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隔到融合:老漂族的社会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From Segregation to Integration: The Social Adaptation of the Old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of Social Work
摘要: 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老漂族的社会适应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借助NVivo12质性研究软件,以天通苑社区老漂族的报道评论为文本,从生活环境变化、家庭权力转移、社会政策壁垒三个方面分析了老漂族流动后的社会适应问题,并依据社会融入理论,在社会工作视角下,从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和心理融入三个层面,提出给予经济支持,巩固融入基础、拓展人际网络,提升社会技能和营造融入氛围,增强社区认同的具体方法,构建社会工作的介入行动策略,从而更好地解决老漂族在“他乡变故乡”的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适应问题,并进一步回应我国“健康老龄化建设”的需要。
Abstract: With the growing number of floating populatio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ocial adaptation of the old migrant workers. With the help of NVivo12 qualitative research software, taking the reports and comments of the old migrant workers in the Tiantongyuan community as the tex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cial adaptation of the old migrant workers after they migrat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hange of living environment, the transfer of family power and social policy barrier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integ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this paper proposes to give economic support, consolidate the integration foundation and expand the interpersonal network.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improving social skills, creating an atmosphere of integration, enhancing community identity, and constructing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of social work can better solve the social adaptation problems of the old drifters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another hometown be hometown”, and further respond to the needs of “healthy aging construction” in China.
文章引用:田如月. 从区隔到融合:老漂族的社会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策略[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11): 4740-4747.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11647

1. 引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流动人口高达3.76亿人,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69.73%,同时,这一数据也远超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中流动人口的总规模 [1] ,流动人口数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在大规模的流动人口中,流动老人是个值得特别关注的群体。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流动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流动人口的7.2%。在庞大的流动老人群体中,跟随子女迁入城市的占比近70%,以照顾晚辈为目的迁入的占比为43%,以家庭团聚与养老为目的迁入的占比达到25%。无论是出于哪种目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老漂族。

老漂族产生于城镇化和家庭整体迁移的时代背景,他们在跟随子女定居、含饴弄孙的同时,也在“他乡变故乡”的过程中经历着流动、分离与聚合的转变。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权力的转移、关系网络的断裂以及社会政策的壁垒使其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融入和社会适应问题。在此情况下,关注物理空间、人文空间的转变对老漂族带来的区隔问题,探索社会工作介入老漂族社会融入问题的有效路径,不仅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更关乎家庭的稳定与社会的长远发展。

2.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当前学界对于老漂族这一概念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定,与老漂族相近的概念还有“随迁老人”、“流动老人”等,均指为了支持儿女事业、照顾儿女家庭离开故土、来到子女城市生活的老年人 [2] 。近年来,伴随着城乡分割的加剧和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老漂族的社会适应问题也广受关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老漂族社会适应问题的概念化研究、解释性研究与对策性研究三个方面。

在概念化研究方面,“社会适应”一词最早由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是指社会中的个体能够接受现有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对社会环境中的刺激能够做出反应的过程。老漂族的社会适应指老年人生理、心理方面对新环境的适应力,是对其生活质量的基本考量 [3] 。从宏观角度来看,老漂族的社会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角色适应、行为适应和心理适应三个方面 [4] ;从微观角度来看,老漂族的社会适应可以细化为经济适应、文化适应、社区适应和心理适应 [5] 。也有学者从人际交往、社会活动、代际隔阂、心理问题和社会福利医疗问题等方面来对其的适应问题进行操作化 [6] ,但无论从何维度界定其适应问题,都要综合考虑家庭成员、代际关系、居住环境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等多方面的因素 [7] 。相关解释性研究主要涉及老漂族社会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流动老人从熟悉的乡土社会转向陌生城市的过程中,巨大生活环境反差造成其生活方式的解构与重构,使他们在利弊的权衡和新旧的博弈中艰难地寻求新的生存空间 [8] 。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可以理解为迁居引起的空间变动造成的生活环境变化和社会关系断裂,导致了老漂族的社会区隔,他们对原空间的依恋使得其出现一系列社会适应问题 [9] 。总之,老漂族的社会适应问题根源于对原有生活环境的难断裂和对新环境的难融入。关于老漂族社会适应问题的对策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在老漂族主体层面,加强自我意识的转变,增强对转入地的接受程度 [10] ,主动融入周边环境,表明自身诉求,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 [11] 。二是在老漂族的家庭方面,家人通过与老漂族的双向情感联系,增强其精神慰藉。尊重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注重对他们物质和精神的双层赡养 [12] 。三是在社区层面,以社区为依托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模式,完善社区的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实其空余时间,满足其精神需求,帮助老漂族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缓解他们的社会适应压力 [13] 。四是在政策层面,出台面向老漂族群体的针对性政策,保障老漂族与流入地居民的同等权利,完善老漂族在异地医保、工伤保险、廉租房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力量,共同为该群体提供综合性公共服务 [14] 。五是基于社会工作视角,利用社会工作技巧,提供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培育和壮大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队伍。政府通过对社工机构进行政策引导、服务采购、资金资助等方式引导社会工作在老年服务层面更上一层楼 [15] 。

