫里尔法案》),主要的教育流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实用主义,美国在1993年出台的《美国与社会服务信托法案》(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Trust Act of 1993)中提到:“服务学习归根到底还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在学校有目的、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学习方式一方面用以满足社区需求,另一方面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各方面得到发展,它可以与不同的阶段(小学/中学/高等教育机构)教育相融合,用以满足不同教育阶段的需求,通常是与课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结构化的时间来反思服务体验” [3],从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服务学习课程具有以下4个基本要素:服务、学习、反思、互惠。服务学习首先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其次是需要开展一定的服务,最后,针对服务学习内容展开具有一定的反思。

2.2. 劳动教育解读

1) 劳动

劳动一词字典德解释是:人们通过体力或脑力进行物质或者财富的创造。黄济学者在2004年江苏学报中指出:“劳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来创造属于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财富,这是人类最本质的特征,是属于人类的特有的” [4]。综上,可以对劳动进行一个定义:劳动是人们通过自己的体力以及脑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存物质,它是通过实践活动得以开展的。

2) 劳动教育

徐海娇在2017年论文中提到:为了完成一定的教育目标,以学生为对象,在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依据地方特色,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以劳动观念、态度、知识、情感等在认知发展的同时,使情感、信念、态度、价值观、素养得到发展和提升,旨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5]。赵荣辉指出:“未来的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劳动同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6]。综合以上的观点,劳动教育属于教育领域,首先,应具有一定的教育目标,其次,劳动教育是结和手、脑、劳动工具以及面对真实环境通过劳动进行反思教育活动,以此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3) 中职劳动教育

这里我们所谈及的中职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他是经过教育部批准的,实施的全脱产的中等教育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统称,它属于职业学校的范畴,主要招生对象是具有初中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初中学历的人员,学历等同于高中,学制基本为三年。中职学生的学习具有特殊性,他们主要是面向就业,动手能力要求比较强,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的特殊性,所以在实施劳动教育时需要区别于普通教育教育方式,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入劳动教育观念的教育,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劳动教育观念,提升劳动意识。综上,中职劳动教育区别于其生活中的劳动,需具有一定的教育目标,针对中职学生学习以及已有的经验,设计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课程实施方案,在实践劳动中,进行反思,从而达到一定劳动教育目标。

3. 当前中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

3.1. 认知出现偏差

传统教育虽然在强调劳动最光荣,但是真正落实到现实生活中的少之又少,许多学校以及学生的传统观念大多还停留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加之,80、90这一代,独生子女居多,八个家长照顾一个孩子是社会常态,家长对孩子溺爱,不让孩子动手做家务,养成孩子娇纵不爱劳动的习惯,家庭的因素是学生养成不良的劳动习惯的首要原因。其中,学校也难逃其责,多数学校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大多数学校认为劳动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无论谁都可以做好,所以没有必要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而是应该将有限时间用以学习,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以及要求就业率的影响下,劳动教育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众多原因导致劳动教育逐渐出现认识偏差,最终即使明白其重要性也没有将劳动教育真正落实。

3.2. 中职院校劳动意识无法保证持续性发展

劳动教育一直在国家教育目标中有明文规定,然而一直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虽然在某些阶段得到重视,总归是昙花一现,逐渐陨落在历史的长河中。研究表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大部分中职院校学生的劳动意识反而呈下降的趋势。科技发达的今天,很多劳动需求被机器替代,例如:洗衣机的出现替代手洗衣服,扫地机器人的出现替代人们打扫卫生,生活中,这些例子多如牛毛,人们在开动脑筋想着怎么发明更高级别的机器来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同时,我们的动手能力、劳动意识逐渐减弱。经对多数中职院校的调查可以看出,当前,多数中职院校学校里会有专门负责打扫卫生的物业机构,常态化劳动逐渐瓦解,缺乏有效的劳动,学校不给予重视,是导致中职院校劳动意识相对薄弱的主要原因。

