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除湿机也已经逐渐进入大众消费市场,尤其是玻璃胶合、谷物储存、药物包装、木材干燥、高压电缆制造等方面对环境湿度要求极高(RH < 20%) [1] [2] 。传统冷凝除湿机普及较早,其原理是由压缩机制冷,吸入湿气,通过冷凝器排除水分,释放干空气,但在低温环境中冷凝压缩机式除湿机无法进行除湿工作 [3] [4] 。新型转轮除湿机是对传统冷凝除湿机的技术革新,其具有运行声音小、运行环境多样、环保无污染、灵活搬用等优点 [5] 。除湿转轮的核心部分是多孔吸附材料,应用最为广泛的除湿材料主要有氯化锂LiCl、硅酸凝胶、分子筛等。氯化锂作为吸附剂材料,是最早应用于转轮除湿机的材料之一,但其容易发生潮解腐蚀管路,且在低湿度环境中除湿效果不佳 [6] 。硅胶适合20~32℃和60%~90%的高湿环境,其可使环境相对湿度降至40% [7] 。分子筛可以在较低湿度或高温环境下进行低露点深度除湿。如相对湿度20%,环境温度为25℃条件下,分子筛的吸附量可以达到18%左右,而普通硅胶在相同条件下吸附量不到其1/3;同时,在100~120℃下,分子筛仍能够保持13%以上吸水率,而硅胶吸水率几乎为零 [8] [9] 。然而,分子筛能否适用于更低湿度下的除湿还有待进一步探究。为此,本文选择硅胶、5A和13X分子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其在超低湿度下的吸湿效果,通过氮气吸脱附、BET方程等研究其表面特性与除湿能力之间的关系。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硅溶胶(mSiO2∙nH2O,L30A-KMO,临沂市科翰硅制品有限公司),水玻璃(Na2O∙nSiO2,分析纯,山东羽达新材料有限公司),5A分子筛(0.75CaO∙0.25Na2O∙Al2O3∙2SiO2∙4.5H2O,分析纯,上海博晶分子筛有限公司),13X分子筛(Na2O∙Al2O3∙2.45SiO2∙6.0H2O,分析纯,上海博晶分子筛有限公司),去离子水(自制)。
2.2. 除湿材料制备
为了便于动态除湿测试,本实验采用瓦楞玻璃纤维纸作为硅胶、5A分子筛和13X分子筛3种特征材料的基材。先将玻璃纤维瓦楞纸裁成若干94 cm * 28 cm的样片并压卷成实心胚体,然后,分别用以制作硅胶除湿样品以及分子筛除湿样品。
硅胶除湿样品制备过程如下:将瓦楞玻璃纤维纸实心胚体浸入固含量为20%的硅溶胶分散液中2 h,随后放入马弗炉进行400℃焙烧2 h。取出上述胚体浸入水玻璃溶液中,待完全浸润后取出烘干;再在硫酸铝盐溶液浸泡2 h,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烘干,制得硅胶除湿样品,置入干燥器备用。
分子筛除湿材料制备过程如下:将1 g分子筛原粉(5A或13X)、20 mL硅溶胶和40 mL去离子水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将瓦楞玻璃纤维纸实心胚体浸入上述溶液中浸渍1 h,而后取出放入微波炉进行去水烘干,制得分子筛除湿材料置入干燥器备用。
2.3. 性能评估
2.3.1. 静态吸附实验及除湿效率评估
用电子天平确定称量瓶质量m1,称量样品反应前的质量m,以及其吸附一定时间后得到的称量瓶和样品总质量m2,静态吸附率Sa计算式如下:
(1)
2.3.2. 动态吸附实验及除湿效率评估
将空压机打开向系统内股入空气提供系统内的空气流动力,并打开干、湿流量计。取一定量(M1)待测样品装入样品管,然后,将样品管进气口密封接入动态吸附测试床系统,出气口接入在线式露点仪进行露点的检测,随后打开管路中的进气阀门,通入潮湿气体,每隔2 min读取一次露点仪数值并记录露点温度。吸附完成后确定吸附后样品质量M2,算出吸附前后胚体重量的变化ΔM,其即为吸湿重量。
(2)
3. 结果与讨论
3.1. N2-吸脱附分析
如图1(a)~图1(c)为硅胶粉末、5A型和13X型分子筛粉末的吸脱附等温线。从硅胶、5A和13X分子筛的吸脱附等温曲线中可以看出,三种材料均属于I型Langmuir等温线 [10] ,在低相对压力区域,气体吸附量都有一个快速增长,这归因于微孔填充效应。随着相对压力值得进一步增大,曲线呈现水平或近水平平台,说明微孔已经填满。当达到饱和压力时,三种材料均出现吸附质凝聚,该现象符合外表面相对较小的微孔固体,如活性炭、分子筛沸石和某些多孔氧化物的吸附特性。


Figure 1.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a) silica gel powder, (b) 5A molecular sieve powder and (c) 13X molecular sieve powder
图1. N2吸脱附等温线:(a) 硅胶粉末,(b) 5A型分子筛粉末和(c) 13X型分子筛粉末
3.2. 比表面积分析
根据BET方程(公式(3)) [11] 绘制硅胶粉末、5A型分子筛粉末和13X型分子筛粉末的[P/P0]~P/P0/[V(1−P/P0)]的BET曲线(图2所示),并通过KuboX1000分析仪计算出三者的BET比表面积值,各参数汇总如表1所示。三种样品的BET比表面积分别为493.69 m2/g (硅胶粉末)、505.68 m2/g (5A型分子筛粉末)和804.59 m2/g (13X型分子筛粉末)。很明显,13X分子筛粉末的表面积要大得多,其作为吸附材料,可在实际除湿应用中与水分子有更大的接触面积。
(3)
式中,P——吸附平衡时的压力,(Pa);
P0——吸附气体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Pa);
Vm——表面上形成单分子层需要的气体体积,(mL);
V——平衡压力为P时的吸附量,(mL);
C——吸附常数。