总结来说,已有研究对老漂族的社会适应问题与解决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需在以下两方面进行细致的研究。一是在分析工具上,多数研究是通过整理文献和分析问卷得出相关结论,缺少多样化的研究工具和技术手段;二是在研究对策上,既有研究虽然已经形成了在“个体、家庭、社区”层面的结构性介入策略,但是在整体的策略构建中缺少全面的社会工作视角。本研究基于社会工作视角,从社会融入理论出发,借助NViov12软件,通过分析“亚洲最大社区”——天通苑报道中的网友评论,来探究老漂族的社会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3. 老漂族社会适应问题分析——以天通苑相关报道为例

3.1. 天通苑社区报道及样本操作

3.1.1. 天通苑社区及报道简介

北京天通苑社区号称“亚洲最大社区”,占地约8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600多万平方米,拥有楼房600多栋,分为本区、天通东苑、天通西苑、天通北苑与天通中苑,每个苑又按照数字分1、2、3区,天通中苑分为东区、西区、南区、北区,仅地铁站就3个,公交站40多个,生活着近90万常住人口,其中一半左右是外来的“新北京人”。2021年8月7日,网络账号“轻读实验室”发表了一篇以天通苑老漂族为主题,题为“她,50岁,在北京给儿子当‘免费保姆’:1800万老漂族何去何从?”的文章。讲述了来自老家的父母随子女迁居城市后成为“老漂族”在城市的种种不适应。这一报道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评论总数多达数1369条 [16] 。网友在评论区针对老漂族在大城市帮助儿女照料家务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各抒己见。

3.1.2. 样本选择及编码方法

为了更好地分析网友对老漂族社会适应问题的不同看法,笔者借助NVivo12软件对此篇报道的评论文本做了统计,建立节点并对选定的评论文本进行逐一编码。具体操作如下:首先,为了有针对性地分析评论,先人工删除重复评论和无关评论,筛选出有效评论700条1。其次,将700条评论文本导入NVivo12软件,根据评论的情感倾向和话语含义进行编码,建立四类树节点,分别为“表明个人观点”、“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和“其他评论”。接下来,依据上述评论分类,在树节点下构建子节点。通过内容分析将评论文本逐个编码,并把相关的词句归类到对应节点下。最后,统计得到编码评论文本666条(见表1),因受篇幅所限,表1中对子节点对应的编码文本内容做了部分展示。

Table 1. Examples of coding comments

表1. 网友评论编码示例

在评论区,网友们主要针对个人观点、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发表意见(见图1)。在评论中,表示“父母不容易”和“父母和孩子要相互体谅”的网友占比最多,体现了对老漂族社会适应问题的关切和同情。除此之外,认为父母照看孩子是“家人之间的照顾”和认为“年轻人不容易”看法的网友人数紧跟其后。与上述网友相比,这些人是站在偏向子女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网友们在评论区的观点分野间接体现了人们看待老漂族这一群体身份认同和社会适应问题的差异。同时也说明了老漂族的社会适应问题值得进

Figure 1. Netizen comment text encoding diagram

图1. 网友评论文本编码图

行更深入的探究。在既有研究中,很多学者都对老漂族的社会适应现状和问题做出了讨论,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根据评论的启发做出进一步描述和解释,并提出社会融入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3.2. 无形区隔:老漂族的社会适应问题分析