3.3. 劳动态度以及成果珍惜教育针对性不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首古诗,我们通过背诵这首诗,以及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明白劳动人们的辛苦,同样,也明白不可以浪费粮食这样的道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食物浪费情况比比皆是。学校教授学生不能浪费,没有真正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浪费,浪费这些对我们有什么危害,真正让学生体会这些教育方式应该是让学生进行实地劳动,真正让学生融入其中,体会劳动带来的辛苦、带给我们的成就。长期的缺乏劳动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是作为教师、学校应该反思的问题。

3.4. 中职院校学生长期缺乏劳动技能训练

在国家提倡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当下,劳动教育始终没有与德智体美四育取得并驾齐驱的地位,学校为保证德智体美的全面落实,开设相应的课程,设立相应的考核目标,劳动教育没有得到实质性的保证,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实施的场所,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学体系,导致中职学生缺乏对劳动应有的热情,没有形成日常的劳动的行为习惯,不愿意主动去劳动。网红时代带给学生更多的负面影响,不劳而获的思想涌向学生。加之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不会也不愿意进行劳动,这正是因为长时间的缺乏劳动技能训练而导致的。

4. 造成中职院校劳动现状的原因分析

4.1. 劳动教育的理念价值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劳动的价值在于创造财富,而读书带给我们是社会阶层的提升,古语有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带给人们的价值要远高于劳动带来的价值,古人就有冀希通过读书进入仕途,光耀门楣,读书入仕被看作是一件高尚的事情。在当今互联网发达的网红时代,网络信息错综复杂,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认能力不足,受到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影响,导致人们忽视劳动教育对于人们的重要性,社会上流行的风气是脑力劳动要比体力劳动价值高的多,相应的社会地位也是如此,大多数的劳动岗位较辛苦,因此,很多人在选择职业岗位时,希望可以避免这些辛苦的岗位。在如此的社会风气下,包括中职在内的很多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使得劳动教育的成果大打折扣。

4.2. 中职院校劳动教育定位失当

中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承担的是为国家培育专业技术型人才,与同等级别的高中相比,相应的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应该与其有所区别。中职院校的学生劳动教育应该更加倾向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在劳动课程中进行反思,从而使劳动教育可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目标。职业教育的另一部分是高职院校,这类学生大多已经成年,经历高中三年的教育,这部分学生的思想以及经历要比中职院校成熟学生许多,正因如此,面对中职院校学生实施劳动教育也要考虑学生自身的年龄以及接受水平。长期以来,国内很多学者研究大学生的专著要远比研究中职院校劳动教育要多的多,加之,长时间中职学校劳动教育不重视,导致没有可参考的标准,这两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中职院校劳动教育定位缺失。

4.3. 中职院校学校教育对于劳动教育不够重视

学校教育跟随国家教学大纲进行,国家倡导培育五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对于劳动教育还是停留在口头教育上面,很多中职院校的老师也强调实施劳动教育,他们理解的劳动教育只是简单地给学生灌输要热爱劳动,简单地将劳动教育行动简化为安排学生进行打扫卫生,简单地进行志愿服务,这种行为基本对于学生来说,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教育,学生也没有从中学到什么,基本上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使劳动教育没有贴合时代主流,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而导致劳动教育流于形式,形同打卡拍照。

4.4. 劳动教育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劳动教育保障体系是指保障劳动教育顺利开展,实施的各部门协同机制以及最终的考评机制,这些保障体系的建立最终是保障中职院校有效实施劳动课程的基础。这里的各部门协同机制不单单指向校园,而是更多地指向校内外联动机制,协同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中职院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浪费,没有将校内外资源充分地合理利用,虽然学校在劳动教育的实施方面做出部分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只是将劳动教育简单化,而没有真正地将学生放在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处理复杂的劳动问题,并进行反思,进而自身得到全面发展。考评机制是实施劳动教育首先应保障的体制,劳动教育考评机制无法落实,这是导致劳动教育知识简单的打卡拍照,流于形式,难以保障国家倡导的劳动教育的真正内涵。