Figure 2.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equation curve: (a) silica gel powder, (b) 5A molecular sieve powder and (c) 13X molecular sieve powder
图2. BET比表面积方程曲线:(a) 硅胶粉末,(b) 5A型分子筛粉末和(c) 13X型分子筛粉末
此外,从表1可以发现,硅胶与两种分子筛的BET方程C值不同。事实上,BET方程中C值反映材料吸附特征常数,C越大吸附能力越强,其与吸附材料的吸附能量有关,即C∝(E吸附 − E蒸发)/RT [12] 。正吸附时,C必须为正值,C值小时对应弱吸附和低比表面的固体。而在微孔材料BET比表面的测试中,在氮气相对压力(P/P0) 0.05~0.35范围内做直线,若C值为负,则说明吸附物质(气体)分子的大小和形状在非常狭窄的微孔中与BET假设严重偏离,BET表面积明显小于样品总几何表面积,在0.05~0.35范围中已不存在直线关系,必须对线性范围给予修正。随着降低线性范围,曲线线性度不断提高,当达到0.9999以上时,C值不再为负,BET比表面数值也会趋向于Langmuir。由此可见,三种粉末材料中5A分子筛粉末表面吸附更靠近Langmuir吸附,其单层吸附量达到115.98 cm3/g。此外,从表1中也可发现,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大,单点平均孔半径逐渐减小,其位于1.01~1.79 nm之间,而水分子空气动力学直径在0.27~0.32 nm,硅胶与分子筛在本质上均可作为水分子吸附材料,但分子筛具有更高比表面积,因此,分子筛对水分子有更好的理论吸附能力。

Table 1. Sampl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size analysis
表1. 样品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
3.3. 静态除湿分析
在经过4 h等温等压并在相同干燥器内静态吸附测试后,称量测试前后固体粉末质量变化,可算出硅胶粉末与分子筛粉末的静态吸附率,如表2所示。硅胶粉末的吸附除湿效率为22.94%,13X型分子筛粉末的为32.02%,5A分子筛粉末为28.04%。13X分子筛粉末静态吸附率明显高于硅胶粉末和5A粉末的静态吸附率,该实验结果与BET结果吻合。

Table 2. Static adsorption experiment
表2. 静态吸附实验
3.4. 动态除湿分析
三种粉末装载到瓦楞玻璃纤维表面后获得的样品均在12.8%湿度、20℃、2 m/s风速下吸湿20 min。从表3中可看出,硅胶/玻纤在12.8%湿度环境内吸湿能力微弱,仅有0.68 g,远远低于5A分子筛/玻纤(6.04 g)和13X分子筛/玻纤(8.74 g)吸水量。同时,也可发现13X分子筛/玻纤和5A分子筛/玻纤两种者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13X分子筛/玻纤除湿总量比5A分子筛//玻纤要高2.7 g,这可归因于13X分子筛比5A分子筛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的原因 [13] 。

Table 3. Dynamic adsorption of water test
表3. 动态吸附水测试
测试条件:相对湿度13%,风速2 m/s。

Figure 3. Curve of dew point temperature-time
图3. 露点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图
露点温度是考察材料除湿能力的重要参数 [14] 。图3为三种材料的露点随时间变化曲线图。由图可知,在20 min相同低湿测试条件下,硅胶/玻纤吸水效能非常微弱,仅在开始1 min内产生少量吸水,而后不再发生明显变化。而两种分子筛/玻纤在测试过程中,其露点温度随时间变化出现了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5A分子筛/玻纤和13X分子筛/玻纤分别在在吸湿5 min和7 min后,除湿效果降低到与硅胶/玻纤同等水平。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样品的露点温度逐渐升高,说明分子筛吸附大量水增加了气流中的水蒸汽含量。此外,从图3中也可发现,5A型分子筛/玻纤的露点温度变化曲线在13X型分子筛/玻纤露点温度曲线上方,说明5A型分子筛/玻纤能够更快达到饱和吸水量,因此,其吸水过程可维持更长久,有利于持久发挥吸附作用 [8] [9] [10] [11] [12] 。综合考虑,在硅胶、5A分子筛和13X分子筛三种材料中,更为推荐采用5A分子筛作为工业除湿吸附材料。
4. 结论
本文比较了硅胶、5A分子筛和13X分子筛材料的比表面积大小及其在除湿方面的效率。N2吸脱附测试表明了三种材料均属于I型Langmuir等温线,硅胶粉末、5A型分子筛粉末和13X型分子筛粉末的BET比表面积分别为493.69、505.68和804.59 m2/g。通过BET方程中C值的比较确定了分子筛对水分子有更好的理论吸附能力。静态除湿和动态除湿实验均表明分子筛比硅胶具有更高的吸水能力,但通过样品吸水露点温度测定发现,5A分子筛具有更持久的吸水能力,因此,优先推荐5A分子筛作为除湿转轮的优选材料。
基金项目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22767),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22KJB610022)。
NOTES
*通讯作者。