3.2.1. 生活环境变化引发的适应问题

大部分老漂族来自小城市、县城、乡镇的“熟人社会”,他们流动到城市后,自己的日常生活时间被照顾子女孙辈挤占,尽管能与家人团聚,但是原有的邻里关系和地缘关系不复存在,社会关系网络被切断,再加上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导致的适应能力不足,使得他们缺乏建立新关系网络的信心,逐渐成为公共生活中被边缘化陌生化的群体。Kalvero Oberg在“文化休克”理论中指出,当人们离开熟悉的社会文化环境、进入陌生环境时,会产生焦虑、不安、困惑等心理问题。老漂族流动到他乡的过程中,其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会发生改变,旧的生活方式尚未完全脱离,新的生活习惯也未重新建立,同时也难以形成对流入地的归属感,随之产生“文化休克”的现象,进而产生一系列社会适应问题。

3.2.2. 家庭权力转移引发的适应问题

老漂族在身体和精神双重漂泊的过程中还经历了家庭角色的转变。过去,父母在家庭中具有绝对的地位和话语权。而如今,流动老人向城内迁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子辈权威”逐渐取代“父辈权威”的趋势。老漂族以“照顾者”的身份进入子女在城市中的家庭,其家庭的代际关系重心转移到子孙辈。从网友评论中筛选出的出现频率最高的100个词语生成的词汇云显示(图2),“孩子”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话题。子辈在邀请老人进入城市家庭的考量中,不可避免地更加重视老人照顾孩子的功能,而并非老人的家庭权威属性。老漂族在经历从“家庭决策者”到“家庭旁观者”转变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心理上的落差。多数子辈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社交,活跃于自己的关系圈子而与老人互动不多,无形中将老漂族区隔开来。老漂族的社会角色逐渐遭到主动和被动的边缘化,生活上的烦闷和心理上的落差若得不到及时排解,也会造成适应问题。

Figure 2. Users comment on the keyword word cloud

图2. 网友评论关键词词汇云

3.2.3. 社会政策壁垒引发的适应问题

老漂族所遇到的社会政策壁垒主要是指其在融入地生活的过程中,出现的异地就医问题及其所衍生的社会适应问题。相对于青年群体,老年人更容易遭受疾病的困扰。老漂族因为存在着人和户籍分离的现实状况,游离在城市的福利体系之外,很容易遇到就医和报销方面的难题,不能和城市人口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加之在信息化时代,老年人在文化水平、接收程度等方面处于劣势,同时也难以抽出时间去接触异地医保知识,无法适应信息化的医疗程序,这会使其产生对城市的疏离感。甚至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在这种疏离感和文化差异、语言不通的共同作用下,会对去医院就医产生抵触心理,产生心理和身体方面的双重隐患,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4. 融入路径:社会融入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在我国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语境下,社会融入理论被解释为特定群体融入社会主流环境,与社会主流群体同等地获取经济社会资源,并在社会认知上去差异化的动态过程 [17] 。老漂族由迁出地流动到迁入地之后,生活环境变化、家庭权力转移和社会政策壁垒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了他们的社会融入困境,进而出现社会适应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以人为本,以助人为核心的专业,注重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此理解下,老漂族的社会融入困境是包括经济、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在内相互建构的结果。因此,要解决老漂族的社会融入问题,需要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和助人方法,在社会融入理论的指导下,针对现实问题,从经济、社会、心理的维度出发,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环境、适应城市生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经济融入:给予经济支持,巩固融入基础

经济融入是老漂族社会融入的基础,关系到老漂族是否能够在流入地实现自由体面地养老。社会工作应该充分发挥资源链接的作用,对于有经济能力且有继续增加经济收入意愿的老漂族链接合适的老年工作岗位,例如门卫看守、有偿社区服务志愿者等;对于没有经济能力的老漂族,确保其在流入地享受应有的惠民政策,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居民权益,避免因为在社会福利保障、居民待遇等方面存在差异而造成老漂族的心理落差,巩固老漂族在城市的社会融入基础。

4.2. 社会融入:拓展人际网络,提升社会技能

社会融入体现在老漂族在流入地的生活过程中与他人和社会产生关联的程度。社会工作者能够通过丰富的社区活动,将老漂族个体和社区群体联结起来,拓展其人际网络关系、增强其社会技能。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从老漂族群体特点出发,在社区举办一些娱乐活动,例如围棋小组、广场舞比赛等,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同时帮助其结识同辈群体。另一方面,还可以为老漂族链接再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知识,组织老漂族学习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新技能。例如开展主题成长小组,学习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邀请相关领域人士来为老漂族开展讲座、普及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当地经济、医疗、民生等方面的政策,降低他们在适应新环境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营造有利于老漂族社会融入的社区人文环境。