5. 在服务学习课程中进行强化劳动教育的路径初探

在2020年,美国学者在国家和社区服务一文中提到“服务学习可以用来教授任何科目,并满足广泛的社区需求” [3]。这句话为劳动教育与服务学习课程结合提供可能性,服务学习课程与劳动教育相结合,需要对服务学习课程进行改进,以便更好地适用劳动教育,基于此方面,劳动教育的路径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5.1. 强化劳动教育理念,融入劳动价值观教育

勤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几千年来的勤劳,才造就中华民族如今的辉煌,在历史的长河中,受到一些客观或者主观的解读,一些劳动的曲解沿用至今,这就造成当今人们对于劳动教育的一些误解。近几年来,国家倡导劳动教育,倡导在大中小学阶段实施劳动教育课程,针对当前社会现状首先应该要完成的是强化劳动教育理念,只有在社会以及学生中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才能更好地推进劳动教育的发展。

在强化劳动教育理念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因素,挖掘身边的劳动模范、优秀代表,树立典范,融入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劳动教育的优越之处。在社会层面实施家校联通、社区联通、校校联通的方式,以点及面的进一步带动家庭、社区、学校重视劳动教育,强化劳动观念,提升全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可。

5.2. 重视创设情境,强化劳动实践

对于中职学生本身的技能属性来看,中职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性必须放在首要位置,进行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劳动操作,其首要步骤是进行劳动教育情境创建、树立劳动教育目标、明确劳动所使用的技能以及完成的目标,重视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对劳动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学习劳动技能,掌握劳动技能,产生劳动的认同感。在创设情境时,教师采取多种手段,从听、观察、模仿等多个方面认识劳动,进行转化为劳动实践的动力。重视情境创建,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在实践中强化劳动意识。

5.3. 构建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建构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首要方面是确定多元化的评价目标,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社会等多元化评价主体。在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评价时,教师可以采用组织总结分享会的形式,以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汇报此次服务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实施教师与学生点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其次,教师还需要进行自身的反思评价,从自身的评价中找出服务型劳动课程本身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次服务型劳动课程改进提供经验。然后,可以要求社区人员对此次课程实施进行评价,这个评价可以是全方位的,从课程实施的过程到学生参与的过程,进行服务满意度打分。最后,学校层面可以对此次的活动各方面的评价进行收集汇总,以便掌握学校劳动教育情况,对劳动课程进行进一步提升,为接下来的服务型劳动课程提供经验,促成劳动教育良性循环。

5.4. 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

近几年,劳动教育被国家提到比较重要的地位,国家理应建立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以确保劳动教育有序开展。近两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中小学劳动教育在一定意见的指导下,各级学校有序开展劳动教育,但结果不尽人意,很多学校出现糊弄、放弃的现象,这是缺乏一定的机构监督、经费保障,国家应建立健全监督机构评价机构,对于学校劳动教育实施评价监督体系,配备一定的教育经费,用以兴建劳动教育场所、购买相关设备,经费缺乏致使一些劳动工作无法开展,教师想法束之高阁,随着而来的效果也会不尽人意。其次,可以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促使学者、一线教师等能更好地提出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保驾护航。

6. 总结

随着国家扩招职业学生工作的有序开展,中职学生规模在逐年扩大,中职院校教育目标应该紧贴新时代发展的需要,紧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科学稳步地构建新时代人才发展的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新人”,劳动教育理应与“德智体美”并驾齐驱,各地方政府应督促学校重视劳动育人,加强校内外联动、各部门协调发展,加强建立学校的考评机制,全面落实以德树人的国家教育目标。全方位引领社会树立热爱劳动、积极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风气,弘扬劳动光荣的传统美德,汇聚巨大的社会能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学校劳动课程开发利用服务学习的课程模式,结合地方以及学校的特色,更好地培养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综合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2020-03-2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from=groupmessage, 2020-07-09.
[3] Corporation for 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2002) Students in Service to America. Cor-poration for 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Washington DC.
[4] 黄济.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0(5): 17-22.
[5] 徐海娇. 危机与重构: 劳动教育价值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6] 赵荣辉. 劳动教育正当性之思[J]. 当代教育科学, 2016(4):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