4.3. 心理融入:营造融入氛围,增强社区认同

心理融入作为一种主观性的判断,是最高层次的社会融入,也可以称之为归属感或认同感。在提升心理融入层面,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家庭和社区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开展家庭咨询服务,帮助有社会适应问题的老漂族及其家庭成员共同商议对策,加强代际支持,促进两辈人的感情交流,鼓励子辈做父母的倾听者,帮助老漂族宣泄心中烦闷,从而减少代际隔阂,增强对新环境的认同。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在社区内成立老漂族志愿服务小组,组织其参与社区义务劳动,帮助社区内的居民解决日常生活难题,让老漂族在奉献社区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提升对社区的归属感。

5. 结语

随着城镇中年轻劳动力的外流,传统的家庭观念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老一辈父母从“安土重迁”不得不向“离土又离乡”转变,跟随孩子们的脚步加入“漂”的行列,甚至牺牲了原有的生活轨迹去适应子女的生活节奏。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遇到的城市生活困境和社会融入问题不容忽视。老漂族的社会适应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所以由生活环境变化、家庭权力转移和社会政策壁垒产生的问题也应该通过多方面的力量和多角度的方法介入。社会工作应该秉持尊重、接纳的价值理念,从融入、整合的视角出发,在经济、社会和心理融入的层面构建介入策略,通过个案辅导、家庭咨询、小组活动、社区关怀等工作提升老漂族的社区融入感和生活幸福感,让老漂族在“漂”的过程中寻求到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归宿。

NOTES

11. 评论有重复归类,所以存在参考点总数 < 700的情况;2. 评论编码时间:2021年10月。

参考文献

[1] 流动人口规模持续上升 住房租赁市场潜力大[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533815353487128&wfr=spider&for=pc, 2021-05-12.
[2] 池上新, 吕师佳. 社会融入与随迁老人的身心健康——基于深圳市调查数据的分析[J]. 深圳社会科学, 2021, 4(5): 95-108.
[3] 刘亚娜. 社区视角下老漂族社会融入困境及对策——基于北京社区“北漂老人”的质性研究[J]. 社会保障研究, 2016(4): 34-43.
[4] 翁敏. “老漂族”的城市适应及社会融入文献综述[J]. 新西部(理论版), 2016(9): 21+18.
[5] 王璇, 杨雪云. 城市化进程中“老漂族”的社会融入问题述评[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7(1): 37-44
[6] 唐远军, 孙彦利, 厉臻杰, 冒香凝, 吴卓然. 苏南地区城市“老漂族”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J]. 科教文汇, 2017(12): 191-192.
[7] 王建平, 叶锦涛. 大都市老漂族生存和社会适应现状初探——一项来自上海的实证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2(2): 8-15.
[8] 许加明, 华学成. 流动的老年: “老漂族”的形成机制与多重角色困境[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5): 39-48+162.
[9] 江立华, 王寓凡. 空间变动与“老漂族”的社会适应[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5): 68-72.
[10] 曹国娇, 聂庆艳. 社会融合视角下“老漂族”社会适应问题研究[J]. 未来与发展, 2017, 41(11): 66-69+58.
[11] 穆光宗. “老漂族”的群体现状与社会适应[J]. 人民论坛, 2021(12): 64-66.
[12] 曹钧. “老漂族”城市社会适应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9(5): 128-132.
[13] 王颖, 黄迪. “老漂族”社会适应研究——以北京市某社区为例[J]. 老龄科学研究, 2016, 4(7): 22-31.
[14] 芦恒, 郑超月. “流动的公共性”视角下老年流动群体的类型与精准治理——以城市“老漂族”为中心[J]. 江海学刊, 2016(2): 227-233.
[15] 王伟进. “老漂族”问题及其社会应对[J]. 中国民政, 2015(11): 52-54.
[16] 她, 50岁, 在北京给儿子当“免费保姆”: 1800万老漂族何去何从? [EB/OL].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775095408046762679%22%7D&n_type=-1&p_from=-1, 2021-08-07.
[17] 崔岩. 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12, 27(5): 141-16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